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2,(16):20-20
1 课题研究背景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的电源结构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以火电为主,火电机组在为我们提供必需的电源和热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二氧化硫污染。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控制和治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非常有效的方法。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经过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脱硫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成套化、集成化、规范化尚需完善,脱硫装置的稳定性、先进性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YD-BSP技术     
YD-BSP烟气脱硫成套技术是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承担1999年国家重大环保专项"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不断自主研究开发,并经过大量工程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开发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大型燃煤电厂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3.
YD—BSP技术     
《中国科技成果》2007,(23):57-57
YD—BSP烟气脱硫成套技术是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承担1999年国家重大环保专项“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不断自主研究开发,并经过大量工程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开发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大型燃煤电厂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燃煤电厂气相和固体样品中各种形态汞含量的系统测试,建立了该案例电厂的汞质量平衡。结果发现:电除尘器(ESP)对总汞的去除率约为20%,而脱硫装置(FGD)和布袋除尘对总汞的去除率约为63%,总汞总去除率约为70%。FGD和布袋除尘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活性气态汞。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电厂进行汞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1,(17):21-21
面向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行业有机废水,研究一种非常污染物控制技术“活性炭吸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P)氧化联合水中毒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达到了污染物脱除与活性炭再生的双重功能,实现企业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1,(9):71-72,75
工业废水中毒害有机物,单一生物方法不能有效处理,是水污染控制的难点.国内外对高级氧化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因反应条件苛刻、成本高,没能大规模应用.本成果在归纳毒害有机物分子结构共性基础上,原创性地研发出催化还原技术,即通过强化内电解还原反应破坏有机物毒性官能团,消除对微生物的抑制,与生物处理方法耦合,实现物化与生化相互强化、协同降解污染物、同时脱氮除磷.工艺应用于工业园区废水处理优于规定标准.本项目属水污染控制领域.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预防兽医学领域共资助面上项目 1 2 7项 ,经费 1 3 58万元 ;农业倾斜 1项 ,经费 3 0万元 ;重点项目 3项 ,经费 3 3 0万元 ;重大项目 1项 ,经费 50 0万元。这些资助项目的研究几乎覆盖了我国主要的畜禽传染病。从研究内容来看 ,多集中在病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其中大多数均为对国际最新进展的跟踪性研究。今后的目标 ,要善于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经典的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病理学及动物实验技术综合应用起来 ,把病原和构成病的动物体结合起来研究。不论是从本学科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 ,还是从立足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需求出发 ,今后一段时期内 ,我国预防兽医学的研究应逐渐将重点放在畜 (禽 )群中宿主的易感性、病原与不同宿主 (包括人 )的转染规律和病原生态学及相互作用、不同病原在畜 (禽 )群中的共存及相互作用、病原的变异及重组等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8.
