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锦麟 《现代化》1991,13(8):29-31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它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至今,人类已研制出3种载人航天器,即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它们各有所长,功能互补,其中前两种主要用作天地往返运输器,后一种不返回地面,而是在空间轨道上长期运行。载人航天器现已把500多人送上太空,其中12人登月。 在这3种载人航天器中,宇宙飞船是规模最小、技术最简单、费用是低廉的一种,因而也是被最先使用的一种载人航天器。在送人上太空后,宇宙飞船被用于对地观测、航天员出舱作业和生物学研究等多种科学研究和各项航天技术试验。 宇宙飞船…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人类已经到过月球,但还没有登上火星。即使是世界第一航天大国──美国,至今也还没有把人送上火星的计划。但一些火星迷迫不及待了,为了证明人类前往火星的计划确实是可行的,更为了劝说美国政府尽快实施载人火星飞行计划,他们在地球上最类似火星的地方──北极一隅建立了模拟火星生活营地。其实,与其说是模拟火星生活,不如说这更像一出闹剧和一次商业炒作。一位英国记者近日探访了此地,下面就是他撰写的探访记。  相似文献   

4.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用新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进行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试验,于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5.
载人飞船     
采柯 《科学》2003,55(6):50-52
载人飞船是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一种大型航天器,又称宇宙飞船.它必须用火箭发射,在轨运行后经过制动,沿弹道式或半弹道式弹道穿过大气层,用降落伞和着陆缓冲系统实现软着陆.它运行时间有限,是仅能一次使用的返回型航天器.  相似文献   

6.
7.
载人航天器     
刘登锐 《科学》2000,52(1):30-33
  相似文献   

8.
6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结束了香港、澳门等地的展出后,2004年5月2日在空军专机的运送下返回北京,“空降”到中国科技馆,参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为期两个多月的“中国载人航天科普展”。5月4日上午9点,在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台、书记处书记徐善衍的陪同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上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  相似文献   

9.
载人飞船比起卫星要复杂得多,就是因为有人的参与,在那高真空和失重的环境中,保证人的生存和安全是一切载人航天器设计的出发点。一切生活条件都是靠设计的周密性来保证的,而且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是从地面带上去的。关于飞船的构造是如何保证这些条件的我们以后再谈,先看看宇航员是如何  相似文献   

10.
11.
日首,“神舟5号”裁人飞船的成功试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中国航天史也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成功实现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成为许多读关注的话题。为此记特采访了参与“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刘宗映研究员。  相似文献   

12.
13.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首次实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夙愿,揭开了世界载人航天的序幕,也使得载人飞船成为帮助人类实现“飞天”梦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一江 《科学之友》2013,(7):10-11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分三步来实施。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的成功,实现了第一步的发展战略。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意味着中国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目  相似文献   

15.
16.
重返地球     
仝号 《世界科学》2007,(4):19-20
载人航天工程没有理由忽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需要不断地从空间对其进行探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美国于1972年结束了“阿波罗”探月计划,在经过长达30余年的等待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月24日向全世界宣布了新的太空探索计划——重新恢复载人月球探测,并以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为目标。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又于2005年9月公布了载人月球探测计划的具体内容:2018年再次将宇航员送往月球,此后每年至少进行2次月球探测任务,争取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能使宇航员驻留月球长达6个月之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神舟5号,把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了九重天,并顺利返回地面,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为中国航天事业竖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它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还在政治、科技、经济和军事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永志档案盘点: 王永志,著名火箭技术专家,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被誉为"中国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的第一人".1932年11月出生于辽宁昌图,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20.
我国计划在2008年10月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届时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这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竖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除了太空行走,宇航员在太空中还有哪些活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