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是军事学术思想上的一颗明珠。在研究运动竞赛规律与特点时,一定要吸收《孙子兵法》思想中的精华。竞赛前对敌我双方必要了如指掌,达到心中有数作战是诡诈行为,要运用变化多端的办法,速战速决的战略思想是指比赛策略的依据。在激战中要胸有成竹,多谋善断,变害为利,获取胜利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语言学家,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的散文谈人生、谈哲学、谈艺术、交流中西文化,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与他高超娴熟的语言技巧是分不开的.在他的散文中,有时引经据典,严谨认真;有时又比喻夸张,想象丰富.有时细细道来,数字精确;有时又降用、借用词语,别致风趣,形成了亦庄亦谐、自然生动的语言风格,值得我们探讨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概论》在教学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贯彻“三进”的指示精神,就必须合理取舍教材内容,把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纳入课堂教学。可以把讨论、撰写学科论文、社会实践等引入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使课件动起来,提高“三进”的实效性。同时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把教学过程中实践成果计入总成绩,既考查学生的知识点,又考查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获得了山东省优秀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古人写文章,首先要求辞能达意。孔子曰:“辞,达而己也。”古人主张“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意谓感情要真挚,遣词要工巧,如果言辞没有文采,就难以流传久远。所以在准确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古人十分注意追求用字工巧,甚至突破文字学、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逻辑学的常规,追求行文新颖、生动、形象、含蓄,以最简约的文字表达最丰富浑厚、意在言外的修辞效果。于是在言而有物、言而有序之外,炼字炼句、修饰词语就成为古代文人骚客追求奇巧的表达效果。古…  相似文献   

5.
从艺术与技术的源头探析了二者的美学特征及科学内涵,指出艺术与技术是矛盾的统一体,为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未来设计的发展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旨在给当下的设计师提供一些可能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唐卢仝的歌行体《月蚀诗》,借“月蚀”这一天象之变言时政,致使全诗蒙上一层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对此诗主旨的理解从宋代以来就争论不休:或主讥刺宦官;或主讥刺藩镇;或二者兼刺等。如果结合《月蚀诗》产生年代的社会思潮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它是一篇在时事的感发下,呼吁宪宗吸取玄宗朝的经验教训,能不惑于所溺之宦官而明于为政的反思之作。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与<红楼梦>的预言叙事存在着滞后与多元之差别.<金瓶梅>在预言叙事方面,大多采用民间的传统宿命方式进行陈述,对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来说,显得相对滞后.而<红楼梦>则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物命运和故事结局进行或隐或显的预示和总结,使全书笼罩着一种浓烈的悲剧和象征意味.  相似文献   

8.
明代著名漆工黄成所著的《髹饰录》,是中国古代漆艺文献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作。黄成在《髹饰录》一书中,借助“乾坤”的概念,将该书分为两部分,并且处处以“八卦”、“五行”的思想,来归纳与布局所描述的漆艺内容。通过分析该书对明代流行的漆艺知识的精心安排,来探究作者编撰这部漆艺书籍的思考逻辑,以期对明代漆艺的审美,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在小说《赖柏英》的创作中,主动汲取中国文化之"和",吸纳基督精神之"和",援引西方文化之"乐",构建"和乐"精神的三个维度。林语堂在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小说的叙事等方面,以"和乐"为价值评判的最高标准,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乐"精神包含和睦、知足、简单,成为林语堂文学创作中常见的逻辑起点,也是林语堂人生哲学的现代表述。  相似文献   

10.
翻译活动不是发生在真空中的,译者主体性作为翻译活动得以完成的根本保证。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孙子兵法》翟林奈译本和闵福德译本为译例,从底本选择、体例编排、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四个方面。可深入了解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陆机《拟古诗》作为一种创作现象,很值得关注。陆机《拟古诗》充分体现了作重视创作自身、重视创作表达的创作追求,表现了陆机为而的自觉的学创作观念。虽然作品自身有缺陷,但在学发展史上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德国首都波恩的《贝多芬》是世界知名的公共艺术作品,但目前对这件作品的深入研究极为有限,影响了对其借鉴运用的水平。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和系统思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侧重于从不同视角全面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中国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绿牡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在中国古代武侠小说发展史中具有特殊价值,但作为早期武侠小说,也有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引发了较大范围的争论。论争各方虽涉及到小品内容的不同方面,却并未深入到小品艺术的特质之中。从《不差钱》的意蕴入手,结合小品艺术的特征,可澄清这些争议的关键所在,并以此审视当前小品艺术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句法上,量词一般不单独运用,常要同数词或指示代词结合起来作为语言的运用单位,历来有“数量词”之说,其丰富的修辞效果是由二者共同组合展示出来的。如“一叶轻舟”、“两撒胡子”,设想去掉数调,其“轻舟”的单个数量与形象、“胡子”的“撇”状如何显示?或者去排量词,只有数,而无具体类别与形象,都不能达到预定的表达效果。因此,一些论著中单独论述为数词或量词的修辞作用,截然分为一种因素的功效,是不够科学的。数词与量词的组合,在表达中,不止表示一种数与量的意义,还能表达出比喻、比拟、层递、夸张、对比、数诺…  相似文献   

16.
方静 《漳州师院学报》2007,21(4):156-159
文字不单是一种表意的工具,象征的符号,在设计上来说,也具有"形"和"态"的属性。通过精心的构思,艺术化的组织,超越其外形表象,可以将文字以一种复杂化、多元化、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天涯》的封面设计利用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任意性和模糊性特征,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内含中国传统美学思维,创造出了独特的美感和形式。  相似文献   

17.
<正>英语谚语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言少意多、言浅意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等特点,是美学修辞的典范,是英语语言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谚中大量使用修辞格,英谚的修辞功能,概括起来说,体现在通过对照、反复、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段使之达到流传久远的目的。本文主要就英语谚语中的比喻修辞进行探讨,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讽喻、换喻和提喻。  相似文献   

18.
英语谚语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言少意多、言浅意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等特点,是美学修辞的典范,是英语语言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谚中大量使用修辞格,英谚的修辞功能,概括起来说,体现在通过对照、反复、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段使之达到流传久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闽南谚语句式简短,精炼紧凑,广泛运用省略句、无主句、紧缩句及名词性非主谓句,富含闽南语言特点的"有"字句、比较句和"会"字句点缀其中,形成了极具闽南方言特色的句式个性,并善用整句,使得闽南谚语语言简洁,富有节律,上口易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