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L-(+)-丙氨酸和N-叔丁氧羰基-L-(+)-脯氨酸为原料,分别经中和、缩合、脱保护、环化反应后,以65.3%的总产率合成得到了新型催化剂环(L-丙-L-脯)二肽,结构经IR、1HNMR、13CNMR、元素分析等表征。  相似文献   

2.
对文献报道和工业制备N-叔丁氧羰基-O-苄基-L-丝氨酸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以叔戊醇钠代替NaH和Na/NH3作为碱处理N-叔丁氧羰基-L-丝氨酸后,再与苄溴在温和条件下反应制得了N-叔丁氧羰基-O-苄基-L-丝氨酸,产率为53%.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氢气.因此,该方法更安全,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光活性H8-NOBIN和N-叔丁氧羰基-L-脯氨酸为原料合成了2个脯氨酰胺。该脯氨酰胺与三氟乙酸组合可有效催化芳香醛和酮的不对称直接Aldol反应.催化芳香醛和丙酮的反应化学产率最高达76%,对映体过量值达83%;催化对硝基苯甲醛和环己酮的反应化学产率高达98%,非对映选择性达88:12,反式异构体对映体过量值达90%.  相似文献   

4.
以L-(+)-丙氨酸和N-叔丁氧羰基-L-(+)-脯氨酸为原料,分别经中和、缩合、脱保护、环化反应后,以65.3%的总产率合成得到了新型催化剂环(L-丙-L-脯)二肽,结构经IR、1HNMR、13CNMR、元素分析等表征.  相似文献   

5.
线型聚苯乙烯支载脯氨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脯氨醇为原料,经过氨基保护、成醚、聚合、脱叔丁氧羰基(Boc)4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助剂--线型聚苯乙烯支载脯氨醇,总产率为50.8%.中间产物用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波谱解析结果与化合物结构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N-叔丁氧蓑基-L-丙氨酸(BOC-L-Ala)衍生化环糊精键合硅胶手性固定相(BCDS),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虹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甲苯、萘为柱效测试物评价了该固定性的性能。考察了该固定相对硝基苯胺位置异构体的分离情况,得到了很好的分离。说明叔丁氧羰基丙氨酸对环糊精的衍生化改变了环糊精键合固定相的保留性能和分离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合成(2S,5R)-5-(苄氧氨基)-哌啶-2-甲酸酯草酸盐,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钠关键中间体。方法以N-叔丁氧羰基-L-焦谷氨酸苄酯为原料,经硫叶立德开环、肟化、脱保护、环合、还原,最后成草酸盐得(2S,5R)-5-(苄氧氨基)-哌啶-2-甲酸酯草酸盐。结果目标化合物经光谱确证,五步总收率为44.4%(以N-叔丁氧羰基-L-焦谷氨酸苄酯计)。结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各步原料价格低廉,采用的工艺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两种N-保护赖氨酸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赖氨酸盐酸盐与硫酸铜反应形成赖氨酸铜盐,继而与醋酐反应,得到Nε-乙酰基-赖氨酸铜盐,再利用H2S将铜脱去,最后用(Boc)2O或Fmoc-OSu保护α-氨基,得到Nε-乙酰基-Nε-叔丁氧羰基赖氨酸Boc-Lys(Ac)-OH(1)和Nε-乙酰基-Nε-芴甲氧羰基赖氨酸Fmoc-Lys(Ac)-OH(2).  相似文献   

9.
以(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N-叔丁氧羰基-(L)-丙氨酸和2,3-二苯基-1-叔丁氧酰氨基环丙烷酸甲酯为原料,采用混酐法合成了两个含2,3-二苯基取代环丙烷氨基酸残基的构象限制二肽,并用IR、NMR、MS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这两个二肽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5-溴水杨醛为起始原料,与溴乙酸乙酯通过2步反应环合生成5-溴苯并呋喃-2-甲酸乙酯,再与1-Boc哌嗪反应生成5-(4-叔丁氧羰基哌嗪)苯并呋喃-2-甲酸乙酯;接着经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氯代得到4-氯-5-(4-叔丁氧羰基哌嗪)苯并呋喃-2-甲酸乙酯;最后脱去Boc保护基,与2,6-二氯苯磺酰氯反应得到4-氯-5-[4-(2,6-二氯苯磺酰基)-1-哌嗪基]苯并呋喃-2-甲酸乙酯,水解后得到目标化合物EYP001,总收率为58.3%.  相似文献   

