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Telecommunication源于telegraph、telephone英语中的tele来自希腊语“远距离”,如telescope(望远镜),原无“电”的含义,按此概念,似应将telecommunication译为“远程通信”,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常用“电信”,至今时有争论。早期的英语词汇中只有communication,没有telecommunication,例如出版于1933年的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根本就没有telecommunication这一词汇。在稍后出版的英语词典中则认为telecommunication是telegraph和telephone的总称[1,2],因此telecommunication这一名词来源于telegraph与telephone,其释义也是telegraph与telephone。此后由于电信技术的发展,各词典才对telecommunication作出更为全面的释义。百年前成立的老牌电信公司AT&T(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 Co.,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Telephone & Telegraph”作为公司名称,此后的NTT(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Corp.,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的名称也与之相类似,可见当时的“电话和电报”已涵盖了电信的全部内容。此后出现了数据、图像、计算机等多种通信形式,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进行电信体制改革,重新改组的各家公司普遍以telecommunication为公司名称,不再采用telephone & Telegraph,由于telecommunication这一名词较长,又常用telecom来取代,例如:China Telecom中国电信,British Telecom(BT)英国电信,France Telecom法国电信。Telecoms的含义:电信业,电信行业,电信工业,电信产业,电信界[3]。由此可见,早期的telegraph & telephone相当于今日的telecommunication。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CCIF)成立于1924年,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成立于1927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成立于1932年,CCIF和CCIT均为ITU下属的常设机构,此后CCIF和CCIT合并成为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1993年3月CCITT改组成为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由此也可看出telecommunication与telegraph、telephone之间的渊源。二、Telegraph与telephone的译名如果按tele原来的含义进行死译、硬译,似应将telegraph和telephone分别译为“远距离书写记录”和“远距离声音”,但根据英文词典的释义进行推敲就可发现“电报”和“电话”的译名是极为恰当的[1]。telegraph:means of sending message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current along wires or by wireless.telephone:means of transmitting the human voice to a distance by electric current.由此可见,tele本身虽无“电”的含义,但在telegraph与telephone中隐含有“电”。“报”原指封建王朝时代抄传的官方文件和军政情报,如邸报、朝报、塘报、条报等,我国早期的官办电报是清廷应军政通信的需要而设立的,如1879年李鸿章架设大沽炮台至天津的军用电报线,1981年李鸿章架设天津至上海的“南北洋干线”。因此“电报”的译名既符合telegraph的原义又切合我国当时的国情,而“电话”的名称也远较“德律风”或“远距离声音”更为恰当。三、Tele、telecommunication与communication的译法如前所述,在通信领域中tele常可译为“电”。但由于专业的或商业的原因,有时不可拘泥,例如:Telco[AmE] 电话公司(telephone company的简写,美国的市内电话公司)[3]Teledensity 电话密度(每百人电话主线数)[3]Telefax 用户传真[3](该名词来自一项电信业务,即利用电话用户电话线传送传真,以区别于电信营业点经营的Bureaufax业务,因此不能译为“电传真”或“远距离传真”)如前所述,由于telecommunication这一名词较长,在许多技术或商业领域中常用telecom来取代。此外telecom已被世界各国广泛用来表示电信公司或电信行业,如果将以上的tele译为“远程”,将telecom译为“远程通信”就不伦不类了。在计算机系统中原已有communication bus、communication port等名词,有时为了与外部通信相区别,因而将telecommunication称为远程通信,这是可以理解的。又如telecontrol、telemetering等词应按照其专业惯例译为遥控、遥测。