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技政治契约张力论--戈斯顿委托者-代理者理论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D.H.戈斯顿近来建立了科技与政治之间一种新的委托者-代理者理论模型.戈斯顿认为:委托代理契约关系是政治与科学间的基本关系;研究活动是依赖求实和效益而进行的;二战后的社会与科学的契约中假定,求实与效益是自由的科学的自动产品,它经受住了忠诚、财金责任及科学家技术目标的诉求;直到20世纪80年代,各种科学不端行为和跌落的经济绩效打破了政治与科学间的这种信赖,契约张力失调;为重构这种信赖和解决委托代理中的问题,科学家与非科学家须在新的边界组织中携手合作;灵活的体制设计可创建政治与科学间稳定的伙伴关系,协调科技政治间的契约张力.本文对戈斯顿委托者-代理者理论模型中的角色定位、求实和效益、边界组织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认为其中孕育着科技政治之间契约张力有机互动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研究生参加科研道德教育课程学习的前后期跟踪问卷调查,基于SPSS统计分析,探讨了科研道德常规课堂教学对研究生科研道德行为认知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科研道德教育对研究生在科研不端行为问题的认知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于研究生在科研活动问题行为的认知有显著影响。通过教育,研究生对于科研道德行为中的问题行为的认知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对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的问题行为,通过教育途径是可以纠正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政治空间存在着三种根本的张力:价值张力(取向的离合)、权力张力(干涉与自由)和契约张力(委托与代理)。它们分别作用于思想、规范及运作三个层面。正是这三种张力的有机结合,推进着科技与政治之间互动关系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4.
"科研诚信范式"是在批判继承"默顿范式"、"科研过程诚信"以及美国国会CRI相关思想基础上而得以确立的。作为一种培育负责任研究行为的伦理文化环境,科研诚信具有科学家个体与科研机构或组织等双层内涵,并受到来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在认识论上不仅能合理解释和预测科研不端行为的演变机制,而且在方法论上能正确引导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的相关政策设计以及科研人员的行为,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的四届世界科研诚信会议,逐步形成了科研诚信的全球共识及其实践的国际拓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1月26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未来论坛联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题为"守望蓝天:决战雾霾前线"的科普讲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王跃思以《我国(北京)大气霾污染现状、防控办法和面临的挑战》为题,围绕雾霾的诸多相关议题为到场的近300名观众进行解读。全国科技名词委大气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气象出版社社长王存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徐东群等专  相似文献   

6.
以前人涉及较少而又必要的史实资料为基础,引入并改造西方关于政治与科学关系的"委托代理"理论,将建国初期的主要行动者根据其功能目标和行为规则加以区分:执政党、行政部门和科学机构,三者围绕利益、权力与价值在建国初期充满变数的历史情境下展开委托代理多方互动,促成了建国初期中国科学建制化的产生、演进和定型。进而将建制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7.
道德的"是"与"应当",是伦理学的基础问题。现代伦理学由传统道德心理学的行为-表现层面深入到道德主体大脑的生理-物理层面来研究人类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的实际运行状况,即道德的"是"。这一方法实际是在"外部的"行为-表现和"后台的"生理-物理活动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它除了对道德思维的事实作出生理-物理层面的说明之外,并不能探讨道德应当问题。这一事实也从另一角度印证了休谟关于不能从道德的"是"推出道德的"应当"的观点。与之相对照,传统伦理学中的"整体视角"应该是我们研究道德应当问题的理论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伦理意识形成于人际交往过程中。大数据环境下,由于人际网络广度的拓展、人际身份的虚实交错等,逐步淡化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就在大数据这种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下,"道义论"和"后果论"为代表的社会道德评判策略也处于一种被遮蔽的状态下;大数据环境基于此造成了一个道德规范容易放松道德约束的行为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道德失范行为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发展,一些问题开始凸现并呈不良发展趋势,那就是导师(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署名问题。所谓导师署名,即学生(主要是硕士生或博士生)的作品(主要是论文)在发表时往往挂上自己导师的姓名,而且,第一作者往往是自己的导师。  相似文献   

