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语精读课中渗透写作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方法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其独立自主地阅读,为写作进行点滴的积累,同时利用精读教学的“三步法”以避免学生作文中出现“中式英语(Chinglish)”,并进行师生双向交流的作文修改。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教学改革中,微型作文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因为微型作文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45分钟,作文训练可以费时少,费力小,收效大。近年来引起了教育专家和高考命题者的注意.现在的高考作文常常设计一大一小两题作文的考试形式.而其中写作小题的形式又变化多样,有文学短评(如1986年上海高考题评“十五的月亮”,写一段百字小评),有简讯(1987年全国高考题,以“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为题写一则简讯)借书规则(广东高考题),漫画形式(1983年全国高考题)。肖像描写(1990年全国高考题,欢送辞(1990年上海高考题),电报稿(…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会有这样的感受:不少同学在写作时会发现,原本多姿多彩的生活一时间变得平淡无味,找不到可写的题材,大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而一旦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即使平时作文不佳的学生也能写出好作文。同时,我们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也强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文是这几年来中考作文命题必不可少的一个写作形式,它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而且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比如2008年中考话题作文足“坚忍”,它的要求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在话题前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提醒“坚忍,是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  相似文献   

5.
浅议作文素养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作文而言,“工具性”是指写什么、怎样写两方面,“人文性”是指为何要写、写的过程如何两方面。实际上,在写作的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统一的,统一在处理作文与做人的关系上。常言说,“作文如做人”即是此理。其中,明确为什么要写是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的过程;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是追求作文教学的价值观问题。质言之,作文素养即考察作文育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积蓄·倾吐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提高作文素质必须找准突破口。我的看法,突破口应是正确引导学生积蓄材料,同时使学生乐于倾吐。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叶先生所言“注重倾吐”与“生活积蓄”就是谈“为炊”与“米”的问题,意在告知语文教育工作者:作文教学必须密切结合学生实际,了解其生活积蓄,挖掘其生活库藏,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教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赞可夫)要唤起、激发学生写作冲动,既在于使学生的“积蓄”可以“倾吐”,…  相似文献   

7.
陈俊坤 《科技信息》2008,(8):231-231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写作教学遇到很大困难,很多学生甚至老师由于学生写作基础差,认为学好技能便可,写作好不好无所谓,不愿写作或进行教学写作。但作者认为写作是人们表情迭意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在涉世之初就应熟练掌握的一种本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走向成功彼岸的重要法宝,学好写作的意义深远。本文作者论述了从“灵活命题,审慎选材”到“和谐互动,循循善诱”、“集思广益,营造氛围”、“宽容鼓励,科学评价”、“广泛涉猎,博采众长”等作文教学方法,以期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作文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作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作文的立意、写作以及批改等都是高中写作的重要环节,如今,作文效益的高低亦是语文教学效益高低的一个显著标志。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现状还不容乐观,存在着“为考试而作文”的现状,紧紧只是追求应试效果。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抛开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等原因,我们更应该看到教师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和弊端,教师应该在写作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将被动写作转变成主动积极的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快乐,所以如何开展高中写作教学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灵魂。学生对生活有了思考,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会产生加以具体阐述的欲望,作文时就会用具体事情、生动的形象表现这种思想,这样“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才不会是梦想。有了不断充实自己的个性化“生活百宝箱”,有了不断丰富独具特色的“材料宝库”,到作文时就有源头活水,写作时就可以左右逢源。作文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传授写作知识,而且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丰富体验,激发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10.
周凌青 《科技资讯》2006,(8):148-148
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最终导致了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失语状态,其主要原因是旧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的矛盾。新课标中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便尝试在新课标的引领下,用系统论的思想,从观察、阅读、练笔、等方面人手,形成“作文教学模块”。通过在观察中重积累、阅读中重学习、练笔中着重加强使小学生写作的过程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过程,而是一个完整的环境系统,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和语料库检索方法,使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将语料库中380篇四级作文作为研究主体,主要分析学生写作中名词误用、动词误用及动/名搭配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给出了对于中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如其人,言由心生。照理能够夸夸其谈,而有个性的高中生对写作应该没问题。可每次布置作文,总有一些学生愁眉苦脸,无从下笔。或者谈作文色变,写作的兴趣无从说起,甚至无影无踪,究其原因无非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如此,那么就帮助他找束。可是“米”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13.
谢平 《科技知识动漫》2010,(13):107-108
有人幽默地说:“初中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作文成为三怕之首,可见学生“畏文如虎”,从而令作文教学让初中语文老师异常头痛,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逐渐对作文产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采用了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邬绍瑜 《科技知识动漫》2009,(13):76-76,100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付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作文的主体,作文教学就应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写作活动就应是自主性写作。  相似文献   

15.
“发表式”作文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它以不同的形式使学生的作文得以“发表”,促使其自主写作、自由写作,写真话、抒真情,从而有效提高其作文的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由最开始的怕作文到今天爱作文,想作文,这一切都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结果。我们只有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变换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从写作中得到乐趣,才能够使每位学生真正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要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作文能力出发,着力于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根据写作心理规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积累、强化感受实现“物”、“意”转化,再由自主参与、内化语言实现“意”、“文”转化,而诱发写作激情,培养动笔习惯则是实现这种双重转化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8.
“发表式”作文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它以不同的形式使学生的作文得以“发表”,促使其自主写作、自由写作,写真话、抒真情,从而有效提高其作文的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饮,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20.
当前,部分学生作文的突出特点就是假、空、套,文中无“我”,缺乏真情实感,内容苍白,没有自己的见解。写出来的文章雷同的多,有新意的少。原因何在?我认为: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与激情,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方法欠妥。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