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现代社会,"专利"已经在相当程度上称为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具体体现.专利制度作为鼓励、保护科技创新的法律制度,是促进和利用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因此,努力抓好专利工作,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专利制度是保护人类智力成果,促进科技进步的基本法律制度,本文就专利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专利文献和交叉许可等战略进行自主创新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关于专利战略的思考--正确理解和运用专利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85年我国开始正式实施专利制度之初,专利战略的概念就已介绍到我国.专利制度的精髓是以对新技术发明独占权的法律保护换取新技术发明内容的公开,充分体现了法律、技术和经济的结合.因此,专利战略不是单纯的法律、技术或经济战略,而是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综合性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科技报告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科技报告知识产权制度是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严格保护科技报告知识产权,可以有效激励创新,有利于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对统筹管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制度具有参考借鉴作用。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阐述法律及政策中存在着科技报告作品性质界定难,著作权归属判定难,知识产权保护难等问题。认为将科技报告作为单独的作品类型纳入著作权法,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是解决现存问题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国际企业竞争的新形势和国内企业创新的需要,使得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建立一种有利于本国企业创新和获取专利的知识产权制度,改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被动挨打的局面,并获取经济增长的长期收益."二级专利体系"通过对后续创新者边际性创新的针对性保护,提供了发展中国家企业从复制性模仿过渡到模仿创新所需要的制度支持,从而获得了技术持续进步和经济赶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良性互动的外部条件是社会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创新激励和广阔的创新空间;其内在根据是企业同时成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主体,并拥有一个企业家群体,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过程的四个环节是:企业制度安排规定了员工的技术创新激励和技术创新空间,并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险和约束机制、信息机制、整合机制;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市场/技术环境的变化;制度的不均衡将要求进行特定层次的制度创新;进而为技术创新建立新的制度平台;从技术创新活动中产生的知识、化、人才以及展现出来的发展远景,既为企业制度创新规定了方向,也为之提供了适当的条件和资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果奠定了制约企业下一步创新的制度与技术基础,两种创新的互动正是重建其技术/制度特异性的适应性过程。本提出的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为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促进我国成果转化,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制定了<实施〈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专利体系能力建设是推进我国成果转化、创新激励机制建设的一个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加快基础研究发展需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完善财政投入制度,完善激励制度,建立科学评价制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植物新品种保护同专利、商标、著作权一样,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 国际上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方式主要有:(1)专门法律保护:通过专门法律授予植物新品种所有权人在一定时间对授权品种享有独占权.植物新品种保护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对育种者权利进行保护的一种形式.(2)专利保护:考虑到植物品种的特殊性,多数国家的专利法明确规定不授予植物新品种的专利权.但有少数国家对除块根植物外的无性繁殖品种给予专利保护,如美国.  相似文献   

10.
开放科学及建构的制度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制度模式,前者属于科学共和国"Republic of Science",后者属于技术王国"Realm of Technology",两者具有天生的互补性。开放科学作为一种非市场化的激励制度,提出一套基于优先权的报酬体制,强调在知识产权保护前提下追求创新知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对于催生高质量的研究和创新(Research&Innovation)至关重要。本文在阐述开放科学起源、发展与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重点从公共资助、累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分工四个方面,深入探究了开放科学建构的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11.
促进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的机制探索与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日本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和运行机制比较,分析大学技术转移模式之一的OTL发展的主要原因、OTL的技术转移效果,对大学专利许可机构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制度比较分析。提出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成为主要国家创新政策的重点;进一步在操作层面明确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权益;在我国现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基础上,通过试点,建立一批专业的大学专利许可机构。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行为主要包括:积极发挥政府科技创新导向战略功能;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法律制度;构筑促进科技进步的国家创新体系;制定强有力的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招揽和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一、孕育和激励科技创新的源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15年以来,运用国家财政投入的66亿元资金,累计资助各类项目52 000余个,受科学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22万篇,撰写学术专著约7 400种,获得专利1 70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609项,省部级奖5 302项.科学基金为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孕育我国科技创新的源头,解决了许多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4.
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内在的辩证关系。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制度,使经营者自身的效用和公司的利润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经营者起到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但是其产生正激励效应的前提是股票价格能真实反映公司业绩,而在我国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的条件下,股票期权在实施过程中的负效应逐渐体现出来,只有激励动力匹配、约束监督机制得当、传导畅通,才能对这种负激励效应进行有效制衡,使股权激励真正达到促进公司治理和价值提升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从哲学角度辩证的研究股权激励在我国能够顺利实施的配套制度和措施,避免股权激励可能产生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专利技术再创新项目查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查新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着重要的信息支撑.专利技术再创新(也称专利二次开发)项目查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项目查新类别.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详细分析了专利侵权诉讼的法律效益,提出了以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的具体途径,希望从法律的视角对规范集成电路企业的经营行为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审视中华民族精神本身,为科学精神的融入提供了根据和条件。把科学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精神,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中寻找科学精神的渊源,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形而上"的伦理精神落实到"形而下"的科学事业上;转变教育理念,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良性互动;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保护激励创新精神和成果;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营造更加民主开放的社会环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把科学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精神,任重道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视域来看,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制度创新具有契合点,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从产业发展的实际来看,一方面,技术创新推动了文化产业制度的创新,但技术创新宽泛性为制度创新设置更高壁垒;另一方面,制度创新也推动了技术创新的进程,但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滞后性又成为技术创新的内在障碍。于是,形成了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的二元悖论。而要走出两者关系的悖论,需基于技术创新对文化产业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9.
广东经济与科技发展在全国具有引领性。以广东省研发补助专项资金资助的12850家企业为研究整体,采用分层取样方法抽取450家企业为有效调查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广东财政研发补助专项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激励效应,主要是通过缓解企业创新资金约束、分担创新风险、优化创新融资环境和提高创新决策水平四条作用路径发挥激励效应。同时,研究发现,研发补助政策的知晓度、专项资金的监管水平、政府职能的“条块分割”和区域发展的结构性失衡是制约激励效应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应,应统一研发“加计扣除”认定标准、加强宣传力度、构建整体智治的大数据监管平台,以及实施差别型研发补助政策。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实体能否成为法律主体存在争议。基于理性是法律主体判断标准这一通说,传统法学倾向于否定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其实,自然人和非自然人法律主体遵循着不同的判断标准。理性是自然人法律主体的判断标准,拟制是非自然人法律主体的判断标准。据此,更应重视法律主体制度的法律技术价值,人工智能具有成为法律主体的合理性,以合理分担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责任。但从现实性出发,人工智能成为法律主体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