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急需一大批创新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当前,河南省人力资源虽总量大,但质量不高,开发不足,利用率低,结构分布也不合理。对此,应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同时,提升教育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升级。应重点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还要以优惠政策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河南发展。总之,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河南省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河南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关键作用,为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中部崛起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
河南人力资源丰富,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而要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必须要有大批的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人才作保障,也就需要加强对产业发展急需的各层次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研究,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进而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河南省应深入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创新管理机制,以产业为主导,整合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因此,完善河南省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推进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三化"的内涵,提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举措,包括:加速工业布局调整,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加速城镇化步伐;以粮食核心区建设为契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长期以来,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挖掘缺乏深度,文化表达技术手段落后,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释放.中原经济区的文化战略定位和旅游发展目标,为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契机.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在保护文化、传承文明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着制度障碍、科技创新障碍和能力障碍等问题.为促进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从放松产业管制、借力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推进大型文旅集团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崛起就成为中部六省乃至整个中国的重大战略。笔者曾撰文指出,中原经济区的崛起必须依赖于产业集群的崛起和学科集群的崛起,中原经济区崛起必须学习与它在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相类似的中部六省的崛起经验。中部六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中部六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生产、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7.
总结河南科技进步概况,比较河南省在中部六省中科技进步的优势与不足,对河南科技进步形势作出基本评价;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走向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认为河南科技发展面临外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重要机遇的新形势、好形势;进而,提出促进河南科技发展的六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5):121-125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是中部经济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全区发展不均衡,城市竞争力是进行城市一体化研究的重要参照指标,实现整合性的一体化发展对于中原经济区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南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在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现阶段,河南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路径选择给予正确应对.  相似文献   

10.
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过程和极化空间格局演变,时间尺度运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省管市)在1990-2013年的极化过程进行了探讨,从整体上把握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过程;空间尺度选取1990、2000和2013年3个典型年份,运用引力模型为基础的空间极化指数分析了其空间极化格局的分布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现象在1990-2013年间呈现出波动阶段(1990-1996年)、上升阶段(1996-2008年)和下降阶段(2008-2013年)三个阶段;(2)中原经济区内部差异明显,仅极化外延区的城市个数比例占到中原经济区城市的半数以上,且空间极化指数相对也很低;(3)极化空间分布上,中原经济区极化核心区、极化内缘区和极化过渡区主要交错分布在京广线上,而数量众多的极化外延区大多分布在主要交通干线之外;(4)在空间构成上,中原经济区极化空间格局经历了从单中心圈层、双中心雏形阶段到双中心发展阶段,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临空经济出现较强的发展势头。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的建设将打开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突破口,使中原经济区出现核心增长极,提升我国航空运输的竞争力,优化河南的产业结构,促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协调发展,提高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水平,构建中原经济区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实际,总结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二级指标6类,即城市人口与地域指标、城市经济指标、城市生活方式指标、城市发展潜力指标、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三级指标21类.对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和Q聚类分析,对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做出对比,将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划分为4类,在此基础上对4类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主副中心结构是工业化中后期区域经济迈向成熟发展阶段的重要模式,开封向新兴副中心城市迈进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一主两副"(郑州为主中心、洛阳和开封为副中心)的框架结构基本形成;建设开封新兴副中心城市是带动豫东黄淮落后地区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需要;开封市具有区位交通、人文、劳动力等要素资源、郑汴同城化等比较优势基础条件,具有建设新兴副中心城市的巨大潜力;应着力探索高速化的跨越发展模式、差异化的特色发展模式、现代化的高端发展模式等3条新兴发展路径;积极推进郑汴同城化,着力打造"郑-港"、"郑-汴"、"汴-港"等3条轴带,构建郑汴港金三角都市区.  相似文献   

14.
浚县“蓝田泥塑”品牌的塑造可采用三化模型,即“品牌用途化→品牌产品化→品牌形象化”。可分三个阶段向消费者传递不同层次的信息诉求,分别是:首先,告诉消费者“蓝田泥塑”泥咕咕的特点、用途,这可以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其次,告诉消费者“蓝田泥塑”泥咕咕的历史根基、文化底蕴和美好寓意;最后,告诉消费者,只有“蓝田泥塑”品牌的产品才拥有纯正文化血统和历史根基。最终使这一品牌成为消费者心中第一泥塑品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提炼河南省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核心价值,走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这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世人广泛关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县域经济在河南省的经济总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关键就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