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突发事故的频率和后果损失都呈现急剧上涨的趋势。针对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需求,围绕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功能、系统设计等方面展开探讨;结合灾害事故监测技术、模拟预测技术和G IS技术,讨论了该系统与城市公共安全体制的融合机制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构建城市应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框架;为城市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各种灾害分析模拟,公共安全规划以及应急决策支持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为有效提高突发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为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任娜娜 《科技信息》2013,(23):97-97,88
近十几年来,公共安全事故频发,城市公共安全成为热点问题。城市构成要素多、涉及范围广,安全问题解决较为困难。本文针对GIS强大的数据显示、查询、分析功能以及事故后果模拟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城市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联合GIS手段,制定了一套安全事故的解决方案。依靠GIS强大的空间管理功能和其他管理技术的结合,将有利于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公共安全信息系统中GIS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组件技术出发,介绍了GIS组件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运行机制以及特点,并结合上海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PSGIS)的开发,对开发中运用组件开发GIS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针对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系统GIS功能的开发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影响因素定量化分析的问题,从城市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城区内的硬件设施系统及软件设施系统3个维度分析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影响因素,构建涵盖5个潜在变量、 13个测量变量的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结构方程模型,对城市公共安全子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各个影响因素对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城市公共安全承灾系统与城市公共安全抗灾系统之间的相关性最高(0.820);在城市公共安全背景系统中人文因素对其影响较大(0.611);在城市公共安全承灾系统中生命线工程建设情况对其具有显著性影响(0.415);在城市公共安全抗灾系统中技术保障能力对其影响较大(0.529).  相似文献   

5.
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离不开信息和通信技术,作为百年老店,中国电信在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上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技术、运营和管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建设》2005,(C00):10-12
“十五”初期,科技部针对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灾难为对象,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应急预案编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列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组织科研力量应用风险控制理论与技术,开展了专题研究,以解决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及应急关键技术,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应急能力。课题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15家单位承担,在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以及辅助决策支持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公共安全形势的变化,创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迫在眉睫。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位,在传统的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终端设施和城市网络的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愈发成熟的运用,社区的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充分利用社区信息化建设,整合政府职能和社会资源,提高社区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将在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极大地保障社区居民生活生产安全,从而推进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使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真正深入群众。  相似文献   

8.
于宁  卢海军  于嘉 《科技资讯》2023,(2):118-121
城市公共安全与灾害评估体系由于评估指标选择不佳,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开展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城市公共安全与灾害评估体系构建方法设计。通过建立安全与灾害评估指标、基于AHP法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城市公共安全与灾害风险值计算与评估结果量化,完成评估体系的构建。选择某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例应用分析,通过实践证明了此次研究设计的评估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得到的评估结果,与专家评分软件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此次设计成果在应用中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的内涵及现状,阐述了城市公共安全持续性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城市公共安全持续性管理的需求及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兰州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以下简称"雪亮工程")(一期)的背景及应用状况,提出了"雪亮工程"(二期)在公共安全应用中的对应策略,助推兰州智慧城市发展再升级,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超混沌的对数字化图像信息的隐藏加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混沌的图像隐藏方法.应用混沌系统产生混沌序列并生成二值伪随机序列对原始图像做预处理加密,并进行改进的魔方置乱和像素置换;然后对结果图像做进一步隐藏;最后应用评价指标对隐藏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连续混沌系统多轨道混合的图像加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混沌系统的多轨道混合的图像加密算法,其中使用的连续混沌系统是一个四维常微分方程组.利用该四维常微分方程组系统的混沌特性,给定两个初始状态值,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数值求解生成两条轨道,借助一个离散混沌动力系统帐篷映射生成随机序列来选择轨道点,生成一个混合轨道,并对轨道进行预处理,生成具有更好随机性的整数序列,用于灰度图像的置乱和扩散加密.论文对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和各种性能进行了实验模拟和分析,包括了直方图、相关系数、信息熵、密钥敏感分析、密钥空间分析和差分分析等.实验结果证明算法是安全有效的,各种性能指标均很好,达到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案例,从分辨率的角度对监控系统中人面像的可分辨程度进行了论述,并说明了数字监控系统中提取的人面像在公安工作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Lorenz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利用Lorenz混沌系统对原始图像进行自适应置乱加密,然后利用改进的Lorenz系统混沌序列对图像进行替换加密.实验表明该算法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强的抵御穷举攻击、统计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保证图像的安全性,针对目前图像加密算法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基于组合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算法.先采用Logistic混沌系统对原始明文图像进行置乱处理,实现图像的像素位置置乱,并对置乱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再采用Henon混沌系统对分块处理后的图像像素进行加密操作,实现对像素值的置乱.用仿真实验对图像加密性能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用该算法加密后,相邻像素相关性较小,具有可靠的传输安全性,实现了图像信息的加密,并增加了密钥空间,提高了图像的各种抗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五维超混沌的全球信息栅格图像加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全球信息栅格的网络数据的安全问题,提出新的基于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算法,给出全球信息栅格通信体系的基于超混沌的图像加密方案.对生成的两个超混沌序列进行预处理,并置乱图像的像素位置.最后,选择一个混沌序列进行预处理后对图像像素值加密,以改变灰度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加密算法密钥空间大,密钥选择敏感,具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Chen系统的图像加密新算法。首先利用分数阶Chen系统产生所需的置乱序列;然后通过对明文信息的判断来完成行列置乱序列的选择,从而保证了其与明文的相关性;对置乱后的图像采用分组异或的算法对其像素值进行预处理,同时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两轮像素加密,增加了算法的复杂度和安全性。最后通过与整数阶Chen系统算法进行比较可知该算法具有密文相关度低,密钥空间更大,安全性更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混沌序列的易生成性、对初始条件强敏感性、类随机性以及整体的伪白噪声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系统的图像全局置乱算法.通过对矩阵中的单个图像元素置乱,形成图像置乱矩阵,并同时随机改变了图像的灰度值,具有良好的置乱效果.同时,该算法时间性能较好,而全局置乱矩阵的行和列的像素都显示出排列的强不规则性,因此,该混沌图像全局置乱算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了本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以图像信息安全问题为背景,介绍了整数的进制数表示法及其在数字图像信息隐藏中的应用,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和仿真实验结果.按照此方法,可将一幅灰度图像隐藏于一幅相同大小的彩色图像中,视觉上不影响该彩色图像的质量.隐藏的数据量大,算法简便易行,且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图像.与数字图像置乱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1Basic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Urban Public Security Incidents[1,2]1·1Concept of Urban Public SecurityIncidentsUrban public security incident is a generalreference to the urban public security incidentscaused by artificially created factors,variousurban public security incidents caused by naturalfactors,and the incidents caused by the inter-acted performance of artificially created factorsand natural factors.The development andprogressive course of modern society is also thecourse of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