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漆树漆液(生漆)作为优良的天然涂料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生漆以它的耐酸碱、耐高温、耐腐蚀、耐高湿和超耐久性闻名于世,被誉为“国漆”.生漆的这种优良特性和魅力与生漆中所含的漆酶的催化性质密切相关.我国生漆资源丰富,漆树分布全国十多个省(区),生漆品种多样,质量优良,漆酶含量较高.但我国对生漆的重  相似文献   

2.
漆树漆酶的新底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漆酶是含铜氧化酶,主要来源于漆树漆液(生漆)和真菌。近年来,对漆酶底物专一性研究有不少报道,但太多采用真菌漆酶。我国生漆资源丰富,漆树分布范围广,对生漆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我国对生漆的重要成  相似文献   

3.
季立才  胡培植 《自然杂志》1996,18(5):307-307
漆酶是含铜金属酶,在自然界主要分布于漆树漆液(生漆)和真菌类植物中,分别称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漆酶能催化多元酚和多氨基苯等底物氧化,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尚不多见。测定漆酶的活性有氧吸收法、分光光  相似文献   

4.
<正>天然大漆大漆,又称生漆、土漆、国漆,属纯天然漆液,我国的大漆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80%,主产区有山西、四川、陕西、河南、甘肃、湖北、贵州、云南等省。除我国以外,还有日本、朝鲜、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出产。天然大漆采自原始森林或自然漆树科类中,漆液主要由高分子漆酚、漆酶、树胶质以及水分等构成。大漆含氮物质中的酵素,能促进漆酚的氧化,  相似文献   

5.
正天然生漆的涂装应用源远流长,古老中华民族沿古至今,我国发现和使用天然生漆可追溯到公元前7 000多年前,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认识了天然生漆的性能并加以应用,据史籍记载"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庄子·人世间》就有"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的记载。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泛称中国漆,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黏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属于纯天然的产品。大漆固化后具有  相似文献   

6.
<正>山西新绛(古称绛州),这座矗立于古老河东大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远的历史文化,而传统工艺美术即是绛州古城辉煌历史和悠久文化的见证。漆器工艺更是其中一朵极为璀璨的奇葩。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是雕漆工艺的一种,它用两种(一般为朱、黑二色)以上天然大漆(是指从漆树上采下来的漆液,也叫生漆、国漆)在一定的胎体上有规律、有层次地交替髹涂,漆层厚度累积达5~8 mm(一般需要髹漆百余道,历时4个月之久),然后用刀以45°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刀口上宽下窄,进刀深峻,棱面分明,线纹圆润,刀口断面可  相似文献   

7.
林乔源 《科学通报》1985,30(1):33-33
一、引言本文分析了用XL-200核磁共振谱仪记录的四十七种中国生漆的核磁共振谱。这些漆,包括我国湖北、四川、河南、陕西、贵州等主要生漆产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漆树乳汁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正海 《科学通报》1979,24(17):809-809
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是我国著名的经济植物之一,其次生产物——生漆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涂料。由于生漆在工业上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漆树体内生漆的分泌和贮存结构的解剖学研究,对当前推行正确的割漆技术和进一步改进割漆方法以及今后漆树选育优良品种等均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自1976年起对漆树乳汁道的结构规律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漆酶催化氧化的底物主要是酚类和芳胺类化合物,对二茂铁衍生物及其配合物(Fc-R)作底物的研究并不多见。本实验选择对Fc-R溶解度较大、水溶性好的二乙二醇丁醚(DGBE)为溶剂,以湖北竹溪漆树漆酶为催化  相似文献   

10.
G.Benfield等曾用真菌漆酶催化2,6(?)甲基酚(DMP)氧化,生成C—C偶联产物,但用漆树漆酶催化DMP氧化却没有报道。本文报道在0.1mol/l磷酸缓冲液(pH8.0)中,用湖北竹溪漆树漆酶催化DMP氧化产生C—  相似文献   

11.
林乔源 《科学通报》1986,31(20):1598-1598
目前鉴定中国漆的方法仍是古老的经验的定性方法。我们希望能用更先进的科学方法,以便达到定量分析阶段。因此,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鉴定中国漆质量优劣的新的测试方法。用小量生漆溶于CCl_4中,过滤除去不溶物,加TMS作内标,得样品。从核磁共振频率为200MHz的谱图积分曲线,我们算出了各类质子数的相对比值。从结构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漆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乔源 《科学通报》1982,27(6):344-344
一、引言中国漆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涂料,但由于其结构复杂及有毒性,这对中国漆的研究与应用极不方便,黄葆同等曾对中国漆结构与氧化反应进行过一些工作,国外也曾研究过不同品种的漆酚结构,但对深入了解中国漆的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都很不够,本文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中国漆中饱和漆酚及漆酚的结构,从而对影响中国漆性质的因素以及决定中国漆优劣的条件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以便为鉴定中国漆的质量和改进中国漆的性能提供必要的根据。  相似文献   

