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危化品实验室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减少危化品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论文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原理相结合的评判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影响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状况的因素。选取某高校危化品实验室进行安全等级的综合评判,确定该危化品实验室的安全等级为良,并根据评判结果提出在改进实验室安全状况时重点考虑安全意识、应急预案和演练、防护装置和实验室排水等因素。并采用了欧几里得贴进度及模糊数学里的择近原则对评判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该综合评判方法适用于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状况的研究,其分析评判结果对改进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状况,减小事故发生有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文献分析比较、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对中外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实施以及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分析了国内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现状和不足之处,结合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对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地,实验室安全是教学和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生物类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生物类实验室发生事故的类型及特点,通过对此类实验室安全隐患的分析,提出了通过试剂、设备、生物安全、环境四个方面对生物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减少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虚拟生物实验室的构建以及研究状况,对其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在实验教学中虚拟生物实验室具有共享实验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节约实验运行成本、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等作用。在实验教学方面虚拟生物实验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该加强该方面的投入和建设,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校生物类研究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生物实验室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显示他们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存在有诸多不足,同时学校在系统化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基于此,建议高校从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切实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工作习惯以及利用现代化技术进一步保障实验室的安全等方面,提高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认知,以期达到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在宁 《实验室科学》2012,15(2):198-200
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正常运转和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关乎师生生命安全和和谐校园建设的大局.文章分析了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和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策略,即营造重视实验室安全的氛围、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妥善做好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类垃圾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校化学科研实验室由于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管理难度较大。通过对化学类科研实验室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完善制度建设、理清安全责任、强化安全培训、提升硬件配备、规范环保处置等方面入手,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使实验室安全状况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生物安全柜在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生物制药、环境检测及食品卫生等涉及生物安全与环境安全的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属于民生计量范畴[1]。2004年国家出台了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对实验室管理、生物安全分级及相应设施配备标准等做了详细规定,明确了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使用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柜[2],并对生物安全柜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保证其处于安全、稳定的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来生物在丰富了区域生物物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近年来,生物入侵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危害日益加剧,已经危及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为此,文章从介绍生物入侵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生物入侵的途径,以及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安全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和目前生物入侵的实际状况,加强对外来种入侵的防治和管理,确保我国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部分,医学实验室进行的实验操作除普通实验室基本实验操作外,还涉及生物、微生物甚至病源微生物等相关实验,并且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后果较其他事故的后果也更加严重。因此,医学实验室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实验室对实验室安全的要求更高,并且生物安全是医学实验室安全的重中之重。简要分析了当前高等学校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天津医科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实践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
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实验室安全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本保证。该文对在生物实验室中存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全管理是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农科类实验室多面临化学、物理、生物类诸多危险因素,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从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职责、强化实验室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及改善实验教学环境等方面着手,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实验室安全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高校生物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实验室是一类典型的小污染源,其污染物种复杂、毒性强,对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危害大.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生物实验室存在的污染种类及危害,并针对不同污染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是维护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整个学校安全与和谐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验室的教学、科研任务日益繁重,各类潜在生物危害品的使用量剧增,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面临挑战。现针对学校新建医学院医学实验室的现状和特点,结合校园一卡通的实验室门禁系统的投入使用,对医学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春梅 《科技资讯》2009,(5):203-203
高职院校实验室是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实验室的安全对整个高职院校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生物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原因,提出了改进和加强高职院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生物学实验室是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生物实验室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因素,需引起我们的重视。主要针对仪器设备操作、危险生化试剂使用等理化因素、实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管理等人为因素,提出了通过改进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生物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及安全教育、加强生物学实验室物品及废弃物管理和积极应对生物实验室突发情况等措施,以确保建立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家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战略部署,反思国内实验室事故并借鉴美国生物实验室环境、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environment, health and safety, EHS),探究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结合我国生物实验室的客观及人为问题,提出了完善管理体系、个性化设置实验室系统、关注实验室安全、提倡虚拟实验、推广生物安全伦理教育等方面建设的措施,为高校生物实验室管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季静  赵丽  马絮飞  赵秀兰 《实验室科学》2023,(5):205-208+212
近年来,我国高校生物实验室发展迅速。由于生物实验室数量增多、开放力度加大、人员更替频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已成为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将“瑞士奶酪模型”理论引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分析目前生物实验室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解决对策,避免可能存在的漏洞,建立多层防御体系,使得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更为系统化、规范化,从而降低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确保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19.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与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的生物或化学反应,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通俗言之,就是把实验室搬到芯片上.与传统的分析手段相比,具有分析快速、消耗低、微型化、自动化等优点.阐述了该技术的发展史及在医药、生命科学、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生物实验室目前的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可行性,构建了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该模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激发了学生安全学习的热情,强化了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技能,进一步保障了实验操作中人身、财产安全。从提高微信关注度、优化教育内容、培养微信管理骨干等方面给予实施建议,旨在为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