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八世纪英国经验论哲学家休谟怀疑由特称陈述过渡到全称陈述或由已观察到的事件过渡到尚未观察事件的推理的合理性,认为归纳推理的概括结论或关于未来的预测是不能够证明的,概括或预测陈述的真是没有保证的。换句话说,归纳方法的成功是没有保证的。休谟提出的这个归纳推理的辩护(justification)问题,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休谟问题。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表述,因而也有各种各样的解答。我们把“归纳”一词按照古典用法解释作“由经验进行概括”,即指称下述的推理规则:  相似文献   

2.
当代著名美国科学哲学家古德曼(Nelson Goodman)在他的《事实、虚构和预测》([1])中提出“新归纳之谜”,即如何区分可投射假设(projectable hypotheses)和不可投射假设(unprojectable hypotheses)的问题,亦即如何区分可被证据认证的假设和不可被证据认证的假设的问题。新归纳之谜在西方哲学界引起相当强烈的反响,其程度或许可以同休谟提出的“旧归纳之谜”即归纳的合理性问题相比。这两个归纳之谜都是历久不衰的,并且至今尚未得到圆满的解决。在古德曼提出的新归纳之谜的若干例证中,最令人感兴趣同时也最令人困惑的是他的“绿蓝悖论”。本文将介绍并评价历史上围绕绿蓝悖论所进行的一些  相似文献   

3.
归纳问题:一个实用的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虽经200多年的辛劳,哲学家们寻求辩护归纳合理性的努力,比起休谟最初的论证来说,实质上并没有前进哪怕一步;因此有“归纳是科学的光荣,哲学的耻辱”之感叹。这并不奇怪,因为休谟实际上已提出了关于在人的认识领域中不可能得到辩护归纳合理性之根据的决定性论证,而这一点一再被人们所忽略。本跨过单纯的认识领域,沿着,赖欣巴哈等人开辟的实用主义方向,独立提出并系统地论证了一个归纳合理性的辩护框架。  相似文献   

4.
休谟问题组与浑沌理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休谟问题是一组与因果性有关的问题,而归纳问题是派生的,休谟机智地区分了命题“同因同果”与命题“相似的原因导致相似的结果”,认为两之间没有严格推导关系。当代浑沌理论证明休谟的观点完全正确,浑沌运动并不违 反因果律,只对操作性困晨律施加了限制。  相似文献   

5.
经验推理问题是休谟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此问题又分为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休谟是从对因果问题的质疑入手的,从而把因果推理归结为恒常会合的推理即归纳推理。进而得出结论;恒常会合“推理”其实只是人们的心理习惯,因果推理也是如此。休谟指出,事物的“独立存在”和“继续存在”像是人们感觉到的,其实只不过是人们出于思维方便而作出的一种假设。这样,休谟认识论的两块基石即经验和理性便被休谟本人摧毁了,而他却以心理主义或情感主义的自然主义态度泰然处之。  相似文献   

