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气候特征方面,分析了2012年凉山州春马铃薯晚疫病生态环境存在背景下,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的天气气候特征为初夏阴雨连绵,天气温凉,多雨高湿。初步分析出晚疫病发生流行的规律:在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发生流行期的5月中旬~7月上旬,若出现连阴雨天气4d或持续降雨日在3d以上、日均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5%连续4~5d后,晚疫病将发生流行。该结论可作为凉山州春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预警指标,为晚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魏国宁  张尚宁  王效瑜  李玉莲 《科技信息》2012,(35):432+440-I0432,I0440
马铃薯是我区的主要粮菜兼用作物,在宁夏南部山区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2012年面积达213.4万亩,马铃薯晚疫病害时有发生,铃薯危害严重,一般年份造成马铃损害失8-13%,严重年份达45.8%左右。宁南山区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总降水量较少且较集中,适合马铃薯生长,同时也适合于马铃薯晚疫病害的发生流行,不仅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甚至对他们的粮食安全供应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为使马铃薯产业能够长足发展,摸清病害流行原因,主要从使用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以及改进栽培措施方面着手,进行试验调查、收集、分离和保存宁南山区马铃薯病害的生理小种,为药剂防治和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定西科技》2005,(3):52-54
(一)晚疫病 晚疫病是目前马铃薯主产区最严重,造成减产最大的真菌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脱毒种薯增产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马铃薯脱毒种薯与未脱毒种薯相比较增产的主要原因,本文对两者晚疫病的发生情况、物候期情况、地下块茎重量、结薯数情况进行了的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得出结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晚疫病发生轻;大薯中薯块茎增加、小薯块茎减少;马铃薯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提前、块茎膨大早、膨大期长;植株的株高茎粗提高叶片增大使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强;最后促成马铃薯的产量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及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目前推广应用的防治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马铃薯薯块形成期开始施药控制,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原种的繁育产量;在收获后正常的贮藏条件下,经药剂处理后的薯块上马铃薯晚疫病自然感病率大大低于未施药防治的清水对照薯块,保证了马铃薯种薯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1969年到1985年17年期间测定了呼和浩特郊区所种植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成分。查明在晚疫病流行年毒力强的生理小种常常出现或出现比较早。在晚疫病发展受到抑制的年份,通常生理小种1;4和1.4占优势。马铃薯块茎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毒力和晚疫病流行有一定关系。我们查明在马铃薯混合种植时的晚疫病流行早的份,不同毒力的、生理小种在早熟易感品种块茎中越冬。我们结论是对于晚疫病菌复合生理小种出现来说与新的性基因存在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1969年到1985年17年期间测定了呼和浩特郊区所种植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成分。查明在晚疫病流行年份毒力强的生理小种常常出现或出现比较早。在晚疫病发展受到抑制的年份,通常生理小种1,4和1.4占优势。马铃薯块茎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毒力和晚疫病流行有一定关系。我们查明在马铃薯混合种植时的晚疫病流行早的年份,不同毒力的生理小种在早熟易感品种块茎中越冬。我们的结论是对于晚疫病菌复合生理小种出现来说与新的抗源存在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晚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萍 《榆林科技》2007,(5):48-48,61
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 tans(Mont.)de Bary)侵染马铃薯引起的晚疫病一直是全球马铃薯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本文主要介绍马铃薯晚疫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提出防治该病对策。  相似文献   

9.
云南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流行学与降水量和温度关系密切.云南晚疫病可分为晚疫病高发生区,该区包括昭通以及海拔2200 m以上的高寒山区.常发生区,包括滇中曲靖、昆明等海拔2000m左右的山区.轻发生区,包括迪庆等海拔3300 m左右的高原地区.应用CASTOR马铃薯晚疫病预测软件,筛选出Ullrich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预报云南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配套采用Hobo H8 RH/T自动气象测量仪,建立了田间直接或远程的晚疫病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0.
