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离魂者,实为一母题也。其形成于六朝,经唐宋传奇渐入熟境,历元明戏曲以符合社会,其表现内容、蕴含思想、文学表现、艺术方式等,由简单至复杂,由浅显到深刻,得以形成离魂文学模式。至《聊斋志异》,诸离魂作品中以《阿宝》为代表,于情节结构、离魂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得获颠覆发展,而致离魂文学于巅峰时期。  相似文献   

2.
唐传奇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要数婚恋题材作品,其中除了那些令人扼腕唏嘘的爱情悲剧,像《裴航》、《离魂记》、《柳氏传》、《李娃传》等都是爱情喜剧,团圆结局。然而这些处于情与礼夹缝中的爱情,最终只能是与礼教无奈的融合。究其原因,正是唐代重科举、贵仙道的社会现实和唐传奇的士子创作群体两方面因素造就了风格独特的唐代传奇。  相似文献   

3.
《牡丹亭》的离魂叙事是整个离魂互文网链的意义焦点。它与前文本的互文关系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离魂模式的似是而非,为至情主旨服务的离魂模式,离魂模式的互文姿态,作为互文本的牡丹亭离魂。  相似文献   

4.
禁忌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语,原意指神圣的和非凡的,后引申为禁止的和危险的。禁忌是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禁忌,每个民族的禁忌都是其民族文化性格的曲折反映。  相似文献   

5.
才贝 《西藏大学学报》2009,24(3):101-105
在人类学仪式理论的框架中,藏文小说文本《肩胛骨之魂》可以看作一个“阈限”仪式,从文本的“深描”和来自这个社会的成员那里可以得到这种回应。这篇小说至少承载了一种人类学的想像,通过人类学仪式理论来理解和研究这部作品,便于区别“魔幻现实主义”这种对藏族文学作品较刻板化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开立圆术的分析,探讨中国古代数学的微积分思想,得出微积分学的发现为中国的古代数学的机械化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化符号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化大传统具有高度的文化编码自觉性.《周易》中包含了一套完整的文化编码与解码程序,不仅深刻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过程及原理,也说明古代中国的文化编码活动在先秦时期就已进入自觉状态.“卦爻象”作为文化编码和解码的关键,主要遵循“立象尽意”的思维原理,正是它确立并强化了中国文化的“象”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8.
河洛文化是指产生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这一区域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记载了现实生活的世俗场景,也展现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它对我国体育的平衡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面子及对面子的需求在中西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通过对《围城》文本的分析,可以检验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与理论解释力,从而阐释中国文化中面子的特殊含义与礼貌表现。  相似文献   

10.
小说《升迁》通过叙述干部升迁的故事,揭露了由体制弊端滋生的政府与党委、基层与上级、职级与实权等三组差异性权力因素,并且批判了由这种差异性构成的官场文化。小说表达了改革体制的愿望,但是没有找到消除权力差异的途径,无法终结官场文化。  相似文献   

11.
吴敏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51-154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特有的认识角度和审美视野。老子哲学中的“大音希声”、“正反相成”“虚实相生”、“反朴归真”等思想为中国的艺术创作开拓了特有的时空观念、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经过历代艺术家们的阐发,铸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论汉字文化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文化圈”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局限于汉族 ,而且影响国内许多民族 ,并辐射到东亚及东南亚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所造成的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本文从文化霸权的视角来解读这部小说,认为莫里森关注了黑人心灵受白人文化侵染这一遭人忽视的现象,使她的作品在思想深度上不仅超越了前辈黑人作家,也走在同时代人前面。  相似文献   

14.
怪诞艺术是近年来比较受重视的一个学术话题,在西方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其实这一艺术手法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早已运用,无论是对于古代小说的形象塑造,还是对于小说的讽刺艺术和艺术结构,都产生过重大的作用。深入研究古代小说中的怪诞艺术,有利于弘扬中国古代悠久文化,在小说的艺术表现技巧方面寻找到可供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古代传统化为代表的东方化,具有强大的同化力、融合力和凝聚力,具有“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从政治领域来说,吏治好坏成了核心问题,从隋唐科举制实行以来,人们“学而优则仕”的认识不断加强。中国社会的宗法制度根深蒂固。从社会意识来说,强调尊天、重人、天人合一的伦理化,主导思想是入世。形成了精忠报国、以孝治天下、仁爱为本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从弥生时代开始一直到江户时代,日本一直处于中国大陆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这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汉字、儒学、佛教的东传以及古籍和艺术的传入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日本文化正是在大量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过程中加以创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人常常采用真人假事的手法来创作小说和戏剧作品,即借用古人之名来敷衍故事,但其所描述的故事却又与古人多不相符甚或全然虚构。这种现象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小说与戏剧作品中的真人假事现象还应根据不同作品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人创作的真正意图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新主要包括文化观念、文化内容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文化创新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前提。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着力于发展民族性,提高科学性,体现大众性。  相似文献   

19.
非思辨特征是中国古代文论范畴民族文化品格的突出体现。非思辨特征体现在:范畴创构的形象性、表述的感悟体验性和意旨的不确解性三个方面。其审美功能则体现于:开放性的接受功能、与文学实践共时在场的理论指导功能、切近文学本质的表述功能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文论范畴非思辨特征的分析与阐释对于更深入地把握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个性和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