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增强现实(AR)技术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虚实配准的特性,可以消解经典实在论下真实与虚拟关系面对的挑战.沟通技术与现实的科技连续统不能直观贴切地表现实在世界中真实和虚拟的关系.基于三重实在理论,可以重新规范真实与虚拟的含义.借助对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三种形态的实在成分分析,三个世界的关系由一维线图转变为二维面图.借此可...  相似文献   

2.
真实现实、扩展现实和虚拟现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认为真实现实(real reality)、扩展现实(augmented reality)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属于同一系列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真实-虚拟连续统(reality-virtuality continuum).它们是对客观存在的三种不同的认知形态,共同构成了知识世界的范围(extend of world knowledge).  相似文献   

3.
科学创新思维中实在和虚拟范畴的流动和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在思维是指科学认识活动中保持真实性的思维活动;虚拟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的一种设想或虚构活动.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创新思维的两极.在它们之间的流动和转化中,科学创新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网络技术和虚拟实在技术为基础的虚拟世界被快速地纳入到当代社会的生产体系,消费体系和文化体系之中,如何看待虚拟世界及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成为人们高度重视的一个基本话题,本文从社会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虚拟世界的本质及其与同实世界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秉承共生的理想将是克服目前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关系理解上出现混沌化的一种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虚拟的赛博空间里,实在感因身体而存在."肉"作为"虚拟实在"之载体、比特文本之"内面",实现了虚拟实在感,进而使交往成为可能.也正是因为"肉"与"虚拟实在"之间的密切关联,既让人们享受到虚拟实在所带来的及时的、责任飘零的、碎片化的快乐,同时又不得不承受虚拟生存惯习对现实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3到虚拟世界的涌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人类已经开始创建一个崭新的世界——虚拟世界。如何确定这个世界的本体论地位以及它与物理世界的关系已成为当代哲学的前沿问题之一。本文从认定虚拟世界是对波普尔意义上的世界3的超越着手,提出了一种新的实在论——计算实在论。我们主张,实在的本质是计算,而虚拟实在和物理实在则是计算本质的两种实现方式,因此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在本体论上具有计算对等性。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进一步论证了虚拟世界的自主性和复杂性,并从它的可理解性反过来为物理世界的可知性作出了新辩护。  相似文献   

7.
有一支反实在论通过技术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强幻觉(真实与虚假在认识论上是原则地不可分辨的)来驳斥“物质实体实在论”。但这样的论证必须证明:1、如果这样的强幻觉是可能的,那么,实在论就是错误的。2、这样的强幻觉是可能的。在剖析翟振明相关论文的过程中,本文表明:1与2都是错误的。因此,通过幻觉来否定实在论的做法根本行不通。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反实在论的最后崩溃,但本文最后将论证一个对实在论更为有利的结论:我们知道“我们并没有生活在虚拟实在中”这句话是真的。  相似文献   

8.
质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牛顿在原子论的基础上定义了质量概念,结构主义与操作主义试图通过拒斥物理实在来消解牛顿质量。在场本体论中,粒子的生成论替代了构成论,质量与能量概念是等价的。广义相对论中物质与空间等同实现了物理实在与结构实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不同量子测量解释的共同基本特征的考察,系统地阐述了量子测量解释中隐含的实在观的三个基本信条,(1)在本体论意义上,承认世界的独立存在性;(2)可以对物理过程进行统计因果性的说明;(3)物理世界具有非分离性或整体性.提出了以这种整体性实在观为前提,对量子力学的实在论解释要求重新审查传统真理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论爱因斯坦的纲领实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集中论述了爱因斯坦的纲领实在论思想。1.物理实在观:双重实在(本体实在和理论帝在);2.物理学中的实在是一种纲领;3.纲领实在论余墨。  相似文献   

11.
阿尔伯特·伯格曼的兼容实在论是其科学本质观和技术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兼容实在论以整体和微观的客观实在为物质基础,以聚集实践与公众欢庆的社会实在为行动方案,以精神信仰及非科学语言的精神实在为理论核心,从而构成对实在的全面理解。文章从三种维度全面考察伯格曼的兼容实在论的研究路径,并剖析这种实在论带来的启示与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谈虚拟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虚拟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探讨虚拟现实的概念含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语义和技术的角度讨论虚拟现实的概念内涵,并对不同领域对虚拟现实的认知现状做出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13.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虚拟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探讨虚拟现实的概念含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语义和技术的角度讨论虚拟现实的概念内涵,并对不同领域对虚拟现实的认知现状做出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技术系统的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系统通常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利用并综合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等诸多技术的新技术形态。虚拟现实技术系统所营造的"虚拟现实",开辟了人类的新一维生存空间,提供了新的生存方式。其所具有的媒介功能、去蔽功能、虚拟性、互动性、沉浸性、超越性,与艺术实践活动中展现的艺术特性相融通,彰显出技术与艺术的本质同一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增强现实( AR)技术的概念和产生背景,分析增强现实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其在国内外的部分应用现状,并对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复杂的实在     
本文认为,在复杂性研究的视野中,复杂的实在概念,其基础的哲学观点是一种"结构-关系"并存的实在论;是一种"条件-过程"实在论;是一种"历史-语境"的实在论.复杂性研究丰富了实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应用综合价值高,掌握其核心技术发展方向非常关键。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虚拟现实技术历经概念萌芽、技术探索、突破发展和产业应用这4个发展阶段。以关键技术为基础,搭载软件和硬件,根据需求可构造不同沉浸度虚拟现实系统,并应用于国防军事、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工业制造、娱乐文化等领域。尽管虚拟现实发展可能会面临安全及技术等问题,但它竞争潜力大,未来应用领域会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8.
A.伯格曼以提出“装置范式论”的研究纲领闻名于技术哲学界,这一研究纲领有其内在的逻辑演进:技术作为文化力的巨大影响,引起伯格曼对技术的密切关注,成为“装置范式论”的缘起;在前人技术哲学研究基础上,基于现代技术复杂性与丰富性的经验描述,伯格曼把研究的聚焦点放在了技术人工物;基于对技术人工物的考察,他提出“装置范式”的范畴,揭示了现代技术本质结构;并以现代技术之一——信息技术进行了哲学反思,成为“装置范式论”最有影响力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玻尔的测量实在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EPR悖论引出了实在观问题,在澄清了科学实在观的概念及简要概括了传统实在观的基本点之后。重点论述了玻尔测量实在观的内容;在测量问题上,突出了测量结构的整体性和测量结果的互补性,以实现理论描述的相对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在实在问题上,划定了现象实在与本体实在的界限,在强调建立在测量经验基础上的现象实在的同时也不否认本体实在。玻尔的这种兼容哲学对科学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