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安徽省副高控制下对流云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2001、2002年5-10月副高控制下安徽省对流云个例.通过分析卫星云图上,对流云发生发展过程中云顶亮温、面积、几何形态等特征物理量的变化,来分析揭示这一天气背景下安徽省对流云特征.并通过分析对流云发生的地理位置,寻找对流云易发区.统计结果显示,在这一天气背景下,安徽省境内的对流云团中以在局地生消、短生命史的对流云为主. 相似文献
2.
3.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 1998年青藏高原当雄地区的实测资料 ,研究高原边界层的高度及其日变化 ,结果表明高原上的边界层高度比平原地区通常出现的值要大得多 .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处内陆 ,气温强烈的日变化引起大气层结日变化加大所致 .同时 ,利用通量廓线法计算了表征湍流动量通量的特征U 、表征湍流热量通量的特征量T 以及总体输送系数CD,HH°结果高原的CD值明显比平原地区的大 .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5年8月13日青藏高原那曲地区一次对流云降水过程及云微物理特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较好模拟本次对流云降水的落区、量级及其日变化等特征.本次对流云降水以冰相过程为主,冰晶粒子、雪粒子、霰粒子、云水粒子和雨水粒子由高到低依次分布,其中霰粒子含量最大.液态降水主要源于霰粒子的融化过程,暖雨过程中雨水和云水的微物理过程也对降水有一定影响.此外,位于高层的雪粒子通过冰晶的贝杰龙过程增长,之后通过碰冻过冷雨滴形成霰粒子胚胎,而霰粒子在上午依靠高层碰并雪和低层碰并过冷雨滴以及中层其本身淞附过程而增长,午后则通过中低层淞附过冷云水和碰并过冷雨滴过程增长.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臭氧变化特征及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TOMS、HALOE和SAGEⅡ臭氧卫星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上空臭氧的垂直结构和变化特征以及伊朗高原臭氧低值中心做了相应的研究,并且对两个高原臭氧低值中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夏季伊朗高原同青藏高原一样存在臭氧低值中心;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臭氧含量的变化与同纬度带其他地区相比,在12~22km或120~30 hPa这个气层中减少最明显,在此气层中伊朗高原上臭氧的减少比青藏高原上的更厉害.进一步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亚洲上空位势场和位温的变化及其与臭氧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臭氧含量的变化和南亚高压有着密切的关系.南亚高压正好处在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夏季当南亚高压中心偏伊朗高原时,伊朗高原上空臭氧总量比多年平均值低,6、7月份随南亚高压中心位置的变化,伊朗高原上空臭氧总量变化明显,而青藏高原上空臭氧总量变化不是很明显.利用此区域夏季等位温面的变化对上述关系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建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
分析影响华南各类路径热带风暴的云图特征及风暴大风、暴雨区分布与红外增强显示云图高亮度等级云型的关系,给出一个以云图为主的预报风暴路径的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地形坐标系,设计了复杂地形热力和动力作用下中尺度天气系统对流云发展的二维数值模式,由模拟试验得出了与理论和观测事实完全一致的结果,即地形的动力热力抬升作用及充沛的水汽源和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云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9.
