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研究滨海软土地区高铁地基的沉降问题,以哈大高铁营口东站附近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对路基填筑过程和工后长期地基沉降进行观测。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DINA建立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地基表面沉降规律。研究表明:地基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基填筑施工期内,填筑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70%以上;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地基沉降曲线呈倒钟形,刺入现象明显,在CFG桩周沉降曲线呈“∩”形。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建立了工后长期地基沉降预测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填筑完工三个月后(大约100d)预测公式精度较高,最终预测沉降量与观测值误差在0.21%~0.56%之间,可以满足工后长期沉降预测要求。上述研究成果将为处理滨海地区高速软土路基工程,预测和控制工后沉降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高速列车-轨道垂向耦合模型和轨道-土体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研究列车作用下地面振动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以高速铁路软土地基线路为例,分析了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特性,并探讨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对地面振动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移动荷载速度达到土体表面的Rayleigh波波速时,匀质土体会产生类似于结构物共振的现象,而土体阻尼的存在能有效地降低地面振动水平,同时抑制临界车速下振动的突增;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地面振动水平会不断提高,车速对地面振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近轨道区域内;软土地基加固后,地面振动位移和加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距离地基加固区越近,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和减振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对某软土路基工程进行处理,对路基变形及孔隙水压力等进行了严密观测;同时采取浅层沉降监测、深层沉降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地下水位观测等手段,以及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等变化规律,推算出预压荷载下的最终沉降量和固结度,深入分析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加快软基的固结沉降,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可供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枯否细胞是否参与急性低氧暴露下肺、脑组织损害的过程。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A组),高原对照组(B组)和高原干预组(C组),每组30只。实验前两天开始对C组大鼠每天经尾静脉注射1mg/ml氯化钆(1 mg/100 g体重)以抑制枯否细胞(KC)的作用;A组、B组大鼠每天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g/100 g体重)。A组大鼠放入高原模拟舱内,不做减压处理,在其内饲养;B组和C组大鼠放入高原环境模拟舱内,模拟7 000 m的高原环境,在其内饲养。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肺、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肺、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IL-1、TNF-α浓度。结果急性缺氧24 h、48 h,B组和C组的肺、脑含水量高于A组(P0.05),而且B组的肺、脑含水量高于C组(P0.05);急性缺氧48 h,HE染色,A组肺、脑组织正常,B组、C组的肺、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重于A组,C组的肺、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轻于B组;急性缺氧24 h、48h,B组和C组的IL-1、TNF-α浓度高于A组(PO.05),而且B组的IL-1、TNF-α浓度高于C组(P0.05)。结论枯否细胞可能参与急性低氧暴露下肺、脑组织损害的过程,通过抑制枯否细胞可以减轻急性低氧暴露下肺、脑的损害,但枯否细胞在急性高原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大小情况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变形时间效应的高速铁路地基压缩层厚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堤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是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主要来源,地基有时间效应的变形是引起高速铁路长期服役性能劣化的核心因素,掌握具有变形时间效应的地基土层区域是合理计算地基工后沉降、优化地基加固方案的技术关键.基于分形的无标度特性,确立塑性变形速率随时间的分形关系,揭示了地基土变形随荷载水平呈现快速稳定、长期稳定、长期破坏和快速破坏的四种演化状态类别,提出了表征变形速率变化快慢的土体变形状态"分维数判别法";开展了单元结构填土模型和三轴流变试验,获得了中低压缩性粉质黏土的变形状态荷载阈值及其与抗剪强度或极限承载力的比值;基于摩尔-库伦准则,采用强度折减方法,获得了地基土变形状态强度参数,结合地基土中应力,得到了由库伦强度理论表达的变形状态控制方程,明确了地基沿深度具有时间效应变形区域的深度即为基于变形时间效应的地基压缩层厚度.提出的"时间效应法"确定压缩层厚度为进一步完善高速铁路的地基沉降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撑.  相似文献   

6.
采用先驱体转化技术,以聚铝碳硅烷(PACS)为先驱体,经过熔融纺丝、空气预氧化处理和超高温烧结处理,制备了近化学计量比的连续SiC纤维.研究结果表明:一步法所制备的连续Si-Al-C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1~12μm平均抗拉强度为1.8~2.0GPa;纤维的化学式为SiCl-0100040A10.024,主要由规整的β-SiC构成,此外含有少量的α-SiC和无定型的SiC;连续Si-Al-C纤维具有优良的耐超高温性能,在1500℃氩气中处理1h后,纤维的抗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在1800℃氩气中处理1h后,纤维的强度保留率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7.
