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柏箐喀斯特台原区珙桐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2,20(3):44-47
利用群落和种群研究的常规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台原区柏箐自然保护区内珙桐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珙桐群落主要优势种群为珙桐和五裂槭,重要值分别为142.93和61.79。两种群间呈正联结关系,均为集群分布,但五裂槭聚集强度高于珙桐;五裂槭为进展种群而珙桐种群因幼树缺失为衰退种群;群落灌木层树种稀少,物种多样性低于乔木层。导致珙桐种群幼树缺失和灌木层树种稀少的原因是人为经营活动。因此,必须对珙桐群落实行绝对保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云南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珙桐的生态特征研究,为保护该保护区珙桐资源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等指数、群落构成物种的地理成分、群落外貌特征及其种群年龄结构等。结果该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物种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原始性;群落内优势种分化明显,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分层明显,已达到演替顶级阶段;保护区植物的热带分布型属所占比例较大;珙桐种群以中幼龄植株为主。结论构成该保护区珙桐群落的植物区系为东亚-中国区域性;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种群结构为稳定型,以无性生殖为主。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在群落中的作用,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地带不同海拔高度的珙桐群落主要物种重要值及其根际土壤性质.结果表明,该地区珙桐重要值最大,是群落优势种,却是一个处于衰退的种群,1500-1700m是该地区最适宜珙桐生长的海拔高度.珙桐根际土壤各指标在三个土层深度间差异显著;整个地区土壤pH值变化范围小;腐殖质层土壤指标1500m、1600m和1700m三个海拔显著高于1800m和1850m两个海拔;沉积层和母质层两层在5个海拔间的变化规律性不强.相关分析表明,珙桐重要值与速效磷和有机质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幼树重要值与pH值的相关性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强而成树重要值与含水量的相关性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强;A层土壤指标速效氮和速效钾与珙桐重要值相关性最强,它们可能是珙桐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有植物珙桐的生物学特性、濒危原因及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为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本文系统综述了珙桐地理分布,分布区自然状况,群落特征,形态解剖,繁殖生长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并分析了其濒危原因,对珙桐的保护提出一和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采用样方法调查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巫溪县白果林场珙桐群落的结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果林场存在着以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为主的珍稀濒危植物群落,其组成中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丰富,除珙桐外还有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红豆杉(Taxus chinensis)、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巴山榧(Torreya fargesii)和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s);群落中珍稀濒危植物多为建群种或共建种,其植株高大,优势地位突出;由于群落处于顶极阶段,群落的香农-威纳指数较低,为2.358-2.789,生态优势度和均匀度较高,分别为0.172-0.376和0.752-0.838;群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临时样地的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了百里杜鹃光叶珙桐群落的层次结构、种类组成和区系等;群落中只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在乔木层中光叶珙桐的重要值为43.76,群落中的种类少,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7.
不同海拔珙桐群落乔木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生长的最适海拔高度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地带不同海拔高度的珙桐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根际土壤性质.结果表明,海拔1700 m的珙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1500~1700 m是适宜珙桐生长的海拔高度.珙桐根际土壤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和含水量在3个土层深度上差异显著;整个地区土壤pH值变化范围小.腐殖质层土样1500~1700m 3个海拔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1800 m和1850 m 2个海拔;淀积层、母质层土壤养分在5个海拔间的变化规律性不强.相关分析表明,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无显著相关性,只有淀积层有机质、腐殖质层含水量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母质层速效氮和淀积层、母质层含水量甚至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群落调查,利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公式研究了湖北省长阳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var.vilmoriniana)群落14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结果表明:光叶珙桐、华西枫杨(Pterocarya in-signis)、大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其Bi和Ba值分别为1.8478、0.8031,1.5881、0.6336,1.3969、0.4171和1.3482、0.452 4;白辛树(Pterostyrax hispidus)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其Bi和Ba分别为0.5466和0.0941.光叶珙桐群落中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1的有56对,占总对数的60.2%,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大,表明光叶珙桐群落中因利用相同的资源位而产生的种间竞争较激烈,群落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作为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有关方面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从以下4个方面对珙桐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1)解剖学与生物学特征及珙桐在系统发育中的归属问题研究;(2)生态学特性与珙桐自然分布区生态条件的研究;(3)珙桐的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研究;(4)珙桐的繁殖与人工引种研究.  相似文献   