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且对气候变化等敏感.由于远离工业化地区,大气环境十分清洁,但其恶劣的环境限制了科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本文利用HYSPLIT4轨迹模式及NCEP全球同化气象数据计算2001全年青藏高原6个不同地点上空的气团后向轨迹,结合聚类统计技术对轨迹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与高原气候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分析云滴谱演变特征,结合垂直速度和液态水含量,采用总体平均统计和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在加勒比海域开展的海洋浅对流云降雨观测试验(RICO)中3个架次(rf06、rf10和rf13)的滴谱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底以上500m左右的范围内,主要以云滴的凝结增长过程为主;在1km以上高度附近,雨滴粒子开始出现,成为云滴粒子向雨滴粒子转化的敏感区域;在对流云的上部,雨滴粒子随高度逐渐增多,直径较小的云滴粒子的数密度变化差异较大;云粒子谱型与环境动力场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处于蒸发过程时,直径小于40μm的云滴粒子会迅速减少,处于凝结过程时,直径在10μm附近和30μm附近的粒子会有双峰谱型出现,对应着云凝结核的活化和小云滴粒子的凝结增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人口为研究对象,揭示了2000~2020年青藏高原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特征,整理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分乡(镇)人口数据,构建了2000年、2010年和2020年青藏高原分乡镇街道常住人口数据集。研究方法采用重心分析法和改进后的人口集聚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青藏高原人口重心始终位于四川省石渠县境内,在此期间人口重心略微向西移动;全域人口分布显著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格局特征;不同区划和省区间人口集聚度评价结果差异显著,但各地内部的人口集疏模式保持相对稳定。研究结果为合理引导人口流动,优化青藏高原人口集疏的空间格局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实地测量和利用卫星数据,以及分析青藏高原太阳紫外线的部分结果。地面测量结果显示西藏城市和乡村2005-2006年晴天红斑紫外线日总量[J/m2]变化规律;2006年西藏城乡晴天紫外线A(UVA)和紫外线B(UVB)日总量对比。卫星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整个青藏高原夏季太阳紫外线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时与周边地区的强度做了比较。测量和分析结果能为该地区的地面紫外线情况和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提供量化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铜矿开发和利用历史悠久。得益于复杂的地质结构及地质演化过程,青藏高原具备得天独厚的铜矿成矿地质条件,铜矿因此成为高原地区最重要的优势矿种之一,探明铜资源量位列全国之首,是中国最重要的铜矿产地和后备铜资源基地。青藏高原地区铜矿床主要分布在玉龙铜矿成矿带、冈底斯铜矿成矿带及班公湖-怒江铜矿成矿带等3条铜矿带内,形成时代集中于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暗示其形成和演化与高原构造-岩浆事件密切相关,是响应重大地质事件的产物。矿床具有成因复杂、综合利用价值大的特点。本文以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雄村铜金矿床、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和驱龙铜钼矿床为例,介绍了青藏高原地区几种主要的铜矿床成因类型。巨大的铜矿资源潜力将改变中国铜矿资源分布格局,但在资源开发的同时,需要注意资源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通车,为青藏两省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青藏铁路沿线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青藏两省区依托青藏铁路,打造神秘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经济效益,就要通过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挖掘青藏高原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转变旅游产业增长方式,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盐湖硼矿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藏高原赋有丰富的盐类矿产资源,尤以富含硼为其重要特征之一,形成地球上独特的外生硼成矿带,为中国已知最有远景的外生硼矿产区。青藏高原盐湖硼矿资源分为固体类型和液体类型,液体硼矿居多且有较大资源远景,但目前以开发利用固体硼矿为主。青藏高原盐湖不同水化学类型硼矿具有不同矿物组合和有用矿物,因此盐湖固体硼矿矿石类型繁多。目前,青藏高原已发现的硼酸盐矿物有14种,盐湖固体硼矿矿石类型分为硼砂型、镁硼酸盐-钠硼解石型、柱硼镁石-库水硼镁石型、库水硼镁石型和钠硼解石-柱硼镁石型。中国硼矿资源量虽大,但可利用资源十分有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推进青藏高原富硼盐湖的综合开发利用和扩大找硼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青藏铁沿线区域地震地质调查和近百年地震资料整理,以此为基础建立震级-频度关系式.根据历史地震重演和构造类比分析的原理,并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地震构造带的分布情况,对青藏铁路沿线区域地震危险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区域震级-频度关系中b值为0.72,最高震级上限为8.2级,8级地震平均发震周期约80年,未来百年内8级地震发生概率0.86,青藏铁路约有过半以上里程处于较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北部晚三叠世伟齿蛤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北部雀莫错附近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伟齿蛤类等双壳类化石,包括Neomegalodon cornutus(sp.nov.),Quemocuomegalodon orientus Yao et a1.,Q.longitatus Yao et a1.,Q.circularis(sp.nov.),共生有Bakevellia praecursor(Quenstedt)等.据此,该含化石地层确定为上三叠统;指出它们属典型的特提斯动物群;并为修订伟齿蛤科的现行分类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反映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的综合特征及其地域差异,构建自组织特征映射人工神经网络,选用暴雨相对强度、干燥度指数、年均积雪深度、年积雪日数以及平均风速等作为聚类指标,运用1971—2008年青藏高原地区91个站点的风险源数据训练网络。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聚类结果存在一定的空间规律性,同时结合对各个指标的分析,聚类结果在综合各类指标的同时对某一类指标还有所偏重。通过统计分析和检验,最后将4种类型分别描述为暴雨主导型、积雪主导型、干燥度和平均风速主导型及要素均衡型。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些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实与单项指标的高值区吻合,但综合分析包含了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信息,更加接近真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