但对于通信行业来说,只能将telecommunication称之为电信。Communication的含义广泛,包括交际、传播、交通、通信,其中的通信又包含了面对面的对话、烽火台、旗语、灯语、信鸽传书、驿站……多种方式,而telecommunication仅仅是communication中的一部分,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邮政和电信部门隶属于交通部。但时至今日,在许多情况下telecommunication和communication几乎已成为同义词,例如:Communication carrier[AmE] 通信公司(实际上指电信公司,与telecommunication carrier是同义词,因此也可译为电信公司)[3]Communication helmet 通信头盔(指安置在头盔中的无线电台,因此应译为盔式电台)[3]FCC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实际上负责管理美国的电信、电视等行业,并不管理交通运输,也不管理邮政,因而不能译为联邦交通委员会)美国陆军通信兵的军徽为两面交叉的信号旗,而今日的美军通信技术却以电信为主;现代广泛采用光通信,但其核心技术是光电子学,仍以“电”为主。因此,在考虑科技名词的译名时应吃透其含义,充分了解其背景,才有可能深入理解并得出正确的译名。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社出版图书领域的特点 ,我在长期做书稿的终审、终签工作中发现 ,各位责任编辑对“症”、“证”、“征”三个字的用法普遍存在很不一致的问题。当然 ,有些字在古代是通用的 ,语法上称为“通假” ,后来才有了差别和分工。然而 ,因为没有统一的规范致使产生混乱 ,带来许多麻烦。例如 :①在已出版的医学书籍中 ,这三个字的用法很不统一 ,甚至在一本书中前后用法都不一致 ;②编辑在审读加工中 ,对此也“拿不准” ,经常来询问“用哪个好” ;③有些作者、读者和医药广告公司也常有来信问这三个字应该怎样用。为了保证出书质量 ,在国家对此没…  相似文献   

3.
通信communication按照达成的协议,信息在人、地点、进程和机器之间进行的传送。曾称“通讯”。电信telecommunication在线缆上或经由大气,利用电信号或光学信号发送和接收任何类型信息(包括数据、图形、图像和声音)的通信方式。信息information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钱学森先生在57年11月出版的力学学报上的一篇文章中,批评了通常的对质能关系式(E=mc~2)的理解,主张应当引入“质能量”这一新概念.这种看法,在一些人当中引起了若干混乱.我们认为钱先生的批评是没有根据的,恰好相反,钱先生对质能关系式的理解才是不正确的,而“质能量”是完全没有引入的必要的. 下面想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与钱先生商榷. 1.首先简单提一下通常的看法.特殊相对  相似文献   

5.
当提到concrete这一术语时,“混凝土”和“砼”并用的情况经常出现,这极易引起误解。20世纪50年代,专家造了“”“砼”作为concrete的中文译名,希望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替代“混凝土”。此后,“砼”字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取得合法身份,成为规范用字。目前,“混凝土”的使用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没有为“砼”所取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对“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概念界定尚不明晰,没有统一的认知,甚至出现将“政治传播”和“政治传播学”混淆使用的情况。文章通过梳理政治传播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脉络,比较各种对“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定义,发现“政治传播是特定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这一定义相对准确。  相似文献   

7.
最近李伯聪教授出版了《工程哲学引论》一书,现仅就已读的部分谈几点随想与感受。 一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谈到人的本质,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援引马克思的名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当然是没有疑问的。但人们往往忽视了马克思还把人的本质与生产力联系起来。在《1844年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物理学家菲利普·弗兰克毕生为沟通自然科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而奋斗,被誉为“科学统一的活的象征。”在他最后出版的这本书中,洋溢着科学统一的理想:“为了不仅了解科学本身,而且也了解科学在我们文明中的地位,以及它同伦理、政治和宗教的关系,我们就需要一个关于概念和定律的统一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自然科学以及哲学和人文科学都有它的地位。这样一种体系可以叫做“科学的哲学”,  相似文献   

9.
