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由于流传年代久远,有些词语存在异文,人们对其中的一些词语的理解也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本文对其中的“江枫”、“寒山寺”、“枫桥”等词语进行了考释,对“江枫”与“江村”、“渔火”与“渔父”、“枫桥夜泊”与“夜泊松江”等异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奇闻怪事》2013,(9):32-3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曾多次被镌刻在石碑上。然而,石碑背后却有一段惊人的历史故事……日寇密谋夺碑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消息传到苏州后,当时盘踞在那里的侵华头目松井石根欣喜若狂,他亲率百余护卫策马狂奔到寒山寺,在《枫桥夜泊》诗碑前合影。这块诗碑是由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手书的。松井石根知道日本天皇裕仁喜欢《枫桥夜泊》一诗,便将这张照片寄给了裕仁。裕仁接到照片后大喜,表示想一睹寒山寺诗碑的真容。于是,日军参谋次长多田骏出了一个馊主意,让裕仁下诏书给松井大将,把《枫桥  相似文献   

3.
以《枫桥夜泊》知名于世的张继,其籍贯素有襄州、南阳、州三说。傅璇宗先生在《唐代诗人丛考·张继考》中赞同南阳说,理由是: 独孤及与张健为同时人,又张继与皇甫冉交契至深,而独孤及则曾应皇甫冉之弟皇甫曾之请,为皇甫冉的文集作序,独孤及对张继当有所了解。因此张继的籍贯,当从独孤及文与《宋高僧传》,改为南阳人。我们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傅文的结论是建立在推论之上的。但这种推论实则是难以成立的,其原因有二:一、《宋高僧传》所撰灵一传,乃本之独孤及的《碑铭》,所以,这两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诗歌翻译质量,使更多读者领略中文诗的魅力,依据诗歌翻译的美学理论,对唐诗英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及江雪三首唐诗的不同英译文为例,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再现原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诗歌翻译质量,使更多读者领略中文诗的魅力,依据诗歌翻译的美学理论,对唐诗英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及"江雪"三首唐诗的不同英译文为例,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再现原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枫桥,孕育着千年灿烂文化底蕴的古镇。唐代张继名诗《枫桥夜泊》,枫桥寒山寺的悠悠钟声,达官贵人留下的诗文墨宝,枫桥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民间的典故、传说,枫桥诞生的历代文化名人……使她的儿女们为之骄傲,为之振奋,为之开拓,为之进取,一辈辈,一代代,层出不穷。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枫桥镇走出了又一位年轻有为的当家人张建国。他握住祖辈传下来的犁耙,一点一点将泥土翻出新意,擎一支彩色巨笔,一笔一笔绘出现代化的枫桥图景。四月的江南,桃红柳绿。记者走进了姑苏城外的枫桥镇,见到了千年古镇的"少当家"——镇党委书记张建国。几乎没有过多的客套和多余的话,快人快语的张建国敞开心扉,侃侃而谈,思路清晰。  相似文献   

7.
钟声的奥秘--《枫桥夜泊》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张继的《枫桥夜泊》,历史上有过很多种探讨。但这首诗的魅力究竟何在,而使它久传不衰呢?钟声所表达的禅机正是破解这个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美国现代派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名诗《雪人》以意象消解芜杂的现实,以意境放飞想象的翅膀,以禅意抒写物我两忘的超然,堪称现代派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诗词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然而,意境不仅仅表现在诗词上,其也是评价山水画好坏的重要标准,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灵魂,中国画创作的创新就是意境上的创新;本文针对画的意境作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0.
格式塔心理学标举整体,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根据格式塔意象是个相对概念,提出"上位层次格式塔意象"和"下位层次格式塔意象",并以此为据分析《枫桥夜泊》四种英译本,得出译者在分析原文时,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宏观把握,构建格式塔意象;在翻译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高屋建瓴,选择恰当的译入语,进行格式塔意象再造。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曾把诗歌分成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他说的“意境”指的是以内心意念来构成的意境)。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似乎也涉及到“三境”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两位艺术大师在“三境”的具体含义的论述上固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对我们研究《野草》的意境创造形式,却大有启发。作为散文诗,较之小沈、戏剧等体裁的文艺作品,往往更具浓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更具  相似文献   

