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开窗助萌矫治上前牙埋伏阻生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开窗助萌后活动矫治器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前牙至正常牙位的效果.方法:选上颌埋伏阻生前牙8例,局麻后唇侧开窗,暴露牙冠,粘上拉钩,活动矫治器牵引助萌.结果:全部8例埋伏阻生前牙全部移动至正常牙位.结论:埋伏牙唇侧开窗后用活动矫治器助萌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测上颌动脉的行程及分支的有关数量为临床应用及教学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对固定的成人上颌动脉标本进行外科解剖.观测上颌动脉走行及各分支的数据.结果 上颌动脉位于面侧深部.于下颌骨髁状突颈部的内后方起于颈外动脉.其分支有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颞深动脉、颊动脉、上牙槽后动脉、腭降动脉和蝶腭动脉.讨论上颌动脉走行及分支对提高正颌外科等口腔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CBCT影像探讨成人双颌前突行种植支抗内收后切牙区牙槽骨的变化.方法选取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20例,采用减数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种植支抗内收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的切牙区牙槽骨进行CBCT影像三维重建,测量矫治前后上下切牙角度、下唇与审美平面的距离,根颈处、根中处及根尖水平处的唇、舌(腭)侧牙槽骨厚度的改变,以及牙根长度的变化.结果 1)矫治后患者上下切牙出现明显内收(P0.01),下唇突度有明显下降(P0.01),侧貌改善明显; 2)与治疗前比较,在唇侧,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牙槽骨厚度在根中水平上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颈部和根尖部水平上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在舌侧,上颌中切牙和上侧切牙牙槽骨厚度在所有水平上都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与治疗前比较,在唇侧,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牙槽骨厚度在根颈、根中、根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在根中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在舌侧,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牙槽骨厚度在根颈、根中、根尖水平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与治疗前比较,上颌以及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牙根均变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根明显吸收.结论使用CBCT影像可清晰判断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种植支抗内收前后切牙牙槽骨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建立贵州小型猪牙槽嵴裂动物模型,为牙槽嵴裂的相关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贵州小型猪20只。设计唇腭侧两个"L"型黏骨膜瓣,去除自第一乳侧切牙近中至乳尖牙近中约8 mm×9 mm骨质;将唇腭侧黏膜覆盖骨创面严密缝合。术后通过大体观察、X线、组织学检查评价实验结果。结果术后观察10周,所有实验动物所形成的牙槽嵴裂裂隙保持良好,无自愈;软组织愈合良好。结论利用贵州小型猪建立的人工牙槽嵴裂动物模型方法可靠,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Nance腭托增强后牙支抗,用于矫治安氏Ⅰ类1分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例安氏Ⅰ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拔牙减数后,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Nance腭托增强上后牙支抗,测量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矫正后26例患者磨牙呈中性关系,前牙内收覆(牙合)覆盖正常,侧貌改善;X线头影测量显示U1-L1、U1-SN、U1-NA、L1-NB、IMPA、FMIA改变显著.结论 Nance腭托矫治安氏Ⅰ类1分类错(牙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4技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对1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合并Ⅲ类牵引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我科1992-1997年共收集来我院就诊的前牙埋伏阻生患者18例,年龄9-17岁,平均年龄13.6岁,其中男8例,女10例,埋伏阳生牙共计21颗。1.2方法我们对所有埋伏阴生患者均取模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头颅定位侧位片及埋伏牙的牙片,以了解患牙的位置,形态。通过摄片我们发现其中有3例牙根弯曲,其中角度最大的为90°。我科对全部患者均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排齐牙列利用镍钛螺簧,在患牙后排列的牙弓位置进行局部展开,时间为1-3个月,埋伏牙间隙足够后行外科手术,在埋伏易暴处的粘骨膜切开,并去除部分粘骨膜,以利于暴露牙…  相似文献   

8.
上颌前突及牙列拥挤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如不及时矫治,将会对上颌骨发育、咀嚼功能造成影响,更会造成开唇露齿,唇部隆突而直接影响容貌美观,给患者造成心理障碍.我们应用上颌限制器与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MPR)在肠扭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16层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诊断肠扭转并且经手术证实的1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探讨其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结果:肠扭转MSCT平扫主要征象:11例均可见扭转肠袢扩张积液,梗阻近端肠管扩张,并见液气平面.肠系膜血管漩涡征7例、肠系膜血管走形扭曲聚集4例;肠管C形征8例、肠管漩涡征3例、鸟喙征5例,肠壁靶环征6例;腹水征9例.结论:MSCT平扫能快速显示肠扭转的病变部位、扭转程度、病变形态特征,有无肠壁血运障碍,部分病例并可发现肠扭转原因.16层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是肠扭转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良性基底细胞腺瘤已有许多报导,很少有关于恶性基底细胞腺瘤的报道,而原发于上颌关于恶性基底细胞腺瘤的报道,而原发于上颌窦的基底细胞腺癌更为少见。 我科曾收治1例中年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早期出现在侧上颌后牙麻木,随肿物生长,面部及腭侧膨隆造成面部畸形。肿物生长迅速无疼痛感,粘膜表面光滑,无破溃,既往健康,系统检查正常。患者颌下区有一直径0.5cm质软,活动度好的淋巴结。X光所见:患侧上颌窦混浊增大,全部为肿物占满窦壁广泛破坏,眼眶上部及筛窦、蝶窦未受侵及。 治疗经过 在全麻下行患侧上颌骨及肿物摘除术,右大腿中厚皮片移殖术,术后病理回报为:上颌窦基底细胞腺癌。病理表现为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