软粘土地基上建筑物不均匀震陷离心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工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研究了软粘土地基上建筑物不均匀震陷问题,考察了结构物不对称性对不均匀震陷的影响.试验采用超固结高岭土地基和三维不对称结构物模型,以及整体对称的随机地震波输入,并利用弯曲元监测施振前后软土地基剪切波速以表征软土结构的演化.试验表明,软土地基不均匀震陷由地震瞬时沉降和震后长期固结沉降组成,基础不均匀沉降主要发生在地震瞬时,震后长期沉降虽然显著但相对均匀.结构物对称性对软土地基震陷影响显著,与一维或二维结构相比,三维不对称结构引起了显著的不均匀震陷,该震陷量占地震引起总沉降的一半左右,导致基础呈现出复杂的空间扭转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复合地基关键参数并获得最优参数组合,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嵌入式轨道复合地基计算模型.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道床板厚度、支承层厚度、桩身弹性模量、桩径、桩纵向间距这5个关键影响因素对嵌入式轨道复合地基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并分别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了关键影响因素和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可以在保证分析结果正确性的基础之上大大减少试验次数;桩身弹性模量对钢轨竖向位移影响最大,支承层厚度对道床板纵向弯矩影响最大,桩径对钢轨竖向位移影响较大;桩纵向间距对钢轨竖向位移、轨道纵向弯矩和支承层纵向拉应力的影响均极显著,故在确定桩纵向间距取值时,应综合考虑轨道结构的服役性能和复合地基的工程造价;最佳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为道床板厚度0.20 m、支承层厚度0.26 m、桩身弹性模量280 MPa、桩径0.75 m、桩纵向间距1.40 m.本研究成果对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复合地基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Q460高强角钢两端偏心受压试验,给出了高强角钢截面残余应力分布和初始几何缺陷,并结合多种设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讨论和比较,对高强角钢两端偏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杆塔结构设计采用《美国输电铁塔设计导则》(ASCEIO-1997)、《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I/T5154-2002)和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进行设计是偏保守的。基于平行轴为准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有效长细比,并选用a类截面柱子曲线,而提出实用设计公式,建议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549组胞内外5-氟尿嘧啶含量的方法,为探索5-氟尿嘧啶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色谱柱采用Hypersil 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98(V/V);流速:0.8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5nm;进样量为5μl。结果细胞内液中5-氟尿嘧啶在0.1~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65%,RSD为0.4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30%,1.04%;细胞跨液中5-氟尿嘧啶在1.0~2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34%,RSD为2.1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32%,1.06%。结论该色谱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细胞内外5-氟尿嘧啶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重庆四面山根系及土壤特性对优先路径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状况(林地,灌草地和农地)下优先路径分布特征、土壤特性、及根系状况,探讨根系和土壤特性时优先路径的影响.采用染色法分析了三种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6块样地的优先路径分布,并分析了优先路径与根长密度、根孔和根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土地利用状况下0~10 cm土壤染色面积超过50%,在20 cm以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基坑内压板抗滑动试验成果,确定地基土抗滑动承载能力。采用地基土承受偏心荷载的最大压应力σmax控制地基土与压板的位移和抗滑动形式,可产生3种不同的最大位移面,形成8种抗滑动形式。根据地基土承受的最大压应力,提出定量确定地基土与压板抗滑动的计算摩擦阻力的方法和设计抗滑动的4个数值计算公式,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最大位移面和抗滑动形式。对三河闸、高良涧进水闸、三河船闸3座已建水工建筑物的抗滑稳定性分析表明,计算成果符合实物工况。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环境友好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即无溶剂微波辅助-液相微萃取技术,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土壤中的滴滴涕残留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对影响萃取效率的相关因素,如萃取溶剂的种类、微波辐射功率、萃取时间和pH等因素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佳优化条件为:萃取溶剂为正庚烷,微波辐射功率为120w,萃取时间为1rain,pH为5。在最优条件下,滴滴涕的检出限(S/N=3)为0.18μg/kg,定量限(S/N=10)为0.59μg/kg,实际土壤加标回收率87.34%~96.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在5.75%~6.72%之间。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溶剂,快速,高效,选择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CYPlBl的表达规律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认识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初步病理学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CYPlBl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乳腺癌中COX-2和CYPIBl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6%和73.8%。COX-2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CYPlBI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ER表达显著相关(P〈0.05)。乳腺癌COX-2与CYPlBI表达呈正相关(r=0.481,P〈0.01)。结论人乳腺癌组织存在COX-2与CYPlBl的共同阳性表达,COX-2可能促进CYPlBl表达,共同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Trypsin-catalyzed coupling of porcine desoctapeptide-insulin with synthetic octapeptides produced the [LeuB24]-(I), [LeuB25]- (II) and [LeuB24, LeuB25]- (III)analogues of human insulin. I, II and III displayed respectively 20–30%, 1–2% and 0.5% of the receptor binding activity of the normal hormon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se analogues seemed to be proportional to their binding potencies when assayed in vitro, while in an in vivo assay analogue I was fully active and II exhibited 10–20% of normal activity. III was less active than II in all assays tested.  相似文献   

16.
应用地理信息影像化方法,从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出发,在ERDAS软件支持下,建立长江上游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土壤可蚀性、植被覆盖信息的专题数字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影像化图,并探讨长江上游土壤侵蚀敏感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评价结果信息客观细致,适用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长江上游土壤侵蚀敏感性总体水平较高,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面积占总面积82.8%;长江上游土壤侵蚀敏感性空间分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W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Alzheimer's peptide (Abeta1-42), a,-antichymotrypsin (ACT) and an ACT/Abeta1-42 mixture on human glioma DK-MG cells. The solution of Abeta (5 microM) formed by 2-h incub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nduced 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lpha) and interleukin (IL)-6 levels by 55 and 45%, respectively, and increased gelatinase B activity by 67%, while exposure of cells to the ACT/Abeta1-42 mixture (1:10 molar ratio ACT: Abeta1-42)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howed no effect on IL-6 levels or gelatinase B activity, but strongly induced TNF-alpha (by 190%),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Stimulation of the cells with Abeta1-42 alone, but not with ACT, increased by about 20%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uptake and mRNA levels for LDL receptor and HMG-CoA reductase, while the ACT/Abeta1-42 mixtu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DL uptake (by 50%), up-regulated mRNA levels for LDL receptor and HMG-CoA reductase by 48 and 63%, respectively, and increased lipid accumulation by about 20-fold. These data suggest a possible new role for Abeta in Alzheimer's disease through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inflammatory reactant, 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