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信息安全的道德防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息安全不仅需要技术、法律层面的保障,而且需要构筑必要的道德防线。对于信息安全负有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人员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开发者和信息系统的管理者。与此相对应,可以设定有关信息安全的三个系列的道德准则。黑客伦理作为黑客亚文化群的行为准则,既可能导致危及信息安全的行为,也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的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该赋予机器人道德地位吗?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机器伦理研究的问题。这里探讨了考虑赋予机器人道德地位的一种关系式方法。它关注道德关系和道德地位归属的可能性条件,并与基于属性基础上思考道德地位的标准方法处于临界的位置上。它不仅克服了标准的方法上的认识论问题,也可以解释我们面对机器如何思考、体验和行动,包括可以解释在理性和经验之间产生的分歧。这种超越笛卡尔的、关系式的道德解释学方法,它形成了一种思考道德地位和道德知识的不同范式。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持性资源,技术创新与道德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抑制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为使技术创新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人的生存和发展效益,必须用主体和客体利益统一的原则来规范技术创新并促使其与道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强  王健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4):86-89,102
科学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科技体制和制度措施不够健全、科学道德教育的缺失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建设的核心。科技工作者要以求实创新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要加强科学道德规范的约束,强化科技工作者的自律教育,完善科学道德硬件建设,改革我国现行的学术体制,淡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行政管理方式,加强媒体监督,纯洁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5.
科技行为道德约束的困境与法德并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本身缺乏强制力的缺点决定了原本同人类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服从于道德规则的现代科技行为的道德约束陷入了困境,法律的强制力虽是一条有效的拯救之道,但其有时也会陷入僵局。法德并济才是高科技时代科技行为健康实施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技术活动是以“利害人己”为目的的伦理行为。道德目的与道德价值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关系。伦理行为的道德价值是动机、意志、道德实践能力、环境影响力诸因素非线性互动的结果,其互动模式为E=M.V.(A+C)。该模型既能说明技术活动道德价值实现的多种典型情态,也能为实现技术活动道德价值的最大化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7.
道德心理学是当代英美哲学中元伦理学和实践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这一领域中,一直存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争论。我们简要梳理了这一争论在行动之动机和理由的讨论中的展开过程,并批判地考察了托马斯.内格尔继承康德捍卫理性主义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休谟"是-应当"问题的提出,我们发现无论在理论还是在生活中,客观性成为伦理学的中心问题。与以往自然科学不同的是,伦理学中渗透有价值、规范以及主体精神的内容。从传统实在论的角度,我们无法理解道德的客观性,新的内在实在论能否提供一种属于伦理学自身而不依赖与其他领域的客观性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引发的伦理学思考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刊陆续收到这方面的大量来稿。只是有新意和深度、论据扎实、陈述系统的文稿不多。本着对读者负责 ,为作者着想 ,期待思想争鸣和学术讨论的目的 ,编辑部特从来稿中选取摘发一部分 ,以期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今后 ,本刊在严格刊用标准的同时 ,将继续支持这方面的讨论 ,也希望作者们不断提供更有力度和份量的佳作 ,共同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的过程及科学成果的应用表明,科学的理性精神及其功利价值能够推动人类的道德建设。科学精神直接丰富和发展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观念,而科技成果的应用,又为道德主体的全面发展和道德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科学在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以其求“真”,求“美”的知识价值和文化价值,与人类“善”道德的动机融为一体,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高举科学旗帜,弘扬科学精神,是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现当代社会发展的盛况,衍生出责任成为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在与外部的关联中证明其正当性;与此同时,责任的"漂流性"相随而现,并对前者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因其复杂性与重要性的特征,科技工作者的责任被置入到思考的中心。面对现实的诸多困境与诱惑,科技工作者对责任要求的承担难以经受考验。而产生问题的根源则是责任能力的隐蔽。责任能力要求转向内在自我的思考,切近道德关切。因而,通过道德关切,获得责任能力,以此能力和力量,面向质疑,在与外部的关联中担当责任要求,是身处困境、诱惑的科技工作者如何承担责任的现实路向。  相似文献   

12.
论技术主义时代的道德恐慌策略及其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恐慌是社会冲突理论的重要概念,揭示了人们在社会交换中的对抗性行为和关系,维系着脆弱的社会平衡.技术主义对社会的大规模渗透,大大拓展了道德恐慌的实施手段和空间,同时制造出诸多悖论,不但技术主义本身成为道德恐慌的新根源,而且一般社会群体和特殊社会群体-知识分子也纷纷雇佣道德恐慌策略谋取各自利益,同样引发出新的道德恐慌.因而必须慎重对待技术主义式的道德恐慌策略及其社会功能和个人效用,运用人的自觉和智慧,通过相互理解的交往行动,克服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建设符合人性化要求的文明世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的首先观念和道德行为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分析了知识经济可能引起的道德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道德建设应有新的对策,从而使知识经济真正成为一种道德经济、文明经济。  相似文献   

14.
人类面临着生化武器、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人为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全球经济不平等等重大威胁。佩尔松和萨夫列斯库称之为"道德大问题",并提出了生物医学道德增强(BME)这一应对之策。在阐明BME提出的背景和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其基本内容和可能性,并揭示了其无碍于自由、较弱意义上改变个人同一性、兼容性、谨慎性和乌托邦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论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与人类道德的激烈冲突,寻求二者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必须应对的新课题。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应遵循人本原则和生态原则,这两大原则具有内在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在这两大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呈现科技与道德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知情同意作为现代医学伦理度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已得到广泛承认,但具体的医疗实践及科学实验表明,知情同意的道德性质是有限的。知情同意的哲学理论基础是西方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我们应从目的与手段、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的统一来具体应对知情同意权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研究,主要分为现象学进路和心灵哲学进路.前者以"意向性"为核心,具体在人工智能道德地位领域主要研究其与人类之间的同构关系,并不认可人工智能的独立道德地位;后者以"心智"概念为核心,研究人工智能能否具备与人类相当的心智水平,认为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心智.然而,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生物进化论强调生物的进化以竞争为主,强调个体选择、利己、自私的观点。这种观点直接应用到资本主义社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了社会发展动力,败坏了社会伦理道德。除了竞争,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更需要合作与共生,合作和共生是道德的基础。利他行为的产生是利于群体的整体行为。合作具有最优的协同效应。"道德优越者"以其协同获益的优势体现了公正伦理原则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在动物权利视域,人们对动物是否拥有道德权利持有不同立场,但他们似乎都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存有一定程度的曲解与误读。重新认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厘清自然选择与"弱肉强食"、物种差异与物种歧视、道德能力与道德权利的逻辑关系,对深入探讨动物权利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本文不主张动物拥有实质性的道德权利,但认为动物权利论是人类对动物道德本分与道德责任的一种表达,是人类生命自我扬弃与进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机器具有道德主体地位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智能机器是否具有道德以及是否构成道德主体引发学者思考,这涉及到对于道德主体的界定、对道德主体标准的思考,更涉及到对于智能机器与人类的区别的反思,我们在对道德主体标准分析的基础上,对道德嵌入的人工道德主体进行伦理建构,在智能机器设计之初把“善”的理念嵌入到人工智能机器中,促进与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