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理解的可传递问题——理解是否可通过证言传递,是当代理解论的重要问题。扎格泽博斯基等反对者主张,理解无法通过证言传递,因为理解是一种能力,且理解的传递涉及额外的认知工作。格林等支持者认为,能力能够通过证言传递,且当听者具备理解所需的背景能力和背景知识时,理解的传递不涉及额外的认知工作。两个维度的现有研究都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错误地把理解的可传递问题视为“是-否”的定性问题,而不是与主体认识程度相关的量化问题。认知程度主义采用了量化立场与方法,认为理解是有程度之分的,并借助最大理解概念来量化理解度。从理解度视角上看,所有理解都能通过证言传递,只是存在程度之别。  相似文献   

2.
通过接受他人话语(证言)而形成的信念何以能够成为知识?个体主义认为证言本身并不具有为认知主体提供知识保证的特殊地位,证言知识完全由接受证言的个体内在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资源提供辩护和保证。反个体主义则主张证言知识不能完全由个体内在的因素所说明,而是有着外在的维度,接受证言的个体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状况是其知识保证的必要构成条件,信念的合理性是在社会中分布扩散的。证言知识的反个体主义将知识视为个体与社会共同参与构建的认知成果,这种观点能够避免理性还原论在解释日常知识上的困难,缓和德性认识论在说明证言知识时所面对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并且为科学知识的三大特征提供解释,有利于创建一种互利型的知识理论。  相似文献   

3.
证言知识可否还原为源于感知、记忆与推理的知识,这是证言知识论的核心话题。格雷科认为还原主义和反还原主义使得证言知识过强或过弱,并且都没有注意到证言信息流中有着信念分配与信念获取的区分。格雷科的工作属于质性研究,量化研究可以克服其理论缺陷。聆听者的证言信念度反映了聆听者对于言说者的信任程度。完全信任与完全不信任都无法导致证言知识。证言度概念要求聆听者是一位推理者,进而支持了还原论。基于证言度的证言知识的价值就在于反对轻信与彰显理性。  相似文献   

4.
在本文第一部分,我回顾了知识论的德性理论方法的主要成就,尤其是针对解释知识的价值而言。其主要观点是,知识是认知者的成就,而不是纯粹幸运的成功。在第二部分中,我考察了这种反对意见,它认为,这种方法无法处理证言知识,并且一般情况下无法解释社会认知依赖,或者对于他人的认知依赖这种重要现象。在第三部分中,我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用以回答这些反对意见。这种新方法区分了基于感知和其他生成来源的知识生成以及基于证言的知识传递。知识生成仍然被理解为可归于认知者的德性认知主体性的真信念。这种新理论采用联合主体性概念来理解知识传递。在涉及知识传递的情况中,真信念可归于言说者与聆听者双方合作一致的德性联合主体性。第四部分回到知识价值问题。其所持有的理念是,传递知识构成了一种联合成就,也因此普遍地具有了联合成就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认知术语学认为,概念是思维对客体进行范畴化而形成的知识节点,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认知即为对概念与概念关系的系统化认知.文章以认知术语学的核心方法论原则为切入点,将翻译过程描述为译者在思维、现实和符号三者之间进行循环往复式认知处理的过程,明确专业领域知识在译者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多模态媒介在提高译者概念认知准确性和概念关...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认知实践中存在着广泛的由知识身份偏见和解释资源缺乏所引发的不公正现象,弗里克使用了认知非正义的概念对其进行了刻画,这是一种试图融合认识论与伦理学的尝试。认知非正义理论迅速引发了学界的普遍兴趣,多种或源于弗里克或相对独立的认知非正义概念被延展出来,这构成了概念外延的泛化;同时,将弗里克的认知非正义概念运用于具体情境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符合弗里克的概念描述却在日常直觉上并不造成“非正义”的现象,这构成了概念内涵的泛化。以上两种泛化问题源自于认知非正义概念边界的模糊,认知惰性与实质性伤害是弗里克所提出的两个认知非正义概念的共同基础,同时能够应对概念泛化的麻烦。  相似文献   