王国卿  童建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0):17-20,23
在中枢核团、外周细胞、整体行为、细胞信使和基因表达等不同水平上,较系统地开展了对生物钟的结构和功能的解析工作,继而深入探讨生物节律的内在控时机理。主要内容是(1)采用电生理、行为测定、形态学观察、生化检测和cAMP/cGMP及其相关酶分子昼夜活性测定等多种方法,探讨了中缝背核(DR)对视交叉上核(SCN)昼夜节律的调节机制。(2)围绕中枢核心钟组织SCN和松果体(PG),观察了PG释放的第一信使褪黑素(MT),作用SCN上不同MT受体亚型→调制SCN昼夜节律性放电、引起SCN中第二信使cAMP、cGMP、Ca^2+和核内第三信使c-fos改变,检测各个信使昼夜节律性含量变化及其代谢调控的生物节律;探讨SCN和PG在昼夜活动度、体温调节功能上的差异;同时将cAMP/cGMP的周期性变化与细胞分裂的昼夜节律相联系,通过多种节律间的参数关系和位相性调控比较,在细胞水平上解析生物节律性活动的振荡特征、SON与PG间的跨膜信号转导及其对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3)研究昼夜模型动物中枢核团(SCN、PG)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核心钟基因、钟相关基因和钟控基因在昼夜节律调控中的作用,明确在中枢生物钟系统中,SCN和PG的昼夜基因表达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同时,通过筛选和鉴定钟基因下游的目的基因,寻找中枢和外周组织中能够特征性表达或者共表达的钟控基因,从而为在分子水平上阐明中枢和外周昼夜节律生物钟间的机制性联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读本刊石磬“也谈碳与炭”[1]一文,有所启迪。现就符合习惯用法及考虑科学涵义两方面,再论“碳”“炭”二词的用法,以作笔者1999年在本刊发表《关于“碳”“炭”二词的用法》[2]一文的补充。一、问题的提出碳、炭二词用法的分歧在国内冶金工作者中是这样引起的:为了提高炼铁高炉炉缸的寿命,人们采用了含碳耐火砖;电炉炼钢及熔盐电解炼铝需用含碳电极,以导电;为了抗酸、抗碱、抗高温,许多炉内构件需用含碳纤维的制品。因此部分冶金学者认为既然是含碳物质,上列制品则应分别称为“碳砖”、“碳电极”及“碳纤维”。另有一部分冶金学者的意见是我国沿用“炭”字已有长久历史,上列用品应称为“炭砖”、“炭电极”及“炭纤维”。由此,“碳”、“炭”二词应用上引起争议,致使国内文献对“碳”、“炭”二词的应用比较混乱。例如1994年出版的《材料大辞典》[3]中,carbon fiber为碳纤维,而activated carbon fiber则为活性炭纤维。carbon brick为碳砖,而activated carbon为活性炭。这里carbon译为“碳”还是“炭”,这个矛盾如何解决?究竟“碳”、“炭”二词有无不同?其差异何在?可否将碳、炭二词取消其中之一?这些都是待商榷决定的问题。二、碳是一种化学元素,碳=100%C化学元素C的中文命名为碳,即碳是100%C。碳有三个同素异形体,即无定形碳、石墨(六方晶系)及金刚石(立方晶系)。每个异形体有各自恒定的性质。无定形碳在空气中易燃,充作发热剂及还原剂,在密闭条件下通电加热到1500~2000℃,可得到石墨。石墨化程度随加热温度及时间而异。石墨能耐高温,在空气中难燃,但在2000℃以上则升华挥发,在氧气中也可燃烧。石墨能导电,导热性也高,又能抗酸性或碱性溶液的浸蚀。透明金刚石有五色灿烂的光彩,是最硬的物质。金刚石砂可制成切割金属的刀具。碳有3个同位素,其中14C考古学家用以测估文物的历史年代。三、从化学组成看“炭”的科学涵义燧人氏钻木取火,未完全燃烧的黑色遗留物,古人称之为木炭。考古学家证明,春秋时代国人已知冶铸青铜器皿、刀、剑的技术。