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发病范围广。一般发病田块,病株率可达40—80%,流行年份全田毁灭。被晚疫病侵染的块茎,除在田间腐烂外,贮藏过程中病情还会进一步发展,严重的造成毁窖。用病薯作种薯,幼芽、幼苗腐烂致死,造成缺苗断垄,为害极大。2006年,临沧市马铃薯种植面积19.6万亩,晚疫病发病面积12.4万亩,占61.7%,呈现出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病害程度日趋严重的特点,严重制约着我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定位马铃薯抗晚疫病主效基因R1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疫病是马铃薯第一大病害。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R10抗谱广、应用价值大,常用于马铃薯抗病杂交育种。R10位点位于马铃薯11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与已克隆的抗晚疫病基因R3a同属于抗晚疫病主效位点的单倍型。对包含195个基因型的R10基因的分离群体进行了晚疫病菌株接种和遗传分析,确定R10为抗晚疫病菌株89148-9的主效单基因。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和BSA分析,开发了6个与R10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将R10定位在1001T和C2_At5g59960两个遗传距离为2.6cM分子标记之间。R10位于已克隆的抗晚疫病基因R3a的近端粒区。本研究所获得的遗传图谱为通过图位克隆和比较基因组学克隆R10基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马铃薯晚疫病危害症状及发病原因的调查,提出了针对该病选用抗病脱毒种薯,种薯消毒、加强田管及药剂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常马铃薯块茎薯片在熟休眠关头吵感染晚疫病亲合性生理小种,或轻微感染晚疫病亲合性这与热休眠块茎中咖啡酸,植物保卫素和钩吻萤光素含量多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晚疫病属藻菌纲、霜霉目、疫霉属,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凡种植马铃薯的地区均有发生,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可危害叶片、叶柄、茎、薯块,不但造成当年生产减产,同时也是次年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来源。镇巴县常年种植马铃薯18万亩以上。高半山区更是其主产区。近年来该病扩散、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如遇适宜气候条件,有大流行趋势。因此,对马铃薯晚疫病及防治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及时有效地防治。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学》2016,(6):887-891
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构建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对原始样本进行归一化处理,应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初始权值、阀值,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构建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来改善BP神经网络算法本身的缺陷,提高学习精度,预测准确度.仿真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误差率较低,稳定性较好.实践证明,将GA-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中是可行的,能够实现晚疫病流行程度的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我区的主要粮菜兼用作物,在宁南山区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2006年面积达213.4万亩,马铃薯晚疫病害时有发生,铃薯危害严重,一般年份造成马铃损害失8-13%,严重年份达45.8%左右。宁南山区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总降水量较少且较集中,适合马铃薯生长,同时也适合于马铃薯晚疫病害的发生流行,不仅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甚至对他们的粮食安全供应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为使马铃薯产业能够长足发展,摸清病害流行原因,主要从使用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以及改进栽培措施方面着手,进行试验调查、收集、分离和保存宁南山区马铃薯病害的生理小种,为药剂防治和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CARAH预警模型在青海马铃薯晚疫病测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CARAH预警模型在青海马铃薯晚疫病测报上的适用性,本研究以青海省互助县台子乡为例,对该地区7—8月份的气象数据与田间晚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测报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育期内,晚疫病共发生了2代、完成了3次侵入,与田间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同时,利用测报结果对病害进行了防治,实践证明CARAH预警模型对当地晚疫病的测报具有指导性,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喷施68.75%银法利悬浮剂75ml/亩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0d防效62.8%,药后20d防效63.8%;且对马铃薯安全,较空白对照亩增产16.1%。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凉山州冕宁县马铃薯主产区开展了687.5g/L银法利SE、70%安泰生WP、58%甲霜灵.锰锌WP、25%甲霜灵WP四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四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687.5g/L银法利SE防病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AVR ATmega128单片机的马铃薯晚疫病小型监测预警系统.基于Wallin模型,设计了一套采用AVR ATmega128作为控制器、传感器数据获取、太阳能电池供电、GSM模块实现网络通信的温湿度监控系统,实现了监测点与种植户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通过监测马铃薯生长环境的温湿度,能够计算出晚疫病发生的风险值.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能够为种植户提供有效的晚疫病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