10.
科技人才的任用和评价中的科学道德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科学道德建设中,人才的任用、评价中的道德问题已成为最引人关注和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科研实力和水平的提高。本文仅涉及科技人才任用和评价中产生的科学道德问题,从制度安排、科研主体、科技管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 事实上,科技人才任用与评价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不是单纯违背科学道德的问题,更多涉及到制度的安排和实施所导致的后果。因此,一方面,要对科技人员和即将走上科研岗位的学生进行科研诚信①教育,另外,建立一种国际通行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惩戒机制是有效的防范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女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影响因素,采用人口学变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运用SPSS数据分析方法,对武汉七所高校的348名女硕士研究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女硕士研究生的整体幸福感水平较高,个体差异较大。人口学变量中只有生源地、所在年级和家庭经济状况在主观幸福感的总体幸福感、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性别、学历、独生子女状况、年龄、所学专业和婚恋状况只在主观幸福感的部分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根据研究结果建立女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影响因素模型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表达作者主编<科学人文读本>的理念和总结有关教师使用这个读本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的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模式.作者把科学划分为自然知识形态的解释层面、器物形态的技术层面、精神形态的态度和方法层面、组织形态的建制层面、与背景和效果相联系的社会层面.按照这5个层面,并且联系科学生活和相关的社会生活,作者设计了由8个板块组成的阅读框架,以此选择科学人文经典读物.在这个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分析地、扩展地、研究地解读这些读物,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讲述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哲学家泰奥弗拉斯特是亚里士多德的大弟子,不论是其学术成就还是人生轨迹都深受导师影响。作为吕克昂第二任管理者,他投身于亚里士多德的学术与教育事业,勤勉教学,潜心研究,同时努力改善学校的基础建设,真正将漫步学派发扬光大。在西方植物学史上,泰奥弗拉斯特因其两部存世植物著作被誉为"植物学之父";书中远超前人的植物知识为之后18个世纪的植物研究奠定了发展基调。身为一代学术大家,泰奥弗拉斯特尊师重道,著作等身,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技术对科学研究的结构性嵌入,正在消解科学研究的偶然性张力。智能技术对科学研究偶然性的悬置,用技术的有限性替换了人类解放的可能性。科学研究的客体主体化,彻底将人暴露于自我消解的危机之中。重构科学研究范式,重塑科学精神,使人重获面向未来的现代性,是人工智能时代科学研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对科技发展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国外很早就有所研究。我国近20多年来,对此作了大量工作,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笔者觉得在这些研究中还有些问题没有澄清,有些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很值得商榷。现把它分为五个方面进行讨论。即指数规律与周期规律是否性质不同的两个规律;速度研究能否限于经验概括性研究;速度变化规律是因果规律还是非因果规律;什么样的人才与成果能列入科技统计指标之中;横向排序指标是应该重结果指标还是应该重效率指标。  相似文献   

16.
波普尔曾经指出,科学哲学的诸多问题中存在着一个中心问题,这就是科学知识增长的问题。在我们看来,逻辑哲学中同样存在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形式系统内的推理有效性是否恰当地符合非形式原型的问题,亦即恰当性问题。整个逻辑哲学都是围绕着逻辑系统内有效的形式推理如何与系统外的非形式原型恰当相符这个问题展开的,其他问题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朱熹的科学研究颇具特色,主要体现为"主宾之辨"的认识论前提、"理一分殊"的宇宙观基奠、"格物致知"的核心方法论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理性精神等几方面。这些研究特色成就了作为科学家的朱熹,而同时亦限制着朱熹在科学研究上难有更大的作为。通过对朱熹科学活动的个案研究,对人们正确认识评价朱熹及其科学研究、儒学与科学的关系乃至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以及科学哲学学科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及控制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973计划项目"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及控制基础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项目的科学前沿及背景、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对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贡献等,并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国内的科学文化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从分散、零星和局部的科学文化研究发展到集中关注诸如科学精神和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头10年,学者开始有意识、集中地进行科学文化研究并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研究路径、方法、内容和观点。代表性的人物有李醒民、江晓原、吴国盛、冯晓楠、孟建伟、盛晓明、蔡仲等。科学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应在学术研究和大众传播的不同层面上界定科学文化的含义,在科学文化学学科的视域内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