11.
以L-脯氨酸为原料,分别采用Na BH4/I2及Li Al H4两种还原体系制备L-脯氨醇,研究了反应时间及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i Al H4为还原剂制备L-脯氨醇,反应时间可以缩短到3h,产率提高到92%.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L-脯氨酰胺的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L-脯氨酸为原料合成了L-脯氨酰胺,改用将溶剂全部蒸除直接用于下步反应的方法,解决了因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吸湿造成的结晶困难,用AR级甲醇代替无水甲醇进行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的制备,省去了甲醇的无水处理环节。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n(L-脯氨酸)∶n(氯化亚砜)=1∶1.1,滴加氯化亚砜温度为-10℃以下,保温反应0.5 h,室温反应9 h;氨化反应在常压0℃进行,时间为24 h。L-脯氨酰胺总产率达94.1%,光学纯度达到98.0%。  相似文献   

13.
两种新型手性氨基醇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脯氨酸经3步反应制得手性氨基醇(S)-(二苯基羟甲基)四氢吡咯。该化合物分别与苄溴及β-溴甲基萘反应得到两种手性氨基醇二苯基-[(S)-1-苄基四氢吡咯基]甲醇和二苯基-[(S)-1-(β-萘甲基)四氢吡咯基]甲醇,产率分别为41.1%和32.5%。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地定性L-脯氨酸,排除L-羟脯氨酸的干扰,通过实验确定了正丁醇:乙酸:水=2:2.4的混合溶剂系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对于L-脯氨酸提取后的定性检验是很方便的。它同时也适用于L-羟脯氨酸的定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鲎试剂的干扰试验,研究注射用氨基酸原料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操作。在2~16倍稀释级下,L-缬氨酸(c=2.5%)和L-异亮氨酸(c=2.5%)对鲎试剂无干扰,检测细菌内毒素的鲎试剂灵敏度小于等于0.5 EU.mL-1,而在16倍稀释级范围内,L-脯氨酸(c=4.5%)和L-亮氨酸(c=2.0%)对鲎试剂检查法有抑制作用。实验表明注射用L-异亮氨酸和L-缬氨酸用灵敏度为0.5 EU.mL-1的鲎试剂检查其细菌内毒素方法可行,可以代替家兔法检查热原。供注射用L-缬氨酸细菌内毒素应小于0.04 EU.mg-1,显著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3,4-二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一锅式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藜芦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以L-脯氨酸/磷酸钾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经水解、酸化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一锅式合成了3,4-二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实验得到较佳反应条件:n(丙二酸二乙酯):n(黎芦醛)=2.0:1.0,n(L-脯氨酸):n(黎芦醛)=0.35:1.00,n(L-脯氨酸):n(磷酸钾)=6:1,反应时间7h。在较佳条件下,3,4-二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收率达到77.4%,质量分数达97.0%。  相似文献   

17.
以L-脯氨酸为原料,通过氨基保护,羧基酯化,格氏反应,去保护等5步反应得到手性催化剂6,5步的总产率为43%;其结构经HNMR确证.化合物6对映选择性催化直接羟醛反应,产率高迭80%以上;ee值高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盆栽苜蓿第三叶柄和无菌苗下胚轴在附加2,4-D及KT的B_5h固体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出较多胚性愈伤组织,再经附加2,4-D的B_5g液体培养基诱导,在加入L-脯氨酸、(NH_4)_2SO_4及KNO_3的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则形成大量比较健康的体胚。用这类体胚接种于不含任何激素,但附加维生素C和干酶母粉,并用2%麦芽糖代替3%蔗糖的1/2SH固体培养基上,20天后,96%体胚长成完整的小苗。这些小苗移至盆栽,移植后14天,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19.
Boc保护的L-脯氨酸与Suzuki偶联得到的联苯衍生的胺化合物反应,经过脱去Boc保护基得到脯氨酰胺催化剂,该催化剂与三氟乙酸组合可有效的催化芳香醛和酮的不对称直接Aldol反应,最高得到了91%的产率和87%的对映体过量值.  相似文献   

20.
以引入了His-tag做标记的超嗜热菌Thermococcus profundus色素依存性L-脯氨酸脱氢酶基因片段为目的基因,在宿主大肠杆菌Rosetta-gami(DE3)CompetentCells中表达目的蛋白。细胞培养液经超声菌体破碎、热处理、NiSepharose层析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His-tag色素依存性L-脯氨酸脱氢酶,比酶活是纯化前的5倍。纯化后的酶液经凝胶电泳分离得到片段为58600,40200,22300的3段短肽。通过对该酶性质的初步探索,得出在温度50℃,体系pH8.0,300mmol/LTris缓冲溶液的条件下,L-脯氨酸脱氢酶酶活最高,为1.5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