肖洁 《科学大观园》2004,(12):12-13
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这不仅表现在中国原创科幻作品出版的兴盛上,也表现在对外国科幻作品及理论的引进上。2001:中国科幻迎来开门红新世纪中国科幻的繁荣与《科幻世界》“押中”1999年高考作文题有着或轻或重的关联。《科幻世界》的发行量从80年代最少时的几千册猛增至现在的40万册,而且也让人们关注起以前不为人们所重视、甚至对其横加指责的科幻来了。但是人们关注的目光并没有立即带来科幻的成熟,中国科幻仍处于幼稚期。不过新世纪的开始仍让人们迷恋对已有成绩的总结,可以说整个2001年的中国科幻出版都…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态环境”一词的几点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术语研究》在2005年第2期上特辟专题,就“生态环境建设”提法进行了讨论。笔者仔细拜读,在深受启发的同时,觉得有几点值得商榷。一、“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不是黄秉维先生笔者在2003年曾就“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概念的起源与内涵进行过探讨,发现“生态环境”这个汉语名词在中国的出现至少已有50年历史。[1]因为,在1953年出版的译著、苏联А.П.谢尼阔夫著的《植物生态学》中就出现了俄汉对照名词“экотоп生态环境”[2]。在1956年出版的《俄英中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名词》中已经有了汉英俄对照名词…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术语研究》在2005年第2期上特辟专题,就“生态环境建设”提法进行了讨论。笔者仔细拜读,在深受启发的同时,觉得有几点值得商榷。一、“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不是黄秉维先生笔者在2003年曾就“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概念的起源与内涵进行过探讨,发现“生态环境”这个汉语名词在中国的出现至少已有50年历史。[1]因为,在1953年出版的译著、苏联А.П.谢尼阔夫著的《植物生态学》中就出现了俄汉对照名词“экотоп生态环境”[2]。在1956年出版的《俄英中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名词》中已经有了汉英俄对照名词“生态环境ecotope экотоп”[3]。基本上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也开始在部分生态学著作的题名中出现。[4-5]因此,黄秉维先生在五届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即1980-1982年期间)提出“生态环境”一词,实属重提,而不是首创。即使黄先生自己说“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也不能因此就认为黄先生是“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有关“首创者”[6]的说法欠妥。二、“生态环境”一词在国外也有较普遍应用笔者曾对美国国会图书馆、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在线书目进行过并行检索。结果表明,共有10种书籍在题名中使用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这一术语。其中5种出版于中国,1种在波兰,1种在巴基斯坦,1种出版于南非,1种在美国,1种作者不详[1]。同时对1973年以来的CAB文摘进行的检索结果表明,共有99篇论文、报告和著作在题名或摘要中使用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这一术语。其中中国作者44项,德国作者9项,法国作者4项,其他20个非英语国家29项。国语或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印度和新加坡共13项[1]。Barrows在他编写的《动物行为、生态学和进化词典》中也收录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一词[7]。三、“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使用Barrows认为“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生物、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的综合,既包括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也包括对生物不起作用的因子。而“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一个生物的特定外部环境,这种外部环境影响该生物对种群生长的贡献”[7]。孙儒泳等认为“所有生态因子(即‘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9]。笔者曾将“生态环境”定义为“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1,11]。王如松最近指出,“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10]。虽然目前对“生态环境”的定义不尽一致。但是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环境”特指对生物起作用的那些因子[7,9,11];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态环境”特指“生态关系”或“功能性关系”[10]。而事实上,“生态环境”一词与“外部环境”[7]“生物环境”[9]“粗粒环境(coarse-grained environment)”[7]和“细粒环境(fine-grained environment)”[7]等词组一样,在词组结构上均属偏正结构。这些“环境”概念各具特定内涵,并共同构成了生态学整个概念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来使用。四、“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不在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提法受到许多专家的质疑,这是事实。但是,其弊端并不在于“生态环境”。因为假如当初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人,知道“生态环境”一词既可能是“生态学的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的简称,又可能是“生态与环境”的简称,很可能就不会提出所谓的“生态环境建设”。因为当提出者在可能面对多种解释(如“生态学的环境的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生态或环境建设”,等等)的情形下,还不至于“明知故犯”,使自己陷于难以自拔的境地。事实上,“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正在于提出者当初并没有弄清“生态环境”与“生态学的环境”和“生态与环境”的联系,以及“生态环境”与“环境”的区别。直到1999年,黄秉维先生在承认错误时也还认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8],便印证了这一点。因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的看法仍然不妥。五、在政府行文中不宜使用“生态环境”一词一般而言,政府行文是面向社会的,它所采用的某个学科的术语,不仅要求在本学科是科学的,更要适合于整个社会,既具有普遍性又不会引发歧义。“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来用。在日常用语中用“生态环境”一词“也是可以的”[12](无论它是“生态学的环境”的简称,还是“生态与环境”的简称)。但是,(1)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环境建设”(即“生态学的环境的建设”)没有普适意义,不必见于政府行文之中;(2)若“生态环境”一词用于政府行文之中,既可理解为“生态与环境”[12],又可理解为“环境”[8],还可理解为“由生态引起的环境问题”[12]等等,容易引起混淆。因此,在政府行文中不宜使用。笔者同意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提法加以纠正,并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保护环境”等来代替。  相似文献   

12.