6.
贝叶斯方法论是从现代概率论的贝叶斯主义扩展和提炼而来的。它的意见收敛定理表明,随着证据的增加,验前概率的主观性和私人性将被验后概率的客观性和公共性所代替。按照贝叶斯定理改变置信度被称为动态合理性。然而,动态合理性依赖于条件化规则,这样,归纳法的合理性问题变成条件化规则的合理性问题。为条件化规则加以辩护的动态大弃赌方案的失败使豪森转向休谟和拉姆齐的立场,即只承认归纳推理的演绎合理性。本文着重对豪森关于休谟问题的这一观点给以分析和评述,并指出,沿着另一位贝叶斯方法论的创始人德菲耐蒂的方向,以意见收敛定理为基础,可望对休谟问题的解决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莱布尼茨先于休谟提出了归纳合理性议题,但人们往往忽视了他的归纳逻辑思想,将其视为一个纯粹的理性主义者。莱布尼兹对归纳的论述广泛地散布在他的诸多著作和手稿中,在归纳辩护上表现出折中主义倾向。他把归纳合理性限定在偶然的似真领域,而归纳合理性依赖一些形而上学的普遍假说原则,既强调经验归纳对于获取事实真理的必要性,同时又采取了理性主义的辩护路径。莱布尼茨在其归纳辩护中提出了假说-演绎法的雏形:"先验猜想方法",闪耀着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光辉,在宏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中给经验探究留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自休谟以来,归纳问题一直是困扰西方经验主义科学家和哲学家的难题。德国哲学家莱欣巴哈在分析休谟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归纳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案-概率论的归纳逻辑,对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缺乏辩证思维,他并没有真正解决归纳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归纳辩护     
两个半世纪以来,“归纳问题”始终困扰着逻辑学界,乃至整个哲学界,多少人“前赴后继”去攻克它,它却“磨炼”得更坚固、顽强。这种局面实在耐人寻味,为什么找不出圆满的解决办法呢?我认为,唯一的解释是“归纳问题”的提出本身是不合理的,它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因为但凡真正的问题在理论上说都应该是有解的。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用反证法论证休谟对归纳的怀疑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在实践中也是站不住脚的,从而为归纳进行辩护。  相似文献   

10.
休谟首先对归纳法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并给以否定性的结论。在康德看来,休谟问题的产生是传统哲学自身的缺陷所致,即让人的理智符合经验。康德则把这个次序颠倒过来,让经验符合理智,是理智把因果必然性加到前后相继的两类经验事件之中。这样的因果性属于康德的先验范畴。康德自认为他的先验哲学已经对休谟问题给以完满的解决,然而,许多学者认为,情况并非如此。本文进而把"随机性"和"统计性"作为先验范畴,同因果性构成一组。同时提出两条范导原则即"普遍因果性原则"和"普遍随机性原则",并为之进行辩护,以此作为关于休谟问题的康德方案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在主观主义概率论中,概率被解释为置信度,置信度被解释为公平赌商。这一做法得到一个定理的有力支持。即所谓的“大弃赌定理”。由大弃赌定理进而得出一条合理性原则,即:一个置信体系是合理的,当且仅当,该置信体系满足概率演算公理。主观主义概率论据此为归纳合理性进行辩护。本文认为,大弃赌定理与归纳合理性并无实质性关系。大弃赌定理的真正意义在于表明,把主观置信度作为概率的一种解释是恰当的、但是,恰当的解释并非只此一种,而可以有多种,如把概率解释为相对频率等。经典主观主义概率论的错误之一是把概率解释的恰当性与概率归纳的合理性混淆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在为归纳法进行辩护的过程中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定律与反事实条件句——兼论“新归纳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定律和偶适概括在自然语言中都是全称命题。如何把二者区别开来呢?这就是古德曼所说的“新归纳之谜”。古德曼和亨佩尔等人在一定程度上指出科学定律和偶适概括的区别.即:(1)前者可以支持反事实条件句而后者却不能;(2)前者能够得到归纳证据的支持而后者却不能。本文将揭示科学定律、偶适概括和反事实条件句的逻辑结构。并对枚举归纳法的推理规则给以精确的表述,从而对新归纳之谜给出进一步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点把康德的知识论定位为主观论、现象论、不可知论和建构论是有缺陷的,这从根本上忽视了其知识整体论。康德在“先验分析论”中通过确立“统觉的综合统一性原理”这一人类知识的最高原理建立了知识的整体论,从而不但克服了其前辈休谟的心理原子主义和莱布尼茨单子论的认识论中的原子主义错误,而且表明了包括现代分析哲学在内的认识论上的原子主义必然无法为人类知识和道德的合理性、事实和价值的统一奠基。  相似文献   