7.
金在权(Jaegwon Kim)在其1988年的论文《自然主义认识论是什么?》中针对蒯因(W.V.O Quine)的批评使得"规范性问题"成为当代知识论中的热点,并延续至今。他认为自然主义者无法用描述性方法刻画作为传统知识论之核心的"规范性"概念,因此背离了知识论研究的宗旨。"规范性问题"成为自然主义者需要处理的难题,并扩展到当代知识论的一般性讨论之中。认知规范确定了人们的认知责任和进行知识断言的标准,而从个体心灵的认知辩护以及社会知识论出发,能够更加全面地刻画和理解认知规范的本性。  相似文献   

8.
在开放获取Plan S中,消极学术自由不符合伯林消极自由的内涵逻辑,学术自由的朴素政治经济哲学理解令认知不平等等积极学术自由滥用问题有待进一步澄清;基于共同体自治的积极自由在概念表述、实现方式和价值依据上辩证地走向消极内涵。因此,需要将认知正义作为积极学术自由的价值逻辑基础,并在证词、解释、认知客观化三个已有认知正义类型基础上添加市场正义。这种学术自由的逻辑结构为普遍智能形成和从学术生存论向普遍生存论旨归扩展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新实验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英美科学哲学界开始关注实验研究,同期科学史家和社会学家对实验的研究突出了实验的局部性、文化性、物质性、社会性和修辞相关性等方面.但是实验与知识如何相关这一中心问题居然很少被分析,"探索性实验"试图将知识和认识论问题带回实验图景.与理论驱动的实验不同,"探索性实验"可以指导实验参量的系统改变、经验规则的明确与新类别和概念的形成.探索性实验处于特定的认知情境中,它不可能由特定情境或者普遍的认知规则单独决定.探索性实验的研究拓展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的中间领域,显现出一种具有历史感与时间性的动态科学观.  相似文献   

10.
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科学概念与他对存在与实体之间的本体论差异的解释,形成了一条理解科学定律及其必然性的崭新道路。就存在论的概念而言,科学是研究的实践,而不是从那些实践中提取出来的知识体。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认为,这种实践依赖于对这个研究领域中实体的"存在"的先验理解,而这支配了科学的方法论与概念化。这种理解既要求对这个领域实体的整体规律性(它们无论是什么,都"以相同的方式"行动)的信心,又要求一种可靠的、灵活的能力,它能在面对明显不可能的结果时,以支撑其规律性的方式来发展和阐明这种理解。由此,科学研究领域的规律性结合了该领域实体的反事实不变性与科学家对待那些有规律实体的行为的稳定性/与科学家视那些实体为有规律的态度的稳定性(在无法维持其规律性时,科学家甚至会放弃整个研究领域)。科学容易产生概念危机的可能性,确保了科学理解的真理性,如此,那些可通达其探究实体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也可对实体本身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医患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诊疗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发展.而医生对诊疗方案的选择不仅有严格的专业标准上的适应症,还要受一些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诸如,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医方的医疗水平,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个人的经济状况,医患双方的文化背景,医生的伦理道德,医患关系等都是影响诊疗方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语境主义是当代西方知识论中占支配地位的反怀疑主义理论.语境主义者主张,知识的归因依赖于归因者的语境,知识的标准随着语境的不同而不同.在怀疑主义的语境里,知识的标准异常地高,在这种标准下,我们没有知识;在日常语境里,知识的标准相对较低,在这种标准下,我们有知识.因此,怀疑主义对知识的否定与我们对知识的肯定,两者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按照传统分析,知识就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这种分析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盖梯尔的严重质疑。盖梯尔问题提出以后,认识论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总体上看,这些方案可分为两种:一,寻找知识的额外条件,弥补认知辩护的缺陷;二,用其他条件(例如,因果关联条件)取代认知辩护概念。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重点分析几种典型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这些方案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实际的认知实践中,我们并不需要一种形而上学的知识概念,因此,盖梯尔问题并未对我们的认知实践构成实质挑战。  相似文献   