1959年,在一次纪念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一百周年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遗传学家H·穆勒曾针对经过一百年的岁月达尔文理论还难以被人理解的现状发出感叹:“这一百年有没有达尔文都一样”。从某些方面说,对于“五四”运动,如果我们今天发出类似的感叹其实也不为过。我并不是要否定“五四”运动曾经发挥过的救亡作用以及在唤醒民众对民族处境审视方面的意义,我所要追问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启蒙运动的领袖们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是否真的实现了!?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无需进行繁冗的理论论证,现实已经…  相似文献   

13.
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自1962年末在美国出版以来,首先在西方世界“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热潮”,1970年,出版第二版,加了一个重要的“跋”。1975年,苏联出版了俄译本。中译本即将在我国出版。这里选载的,是该书的第八章。库恩原来是学理论物理学的。1947-1950年在哈佛大学当研究生时,兴趣转向科学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观。他认为,科学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科学革命”。当科学发展中出现“反常现象”愈来愈多,原有的理论、模式或“规范”无法解释时,就会引起科学的“危机”,最终导致“科学革命”,拋弃旧规范,提出新规范,使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并引起世界观的改变。库恩的科学观在西方科学界和哲学界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库恩的科学观和世界观在现代西方是有重要代表性的一家之言,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蒯因的著名口号“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实体”中,“同一性”究竟指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恰当地被忽视了的问题。本文力图表明蒯因对同一性问题并没有作出合适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概念定义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技术概念:定义的考察高技术一词的英语是High Technology,缩语为high-tech。人们一般认为这个概念源于美国。当前一般公认的高技术领域的形成是20世纪中叶的事情。因此,具有特定内涵的高技术概念的出现时间也不会逾越这一时期。我们至今所见到的比较早的有关高技术的正式定义,是在美国国家科学院1971年出版的《技术和国际贸易》一书的“考察当前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一文中。美国商务部1985年出版的一份题为《美国高技术贸易与竞争能力》的报告,对高技术产业的统计是从1965年开始的。([1],p.8)美国从1981年开始,出版了以“高技术”命名的专业刊物——High Technology月刊。1983年出版的美国《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增补9000词》中,收入了高技术的词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以下泛称“社会科学”)学术界仿佛一个“理想黑体”。任何学术思想 ,不管是外来的 ,还是内生的 ,一旦进入这个“黑体” ,就只能在这个“黑体”内部来回地折射和反射 ,很少有一种波长的辐射可以逃逸出这个黑体。我举一个类比性实例 :1 999年 ,某省为了庆祝建国五十周年 ,选编了一本《新时期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荟萃》。选编者在出版说明中说共收入了 883篇文章 (经笔者核查 ,实际收入有 90 4篇 )。被收入文章的时间跨度达二十年。可惜 ,在这荟萃起来的“优秀成果”中 ,只有一篇文章出国宣读并交流过。我无法想象 …  相似文献   

17.
天空并不是有翼动物的专有领域。有些生物——如特定种类的飞鼠和蜥蜴,能借助一对皮翼的拍动产生提升作用在地面上滑行。但南亚和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树蛇就没有这样的辅助物了,而且它也没有其他形态上的特异之处。然而,它却能够很精确的“飞翔”。新出版的《自然》杂志将告诉我们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8.
