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实时操作系统中要求中断响应实时性强的特点 ,提出了将中断响应分为中断处理和中断服务两部分 ,并且根据这种中断响应机制设计了多级中断服务请求队列 ,对临界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这些技术应用于某型号高空无线电高度表 ,使其测高值达到 1 5 0 0 0 m,误差为低空 1 %  相似文献   

2.
MCS-51系统外部中断响应频率的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使用6MHz和12MHz晶振频率,测试MCS-51系统的外部中断响应频率。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中断服务时间和中断响应延迟的存在,MCS-51系统的外部中断响应频率是受到限制的;最高可测试的外部中断响应频率大约是65kHz。本实验为合理和有效应用MCS-51系统的中断控制资源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用不同的中断请求线进行中断或中断嵌套服务的操作实验,结果表明:IRQ2仍可作为独立有效的中断请求线使用;空闲的IRQ10、IRQ12和IRQ15都是外部中断源可选用的有效中断请求线。本实验结果为合理、有效地应用PC/ATX系统的中断控制资源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中断控制技术模拟3种不同的中断响应延迟,定量测定分析MCS-51 中断响应延迟中对断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MCS-51系统内置计使用低分系数对高率计数脉冲计数时,受中断响应延迟的影响会产生较大的计数误差,同时发现长短不同的中断响应延迟对于内置计数器的有效分频系数的限制有所不同,文中还探讨了有效使用调整模型消除计数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业监控系统经常遇到的有关实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叫“伪中断服务”的编程方法,说明了这种方法的结构,介绍了编程方法并用C语言源程序给予说明.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了同时中断优先级和并发中断优先级等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断响应过程,用中断处理次序概念从本质上描述中断处理中的优先含义,从而实现对系统机中中断源处理的优先级别的自由调整。给出了在PC系列机环境下,改变并发中断优先级,实现理想的中断处理顺序调整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章研究了M*Core的中断机制,设计了与M*Core兼容的中断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中断响应快及中断处理方案多样的优点;同时给出了实测的中断控制器的性能结果。  相似文献   

8.
PCI总线有四条中断线。所有PCI设备共同使用这四条线向系统申请中断,中断请求经可编程中断路由器路由到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某条中断请求输入脚IRQi,再由中断控制器代理向CPU申请中断,CPU响应中断后,从中断人口表中取得人口或顺次入口链查得人口,再转人中断服务程序执行.  相似文献   

9.
uCOS实时响应问题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在实际应用开发中uCOS实时响应问题的解决方法,围绕振速中断服务、上下文切换速度以及特高速系统中精确响应时间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在Windows 9x保护模式下硬件中断的响应过程,提出了用16位DLL和VXD两种方法,在应用程序中响应硬件中断。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M Core的中断机制 ,设计了与M Core兼容的中断控制器 ,该控制器具有中断响应快及中断处理方案多样的优点;同时给出了实测的中断控制器的性能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中断优先权以及中断屏蔽等概念不理解的情况设计了一款简单实用的由8031组成的中断实验系统.通过该实验,可以直观地看到中断、中断优先权、中断屏蔽、外中断源扩展的过程,使学生较容易地理解掌握单片机控制系统中中断的处理方法,提高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单片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人们越来越关心如何进一步增强单机的中断功能,本文从软,硬件相结合的角度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利用8259蕊片实现单片机的矢量中断和多重中断嵌套的方法,以及如何防止中断重入和多重中断交叉嵌套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极大地提高单片机的中断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较系统地讨论了Z80中断的响应过程、接口电路及其相应的硬、软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叙述单片机中断及其种类,讨论它的外部和定时中断,并分别给出了程序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常用单片机中断功能扩展方法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 ,用编码器扩展单片机中断功能 ,提出了采用中断向量表实现中断功能的软件设计方法 ,并给出了参考程序。这种扩展方法具有接口电路简单 ,软件实现容易 ,不耗费单片机内部资源 ,中断响应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对目前存在的数据包捕获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捕包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于: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冗余的拷贝、频繁的中断响应以及上下文切换所造成的开销。主要针对影响捕包性能因素之一—频繁的中断响应,分析网卡工作方式和传统捕包平台的数据包传输过程,运用设备轮询机制改进频繁的中断响应,以实验进行验证并对数据结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系统级的角度分析了IBM—PC机中断系统结构,并给出实例说明中断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Windows的虚拟无线电具备界面友好、用户基础广、易于维护升级等优势,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但其实时性缺陷是制约其应用前景的主要因素。采用RTX提高Windows操作系统实时性是扩展该类系统应用的有效途径。针对RTX虚拟无线电系统,给出了其中的高速数据接口设计方案,提出了基于XILINX ML605开发板完成FPGA程序,基于RTX系统设计驱动程序的方法,进行了数据接口实时性能测试。经过100万次测量,结果显示中断响应时延一直稳定在40μs以下,99.99%的中断响应时延小于20μs,基于RTX的数据接口中断响应时延比较稳定,达到10μs级的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20.
海波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46-146
中断是计算机原理及计算机教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现代计算机中毫无例外地要采用中断技术.本文介绍了作者改造计算机原理中《中断》一节的教学顺序,大胆引进了生活教育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循序渐进的介绍,对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中断”概念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