14.
安慰剂和安慰剂效应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安慰剂效应的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安慰剂效应是真实存在的生理现象,且表现出主体性和情境性,这给科学研究对医疗有效性的检验带来了方法论上的挑战,给关于自我实现的信念、预期与反思意识中的身心关系等问题带来知识论上的挑战。文章提出,意义响应为回应这些挑战提供了可能的视角。从意义响应出发,从病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文化体验来考查医疗过程,沟通了文化、心理和生理的身体,可以解决安慰剂效应在定义、方法与机制解释方面的模糊和混杂,避免条件反射、预期理论等在安慰剂效应的解释中对身体和心理非此即彼的强调带来的矛盾,并启发生物医学研究在证据判断上关注实践者。  相似文献   

15.
“框架术语学”认知理论是美籍西班牙裔语言学家费伯教授最富有代表性的理论。她采用北约的医学术语作为设计范例,依照概念体系重新构建了原医学术语表,其出发点以语义分析和语料库分析为基础,概念分析结果也经过该领域军事医学专家的验证。整个术语管理模型在“框架”里构建,能更好地反映特定专业领域里典型性知识及其语境。  相似文献   

16.
罗蒂批判大写哲学而形成的"解释学"或"实用主义"的转向虽然遭到广泛的关注与批判,但其背后所包含的有关知识证成的论题并未得到太多深入的反思。罗蒂式转向的核心在于否认感觉经验对于知识证成的基础性作用,并进一步否定存在于世界与语言之间的任何形式的非因果关系。而这种做法具有深厚的理论支撑,那就是康德式的二元论。对罗蒂式转向的批判将不仅能向我们揭示出事实/规范、因果/证成的二元论的不足,并且能提供一个超越融贯论与内在论的有关知识证成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斯多亚哲学中的"把握性印象"学说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新理论。它的意义超出了一般的感性认识理论,集中体现出了希腊化罗马哲学中出现的现代性知识型和古典性知识型之间的张力。斯多亚哲学对把握性印象的内证真理标准的强调意味着对感性知识的绝对确定性的追求和对个体之间清晰区分的分析性追求,由此而来的是对个体的"注视"式知识和经验还原论的强调,对人能够"把握"对象世界的自信。这表明在斯多亚的古典"智慧"型认识论中已经出现了新知识型的趋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叶开始,奎因、塞拉斯、戴维森等人对经验主义的攻击使得经验失去了证成知识的作用,威廉姆森倡导的"知识优先"论题将知识视为不可被进一步分析、拆解的单位,经验不再起到首要作用,这最终带来了知识和经验在当代知识论中的分裂问题.皮尔士关于知识基础的讨论蕴含了将经验视为限制和塑造知识的力量,以及将知识视为实际探究的起点这...  相似文献   

19.
黄翔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2):7-11,17,125
本文分析最近卡特莱特和瑞德分别提出的两个科学抽象理论。论证两个理论的分歧来自于他们对抽象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不同理解。这种分歧曾经十分清晰地表现在惠威尔和密尔的争论中。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和解决不仅要求我们抛弃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关于抽象的观念,还要求将我们的出发点从理论转向实践。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ockean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epistemic logic. The Lockean thesis states that belief can be defined as ‘sufficiently high degree of belief’. Its main problem is that it gives rise to a notion of belief which is not closed under conjunction. This problem is typical for classical epistemic logic: it is single-agent and static. I argue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epistemic logic, the Lockean thesis fares much better. I briefly mention that it can successfully be extended from single-agent to multi-agent settings. More importantly, I show that accepting the Lockean thesis (and a more sophisticated version for conditional beliefs) leads to a significant and unexpected unification i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conditional) belief and high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with respect to public announcements. This constitutes a methodological argument in favor of the Lockean thesis. Furthermore, if one accepts Baltag’s Erlangen program for epistemology, this technical observation has even stronger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because belief and high probability display the same dynamic behavior, it is plausible that they are indeed one and the same epistemic no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