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初生根具5—6原型初生木质部,韧皮部与之交互排列。根表皮层具一层细胞,壁薄,无根毛。皮层有多层薄壁细胞,内皮层无卡氏带加厚。茎的表皮层有大量腺毛,气孔从表皮层向上拱,皮层内有乳汁分泌道。中柱鞘具1—3层薄壁细胞。形成层成环状,具双韧维管束。每一维管束的内外韧皮部均由筛管,伴胞组成。髓部细胞在生长中部分或全部破坏。叶表皮层上有腺鳞。栅栏组织薄壁细胞1—3层,海绵组织中空腔发达。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主脉亦为双韧维管束。  相似文献   

2.
秋茄木榄繁殖体的结构及其生态特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秋茄、木榄繁殖体的解剖结构表明,伴随着胎萌现象的发生,胚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结构上发生高度特化,子叶表面发达的吸收组织与子叶吸收作用密切相关;内生性胚根,可使幼嫩的根端免遭外界环境影响;胚轴内中柱鞘细胞的存在保证了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以适应海岸环境。结果表明,秋茄、木榄胚轴结构有趋同现象,两者角质层都较厚,皮层内通气组织发达,皮层薄壁细胞都呈网状纤维素加厚。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禾本科短命植物的旱麦草[Eremopyrum triticrurm(cmerth)Nevshi]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茎在抽穗时,仍具有实心的薄壁组织,此特点在禾本科中生植物中罕见.在根、茎、叶中皆有大型薄壁细胞.茎、叶的表皮细胞及根中柱鞘内的薄壁细胞,它们的细胞壁均增厚,起着机械支持作用.叶的栅栏组织发达,由 2~3层栅栏细胞组成,等面叶,属于C_4植物型,根、茎仅有初生结构,其内部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4.
中国沙棘营养器官结构特征及其与生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沙棘初生结构的分化和次生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沙棘根系角质层发达,外被粘质物,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大量栓质化。根瘤的形成与木质部和皮层有密切关系,弗兰克氏菌的侵入刺激皮层形成大量的薄壁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瘤。茎的皮层外部细胞较小,排列整齐,细胞壁厚,表皮外有很厚的角质层和一定量的蜡质。叶的结构更加体现了抗旱、耐寒植物的特点,栅栏组织发达,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较大,气孔深陷,且具有角质层和密而叠置的星状毛及鳞片等。这些均为生活在旱、寒环境里表现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银桦茎的解剖结构与插穗愈伤组织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用ABT-1号、HL-43生根剂处理银桦枝条,进行扦插生根试验,对茎进行解剖构造和愈伤组织形成的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银桦茎具有典型的双子叶植物茎的构造,插穗中无先生根原基,韧皮部细胞及皮层薄壁细胞均能向外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学显微摄影技术,比较了两个大豆属植物根、茎、叶和叶柄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扁茎大豆根内皮层维管形成层带明显,次生木质部导管发达、口径大,且皮层内有菌窝出现;茎的横切面表面积较大,茎中维管束的管孔链数和维管束数目较多,中间髓细胞呈狭长柱形,四周髓细胞发达,体积大、排列紧密.导致扁茎大豆不抗倒伏、光合能力下降以及结实率低的因素可能是:茎的表皮细胞呈方形紧密排列,凯氏带中没有淀粉鞘;叶片只有两层栅栏组织和叶片较薄、海绵组织稀疏;叶柄横切面面积较小.中国普通大豆吉育67叶片有三层栅栏组织,并且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和叶片的厚度均明显大于扁茎大豆,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吉育67根的栓质化外皮层发达,对植物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宽叶香蒲对铅锌的吸收、积累和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 L.)体内的铅锌污染物,发现铅在蒲体内的积累量是根>根下茎>叶。铜在根的积累量是表皮>表皮>维管组织;木薄壁组织>导管;嫩根>老根。铅在茎的沉积量是表层>维管组织>表皮;老茎>嫩茎;叶的铅积累是表皮>维管组织>叶肉;老叶>成熟叶>嫩叶。污染点香蒲积累铅量>对照点。铅以颗粒状、核状、结晶状沉积在地下茎皮层薄细胞内,甚至充填整个细胞以致细胞破裂。锌的分布积累规律与铅相似。铅、锌由香蒲根表皮吸收,一部分积累在根;一部分通过根的通道细胞和共质体迁移至地下茎,主要积存在茎皮层薄壁细胞内,小部分通过维管组织输送至叶。铅、锌在通气腔和根内皮层凯氏带周围受阻是香蒲对铅锌有较强耐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水龙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态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龙[Jussiaea repens Linn.]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解剖观察和分析。用扫描电镜对二种形态的根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其中呼吸根的通气组织更为发达,呼吸根通气道的形成主要是薄壁细胞的分裂和纵向延伸,呼吸根的发生在植株对水生环境的适应中具有重要意义,根顶端原始细胞具有分层特征,属封闭型,茎的髓部有髓维管束分布。  相似文献   

