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主观幸福感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新时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现状、测量工具以及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并对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针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现状、工具、内容以及干预展开新的探讨,以期为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量表法对福建省63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上;学校自然环境、教师模范作用、人际交往对生活满意有显著预测作用;教师模范作用、人际交往、社会比较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专业学习体验有显著正效应;人际交往、学校自然环境、社会比较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专业情感体验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量表法对福建省五所高校的634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中的整体情感体验趋向幸福但强度不佳;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专业情感体验城市生源的显著高于农村生源的,大三、大四学生专业运动技能学习体验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人际交往、学校自然环境、社会比较、教师模范作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人际交往的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解释风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解释风格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36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解释风格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和人际关系困扰上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大学生的不同解释风格影响着其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问卷,对山东省部分高校6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研,考察了山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和自我满意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决定的;(3)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是直接的,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既有直接作用效果,又有充当“中介变量”角色的间接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地区和江苏地区的蒙古族和汉族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蒙、汉族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取向、主观幸福感的特征和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蒙、汉族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取向存在显著差异,汉族学生的社会取向自我高于蒙古族学生,蒙古族学生的个人取向自我高于汉族学生;蒙、汉族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取向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体育专业大学生应促进个体的自我取向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使自己的主观幸福感不断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7.
研究使用Diener等人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WithLifeScale(SWLS)对喀什师范学院9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南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了南疆大学生在族别、性别、年级和城乡来源四个方面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研究发现,南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偏低,处于比较不满意的状态;所考查的四个影响因素中,族别和性别因素在0.0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年级因素在O.05水平上主效应明显,而家庭来源的差异不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各因素之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对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影响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原因,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城市大学生在总体和各分量表上的平均分都高于农村大学生。另外,在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S)、松弛与紧张(RT)两个因子上,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还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在校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种意义上说幸福感是人们毕生的一种追求,文章采用自制的<在校大学生幸福感调查问卷>,对安徽省5所不同类型高校1059人进行了调查,从主观幸福感的角度去调查研究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试图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及其差异,寻找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为高校的学生工作提供参考.结果发现:不同学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则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构成主观幸福感的一些维度上,存在着年级、专业和性别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选取300名全日制本科生,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国修订版(GWB)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现状,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发展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