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的制备铈锆氧化物固溶体CexZr1-xO2 (x≥ 0 .5 )的方法 :将碳酸铈和氯氧化锆按需要的比例混合 ,经过硝酸处理成透明溶液 ,加入合适的配合剂 ,然后用氨水沉淀 ,底物经过滤 ,干燥制得前驱化合物 .将此前驱物在 40 0~ 45 0℃热分解 ,可制得立方单相 ,灼失量 (10 0 0℃ ,1h) <5 %,比表面积大 ,晶粒细 ,热稳定性好的铈锆氧化物固溶体 ,它可用作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催化助剂、电极材料、增韧陶瓷等 .  相似文献   

2.
纳米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制备纳米铈锆复合氧化物(Ce_xZr_(1-x)O_2(x≥0.5))的方法:将草酸铈和氯氧化锆先按需要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肼(或肼化合物),在500~550℃热分解此含肼前驱物,可制得热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的纳米铈锆复合氧化物,它可被用作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催化助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了铈锆固溶体,用稀土元素Nd、Dy、Sm、Er掺杂改性铈锆固溶体,分别测定了比表面积和储氧量,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铈锆固溶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铈锆固溶体中掺杂稀土元素Sm、Nd、Dy、Er可以增加储氧量和提高抗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沉淀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分别研制Cu-Ce-Zr-Ba-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当Ce与Zr的摩尔比为0.2︰0.8,Ba含量为4%,Cu负载量为5%时,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u-Ce-Zr-Ba-O复合氧化物具有更好的三效催化活性,能使C3H6、CO、NO的转化率分别高达99.4%、97.5%、99.9%.XRD和DTA的测试分析结果也表明:Ba的加入会形成铈锆钡(Ce-Zr-Ba)固溶体,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因此所制得的复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三效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Ce-Zr-Bi-O复合氧化物作为载体,研制Cu5%/Ce0.5+xZr0.5-xBiyO2+λ催化剂,考察铈、锆和铋含量及载体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e、Zr和Bi的摩尔比为0.65︰0.35︰0.06,Cu负载量为5%时,所制得的Cu5%/Ce0.65Zr0.35Bi0.06O2+λ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能使CO在200℃时达到完全转化,NO在350℃时达到完全转化.XRD和SEM的测试结果表明:Bi的加入能够形成稳定的立方相Ce-Zr-Bi固溶体,晶粒达到纳米级,同时不出现CuO在催化剂表面聚集的现象,因此Cu5%/Ce0.65Zr0.35Bi0.06O2+λ催化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低温催化氧化CO的铜锌铈体系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占双  左宁  杨治 《应用科技》2007,34(6):53-57,64
铜-锌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氧化一氧化碳的活性,在此体系中引入适当比例的铈以后,催化剂的T99(CO的99%转化温度)明显下降.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组成(2因素)、沉淀剂比例、陈化时间、煅烧温度5个制备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正交实验预测铜锌铈3种元素的摩尔比为2.4:3.6:4、沉淀剂使用NaOH、陈化时间为3h、煅烧温度为450℃时所制得的催化剂有较好的活性.经过实验证明,上述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在130℃就可将检测气(含一氧化碳1%的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完全氧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锰锆镧复合氧化物(MnxZr1-xLayO2-σ)载体,然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Cu,制得铜基锰锆镧复合氧化物(Cuλ/MnxZr1-xLayO2-σ)催化剂.考察该催化剂催化CO、C3H6和NO转化反应的三效催化性能,并且利用XRD、TG和SEM等方法研究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Mn:Zr:La摩尔比为0.9:0.1:0.06,Cu负载量为5%时,制得的Cu5%/Mn0.9Zr0.1La0.06O2-σ催化剂催化CO、NO和C3H6转化反应的活性良好;Mn、Zr和La能够形成稳定的Mn-Zr-La固溶体,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热稳定性,并且不出现Cu、Mn、Zr或者La物种在载体表面富集的现象;因此,Cu5%/Mn0.9Zr0.1La0.06O2-σ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性能,在该催化剂上CO、C3H6和NO的起燃温度(T50)分别为112℃,253℃,210℃,完全转化温度(T90)分别为154℃、319℃和288℃,至500℃时转化率分别高达100%、97.5%和99.3%.  相似文献   