9.
利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分布在内蒙古赤峰市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亚洲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 L.)、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并头黄芩(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串铃草(Phlomis mongolica Turcz.)、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 6种唇形科植物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这6种唇形科植物的根多为次生结构,周皮脱落,有发达的维管组织.茎均是四棱形,表皮细胞角质层较厚,有腺鳞和表皮毛,皮层薄,近表皮均有1~2层厚角组织,含有叶绿体;初生维管组织为无限外韧维管束,均由4个维管束环状排列,其次生生长过程中,束间形成层产生新的小维管束和薄壁细胞;髓占比例大,髓射线宽.叶表皮细胞1层,排列整齐紧密,角质层较厚,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和腺鳞分布,腺鳞处大多数表皮下陷;叶为异面叶,栅栏组织含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有发达的孔下室,主脉木质部和韧皮部较发达.薄荷茎的皮层中含有晶簇细胞,并头黄芩的叶表皮中无腺鳞.  相似文献   

10.
对旱作稻生育后期根系显微结构及产量形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孕穗期经过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根系,根表皮细胞脱落程度及外皮层细胞木栓化程度均减弱;皮层薄壁细胞完全裂解时间推迟且皮层变薄;根导管总面积/根横截面积增大。外皮层细胞在处理后38d,木栓化加厚成为褐色的机械组织,皮层薄壁细胞在处理后21d,互相分离、解体而形成气腔,38d后仅仅留下1~2层薄壁细胞。经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植株,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性状明显高于对照,其中穗粒数、结实率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以籽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iyingui’)和日香桂(O.fragrans ‘Rixia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桂花营养器官根和茎的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桂花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根毛,表皮细胞长轴与根圆周垂直,有明显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中柱)为五原型。次生生长旺盛,次生韧皮部中有少量的韧皮纤维;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少量腺毛分布;外韧维管束;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较多的韧皮纤维,呈完整的一环,增加了茎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2.
以籽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iyingui’)和日香桂(O.fragrans ‘Rixia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桂花营养器官根和茎的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桂花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根毛,表皮细胞长轴与根圆周垂直,有明显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中柱)为五原型。次生生长旺盛,次生韧皮部中有少量的韧皮纤维;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少量腺毛分布;外韧维管束;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较多的韧皮纤维,呈完整的一环,增加了茎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3.
对自然状态下南方红豆杉茎干向下萌生的气生不定根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气生不定根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发育特点:(1)根为二原型,侧根正对着木质部发生;(2)幼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加厚,维管柱内紧挨中柱鞘内侧具有2~4层大型薄壁细胞;(2)根中无髓和树脂道;(4)次生结构发生于根毛区,维管形成层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转化形成;(5)中柱鞘和栓内层细胞富含单宁类物质;(6)次生韧皮部有石细胞,次生木质部射线发达.  相似文献   