12.
《九歌》的意旨基本上是巫术宗教的,《离骚》则是屈原作为一个尘世诗人的自述。但巫文化同样是我们进一步理解《离骚》浪漫主义特征的关键。《离骚》里所表现的大胆夸张、丰富想象、奇诡幽深的意境及宏伟气势,实际上都根植于巫文化传统之中。因此,《离骚》浪漫主义艺术具有亚文化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3.
解析弗罗斯特《未选之路》之诗歌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罗斯特是美国文坛上一位大器晚成的诗人,其《未选之路》展示出了高超的诗歌艺术特点。语言朴素凝练,韵律感强;勾勒出淡淡的乡村景色,却刻画出深远的意境;理性的思考贯穿全诗,生活的哲理娓娓道来。正是这些特点吸引读者追随着诗人的笔触,进入诗歌的语言和意境,思考关于人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用二十四首诗论述了诗歌的风格意境。它虽说每篇充满着山水自然的生动描写,但诗人正是通过写自然之“实”表现了其崇尚自然、关爱自然的真实思想。同时,这种思想是晚唐社会思潮的反映,也是诗人自然生态意识的本能体现。而把握住这一点,对当下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潍坊学院学报》2018,(1):66-70
吉田一穗和草野心平是20世纪中叶日本文坛两位著名的散文诗人,吉田一穗因《母亲》一诗在日本诗界崭露头角,代表作《天上垂钓》和《圣餐》中尽显其抒情、浪漫之风,后期作品意境逐渐走向灰暗,以内省和重新审视作为创作的主线,《播种人》《酒神》等作品体现其反战的人文主义思想。草野心平在诗歌创作中更多地运用抒情和比喻的手法,将自己内心对生活、对生死的感悟刻画的淋漓尽致,主要代表作有诗集《废园的喇叭》《月》《蓼科的土当归》等。两位诗人生平阅历的巨大差异导致其诗作风格、描写手法上各有特点,同时,作为同时代的散文诗代表人物,他们又将昭和时期日本社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矛盾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6.
“花瓣上的晨露,使人想起园丁的汗珠。”这是一种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式,是诗人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近人《迦陵说词》中说:“创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自己抽象的感觉、感情、思想,由联想而化为具体之意象。”诗人艾青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也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所有意象、意境、象征都是通过联想、想象  相似文献   

17.
“赋得”诗体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创作形式。以“自君之出矣”为题材的五言诗小品,历来被诗人用来借题发挥,抒发各种个人情感。其q-以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为这一类体裁的杰作。  相似文献   

18.
生、死、苦、乐乃人生之大题,屈原以自身的知、情、言、行来昭示着对其的理解。在他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中,更是发愤以抒情,将情感与思想熔铸于其中,《离骚》不仅是一曲爱国的颂歌,诗人因爱生怨从而使之具有了批判的力量,而且对生死苦乐之诠释也力透纸背,使后人读之不由引发生命之思。  相似文献   

19.
解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诗集《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中的同名诗——《扫烟囱的孩子》,分析诗人从信奉上帝转为唾弃上帝的历史原因。结合《扫烟囱的孩子》一诗在反抗"社会不公义"的社会运动中所起的历史作用,指出诗人布莱克与支持他的"诗人们"才是能够承担起拯救孩子使命的真正上帝。  相似文献   

20.
诗是情感的结晶。好的诗是与作者的学识、阅历、人品、思想分不开的。荣华先生不但是一个主观之诗人,也是一个客观之诗人。他的《续华集》除了在写作上具有情感美、意境美、音韵美之特点外,其内容涉猎面也比较集中。它主要表现在描写游历中的祖国山河之美,抒发应酬中的同学、朋友、亲人之情,赞叹交际交流中的人与事,情与义,爱与恨。诗集中不难看出诗外有意,诗中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