前些年 ,生产大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江苏双良公司率先打出了“中央空调”广告 ,后来长沙的远大公司接过了这一旗帜 ,“远大中央空调”的广告词在电视屏幕上轮番“轰炸”。近来 ,家用空调行业也加入了这个合唱 ,推出了所谓“家用中央空调”或“户式中央空调” ,这就使得“中央空调”一词广泛流传 ,要想改过来几乎不可能。事实上 ,在国际和国内的空调专业术语中 ,并没有“中央空调”一词 ,该词完全是国内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商的大创意 ,具有中国特色。应该说 ,“中央空调”是一个炒作出来的文化词 ,而非专业词汇。在空调专业中 ,通常把建筑…  相似文献   

19.
乔建 《科学大观园》2005,(22):60-61
神农架的“野人之谜”早已经尽人皆知。然而,野人的真面目至今没有展现在人们面前。有一群执着的探索者,他们将青春、激情乃至生命融入神农架这片神奇的原始生态地区,10年、20年、30年……他们痴心无悔地在神农架原始森林中寻找“野人”的踪迹。他  相似文献   

20.
读完《科技术语研究》创刊号,很高兴看到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块专门讨论科学名词术语的园地。以下谈谈一些感想和建议:一、简单性和相容性名词应当尽量简单明白。例如:在日常生活里,moving pictures叫电影,不叫“活动图画”;television和telephone叫电视和电话,不叫“远程观看”和“远程通话”,都说明简短的称呼是有生命力的。就是英美人,也嫌这几个名词太累赘,一般都简称为movie,TV和phone或者call了。在我国制定科学名词时,这个问题好象没有得到足够的注意。例如,computer一词定名为“计算机”,虽然意思很贴切,但不够简洁,近年来有被台港传来的“电脑”一词逐渐排挤之势。“电脑”这个词,既不合原意,又不便于配合其他词语使用(例如,“上机”不可以称“上脑”,“机房”不可以称“脑房”),更容易产生电脑终将取代人脑的误解,但是因为比较简短,就占了一定的优势。其实,这个名词完全可以简洁地译成“算机”。我国古代先有“算筹”,后来又发明了使用至今的“算盘”。所以,如果当初把computer一词顺理成章地译为“算机”,既可切合原意,又可承继民族传统;译成“计算机”,实在是失策之举。现在讨论得很热闹的virtual reality,译成“虚拟实在”,“虚拟现实”,或者“虚拟实境”等等,都不容易上口。我曾经建议,不如干脆起个简单的名字叫做“虚实”,即虚的实,且不必分辨这个“实”是“现实”还是“实在”(本来reality一词就兼有这两种意思),随各人理解好了。(见《光明日报》1997年1月16日)后来又想,假若这个简称不容易被接受的话,也可以叫“拟实”。看到本刊创刊号,才知道本来赞同译成“临境”的朱照宣教授已经把这个新译名提出来了。“拟实”,可以随各人的理解,分别认为是“虚拟实在”,“虚拟现实”,或者“虚拟实境”等等的简称。在这基础上,也便于构成复合词组,如把“拟实空间”作为cyberspace的一种译名,等等。一方面,我们早就有了两个很好的类似术语“仿真”和“仿生”,避免了“模仿真实”和“模仿生物”的累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点也不显得“别扭”。“拟实”这个名词可以同它们相呼应,用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拟实技术”和“仿真技术”同属计算机技术,现在也有了相匹配的称呼。另一方面,这一名词也可以包容virtual是虚是实的不同理解。所以,简单性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简单的术语不加详细的具体限定,就像文言文那样,留下了不同解释的余地。事实上,科学名词亦不能一味追求确切。就好像写文章一样,能够十分确切固然好,但有时候很难做得到。在后一种情况下,就应该适当做些弹性处理,使得不同的理解和可能的发展都得以相容。二、充分利用汉语字库西方人在制订新的科学名词时,常常从拉丁语或者古希腊语里发掘出一些生僻的单词,或者利用它们的词根来制造新的名词。这样做可以区别于日常用语,一目了然地看出是专门名词。