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可以看出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然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措施。目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土地的大量闲置,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才能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温成 《科技信息》2011,(13):386-386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收益的提高,农民对耕地的渴求越来越大,人地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原先农民不太在意的机动地现在也成为农村矛盾的焦点。1我国农村耕地的现状我国农村耕地目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承包地、自开垦地和机动地1.1承包地承包地是实行农村改革以来第一轮耕地承包时开始的,当时以村组为单位,按人i21为标准分配的,这部分耕地占农村耕地的绝大部分.由于大家都一样,只是在分配时土地肥沃程度和远近稍有差异,农民对此无甚意见。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也未变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核心则是农村土地如何有序、规范地进行流转。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土地经过八十年代初的土地下户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后又经过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完善,农村土地实行承包经营这一制度已经形成。尽管政府力图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但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土地却处在不变与经常变动之中。不变:即是从土地下户以来国家对农户承包经营的政策没有变。经常变动:是指农户所承包的土地,不论是耕地、林地、水面或其他土地,由于企业占地、农村村社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房改扩建占地等原因引发土地面积减少和权属变化,再加上农户之间无序的、不规范的流转,造成了农村土地处于经常性变动之中。因此,作者试图通过揭露问题,找出原因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政策性地权安排对土地利用影响的概念模型和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退耕还林”为例,选择了一组解释变量,运用“退耕还林”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了农户“退耕还林”决策模型.采用未加权模型、面积加权模型和农户收入加权模型,通过3种模型的运行结果,在农户尺度上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中土地产权安排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对模型运行结果的分析表明,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非农就业水平、政策性土地产权安排都对农户退耕决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在“退耕还林”的政策性土地产权安排中,不同的土地产权要素及其内容对农户退耕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直接影响土地收益的政策性土地产权对于退耕有重要影响,同时政府对土地使用的管制也有显影响;影响农户退耕决策因素存在区域差异,根据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把研究区域内的3个乡镇的农户退耕决策划分为3种类型:土地资源配置型、利益诱制型和权利诱制型.最后,结合分析结论,就如何完善“退耕还林”政策中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促进生态友好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提出了建议:完善土地收益分享机制、提高农户土地产权意识和适当运用政府规制等。  相似文献   

5.
以实地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农地补偿纠纷产生的历史原因,即农村土地从第一轮承包到第二轮承包过程中,第一轮承包土地的部分农民没有及时办理第二轮土地承包手续,导致在农地补偿过程中受偿主体不明确;探讨了解决农地纠纷的现实措施,即"三三四制"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中国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不同的流转契约形式、流转期限选择对参与流转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以期得到更优流转契约选择,为推动有序土地流转、保障流转户权益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从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户承包土地可以有偿流转以来 ,大家对土地流动的负面影响考虑得比较多 ,最担心的就是土地流动是否会引起土地兼并 ,导致土地无序、无理性地集中 ,使大批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失去生活来源 ,进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 ,大多都与土地无序流动有关 ,即主要由于土地过度地兼并 ,农民失去生存的条件 ,不得不揭竿而起。但是笔者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土地由小变大、由分散走向集中 ,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农户承包土地的适当流动不会影响农民的生存和发展 ,反而会进一步拓…  相似文献   

8.
自从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户承包土地可以有偿流转以来,大家对土地流动的负面影响考虑得比较多,最担心的就是土地流动是否会引起土地兼并,导致土地无序、无理性地集中,使大批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失去生活来源,进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大多都与土地无序流动有关,即主由于土地过度地兼并,农民失去生存的条件,不得不揭竿而起.但是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由小变大、由分散走向集中,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农户承包土地的适当流动不会影响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反而会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生存保障的渠道.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也是土地流转各参与者之间的博弈。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各参与者,主要分析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以及农户和土地承包人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对其中政府干预的得失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在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尝试性的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从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户承包土地可以有偿流转以来 ,大家对土地流动的负面影响考虑得比较多 ,最担心的就是土地流动是否会引起土地兼并 ,导致土地无序、无理性地集中 ,使大批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失去生活来源 ,进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 ,大多都与土地无序流动有关 ,即主要由于土地过度地兼并 ,农民失去生存的条件 ,不得不揭竿而起。但是笔者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土地由小变大、由分散走向集中 ,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农户承包土地的适当流动不会影响农民的生存和发展 ,反而会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生存保障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无疑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潮流,并引领着文学的走向。研究自1957年1月到1965年停刊的《诗刊》,可以清晰地把握当时的诗坛动态和文学环境,不失为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份生动史料。本文着重考察的是《诗刊》如何以对“五四”以来新诗人的重估和对新诗史的重构,完成了新诗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自吸泵叶轮气液混合能力对自吸性能的影响,在叶轮原模型基础上,设计了叶片不同进口边位置的5种模型方案.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不同方案全流域进行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研究对自吸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350WFB-1200-50型外混式无密封自吸泵,初始条件设定进水S型弯管中含一定体积的空气段,出口处设置含气率监测点.结果表明:针对中高比转速叶轮,进口边沿后盖板位置向出口前掠,使得叶轮进口边工作时对流体分时加载,可以有效提升叶轮的气液混合能力,从而缩短自吸泵的自吸时间;在一定前掠角度范围内改变进口边位置对自吸泵的扬程和效率影响不大,但是当叶片进口边向出口位置前掠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导致自吸泵扬程明显下降;当叶轮进口边前掠10°时,额定工况下自吸时间缩短25%,自吸性能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目前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外延和内涵,论述了业务外包之后的图书馆办馆效益,分析了业务外包带来的问题,对业务外包后的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医疗体育对大学生身高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至24岁的大学生,随着内脏器官的不断完善,两次身高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一但骨骺部位闭合,骨化,身高的增长就几乎停止。通过对815名学生样本数据的正态分析和对中外多项增高实例研究,对比,得出大学生群体中身材矮小及伴随相关心问题的人,通过有针对性的体疗锻炼,能使其形体和心理都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大学生身体发育抢救阶段,医疗体育(体疗)方案,运动处方,增高器械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兰.巴特的著名论文《作者之死》文字不多,但其思想来源却十分复杂:哲学界反理性思想尤其是福柯的"人之死"理论、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和拉康的主体观、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等都为"作者之死"理论的提出准备了条件。和福柯、拉康在哲学界高倡"人之死"、"主体死了"相呼应,巴特把矛头指向权力结构在文学批评领域的体现者——作者身上。他宣布了"作者之死",在话语领域中争取实现自己的乌托邦理想。  相似文献   

16.
利用极大值原理证明了对于Rn 中凸域Ω在狄利克莱边界条件下拉普拉斯算子的第一、第二特征值之差成立 :λ2 -λ1≥ π2d2 ,其中d为Ω的直径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从认识误区的角度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比单纯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是因为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的学生.要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就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掌握知识的发生过程及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运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湿度传感器稳定性的误差,指出影响湿度传感器稳定性的误差有线性误差、温度影响误差、湿滞误差以及校验标准误差等.  相似文献   

20.
对图书馆读者满意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含义及衡量要素,论述了图书馆调查读者满意度的目的及方式,提出了图书馆提升读者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