8.
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法制备铈铁钇复合氧化物(Ce1-xFexYzO2-λ)载体,然后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Cu,研制铜基铈铁钇复合氧化物(Cuy/Ce1-xFexYzO2-λ)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Ce:Fe:Y摩尔比为0.9:0.1:0.05、Cu负载量为3%时,制得的Cu3%/Ce0.9Fe0.1Y0.05O2-λ催化剂对CO、NO和C3H6的转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该催化剂上CO、NO和C3H6的起燃温度(T50)分别为100℃、234℃和258℃,完全转化温度(T90)分别为183℃、318℃和350℃;由于Fe和Y能与Ce氧化物形成稳定的立方晶固溶体,载体表面不出现Fe、Y或Cu物种晶相聚集的现象,Ce与Fe和Y之间的良好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因此Cu3%/Ce0.9Fe0.1Y0.05O2-λ催化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MgO-CeO2复合氧化物,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和沉淀剂等对MgO-CeO2复合氧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存在的条件下,采用NaOH为沉淀剂,可以制得比表面积为200m^2/g、粒径为5nm左右的纳米MgO-CeO2复合氧化物,并且形成了Mg0.1Ce0.9O2-δ固溶体-焙烧温度超过400℃以后,MgO-CeO2晶粒容易长大,使得比表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10.
锆水合氧化物除氟剂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上价的金属锆的氯化物的水溶液与NH3-H2O反应制得相应的水合氧化物,结果表明,锆水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除氟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等离子体中用于描述低频静电离子-声波的广义Zakharov-Kuznetsov方程的动力学行为和解析解.分岔和相图分析结果表明,平衡点类型为鞍点和中心点,存在一系列周期轨线和同宿轨线,不同的非线性项、色散项系数会影响平衡点的类型和稳定性.此外,还得到了广义Zakharov-Kuznetsov方程的解析解,包括周期解、孤子解和冲击波解.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已有的作用于Dirac-调和方程解的迭代算子DkGkLs-范数不等式,利用广义Hölder不等式及相关的积分技巧,首先在域Ω的子区域上证明了作用于微分形式的迭代算子的局部加权积分不等式,然后将此进一步推广得到Ω上全局的加权不等式。  相似文献   

13.
提出图wn*pk的概念,并在n≡0(mod 2)且n≥4,k≡1(mod 2),k≡0(mod 2)和n≡1(mod 2)且n≥5,k≡1(mod 2),k≡0(mod 2)时,证明图wn*pk是优美的.  相似文献   

14.
蒙正中 《广西科学》2009,16(2):131-133,135
给出荷花图Dn,4^2*pm*St的概念,并证明当m≡0,1(mod4且m≥4)时,荷花图是优美且奇强协调的.  相似文献   

15.
伍晖  孙太祥  韩彩虹 《广西科学》2008,15(4):361-363
证明差分方程x_n=(A x_(n-1)~p)/(B x_(n-k)~p),n=0,1,2,…,(其中k≥2,A,B,p∈(0, ∞))在p~(k-1)≥k~k/(k-1)~(k-1)时,有无界的解,并且当p~(k-1)相似文献   

16.
陈进平 《广西科学》2013,20(1):31-34
运用Gel’fond-Baker方法证明,在m≥105r3时,丢番图方程ax+by=cz仅有正整数解(x,y,z)=(2,2,r).其中r和m为正偶数,(a,b,c)=(|V(m,r)|,|U(m,r)|,m2+1),V(m,r)+U(m,r)(-1)1/2=(m+(-1)1/2)r.  相似文献   

17.
摘要:根据费米型质子PB^ 1、中子nF^0、电子e^-1的超对称性伴子玻色型PB^ 1nB^0、-↑Ue^-,1↑B粒子,讨论反氢原子的结构,计算费米型氘核PF^ 1nF^0和玻色型氘核PB^ 1nB^0结构函数的矩,结果发现反氢原子的结构与目前观测到费米型反氢原子不同,氘核PB^ 1nB^0结构函数的矩的理论值与实验数据较好相符,PB^ 1nB^0结构函数的矩的计算结果比PB^ 1nF^0要大,增大的值是由于费米型中性矢量反轻子-↑l0F,T结构函数的贡献所致。  相似文献   

18.
考虑有限容量Geom/Geom/1多重工作休假离散时间排队系统,系统容量为N.建立模型,给出状态转移概率阵,通过求解有限方程组,得出稳态下系统队长分布,并由此得到稳态下顾客消失概率、队长的PGF和平均队长、顾客等待时间的PGF.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LCS)法一步合成了PbxNayYzF2x+y+3z+3m:Erm3+氟化物体系1 550 nm响应的红外上转换发光材料.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4种阳离子影响发光性能的主次关系及最佳配比,研究了燃料用量对晶相形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荧光分光光度计(耦合1 550 nm激光器)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 结果表明:阳离子含量对红光发射强度影响的主次关系为Y3+,Pb2+,Na+,Er3+,最佳配比为Pb0.004Na0.003 Y0.003 F0.032:Er3+0.004. 燃料取2.5倍理论用量时样品的结晶度和发光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20.
张毅  熊维玲 《广西科学》2011,18(3):197-200
讨论fP”[f(k)]的值分布问题,其中f为超越亚纯函数,证明了在适当条件下fPn[f(k)]取任意非零有穷复数无穷多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