10.
珙桐种群生殖物候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珙桐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本文研究了珙桐种群的生殖周期,生殖时间,生殖物候规律及特征,种群的分布特征及群落学特征等,为探索种群生殖生态和濒危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生境空间分布格局、结构及数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珙桐种群生境较为特殊,呈集群分布,簇生为主,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最大,种群结构稳定,多样性指数高,无天然纯林。繁殖对策以根萌蘖繁殖为主。  相似文献   

12.
贵州柏菁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林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2,20(2):37-41
本文采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贵州柏菁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与贵州其它自然保护区森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柏箐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多样性特征与贵州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差异较大,而与贵州喀斯特台原和常态地貌上发育的常绿落叶阔叶林相似;该区主要森林群落厚皮栲、樱群落(CC),厚皮栲、野茉莉群落(CS),厚皮栲、稠李群落(CP),花楸、石栎群落(SL)多样性较高,而分布生境严酷的杜鹃、巴东栎群落(RQ)、巴东栎群落(Q)和人为干扰强烈的珙桐群落(D)、大叶杨群落(P)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因对林下金佛山方竹长期经营,群落多样性垂直分布从乔木第一亚层到第二亚层多样性指数增大,而灌木层降低。  相似文献   

13.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对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群落物种多样性有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趋势.在垂直结构上,从上到下,种类数和个体数呈增加之势.在不同层次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乔木层和草本层。整个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4.
珙桐种子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珙桐为濒临灭绝的珍稀观赏树种,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解剖观察了璜桐种子及胚的形态结构,并对胚进行石蜡制作观观察。研究表明:珙桐果核分4-10室,3-5室发育,珙桐的种子为有胚乳子种子,且胚乳较丰富,胚芽、胚轴、子叶等胚的四个部分均发育完全,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影响珙桐发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珙桐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的研究简史和珙桐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及国内外对珙桐研究的现状,提出应加强珙桐发育与生殖生物学、生殖生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只有从以上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才会对该物种的保护作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框架和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6.
珙桐与光叶珙桐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酶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氢化钾染色法对珙桐和光叶珙桐进行CAT酶谱分析;用碘量法进行CAT酶活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珙桐有酶带两条,Rf值分别为0.74和0.90,CAT酶活性为0.40824mg·(g·min)-1;光叶珙桐也有两条酶带,Rf值分别为0.76和0.93,CAT酶活性为1.3608mg·(g·min)-1;表明珙桐和光叶珙桐在遗传特性、生物进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光叶珙桐代谢比珙桐旺盛,先叶珙桐是珙桐的变种,抗逆性更强,为珙桐种质生化分析、植物学分类及品种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主要针对贵州省植物园从9个地方引种的珙桐,从存活率、物候及病虫害三方面对珙桐引种情况进行阐述,从引种360株珙桐看,发现珙桐引种存活率都较高,贵州省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引种珙桐存活率最高,达到100%。同时我们对引种的珙桐进行物候观测,发现在贵州省植物园栽培后,珙桐物候节律基本趋于一致,在引种栽培期间,共发现4种病虫害,为蜗牛、金龟子、茎腐病、烂根。从整体上看,贵州省植物园引种珙桐的生长情况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珍稀物种的分布特征是物种濒危等级评定和保护策略制订的基础资料.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分布于凉山山系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包括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种群的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珙桐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300m的中山地带;在水平方向上珙桐基本分布在凉山山系东坡的小凉山地区.珙桐总分布面积为1832.446km2,其中最适宜生境面积为958.448km2,次适宜生境面积为873.998km2.刀切法检验结果及限制因子分析表明影响珙桐分布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季节性变异系数、海拔、最冷月最低温、最冷季降水量、降水季节性变异系数、到居民点距离.本文建议应加强对凉山山系保护区外的大面积珙桐生境的保护及关键连接区域的恢复,以促进山系内珙桐资源的增长和生境的连接.  相似文献   

19.
周耀武 《大自然》2010,(5):31-31
孑遗植物珙桐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植物,早在1000万年前的第三纪就已经生存在地球上了。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堪称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今宝兴)被发现,此后被世界各国引种,已成为广受人民喜爱的名贵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20.
吸水剂对三种胁迫下珙桐幼苗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干旱、盐及干旱+盐三种胁迫条件下,颗粒吸水剂和粉末吸水剂处理的2年生珙桐幼苗保护酶系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胁迫处理均使珙桐幼苗叶片中活性氧清除酶类的活性显著升高,吸水剂处理后,活性氧清除酶类的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吸水剂的使用有效缓解了胁迫对珙桐幼苗叶片的伤害,提高了珙桐幼苗的抗旱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