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园林造景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通过再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园林设计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合理地配置园林植物,创造更多,更美、更生机勃勃的植物景观。本文从植物造景的概念,特点和功能出发,结合园林造景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了植物造景的原理和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3.
4.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专业中的骨干课程,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的目标和园林专业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从《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探讨与分析,从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学时和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与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更容易理解植物造景的方方面面,本论文首先对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做了综述,然后介绍了主题植物造景及植物造景空间的设计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可以作为植物景观外部空间营造过程中的参考和基本理论资料,也可以作为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和创造现代多功能植物空间的学术交流资料。 相似文献
7.
8.
罗丹荔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2)
同属东方园林体系的中日古典园林,都是优秀的园林艺术,虽然两者本质上都是自然山水园,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思想文化背景、历史发展情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中日园林都十分注重用花木营造自然氛围,不过中国园林建筑成分较重,显得人工味较浓;而日本园林建筑一般偏于一隅,显得自然意趣浓厚。意境创造上中国园林极力表现花木繁盛、欣欣向荣的喜悦之景,而日本园林营造的是静谧幽玄、伤春悲秋之美。 相似文献
9.
10.
浅议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园林植物造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纯丽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3):246-248
对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主要特征、商业步行街植物造景的功能,以及当前商业步行街植物造景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商业步行街人性化的植物配置和造景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植物造景己不只是局限在公园或风景点之中,而是在人们逐步加深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被广泛用于新建住宅区、城市广场和企事业单位中。掌握植物造景的基本知识,更好地应用植物造景的手段,为美化人们的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彩色叶树种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彩色叶树种如何在园林景观中应用及应用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广州沙面植物造景特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植物配置理论,通过对沙面岛公共绿地的植物配置及建筑环境现状分析,提出了一些组织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较佳方法,希望这些方法可以为丰富城市景观、刨造合理美观的生活空间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柴杜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1,(21):231-231
要创造层次丰富的竹类植物空间景观,需要充分利用空间的分隔完善、穿插联系、视线控制和深度表现手法,在园林造景中力求达到观赏竹种与配置类型、地点相统一,从而方能取得良好的植物造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植物主题、地域特色、植物多样性、公园文化内涵、适地适树、季相等方面入手,对玉门河公园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植物造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园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美的再现和空是艺术的展示。这些园林美的感受主要体现在园林景观和构成景观的空间环境中。而园林景观的表现依赖于空间环境的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小城镇建设也风起云涌,环境科学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用植物创造的环境才是最美好的环境,所以城市园林植物的景观特色越为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罗志军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68-69
分析了卫星湖旅游度假村环境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的实例,突出了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观赏效应与生态效应的关系,强调了两种效应的有机结合,以营造更高境界的植物景观来表达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18.
广州古典园林理水造景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烈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15(3):36-40
具有突出水性精神的广州名城,其古典园林理水造景艺术别具特色。引水涌水、近水新水、停水临水、夹水借水、贴水围水、荡水允水等多种设计手法,值得现代城市园林化建设继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熊运海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6):91-94
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有效教学理念,以植物造景设计课程为例,提出立足学生发展,确立三维教学目标;项目导向,重组教学内容;任务驱动,创新教学组织模式;激发学习热情,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增强学习主动性,改革课程考试办法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