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当然首先要从祖先留下来的古代汉语里寻找适当的字词。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例如pseudo译“赝”,transmutation译“嬗变”,chaos译“混沌”,charm译“粲(数)”等等。还值得一说的是把parity译为“宇称”,这简明的称呼本身含有“空间(反演)对称性”的意思,又不易同“空间”一词的多种常见用法相混淆。在今天的日常生活里,除了在“宇宙”和“楼宇”这两个词组之外,“宇”字已经用得不多,拿来组成同空间概念相关的科学名词,的确是很合适的。看到创刊号里的“预告”题目,我建议把其中的“space——大气层以外的空间领域”译为“宇空”。这一名词亦作outer space,有人叫“外层空间”,失之繁复。叫“太空”,不大像科学名词;而“宇宙”已经专门用做universe的对应名词。现在叫宇空,一看就知道是大气层以外的意思,也可以认为是“宇宙空间”的简称。汉语里已经有“宇航员”的说法,这个“宇”字用得很好,指的是航行于大气层之外,并非一般的飞机驾驶员。不过,“宇航员”这一词组,似乎不大合乎汉语普通话语法,应当叫做“航宇员”才对。这同“航海家”不宜称呼为“海航家”是一样的道理。顺便说说,“航天”也不准确,天和地本来是相对的,为什么大气层以内就不能算“天”呢?所以,也应当是“航宇”。确定了“宇空”,还有“宇间”,或者更简单的“宇”这类用法,亦便于组成有关的复合词组。我想再着重谈谈量子力学里,描写系统状态的态矢及其对偶量的bra和ket的订名。这两个英语单词,本来是狄拉克专门创造,把bracket(括号)一词分拆而成,并为它们分别设计了符号|>和<|。因此,也可以把它们理解为“左括号”和“右括号”,但又没有明着使用左和右的名称。在1956年和1975年我国先后出版的《物理学名词》和《英汉物理学词汇》里,都把它们分别译为“刁”和“刃”。这也许是出于对其符号形状的考虑,但是并没有在物理学界里叫开。后来,在1989年出版的《物理学名词》里,又为它们加上了“左矢”和“右矢”的译名。这后一种名称,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因为,这里说的左右,不过是指书写的先后次序,而物理学里常说的左右,则是同左手和右手的反射对称性有关的,例如圆偏振光的左旋和右旋等等。在粒子物理里,还有helicity(螺旋度)和chirality(手征)这两个专门描写左右手性质不同的概念。所以,我觉得,“左矢”和“右矢”的叫法,一来太一般化,二来容易同其他一些严格概念相混淆,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我发现,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汉字库里,恰巧有形和意都相近的“彳”和 “亍”两字。(彳音斥,亍音触,古语说:“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则为行。”)因此,我建议把bra和ket分别译做“彳”和 “亍”,或者“彳矢”和 “亍矢”。大家看,两者的内积<|>对应着“行”字;而各种矩阵元<|A|>,<|B|>…,则对应于“衡”,“街”…等等,真是妙极了。我在一本新教材(《量子力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印刷中)里采用了这种命名,希望能够得到响应。最后,我想介绍一点资料,即从50年代,70年代到80年代,负责上述先后三次物理学名词审定的人员组成情况。第一次的“工作小组”由七人组成,其中有过半数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第二次参加审查的九位“同志”,亦大多是在任的学部委员;而第三次除了三名顾问委员外,在二十几位“委员”中有多少名在任的和后来的院士,请读者们自己去核对。因为我手头没有当时的和现在的全体院士名单,不好说,说错了就太不尊敬了。由这项小小的统计可以看出,参加名词审定工作的院士的比例正在减少。希望主管部门在组织名词审定队伍时,增加院士的比例,以保证和提高名词审定工作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