14.
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石蜡切片进行了观察。解剖结构如下:根的初生木质部是四原型,内皮层无明显凯氏带;次生木质部维管射线不明显。茎表皮具腺毛,皮层有油细胞分布,茎的初生结构维管束排列紧密,无明显髓射线;茎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形成层起源于皮层细胞,具皮层维管束,木质部内侧导管具明显复穿孔,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叶为异面叶,表皮具表皮毛和腺毛;栅栏组织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规则,具大的胞间隙;叶肉中具油细胞;叶主脉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共8束,主脉维管束包围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  相似文献   

15.
利用离析技术、显微观察和组织化学鉴定等方法,对白木香的木质部结构及组织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质部由5部分组成:髓心、内涵韧皮部、木射线、导管、纤维管胞。内涵韧皮部呈多孔型均匀分布;木射线单列(双列少见)异型Ⅲ;管孔排列为径向管孔团、复管孔、管孔链和单管孔;导管侧壁有互列纹孔式和附物纹孔;纤维管胞侧壁有单斜附物纹孔;径列条及栓塞首次在白木香中发现;进一步证实淀粉、还原性糖和挥发性成分在不同年龄的木质部里含量及储存部位存在差异。本研究为沉香的形成提供基本的解剖学证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和描述了绵毛马兜铃的根、茎、根茎及叶的解剖构造。该植物茎与根茎的构造相似,均有表皮、皮层、淀粉鞘、周维纤维、六束维管束、髓及髓射线。笔者发现在其茎、根茎、根和叶柄次生构造的薄壁组织中,存在分散的分泌细胞,以根茎和根中的数量最多。这种分泌细胞所含的黄色芳香油即是药用有效成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药用甘草一年生根,下胚轴根茎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根园柱形,周皮黄棕色或暗棕色,有规则的纵沟纹及横生皮孔。平整切断面纤维性,浅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中心淡黄色。根茎外形与根相似,自地上茎基部侧生出1—2条,表面具芽痕。根初生结构属于“四原型”,次生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根相同。其区别根增粗主要由于次生维管束,射线、轫皮射线,木射线增多,特别是射线,轫皮射线,木射线细胞显著增大的结果。根中心为射线,木射线伸入薄壁细胞所充满。我们首次发现根由下胚轴主根组成,根茎具有茎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白芷的药用部分为根。本文对根的组织分化进行了研究。其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在初生结构中没有分泌道发生。周皮在产生以前,由中柱鞘细胞先进行平周分裂为4至5层细胞,其最外层形成木栓形成层原始细胞。在成熟根中次生韧皮部比次生木质部大的多。除了次生木质部和周皮以外,分泌道存在于中柱鞘和次生韧皮部中。  相似文献   

19.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技术,比较了3种(含变种)檵木属植物根茎叶的结构解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檵木及其变种红花檵木的根茎叶结构表现出具有较强的耐旱或耐寒性特征,其叶上表皮具表皮毛,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细胞排列紧凑,叶片紧实度大; 茎部和根部韧皮部、木质部发达; 而四药门花则表现出喜阴环境的特点,其叶上表皮无表皮毛,角质层较薄,叶片紧实度小(17.89%),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比值小,细胞排列疏松,叶片疏松度大(48.93%),茎部具有发达的髓腔和较发达的木质部。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檵木属3个树种对环境适应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红花檵木>檵木>四药门花。  相似文献   

20.
木豆(Cajamus.cajan)营养器官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木豆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结构,采用石蜡永久制片、光学显微摄影等方法,对木豆根、茎、叶的解剖学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对根、茎、叶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木豆主根的初生木质部多为4原型,少数3原型;侧根为3原型、4原型、5原型、6原型、7原型等,具有发达的根瘤;茎的初生构造维管束大小交替排列、成一环状,属于外韧维管束,髓腔较大,茎的次生构造木质部导管木化程度高,木纤维数量多,有髓;叶为异面叶,表皮毛为多细胞型,下表皮气孔密度多于上表皮,上下表皮均有角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