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杭州市发展国际旅游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是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早的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旅游区建设比较成熟,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以及宋城、未来世界、各种专业博物馆等,国内是享有盛名,在国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近年来又连续获得“中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国际旅游城市”、“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旅游业是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企业,2003年旅游收入达294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6.5%。但是从来杭旅游的游客种类来看国内的游客占到了绝大多数,入境游客仅占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总数的比重不足4%。这也是目前杭州旅游也发展的最大问题。据国家旅游…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城市旅游业也必须加快调整旅游发展思路,实现转型升级新发展。如何有效发挥竞争优势,规避劣势,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和旅游经济再创新高,是城市旅游业转型发展需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笔者以江苏省为例,以统计资料为依据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和ARCGIS对江苏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和空间展示,在明确各地级市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城市旅游转型升级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发现,苏州、南京、无锡属成熟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最好,未来应逐步实现“观光度假游”向“文化休闲游”的转变;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徐州5城市属于待提升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较强,未来应逐步实现“景点旅游”向“城市旅游”的转变;泰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5城市旅游竞争力较弱,属于待开发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未来应重点实现旅游资源资本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发展城市旅游业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旅游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杭州的旅游业是一个十分活跃的产业,也是杭州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业与互联网的关系也日渐紧密。不仅网络服务内容在旅游资讯方面更加丰富充实,而且,旅游电子商务也渐成热点,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把互联网与传统旅游业结合起来。一、杭州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杭州市旅游电子商业的萌芽是在1998年。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杭州市从事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较为落后,虽然企业数量很多,但大都没有实力,小打小闹。日常以制作…  相似文献   

4.
杨娟 《杭州科技》2011,(6):41-44
在当今“全球化、新经济、互联网”的时代,全球竞争焦点已经从商品转向服务,只有拥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才能占据产业制高点、市场制高点和竞争制高点。杭州作为一座风景旅游城市、“生活品质之城”,理应成为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城市,2009年杭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大会提出要大力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  相似文献   

5.
1.现状 杭州作为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旅游业是杭州优势产业之一。近10年,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401.5万人次,旅游创汇21.85亿外汇人民币;接待国内旅客1.96亿人次,回笼货币178.55亿元人民币。 80年代中期,旅游业在全国悄然兴起,然而,绝大多数省、市对旅游业的产业性质和地位的认识尚未得到真正的解决。杭州这个老牌旅游城市,得益于西湖美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成为当时的旅游热点。来杭旅游人次从1984年的17.2万迅速增长到1988年的34.9万。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旅游大环境的建设,本文以风景旅游城市旅肇庆为例,从城市性质,基础设施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等方面,分析城市规划对城市及其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并就风景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清山是国家风景名山,但管理体制混乱制约着其旅游业的发展.从旅游开发的理论、实践及现实要求等方面,首次提出了旅游依托城市的概念,并认为应尽快确立玉山为三清山旅游依托城市,只有这样,三清山旅游业才能快速地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庄晓 《科技信息》2010,(21):I0175-I0176
作为有山有水的知名旅游城市之一,青岛市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旅游业发展有了一定规模,但与一些最佳旅游城市如大连、杭州、成都等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分析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旅游市场不规范,文化内涵发掘不够,旅游项目较单一,营销力度不够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型时期杭州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杭州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①坚持以国内旅游为基础、以国际旅游为重点的发展方针;②推进国际旅游业的功能创新。  相似文献   

10.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加速发展的时机已渐趋成熟.本文在客观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基础上,从发展目标、产业地位、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等方面,对这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定位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了推进区域旅游业加速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技》2007,(2):2-3
杭州:能力建设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打造“天堂硅谷”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这是推动杭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的重大发展战略,2007年,杭州市科技局将全面落实“1 10”配套政策,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合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持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推进科技进步机制创新,继续营造和谐创新环境。同时,深入实施“一号工程”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论合肥市的大旅游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旅游发展模式强调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旅游与城市旅游。合肥市旅游业以建设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为目标,应该在构建城市现代服务体系中发挥先导作用与核心作用,首先满足全市400多万市民的旅游需求,努力成为合肥市的“名片”;应该打造合肥市的“主打”景区,打造合肥市的会展旅游,打造合肥旅游业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3.
以国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桂林为例,分析了风景旅游城市发展工业的必要性。并通过与国内旅游城市类比,论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工业发展的可行性。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风景旅游地区发展工业的思路和策略:科学制订工业发展战略规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构筑工业发展新平台;以发展新型工业的理念进行招商引资。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是推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临汾为例,阐释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产业、空间、管理和旅游4种转向,并对旅游业驱动乡村振兴的过程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源型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机制。结果表明:(1)临汾市产业由第二产业向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型,空间上农业用地适度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管理由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旅游由单一要素向多元要素转变;(2)临汾市探索出乡村旅游实践模式,即明确定位,重塑旅游形象,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探索发展工业旅游,重建乡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3)乡村旅游从农业、农村和农民3个维度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资源型城市乡村发展亟需转型,资源型城市乡村应注重旅游形象的重塑,明确自身定位,开发新型特色旅游资源,构建本地完整旅游产业链条,以谋求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加速发展的时机已渐趋成熟.本文在客观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基础上,从发展目标、产业地位、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等方面,对这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定位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了推进区域旅游业加速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正>厦门旅游业的现状厦门是我国知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2000年,国务院在《关于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厦门的定位是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7.
从实际调查出发,按新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对华蓥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对华蓥市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判明了华蓥市的优势旅游资源——“红”(小山坝革命游击纪仿地)与“绿”(华蓥山风景名胜区);同时也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等,为华蓥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县域旅游业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旅游在我国旅游业发展格局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层次。县域内是否真的适合发展旅游业,以及将旅游业置于何种地位应视自身情况而定。县域内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数量和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县域旅游业的定位。此外,旅游客源市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临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趋势、优势与策略对旅游业的定位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县域旅游业的定位不能千篇一律,建议每个县(市、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园林城市;又是典型的山区山水城市,肇庆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景观的关系在广东省内、甚至全国具有典型性。肇庆市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协调问题是未来肇庆旅游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核心问题。从肇庆市的4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定位来看,都强调了风景(景观)和游览(旅游)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山西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却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因重视工业发展的思路而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在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山西旅游业正逐渐步入一个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对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阐述了山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了山西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展望了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