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子地台区西部和西北部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含磷岩系中,产有许多角锥状、近方柱状的微体化石。它们个体微小(1—3mm),具有角沟或角脊、横肋等锥石类外壳所特有的典型特征,无疑是锥石动物的最古老成员。梅树村阶与中寒武统所产锥石类化石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研究它们早期演化的历史,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本文将梅树村阶锥石类分为3科、11属,共19种,并作了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辽宁西部北皋长皋蛇不歹附近的植物化石5属14种,其中对5个新种(北票锥叶蕨、常氏锥叶蕨、假微尖堆叶蕨、简单异羽叶、稀脉篦羽叶)进行了描述,据产出的植物化石特征及同相关地层中的植物化石对比,认为该区植物化石所产出地层时代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3.
1979年7月间许继伯同志和笔者赴湖北竹溪一带进行化石采集工作,曾在杨家山、梅子垭等地采获不少笔石化石,特别在梅子垭水库旁约200米处的下志留统陡山沟组底部采到的一些笔石标本,经笔者鉴定是塔形螺旋笔石带(Spirograptus turriculatus zone)内的一种新笔石,取名筒形螺旋笔石(Spirograptus cylindricus sp. nov.)。筒形螺旋笔石(新种),特征明显,标志性强,与Spirograptus turriculatus共生。S.turriculatus是华中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部的标准带化石。因此,新种的描述,对补充塔形螺旋笔石标准带化石的新材料具有一定的地层意义,对探讨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在湖北三峡地区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Ⅰ、Ⅱ组合之间发现了大量锥管状宏体化石,化石体呈平面压扁的平滑圆锥管状,锥体长4-21 mm,始端尖细向口端逐渐扩散,扩散角为13°-25°.锥体口端直径宽1-7mm,锥体始端平直或略有弯曲.锥体表面光滑,无或有微弱横纹,没有保存内部构造.与埃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中的Protoconites minor Chen et al.1994无论从锥体长度、口端直径宽度、扩散角,还是化石的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一致,因此理应归属Protoconites.通过Protoconites与好运阶(Fortunian)澄江化石库中的Cambrothytium(或Archotuba conoidalis)和中寒武世Cambrorhytium major对比研究,发现无论从大小、形态,还是生活方式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可能反映了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对揭示早期锥管状生物的归属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5.
滇东早寒武世磷块岩薄片中发现大量藻类化石。本文所讨论的磷质藻类化石主要有:球状藻类、丝状藻类、疑源类、叠层石类、核形石类和花纹石类(凝块石类)等27个属种(或型),它们构成各种颗粒磷块岩、叠层石磷块岩、藻丘磷块岩,是磷块岩富矿的主要组分,P_2O_5可达30—37%。这些多门类的藻类化石,为生物成磷作用和成矿环境提供了主要依据,也为震旦—寒武系界线划分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陆相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对广州市西北郊沙水岗至金钱岭剖面的研究表明,沙水岗一带的地层连续,露头良好,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按岩性特征将其划分为上泥盆统沙水岗组和下石炭统龙江组;依其植物化石特征划分出晚泥盆世晚期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一奇异亚磷木(Suble pidodnero mirable)一轮状钩蕨(H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组合带,以及早石碳世早期针羊齿(Rhodeopteridium)一奇异亚磷木(Sublepidodendron mirable)一无锡始鳞木(Eolepidodendron wusihense)组合带。以较充分的证据,提出并论述了广州地区的陆相泥盆系-石碳系界线。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的侏罗纪地层,蕴藏有重要的煤、粘土等矿产,并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早已为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所重视。由于主要含煤地层中所产的大量植物化石,与华北地区一致,属锥叶蕨——风尾银杏(Coniopteris——Pboenicopsis)植物群系(下面简称Co.-Ph.系),时代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8.
江西武宁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武宁官圹源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露头良好、沉积连续、化石丰富、笔石序列完整、交通方便,是一条国内外理想的界线剖面之一。本区奥陶系顶部与志留系底部的笔石十分丰富,为国内外少见,这为解决奥陶系—志留系分界问题提供了很重要的化石依据。作者认为奥陶系—志留系的界线应置于 Diplograptusbohemicus带(W6)和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 带(L_1)之间。原来全部划归志留系的梨树窝组应是一个跨系的岩石地层单位。作者研究了本区“Dalmanitina层”中的笔石,认为本区“Dalmanitina层”应归于奥陶系,在层位上相当于五峰阶第五笔石带(W5)上部。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子显微镜对辽西葫芦岛市三道沟剖面顶部鲕粒滩中发育的高能泥晶核形石进行观察,在低倍正交偏光显微镜下核形石皮层大多为明暗交替的纹层,少数不发育纹层,核心多为生物骨架化石碎片;高倍镜下,核形石皮层和核形石间凝块(clots)分别表现为密集的顺层排列,由不规则网状的归为葛万菌组合(Girvanella Group)的丝状钙化蓝细菌鞘化石构成,表明核形石形成于高能氧化水体中球状光合作用微生物席或微生物膜内的复杂的钙化作用和早期石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白生顺 《甘肃科技》2009,25(15):35-37,15
大红山地区是甘肃省重要铜成矿区之一,在分析大红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根据大红山铜矿的规模与成矿特征,侵入岩提供的热源,对震旦、石碳、奥陶系地层的浸位,为成矿提供了导矿、容矿空间,多期次构造对成矿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提出大红山——酒地红山地区为甘肃铜矿实现有利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陕西南郑梁山地区的南郑组中,产有多种类型的动物化石,以锥石类、海绵骨针、腕足类、瓣鳃类、头足类、三叶虫、介形虫和笔石更为多见,另有少量腹足类及分类位置不明的化石。其中有许多化石是在该区首次发现的。过去对本组生物群的面貌了解甚少,所以对该生物群的研究,不但能使长期以来争论未决的南郑组的时代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对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划分也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该区晚奥陶世晚期岩相古地理面貌的恢复,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了与广大地层古生物工作者进行交流,以便对该组的地质时代及生物群面貌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现将该组的地层剖面及其所含生物化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宁国县胡乐地区奥陶纪新厂期笔石动物群新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安徽省宁国县胡乐地区奥陶系发育良好,是我国重要的奥陶系代表剖面之一,也是宁国页岩和胡乐页岩两个著名的奥陶系地层单位命名地。数十年来许多人在此作过研究,但未发现新厂期的笔石化石。作者于1981年的工作中,在原划为上寒武统西阳山组的顶部发现了大量的奥陶纪早期新厂期的反称笔石科化石扣网格笔石,经研究有6个属14个种和亚种,其中新种和新亚种各一个。依据笔石的地层分布情况,本文建立了二个笔石带,并分别与广东台山新厂组的新一(X_1)和新二(X_2)二个笔石带对比。据此,本区奥陶系与寒武系的界线比过去划定的界线下延31米。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漂游类化石居群死亡曲线的模型、绘制方法、曲线形状以及在古生态学研究中的意义。假定所研究的化石居群中的所有个体是同时(期)死亡的,这对于在同一层面或同一薄层中保存完整的原地埋藏或仅仅经过短距离搬运的居群来说是成立的,根据化石门类的自身特点及研究目的来确定年令间隔。如对于单笔石科的Okiavites spiralis来说,选其笔石枝旋转的圈数作为年令间隔,并把这个间隔作横坐标值;选择同一层面上单位面积中的化石数的对数值作纵坐标值,其基数为50或100。绘制死亡曲线。死亡曲线有右纠凸形、对角线形和左斜凹形3种形状。本文根据保存于不同岩层中的同一种笔石的死亡曲线变化,讨论了笔石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笔石死亡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乌兰木伦河发源于内蒙伊克昭盟东胜附近矿区中部,在神木县境下石拉沟处与正北流入的牛川相汇,下称窟野河.窟野河出矿区(店塔)流经神木县城及其南部的纵横黄土沟壑区,最后汇入黄河,属黄河中游的一条较大支流.乌兰木伦河和窟野河在矿区内流长分别为75km 和20km.目前规划开发的神府一东胜矿区,绝大多数的井口工业广场、洗煤厂,机械修造厂和各种配套的工业设施及十余万人的生活居住区等均设置在乌兰木伦河和窟野河的两侧.这两条河流将成为矿区大量生活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唯一纳污水体,弄清重金属在这两条  相似文献   