用木炭供热熔化天然铜,或还原风化的含杂质的铜矿,得出青铜铸品。战国时代铁器出世。由于需更高的温度铁矿才能还原成铁,国人又发明用煤炭筑土窑烧制焦炭,充作供热及还原剂。这样,木炭、煤炭及焦炭三种燃料的“炭”字已沿用两千多年之久。那么,“炭”字从化学组成看,有哪些涵义呢?烧制木炭的原料是木材。木材含有大量的高分子聚合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纤维素及木质素,又含无机化合物灰分及水分。有机化合物通过光化作用在大气中成长,而灰分则自土壤中吸取。炭窑中的还原气氛使木材不能全部燃烧。有机化合物遇热分解成碳,即所谓的“碳化过程”(carbonization)。木材中的灰分全部留存于木炭中。同时木炭在储存期间又吸入大气中的水分。木炭中含有H、O、N等元素说明木炭尚含有少量的能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由以上木炭的化学组成足以说明,木炭是以碳为主、含有多种不恒定成分的杂质的混合物。同时,随着木材种类(软木或硬木)不同,同一树种,树枝和树干部位不同,以及炭窑中由于火焰分布不均,温度不同等因素,所烧成的木炭含碳量也不尽相同。木炭中的灰分包含各种金属氧化物,形成硅酸盐化合物或互溶成为固溶体。煤炭古称石炭,是古代植物遗体深埋地下,经长期的高温高压的煤化作用生成的。煤炭灰分来源于植物本身全部的无机物质,又含有沉积过程中由风力或流水搬运的矿物杂质,因而煤炭的灰分可高达40%。煤炭有多种多样。根据产地、煤层及采煤工作面的不同,煤炭的化学组成在很大范围内波动。即使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不同时间采得的煤块,其含碳量也有差异。煤炭灰分尚含有MnO,V2O5,及微量的稀有金属氧化物。焦炭是由炼焦煤料经干馏焦结(900~1050℃)炼制的可燃固体产物。炼焦煤料由4种烟煤,即气煤、肥煤、焦煤及瘦煤配合而成。焦炭是高炉炼铁必需的原料。通过煤料配比可以提供高炉需要的低硫、低灰分,高发热值及高抗压强度的高质量焦炭。以上对木炭、煤炭及焦炭的化学涵义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炭、碳不能等同,它们的区别可用下列式(1)表达:炭=碳(无定形碳或石墨)+有机挥发分+无机灰分+水分 (1)也即:炭=碳(C)+C,H,O,N,S等有机物+SiO2,Al2O3,Fe2O3,CaO,MgO,MnO,TiO2,V2O3,SO3,P2O5等无机物+水分 (2)由上看出,炭是以碳为主并包含多杂质的混合物。多杂质的意思有二:一是杂质种类多,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有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组成的灰分,又有水分;二是杂质的量相当多,而且在大范围内波动。特别是灰分的杂质很难与独立存在的碳分离。因此,如果说炭是黑色易燃的物体则不大准确。因为焦炭是银灰色,而有的煤炭呈金属光泽。木炭、煤炭及焦炭是易燃物,是由于它们含有无定形碳。后者一经高温处理石墨化后,则变成耐高温而在空气中难燃。所以易燃难燃不是碳的特性。四、工业上含碳的制品应称炭制品根据碳、炭关系式,木炭、煤炭及焦炭可称为炭材料。由炭材料制备的工业上含碳的制品应称为炭制品。烧制含碳耐火砖的原料有无烟煤、焦炭或天然石墨(含有灰分)。配以沥青或无机黏合剂,经粉碎、混合、压型及烧制,烧成耐火砖,原料中的灰分全部留在砖内,因窑内还原火焰温度不超过1000℃,可能遗下一小部分挥发性的有机物,砖内的碳也停留为无定形碳,因此必须使砖冷到室温,方能从窑内搬出,否则红热的砖取出后将自燃。在高炉炉缸使用过程中,砖中的碳将逐渐石墨化。此类含碳耐火砖由炭材料制成,当然应称为炭砖。制备含碳电极的原料与炭砖相同,它们也应称为炭电极。电炉炼钢所用的电极的石墨化程度应较高,而自焙炭电极则在向电炉内下降过程中逐步石墨化。