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大规模的利用自然资源,化石燃料的肆虐利用等因素导致温度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暖。若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理来进行分析,温度的升高产生的一系列因素对于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起着主要的作用。温度升高导致中国部分地区降雨的增多,部分地区降雨过少,山顶冰雪融化加快,从而促进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气候变暖主要对中国这几类地质灾害的影响比较大,如斜坡地质灾害(崩、滑、流的加剧),土地退化地质灾害(沙质荒漠化、沙尘暴)等灾害。气候变暖对中国地质灾害的影响也会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本文针对气候变暖导致这几种地质灾害加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分析各种灾害可能在中国发生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2.
翟向华  陈宇 《甘肃科技》2010,26(20):51-53
介绍藏西北阿里地区措勤县的地质背景、地貌环境、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对该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措勤县地处西藏中西部、阿里地区东南、冈底斯山中段北侧。在特殊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环境下,该县境内泥石流、崩塌及冻土冻融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3.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川东北地区因其地理位置和地质特点,常常受到滑坡地质灾害的侵袭。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现象,将对川东北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包括地质、地形、气候、人为因素等,结合相关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治理方法和实践措施,以期提供宝贵的经验,降低川东北滑坡地质灾害的风险,从而促进川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盛祝东 《科技咨询导报》2012,(14):222-222,224
地面沉降涉及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影响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国内外城市主要地质灾害,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水文地质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两者关系的调查,对城市地面沉降问题提出一些预防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貌在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岩溶地区的崩塌、塌陷、滑坡、泥石流及洪涝等主要地质灾害与地貌特征的关系内在联系及机理分析研究,为岩溶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居于泉州地区各类灾害之首,其成因主要为该地区地形复杂,丘陵山区分布面积广,每年因台风与热带风暴在该地区停留时间久,从而给这一地区带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7.
 黄淮海平原指黄河、淮河和海滦河下游平原区 ,包括京、津、冀、鲁、豫、苏、皖5省市的部分地区 ,面积约35万km2。近年来 ,由于地质和气候环境的演变 ,加之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平原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各种地质灾害和潜在的地质灾害对该区工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如在平原悄然蔓延的土地沙漠化。探讨黄淮海平原在未来的发展中 ,沙漠化将成为影响该区的地质灾害问题 ,似乎还不被多数人接受 ,但自然环境的演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8.
贺勇 《科技资讯》2023,(5):102-105
地质灾害是在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灾害形式,地质的明显差异也是造成地质灾害种类多种多样的主要因素。地质灾害不可阻挡,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社会发展,因此各个地区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也就显得尤其重要。相关工作人员要采用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根据具体的地质环境,制订详细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融合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从多个方面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及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模式更加精细化,降低了大规模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频率。该研究从多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梁志斌 《科技信息》2011,(33):I0040-I0040,I0097
岩溶在我国是一种相当普遍的不良地质现象。长期以来,在岩溶地区的各项工程建设中,场地内的各种岩溶形态,岩溶地下水及其它不良地质作用等都是影响地基稳定,工程质量和安全使用的主要因素,也是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隐患。通常,岩溶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各种时代、各种成因的岩溶非常发育,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对岩溶区资源开发日益加强,由此诱发的岩溶塌陷也日益频繁,成为岩溶区主要环境地质灾害。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广泛性和危害性,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
铜梁县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危岩、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为主。区内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影响大,严重制约着本县的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等方面来简述铜梁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刊上期介绍了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的情况,本期对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介绍如下: 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地面沉降是我国平原和滨海地区广泛发育的地质灾害。从成因上看,绝大多数是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所致,有些地区还有其他成因,如地壳运动、石油开采等,但同时都伴随有地下水过量开采的因素。地面沉降、地裂缝在50年代初期,仅在个别省和城市发现,至90年代,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46个城市或地区发生了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沉降总面积达4.87万平方公里。从发展趋势上看,以  相似文献   

12.
阅读提示当前,全球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日益增加,地质灾害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地壳活动进入一个相对活跃期,再加上重大工程的开工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各国正在遭受前所  相似文献   

13.
交城县是山西省吕梁市的一个产煤大县,同时也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频发县.灾害类型主要有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其发生与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其中采煤活动是引起该县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地质灾害的形成发育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在调查研究交城中东部地区采空塌陷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探讨了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确定了该地区地裂缝的非构造属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恩施州地质灾害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这一地区进行地质灾害评估的主要内容、基本程序,建立了在该地区进行地质灾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提出建立恩施州地质灾害数据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质灾害与分布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由于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复杂,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以其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多、经济损失巨大,并且具有突发性、群发性、多发性和影响持久的特点占有突出地位。地质灾害的定义与地质灾害的分类早已为各国学者所关注。我国的地质灾害学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把地质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50—2010年鲁中山区的地质灾害资料,对61a来鲁中山区地质灾害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鲁中山区发生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其中7月中旬出现频数最高,是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旬份,鲁中山区地质灾害主要以暴雨型地质灾害为主;(2) 鲁中山区出现泥石流、滑坡多发区在鲁中山区南部和西部一带,其中尤以南部为最多,鲁中山区的泥石流滑坡在6—8月有逐月向北推进的趋势;(3) 鲁中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年代际变化明显,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为地质灾害多发生期,80年代和50年代为地质灾害少发生期,近61a来鲁中山区存在显著的10—15a的年代际尺度和3—6a年际尺度的周期变化;(4) 鲁中山区中南部在大暴雨情况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西南部、中东部在大雨以上情况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降水时间、空间分布与地质灾害关系密切,发生地质灾害日不同雨量等级与前期降水条件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研究表明此次地震“小震大灾”的原因是前期干旱导致土体强度降低,在暴雨作用下引发大量次生灾害。在小震大灾的岩土性质基础上,通过分析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震活动和极端干湿气候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利用 GIS 空间分析技术对震后灾区泥石流易发性进行了快速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面积分别为6865.87 km2、15102.72 km2、9869.06 km2。其中高易发区主要集中于金沙江与牛栏江沿线,呈带状分布,以及受地层岩性的影响呈岛状等不均匀分布,今后在进一步的极端气候影响下,区域泥石流灾害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临汾断陷盆地位于山西地堑,新构造运动强烈且地层发育较齐全,在整合多源地质灾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临汾的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气象等孕灾背景的研究,剖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多种成灾机理:岩土体在外营力作用下成为山地地质灾害的主要物源,加之临汾地质构造复杂、地势陡峻,在暴雨冲刷、冻融作用以及人为破坏之下极易成灾.文章旨在通过对临汾山地地质灾害的研究,以期为预警防治管理体系的健全提供理论基础和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灾害特点将西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为特殊土质灾害和工程地质灾害。对特殊土质灾害,对其分布面积及种类进行分析,得出了西部地区各省特殊土质灾害分布综合图。对工程地质灾害,根据其发生频次利用贡献加权法进行计算,得出了各种灾害的权重,将计算结果按照三级灾区划分工程地质灾害等级,得出了西部地区各省工程地质灾害相对等级灾区分布综合图,直观地显示了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相对等级灾区的划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于都县威胁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现场核查与分析发现,该县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塌陷及不稳定斜坡。在此基础上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和人为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该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戍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