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王朔的小说创作置于转型时期中国都市文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从人生困境与生命意识两方面分析顽主们的生活态度与行为方式,提示王朔小说在文学反映生活、探索生命本质两个层面上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朔小说常被人以“痞子文学”一言蔽之。本文力图在深入王朔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归类分析,探寻三种人物模式各自意义并整合出一条不同形象间相承和嬗变的轨迹,由此发掘出王朔小说荒诞表面下的严肃意义,即认为痞子形象是社会转型时期既有的人的构想破碎后对新生活模式的一种努力尝试,虽然这种偏激化的尝试注定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3.
文革中成长起来的“第三代”是沐浴着红色风暴成长起来的一代。在北京,文革中的“第三代”群体本身即存在差异,一类成长于干部大院,充满现实行动精神;另一类则成长于胡同深巷,理想气质浓厚。文革结束,在日渐多元化的北京城市文化激荡中,“第三代”群体日渐分化,一类成为“拒绝崇高”的“顽主”,另一类则成为“捍卫崇高”的“诗人”,“顽主”与“诗人”之争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的主要内容。在当代作家王朔笔下,“顽主”展现了在当代城市中生存的诸种策略,其中包括自我解构、城市隐没、真情告白。  相似文献   

4.
王朔小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放在社会关系变革、新阶层涌现以及思想文化变迁的“转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才能清晰地展示作品的时代风貌和特殊意义。意识形态的松动、文化选择的多样为另类的王朔小说打造了生存的空间;而世俗力量的显现和膨胀则使迎合大众的王朔小说声名大震。  相似文献   

5.
王朔小说常被人以"痞子文学”一言蔽之.本文力图在深入王朔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归类分析,探寻三种人物模式各自意义并整合出一条不同形象间相承和嬗变的轨迹,由此发掘出王朔小说荒诞表面下的严肃意义,即认为痞子形象是社会转型时期既有的人的构想破碎后对新生活模式的一种努力尝试,虽然这种偏激化的尝试注定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6.
赵旻 《凉山大学学报》2002,4(2):136-137,140
本文认为,目前从纯文本的角度去研究王朔巳失去意义,而对曾经由王朔引起的论争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除了要传达原作中的基本信息外,更重要的是把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信息也传达出来,译者必须发挥他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在达到这一主观愿望的同时客观上会造成对原作的背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本文将运用接受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期待视野"、"具体化"、"前理解"对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
孙艺楠 《科技信息》2011,(19):I0170-I0170,I0127
"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的提出,将翻译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所描述的理解过程真实地再现了翻译中的理解过程,也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解释学视角下,对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做了粗略的探讨,以希望对翻译研究的从事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谷秀春 《科技信息》2009,(29):I0005-I0006
在翻译标准的讨论中,忠实一直都是核。概念。但中西翻译史上大量“不忠实”译文的存在与成功使忠实受到质疑。从而产生了忠实与反忠实的二元现象。传统翻译研究的忠实性原则让译者在实践中饱受忠实于谁、如何忠实的折磨,而解构忠实的观点使译者在理智上产生抵触。本文试图跳出二元对立的窠臼,通过对忠实与反忠实的分析,从创造性叛逆的第三视角重新认识和探讨忠实中反忠实之间的二元对立.将忠实纳入更多元的维度。  相似文献   

10.
叛逆的盘古     
《科技潮》1998,(8)
年轻、英俊、博学、多才的司马教授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险峰一样,在研制超智能机器人方面孜孜不倦,几经艰辛,终于取得了突破。他将人类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所有的感觉和人的喜怒哀乐思,乃至囊括人类一切智慧的精华甚至中国古代神奇的周易八卦精粹统统演绎成一组组密码,浓缩在一块方寸大小的计算机芯片上。这块芯片不仅将使超智能机器人"感官"齐全,而且它将使机  相似文献   

11.
王朔是近年崛起颇有影响但又很有争议的作家。在作品语言上,他集各种幽默表现手段于作品,利用变异、悖境、歧解、反套、岔断、杂糅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幽默语言特色,风格独特,手法奇巧。  相似文献   

12.
从王朔到冯小刚--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审美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历了改革"阵痛"的中国,正在经历和完成着社会转型,在这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文精神一度出现失落,崇高被躲避,文学失重,产生了王朔和王朔现象,中国文化正经历着从一个乌托邦的理想主义形态,转向实用主义、现世观念和消费社会的变化,审美文化开始向世俗化转变,冯氏喜剧应运而生,冯氏影片的喜剧设计具有一定的后现代特征.从王朔到冯小刚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的发展,恰恰伴随和印证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转型这个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王朔作为一个作家确定是足以表现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段的。他的成功代表着一种平民化、世俗化的化选择的合法性,其小说语言以调侃的方式造就了特有的魅力与张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与学失去轰动效应构成强烈的时代反差,“王朔现象”一方面以对主流话语的戏谑和嘲弄。彻底消解了启蒙、理想和崇高等人类的深度价值;另一方面又以一种破碎、混杂、悖谬的“痞子语言”冲击了板滞、僵固、单一的精英分子的“书面语言”,从而达到与大众化(学)的合谋,标示出中国化(学)重新构造的路标。  相似文献   

15.
王朔的文学语言 ,是不玩深沉的实用口语 ,是淡化崇高的平民选择 ,是鲜活时代的生动反映 ,是雅俗共赏的语言典范 ,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是对当代主流文学话语的彻底反叛  相似文献   

16.
从所谓的第六代导演的出现,关于电影导演代际划分的争论就成为中国影坛令人注目的焦点.2006年,影片<疯狂的石头>的上映又把这场争论引上了一个新阶段,其导演宁浩被冠以"第七代导演"头衔.  相似文献   

17.
王朔作品是一个颇有意味的存在,王朔对于中国当代文坛,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王朔作品的出现与流行,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的某种性状相契合。对这种语境进行分析,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王朔的价值、更好地把握王朔作品的意义无疑具有某种指导性。  相似文献   

18.
快感是大众流行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大众流行文化发展的内驱力。而王朔小说作为中国大众文化的代表作品,具有非常丰富的快感内容及表征。基于此,文章从大众文化角度来探讨王朔小说的快感编制策略,具体来说,王朔在小说中采用了狂欢化的语言风格、悬疑化的叙事策略以及双向化的人物与符号设置等手段以增加读者阅读小说的快感。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宏观上评价前一段文坛上的王朔、金庸之争,认为这是文化板块运动碰撞的反映.王朔是北京文化的雅中之俗,金庸是港台文化的俗中之雅.王向金挑战,一是自身不硬,二是选错了对象.但王朔率性而为,天真可爱,歪打正着,打破了两大板块之间的沉闷的平衡.王的飞刀欠准,金的弱点在于缺少塞万提斯的洞穿历史的眼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文艺批评理论,接受美学将研究重点由传统的以作家为中心或以文本为中心转向了以读者为中心,突显了读者在文学作品接受方面的作用。文章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盛行的寒山热为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提出:接受者和接受环境创造性叛逆的制约因素之一是当时接受环境中的接受者期待视野,并且鉴于期待视野的动态性而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