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特性的剖析,分析新墙材开裂的机理,提出相应的防开裂措施。  相似文献   

2.
板缝开裂是施工是最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有的出现在交付使用后,这种裂缝虽不能导致楼房结构破坏,造成倒塌,但裂缝导致渗水会使板底的饰面潮湿,有会滴水污染室内地面,这样会给用户带来不便,进而影响使用功能,同时也影响企业的声誉,造成社会不良的影响。这种裂缝因不影响结构破坏,一直未被重视,至今未能解决;裂缝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解决,我们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下面谈谈它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裂缝产生的原因:一、生产厂家因素1、由于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场地不平,钢筋保护层薄厚不均,造成受力集中,产生裂缝。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 6种材料在NACE溶液中的氢致开裂 (HIC)行为 .结果表明 :钢材中Mn ,P ,S的含量高时 ,带状组织明显增多 ,HIC敏感性提高 .为避免带状组织及氢致开裂 ,应控制钢材中的Mn ,P ,S含量 ,给出了Mn ,P ,S含量的推荐值 :wMn≤ 1.3% ,wP≤ 0 .0 10 % ,wS≤ 0 .0 0 1% .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带有一隔板的开裂环试验装置,采用该装置对C30、C50的基准组、加聚丙烯纤维组、加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组的混凝土进行抗裂性能试验研究,并测试其拉压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隔板的开裂环试验装置可以避免以往混凝土抗裂性测试过程裂缝出现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并缩短了测试时间.  相似文献   

5.
压应力下脆性椭圆型裂纹的断裂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张型斜裂纹为模型,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脆性材料椭圆裂纹在压应力作用下的断裂规律.采用含不同钝化度和处在不同倾角上的中心预制裂纹的石膏试件为实验对象,该试件受单向压缩加载作用;理论上,采用平面裂纹问题在椭圆坐标下的应力场复变函数解答,并依据最大拉应力破坏准则,对该解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观点认为裂纹开裂总是出现在尖端附近的局限性,并给出了考虑裂纹几何效应的临界压应力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非闭合条件下,椭圆裂纹的开裂位置和开裂角都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裂纹倾角和裂纹钝化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实验分析与理论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7.
在地震及作为支护桩使用时,管桩的抗剪性能是其主要承载指标。文章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3组管桩模型,分析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壁厚及剪跨比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裂剪力及开裂特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和壁厚的增大,管桩开裂剪力提高明显,剪跨比对开裂剪力影响较小;剪跨比较小时管桩主应力迹线与矩形截面梁相反,裂缝沿桩身纵向开展。  相似文献   

8.
300M超高强度钢电化学性能及应力腐蚀开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超高强度钢300M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外加电位下的断口形貌.300M钢在3.5%NaCl溶液中开路电位下的应力腐蚀开裂机制为阳极溶解型,Cl-的存在明显地增加了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阳极电位-600 mV下300M钢溶解速率加快,表现出较高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断面收缩率损失由开路电路下的52.6%升高至99.5%,裂纹起源于表面点蚀坑处,应力腐蚀开裂为阳极溶解型机制.阴极电位-800 mV下材料处于阴极保护电位范围,表现出较低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强度和韧度与空气中拉伸的数值相近,开裂机制为阳极溶解和氢致开裂协同作用.在更低电位(低于-950 mV)下,300M钢的应力腐蚀开裂机制为氢致开裂,在氢和拉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很大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用砌块砌筑的墙体发生裂缝,是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后产生的一种新的质量通病,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墙体发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新建混凝土桥面开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桥预应力T梁预制过程,拟配C50混凝土制成实体模型,在压力机上对锚头进行施压试验,测出了锚下混凝土横向应力变化规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计算横向应力;通过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对和拟合,得出了较为适用的求解锚下横向应力的经验公式,对其求极值可得出锚下最大横向应力及其位置.并认为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若对锚下30cm深周边混凝土进行一定约束,可有效抑制梁端横向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轻质墙板接缝开裂问题的分析研究,得出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与玻璃纤维增强带复合是解决接缝开裂问题的最可靠办法,聚合物掺入水泥砂浆后可大大提高水泥砂浆基体的变形能力和对纤维的握襄能力,以及墙板之间的粘接力,玻璃纤维增强带具有极高的抗拉强度,在受力时承担了绝大部分应力,可避免基体过早破坏.  相似文献   