15.
粪化石是所有脊椎动物的排泻物。文中建议建立粪石科代替粪化石,把不同类动物的粪石均按生物命名法给以属种的名称。文内提出了5个属名,鱼粪石建立5个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红山水库周边的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导致水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基于红山水库2006-2020年两个监测点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红山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发展趋势,通过混合演化算法(HEA)构建红山水库水体叶绿素a浓度模拟与预测模型,结合模型阈值数据和敏感性分析,揭示影响红山水库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环境因素,并量化其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红山水库两个监测点2006-2013年叶绿素a浓度波动较大,2013-2020年叶绿素a浓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2)红山水库北部和南部叶绿素a浓度的模型拟合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0和0.5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09和2.59 mg·m-3;(3)HEA最佳单规则集的阈值和敏感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水温(WT)、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氧(DO)和氟(F)成正比,与铵态氮(NH4-N)和生化需氧量(BOD5)变化不显著。HEA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模拟红山...  相似文献   

17.
以综合疗法治疗胆(肝)结石有一定疗效。它利用药物进行内外刺激,溶石、排石,再配合针灸、按摩、体位、饮食、情志、自我锻炼和其他疗法,进行全面辩证的治疗,以收消炎止痛、化石利便、扩管松肌、碎石溶石之功效。介绍了具体治疗方法及若干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8.
冲击钻锥钻孔的特点是靠冲锥的重量和冲击功能直接冲击,破碎土、石,用泥浆悬浮钻渣,使冲击钻能正常冲击到新的土(岩)层,然后用掏渣筒取出钻渣的成孔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冲击钻机械施工的适用范围、工法特点、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定量研究流域内井工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采用Mann-Kendall-Pettitt方法检测窟野河1966—2009年年径流的突变点,利用水文模型(SWAT和SWAT-VISUAL MODFLOW)定量计算井工矿开采对窟野河流域1997—2009年径流及2009年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工矿开采是该时期径流锐减及地下水疏干的主要原因,其对年径流减少的贡献量为24.20 mm,占总减水量的64.16%,对地下水的影响量为4.09×10~8m~3。  相似文献   

20.
在湖北三峡地区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Ⅰ、Ⅱ组合之间发现了大量锥管状宏体化石,化石体呈平面压扁的平滑圆锥管状,锥体长4—21mm,始端尖细向口端逐渐扩散,扩散角为13°-25°.锥体口端直径宽1—7mm,锥体始端平直或略有弯曲。锥体表面光滑,无或有微弱横纹,没有保存内部构造。与埃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中的Protoconites minor Chen et al。1994无论从锥体长度、口端直径宽度、扩散角,还是化石的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一致,因此理应归属Protoconites。通过Protoconites与好运阶(Fortunian)澄江化石库中的Cambrorhytium(或Archotuba conoidalis)和中寒武世Cambrorhytium major对比研究,发现无论从大小、形态,还是生活方式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可能反映了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对揭示早期锥管状生物的归属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