14.
休谟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谟问题自提出以来,不少思想家从自己的学术观点、研究兴趣和独特的理论视角来理解和阐述这一问题,形成了不同的解读模式和解决方案。休谟问题的解读模式主要有,在价值论或者道德哲学的维度把休谟问题解读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在认识论或者逻辑学的维度把休谟问题解读为科学知识何以可能问题;在知识论维度把休谟问题解读为知识的接受问题。解决方案可大致归结为三类:辩护方案、否定方案和消解方案。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性问题是随着近代科学一同产生的。当伽利略把“实验方法和归纳法与数学演绎法结合起来”创立近代科学时,科学就面临了合理性问题:如此建立的理论何以是可接受的?面对来自宗教和哲学的攻击,作为科学家的伽利略自然而然地对科学合理性作了如下辩护:1.科学是可经验的;2.科学是合逻辑的。稍后形成的近代西方哲学和19世纪后半期形成的实证论哲学,其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按照伽利略所设定的“经验和逻辑”框架来对科学合理性进行哲学层面的论证。但是,无论是从笛卡尔、洛克经莱布尼茨、休漠到康德的知识论哲学,还是孔德、马赫的实…  相似文献   

16.
归纳问题是科学哲学与认识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的目的是寻找从已知预测未知、从有限经验推广到一般规律的归纳推断的合理性的基础。自从休谟提出归纳怀疑论的现代表述以来,尽管人们尝试了许多方式试图对其进行回应,但它们都没有得到普遍接受。本文论证的观点是,在机器学习领域所通行的验证因果发现算法的推理模式提供了一种回应归纳怀疑论的特殊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具有与传统的科学哲学确证理论不同的特征,并且还能够揭示出归纳推断问题的更为精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科学辩护是科学假说转化成科学原理的必经阶段,归纳法是科学辩护的基本模型。旧归纳之谜引出了科学辩护的合理性问题。溯因推理作为一种广义归纳法,同样遭到旧归纳之谜的质疑。除了科学发现功能,溯因推理还可以视为一种有效的科学辩护模型。人工智能中的溯因推理的辩护特征,充分表明归纳推理在方法论上的固有缺陷,尤其是科学确证中的证成问题。对科学辩护进行方法论上的保证,为科学辩护而辩护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新归纳之谜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介绍古德曼的理论,后一部分阐述我们自己的见解。一、古德曼的理论 1.新归纳之谜的提出当代著名美国科学哲学家古德曼(Nelson Goodman)在他的《事实、虚构和预测》([1]、[2])中提出“新归纳之谜”。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是相对于休谟的旧归纳之谜而言的。古德曼和休谟都把注意力集中于一种最基本的归纳推理即简单枚举法上。这种推理的形式是:S_1是P,S_2是P,……S_n是P,所以,所有S都是P。或者:S_1是P,S_2是P,  相似文献   

19.
交流理性与逆向归纳法悖论的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向归纳法是求解动态博弈的具有演绎性质的方法,然而在蜈蚣博弈(罗森塔尔于1981年提出)之中由它得到的纳什均衡解因不合理,违反直觉而被认为是一个悖论。本文通过引进新的合作性的均衡解概念,使该悖论得到消解。合作性均衡是博弈参与人通过讨价还价这样的“言语行为”在“交流”中得以实现的,而由逆向归纳法得到的完美纳什均衡是在“沉默”中实现的。合作性的均衡所实现的是交流合理性,它能够使所有博弈参与人的支付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前人对休谟问题的回答,分析了各种回答存在的基本问题.结合心理学对归纳推理的研究结果,提出归纳推理可分为概括和推理两阶段的观点.在此观点基础上,将归纳推理经历的思维过程分解成五部分,指出归纳前提具有不充分性特点,为表达完整的归纳推理过程构建了四个补充前提.根据归纳推理合理性取决于归纳原则是否具有保真性的思想,提出归纳原则的形式为:φ(A,P),X∈P/φ(A,X),论证了这个形式具有保真性,因此归纳推理具有合理性.或然性是归纳推理的基本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归纳推理初始前提的不充分性,初始前提无法保证补充前提3和4为真,而不是归纳原则不具有保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