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应本着"以职业为中心,从实践中学习"的理念,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方针,本文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对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课程开发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阐述了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目的与意义,并根据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需要提出了课程培养计划,制订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具体措施,对<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2.
刘君尧  王辉静 《科技信息》2011,(5):14-14,222
校企深度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国家级精品课程《linux操作系统桌面管理》为例,阐述如何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进行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培养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苏州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苏州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地方性、职业性和实用性等需求,在三坐标测量技能培训课程建设上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校企合作培训为特色的三坐标测量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校企深度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国家级精品课程《Linux操作系统桌面管理》为例,阐述如何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进行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培养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通过借鉴澳大利亚TAFE校企合作,需求导向,联合培养的先进教育模式经验,探索在国内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施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与5家国际国内知名行业龙头企业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企业特色课程计划,由企业派驻培训师资,参与课程特色模块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应用知识、技术的能力,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全面对接,最终实现高职学院、合作企业、在校学生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6.
潘丽媚 《科技信息》2012,(28):223-223
在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本文通过对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质量的调查,以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突破点,分析了当前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不足,总结原有实践的经验,完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体系,探索与创新培养的方法。从校企合作的理念出发,提出构建"一平台三维两联结"立体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校企融通课程是五年制高职产业学院实现双主体育人的重要载体。有效的课程体系将企业的先进技术、项目经验和文化精神与学校的教育要素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工程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加工与再生产,从而提高自身的工程应用与实践能力。明确课程开发坚持双主体育人、促进校企优质资源融合、尊重五年制学制特点、按照职业能力渐进设计的原则,梳理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流程,可以明晰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本文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的ICT产业学院网络运维方向课程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总结了课程开发的成果与经验,以期为其他产业学院校企共同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学科本位的高职课程观没有将知识、技能与职业岗位和能力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课程体系缺少综合职业能力的因素,以致培养的高职生不符合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难于满足就业需要。文章分析了高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提出了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意义和思路,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宣妮 《科技信息》2011,(19):I0043-I0043,I0039
就目前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校企对接"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改模式: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充分结合,教学方式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于献 《科技咨询导报》2010,(26):138-140
高职服装课程设置应适应我国服装市场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市场和职业定向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首先要了解合作企业的需要,把握培养意向和目标,然后深入到用人单位对其整体和具体的工作岗位调查研究,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归纳提出课程设置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堪忧,很不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人才规格要求。校企合作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我们要以职业岗位流程为导向设置课程模块,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建筑材料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改革中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拓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要以项目为载体,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练、做一体化,实训、实习与生产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依托校企合作加强师生实践应用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浙江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为例,提出校企合作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更是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工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校企合作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应理顺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项目;将日常教学、课程建设等与校企合作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师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对毕业生要求较高,应聘时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也是发展方向,校企合作才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科学合理途径,而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开展好高职课程的基础,所以许多高职院校也在努力的探寻新的模式和方法。我国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必须要抛弃许多过去的束缚,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开发保障机制,形成一种教师与企业专家联合开发课程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和职业教育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下去。我校以临床医学专业为试点,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及相应计算机能力要求的分析,总结出在校企合作框架下,高职学生对计算机能力的不同需求层次,进而提出对计算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青娥 《科技信息》2013,(23):6-6,7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职业技能的能力需求分析、培养方法以及考核方案进行了《水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以职业技能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定位,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培养职业能力,引入过程考核方法全面系统的考核职业能力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魏同锋 《科技信息》2011,(8):I0179-I0179
根据我院焊接技术自动化专业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单元开发、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共创机制、进行系统化课程整体设计建设的基本过程,得出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焊接检验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9.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创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校企联合是技术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技术本科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参与主体包括:作为实施主体的技术本科院校、作为合作主体的行业企业和作为监管主体的政府。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具有各自的角色定位和合作动因,相互作用实现彼此的利益共赢。从分析上海电机学院校企联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技术型本科院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经验,包括: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教师实践背景,构建"双结构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0.
刘桂欣 《科技信息》2007,(20):183-184
中职课程改革中教材从内容上、指导思想上已经成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面向职业能力培养的新型中等职业教育观的瓶颈,因此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别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等方面进行学习材料的开发和构建,并按照一定的编写设计原则及具体开发对策实现从教材到学材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