13.
闫亦文 《科技资讯》2006,(28):84-84
墙体抹灰层的空鼓、开裂这一通病一直是围绕施工人员的一个难题。尽管它不象结构问题那样涉及使用与生命财产安全,但它影响观感,尤共是住宅房屋。墙面空鼓、开裂尤其是外墙开裂有可能引起外墙漏水进而造成室内装饰、家具损害严重影响住户的精神状态,也是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经常发生纠纷的重要原因,其已经到了必要加以重视并想法解决的地步。本人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对这一问题做以浅陋的分析,对其解决办法提出个人见解以企与人共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张拉的研究,发现采用合理的张拉方法,可以预防梁因施工缺陷导致的开裂.  相似文献   

15.
舒秀海  颜明珍 《科技信息》2011,(16):320-320
大型高炉炉壳直径大、厚度大、承受较高的温度,而高炉生产是一连续性过程的生产,当炉壳一旦开裂(特别是风口带的高温区炉壳开裂)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并且一般都必须在休风的状态下进行炉壳的焊接修复工作。同时一般的焊接修复不能彻底处理该故障,经常会在修复处理后的短时间内再次开裂。韶钢7#高炉风口带炉壳在2008年-2009年期间多个地方多次开裂并用常规的焊接技术进行修复都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炉壳开裂一直是制约高炉生产中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保养焊接技术在高炉炉壳开裂处理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种轻质板材配合轻钢龙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的隔墙、吊顶构件系统。这种应用方式具有省工、轻质、抗震、防火等一系列优点并能满足建筑物里的不同要求。在施工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板面严重开裂,本文叙述其开裂形式、产生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锚固体中砂浆与混凝土界面开裂滑移判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型试验和曲线拟合法,对砂浆和混凝土所形成的不同角度界面的试件进行轴向拉伸试验,导出界面开裂时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关系表达式作为界面开裂判据;把砂浆柱体从混凝土界面中压出,导出界面滑移时滑动位移和界面剪应力的关系表达式,作为界面滑移条件.运用这种方法研究砂浆和混凝土界面的开裂和滑移是简便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RC/PC)开孔梁裂缝开展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建筑结构中有许多辅助设施 ,目前这些辅助设施的管道一般都从梁下交错穿过 ,这样 ,势必增加了层高 ,尤其对高层建筑来讲 ,就大大增加了建筑物的总高度和自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开孔梁 ,让管道从孔中穿过 目前对混凝土开孔梁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强度方面 ,对使用性能如裂缝的研究涉及较少 笔者通过对十根混凝土开孔梁的对比试验分析 ,对开孔梁抗裂特点及裂缝开展的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及定量研究 ,并建议采用名义拉应力法计算开孔梁裂缝宽度 ,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所示方法简便、适用 ,可直接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9.
作者借助于扫描电镜,对冷冲模早期失效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找出了引起模具开裂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不锈钢Ⅲ型试样的氢致开裂和应力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Ⅲ型试样的氢致开裂和应力腐蚀。结果表明,动态充氢时Ⅲ型试样也能发生氢致滞后断裂,且裂纹沿原缺口平面形核和扩展。从而可获得宏观平滑的扭转断口,但断口上存在少量沿45°面的二次裂纹,一系列实验表明动态充氢能促进奥氏体不锈钢室温蠕变,故在恒扭矩下充氢能使扭转角不断增大,直至试样被扭断。奥氏体不锈钢Ⅲ型试样在42%沸腾MgCl_2溶液中也能发生应力腐蚀开裂,且裂纹在与缺口平面成45°的平面上形核和扩展。实验表明,无论是Ⅰ型还是Ⅲ型,应力腐蚀的门槛值均比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值要低,例如K_(ⅠSCC)/K_(ⅠX)=0.18,K_(ⅠH/K_(ⅠX)=0.58,K_(ⅢSCC)/K_(ⅢX)=0.13 K_(ⅢH)/K_(ⅢX)=0.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