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粉煤粒度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粉煤粒度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粉煤燃烧火焰温度、粉煤颗粒燃烬度、燃烧产物中NOx生成量与粉煤粒度之间的关系。这些实验结果对进一步认识粉煤的燃烧机理、燃烧过程及其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木质褐煤为原料,分别以煤焦油、纸浆废液、糖蜜废液、啤酒废液为粘结剂,制备定型活性炭的研究表明,粘结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活性炭的质量有较大影响。利用纸浆废液、糖蜜废液、啤酒废液等工业废料代替煤焦油作为粘结剂,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定型活性炭。  相似文献   

3.
对电解工艺与Ni粉粒度和粒度组成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ρNi2+为3g/L时,粒度小于10.8μm的粉末可高达99.3%;电流密度为1500A/m2时,粒度为2.7~8.1μm的粉末占全部粉末的80%;随着(NH4)2SO4含量增大,Ni粉粒度变粗;电解液温度以40~50℃为佳;每次刷粉时间以20~30min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刮板输送机刮板与中部槽在不同煤料介质下的摩擦机理,选用褐煤、焦煤、无烟煤三种煤料作为三体磨料,研究了加入不同煤料介质时,刮板与中部槽的摩擦系数、磨损量和正压力的关系。探讨了不同煤料粒度对中部槽磨损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无烟煤介质时材料磨损量最大,焦煤次之,褐煤最小。磨损量均是随着压力增大而增大;物料粒度越大磨损量越大,但粒度达到0.4 mm(40目)左右时,继续增大物料粒度对磨损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以Andreassen颗粒紧密堆积理论为基础,研究KR搅拌头外衬莫来石浇注料临界粒度和粒度组成对其密度、强度和热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临界粒度的增大,浇注料干燥和烧结后冷态密度与强度均明显提高;临界粒度一定时,粒度组成对浇注料冷态密度、强度以及热震稳定性的影响基本一致,但临界粒度不同的浇注料试样达到最佳性能所对应的粒度组成并不完全相同;与冷态性能相比,浇注料热震稳定性受临界粒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原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部分试验数据,分析了影响活性炭品质的因素,指出炭化料的粒度直接影响了活性炭的活化速度及活化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煤基活性炭的生产,多采用无烟煤作原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优质褐煤为原料、不经过任何化学预处理或后处理生产优质褐煤基活性炭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活性炭,能省去原料配料后处理工序,缩短工艺流程和时间,减少设备投资,降低活性炭成本,为扩大活性炭在工业、环保及商业、国防上应用创造了可能。优质褐煤要求灰分小于8%,挥发分在40%~55%之间。  相似文献   

8.
褐煤快速炭化活化法生产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落下床辐射炉,以K2CO3为催化剂,探讨了黄县褐煤在水蒸汽介质中催化快 速炭化生产活性炭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实验中所得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指标和吸附性 能指标已达到或接近某些市售活性炭的水平:这是一条由褐煤生产活性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中梁山煤的基本性质,对中梁山微粉煤进行摩擦电选实验研究,通过对电压、风量、粒度、湿度、不同分选室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试验发现风量、电压越大分选效果越好,粒度在<400目时分选效果最好,湿度越小,分选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特制木质颗粒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气体活化法的活化机理多孔碳石墨材料成孔理论相结合,研究木质颗粒活性炭的成孔理论与工艺,它的最大特点是:在配料中加入成孔剂且采用煅烧活化,不外加活化剂。按本法制得的木质颗粒活性炭具有很了的质量指标,以软阔叶树枝丫材木炭粉-I为原料,其粒炭得率为47.6%。粒度为2.05mm,强度96%,碘吸附值1345.1mg/g,苯吸附值50%,亚蓝吸附值300mg/g,灰份5%,其制造方法简单,原材料易得且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陕西神府煤田煤层自然面积大、强度高、延展深的特点,研究了自燃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提出了煤层自燃的三级烈度,探索了煤层自燃使煤层变薄与形态以及自燃区大小与煤层结构及厚度的关系、对煤质和自燃煤层范围大小的影响等。通过野外观察和勘探实践,提出了有效的勘探方法与辅助手段。对确定煤层纵横边界线、探明自燃区煤田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七种煤进行了显微组分的分析和分离。并对不同比例显微组分混合物的发热量、燃烧以后的残碳量进行测定,发观镜质组富集物比丝质组富集物发热量高;而燃烧后残碳量,丝质组富集物比镜质组富集物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10~#煤层沉积前后岩相古地理和沼泽的发育及性质,探讨了该煤层的形成条件,论述了该煤层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特定沉积环境,提出了由于成煤期地壳的不均衡沉降和沼泽基底不平引起煤层分布和厚度的急剧变化。其特厚煤点是在奥灰岩溶洼地形成,而无煤区是在成煤后受冲蚀形成,且有一定规律可寻,并受古地理所控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气固两相流化床中具有不同物性 (密度、粒度 )煤炭的分层规律 ,揭示了不同粒度和密度的煤炭在流化床中的分层机理 ,定量确定了能与流化床中的固有加重质混杂在一起的煤炭粒级 ,提出了气固流化床中煤炭的三级分布理论 图 3,表 4,参 7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神府煤田新民区赋存的煤层为休罗纪低变质不粘煤和长焰煤。该区煤层由于变质程度低,有机组分含量高、氧含量高,加之区内煤层厚、埋藏浅,沟谷发育,造成煤层大面积自燃,而后形成的烧变岩分布广泛。不同类型的烧变岩在平面和剖面上都呈带状分布、煤层火烧区的分布范围主要受当时侵蚀基准面、煤层出露高度、出露范围以及煤层厚度的控制,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东莞沙角电厂粉煤灰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莞市沙角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的比重、松散干容重、粒度组成、碳粒含量等物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采用自来水浮选方法从粉煤灰中提取空心玻璃微珠和回收炭,并对粉煤灰的发展、利用状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煤燃烧的物理化学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包括化学动力学、扩散、热解和炭燃烧的综合物理模型.并针对热天平中煤燃烧的具体情况,由计算机求解得出了与实际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的试样煤燃烧动态特性.这对于煤粉燃烧器和层燃炉的设计以及开展燃烧过程数值计算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神府煤田休罗纪煤层自燃区的详细观察和分析,论述了煤层自燃的特征,确定了煤层自燃的时代,进一步讨论了煤层的自燃机理和最终自燃范围,认为本区煤层自燃主要受古地貌、古气候和低的煤变质程度以及惰质组的高含量等因素的影响,且惰质组是煤层自燃的关键和导火物质。煤层自燃是沿露头和垂直露头两个方向进行的,并最终因煤层上覆岩石垮落、塌陷堵塞了供氧通道而自行熄灭。煤层自燃区主要是沿古冲沟两侧成带状展布。这为生产上查明煤层自燃范围提供了理论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小龙潭煤和义马煤在固定床中进行加压热解试验,分别用 N_2和 H_2作载气,对热解产生的焦油、热解气、热解水和残炭进行测定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煤在压力加氢热解(H_2压31kgf/cm~2)条件下与在 N_2气氛中加压热解(N_2压31kgf/cm~2)条件下比较,焦油产率分别提高100%(小龙潭煤)和77.9%(义马煤),焦油中酸性组分含量下降,热解气和热解水产率都有较大的增加,残炭产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