13.
金属离子对嵌有H~+-ATP酶脂酶体的流动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福愉 《科学通报》1984,29(9):561-561
前曾报道,猪心线粒体H~+-ATP酶用胆酸盐透析法嵌入大豆磷脂脂质体形成脂酶体——L·(H~+-ATP酶)时,透析介质中含有lmMMg~(2+)能降低L·(H~+-ATP酶)的流动性,提高重建H~+-ATP酶的活性。圆二色性光谱测定也表明,L·(H~+-ATP酶)_(+Mg~(2+))较L·(H~+-ATP酶)_(-Mg~(2+))的α-螺旋含量约高26%,因而推测Mg~(2+)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影响L·(H~-ATP  相似文献   

14.
中国漆漆酚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乔源 《科学通报》1983,28(5):274-274
在我们的前一篇文章中,已发现中国漆中存在饱和漆酚、单烯漆酚、隔离双烯漆酚、共轭三烯漆酚的结构。曾经有人研究毒栎树漆酚的特性,用薄层分离其漆酚烯类化合物,并用光谱定了其结构。我国也有人对中国漆的漆酚进行了测试,提出了漆酚的侧链有不同的饱和度,有单烯漆酚、隔离双烯漆酚、共轭的三烯漆酚、饱和漆酚,并进行过含量的分析。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核磁共振的方法比较全面地定出中国漆漆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本报考察了硫化鎳硅鋁的反应性能(与鈷鉬硅鋁作了比較),抗毒性能和其氮中毒作用以及反应条件的影响。催化剂(鎳含量4.9~5.1重%)制法是将12~40目粒状担体焙烧后,以硝酸鎳溶液浸渍、烘干与焙烧,然后以氫气还原或硫化氫硫化。鈷鉬硅鋁(鉬含量6.5,鈷0.8重%)的制法是将12~40目共胶球状硅鋁,先浸鉬酸銨,烘干后再浸  相似文献   

16.
魏忠仁 《科学通报》1993,38(14):1342-1342
生漆是我国重要的林特产品和出口商品之一,它在国防、化工和原子能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和测量生漆粘滞系数对其质量检验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生漆有毒、表面易氧化结膜、不透明、并有很大  相似文献   

17.
<正>剔犀技艺传承人何俊明有30多年的从艺经历,他的剔犀技艺在不断创新和提高。1993年,他创办了新绛县黄河云雕工艺厂,目前厂里拥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剔犀雕刻师傅15人,生漆熬制师傅2人,大漆髹漆师傅5人,漆胎制作5人,设计师3人,其中专门负责研究和传承工作的有15人。新绛县黄河云雕厂成立了绛州漆器研究所,专业从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剔犀髹饰技艺(云雕)"的保护传承工作,与此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各大美术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机  相似文献   

18.
HouWink  EH  王增裕 《世界科学》1989,11(7):26-27
传统生物技术日本的生物技术从发酵食品、氨基酸生产(1956)以来的发酵工业,以及酶技术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而欧洲尽管原料价格偏高,其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在若干主要微生物产品(如抗生素、有机酸)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的其它优势在于能大量生产酶、奶制品、  相似文献   

19.
程家宠 《科学通报》1989,34(3):224-224
新黄皮酰胺系黄皮属植物(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所含新的具有降酶保肝活性的酰胺类化合物。它在植物中的含量低于0.01%。为了得到较多量的新黄皮酰胺供药理研究,我们按杨明河等报道的方法将含量较高的黄皮酰胺氧化、转化得到了新黄皮酰胺酮(Ⅰ)的外消旋体。然后再以硼氢化钠还原得到了新黄皮酰胺(Ⅱ_a)及其差向异构体——异新黄皮酰胺(Ⅱ_b)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含高赖氨酸含量基因(wblrp)和赖氨酸合成关键酶(dapA)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PC102,用基因枪导入京花1号、京411、优899和烟农15等受体品种的幼穗和幼胚,获得了100多株转基因小麦植株(T0)及其后代株系(T1~T2).PCR和PCR-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转化植株To和T1的基因组中.进一步用RNA分子杂交的方法对高赖氨酸基因的表达及水平调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在T2不同株系中获得了表达.植株叶片游离赖氨酸(Lys)含量和种子结合态Lys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有9个转基因植株后代株系叶片的游离Lys含量提高了2~3倍,4个株系的Lys含量提高了10%以上,小麦的营养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