电极所含的灰分在电炉冶炼过程中熔化进入炉渣。含碳纤维主要由再生纤维、合成纤维、沥青纤维等多种人造纤维经热解碳化制成。造丝和碳化通常在大气或隋性气体中进行。气体中含有尘埃,所以纤维内留有少量灰分无法去除。随着原料、造丝工艺及碳化条件(包括温度、碳化速度及环境)的不同,纤维所含的碳量在90~99%范围内波动。含碳纤维为符合习惯应称“炭纤维”。所织成的成品应称炭制品,如炭布、炭毯等。炭纤维中炭和碳的关系可由式(3)表达:炭=碳+有机化合物(未碳化)及分解物+无机物(灰分,来自环境)+水分(吸自大气) (3)石墨化的炭纤维不吸水。由于高温,石墨化的炭纤维含未碳化的有机化合物及分解物也较少。由有机化合物经热解碳化的炭黑,其中炭、碳的关系也由式(3)表达。五、哪些名词用“碳”化学元素C(碳)和其他元素结合成碳化合物,如碳化钙、碳酸钠等。凡涉及元素C的化合物名词都用“碳”。以碳命名的钢称碳钢,又称碳素钢。后者实际上是plain carbon steel合金的译名。“素”意为“单纯”,说明只含碳而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研究碳原子结构关系的名词用“碳”,例如碳键、碳链、碳环等。为提高机械零件表面的耐磨性,采用渗碳法(cementation,carburizing)提高表面层的含碳量,再经淬火热处理提高硬度,从而增加其耐磨性。该方法采用粉状木炭(焦炭或无烟煤)覆盖需加硬的部分,在高温下加热一定时间,木炭中的碳原子扩散固溶于铁原子中成为奥氏体,但木炭中的无机物灰分则遗留在外(当然,木炭中的有机物及水分挥发逸散)。此物理过程称为渗碳而不能称为渗炭。转炉炼钢吹炼末期,钢液含碳较低。如欲炼高碳钢,则向钢包中钢液投入粉状木炭(焦炭或无烟煤),木炭中的碳溶入钢液,而其中的灰分则溶入熔渣。此物理过程称为增碳(recarburization)而不能称为增炭。又如炼钢过程是降低铁液中含碳的氧化过程。此化学反应称为脱碳(decarburization),因为是碳和氧的化学反应。至于有机化合物加热分解沉积成碳的碳化反应(过程)(carbonization)绝不能称为“炭”化,因为分解沉积的是碳。后者和未分解的原有机物,部分分解的新有机物,环境带入的无机灰分以及自空气吸入的水分,合并组成含碳物质,根据用字的习惯,此有杂质的含碳物质称为“炭物质”,例如炭黑,活性炭等等。六、高纯碳及原子级碳“金无足赤”,古有名言。自然界存在的天然金含银、铜,天然铜含锌、锡,最纯的天然石墨仍含3~4%灰分。但化学家经常在研究发明元素提纯的各种方法。例如光谱纯石墨电极是由光谱纯或高纯碳制得。所谓“高纯”系指高于“化学纯”的纯度,也即大于99.9999%C、小于1ppm杂质的C,因而称为碳。原料通常采用石油焦。近代发明碳60(C60,富勒烯,fullerene),系由60~70碳原子组成的内空外呈球形的结构体。曾有学者建议称为碳的第4个同素异形体。但尚无定论。纳米碳管是由小于50纳米的,由1至几个碳原子自弯成管的碳结构体。它是由特殊方法,用高新技术和设备,在特殊条件(高温、无尘埃的真空或氩气)下制成。七、碳、炭二字应予分别选用在已发现的109种元素中,其中气态元素11种,如氢、氦、氮、氧、氯、氩等,均冠以“气”首。液态元素两种,即溴、汞,两字带有“氵”及“水”。固态元素分两类,即非金属固态元素10种,如硼、碳、硅、磷、硫、砷等,诸字均带有“石”旁;金属固态元素86种,即金、银、铜、铅、锌、铁等,诸字除金外,均带有“金”旁。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主要的区别之一是: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化合成酸,其氧化物呈酸性;而金属氧化物与水化合成氢氧化物,其氧化物呈碱性。元素命名有这样的规律性、系统性是我国前辈化学家的创举,有利于学习化学。如果弃“碳”不用而只用“炭”,则破坏了化学命名的规律性。为一元素而伤大局,似无必要而且不妥。如果废“炭”而全部用“碳”,则忽略我国已沿用两千多年的“炭”字,又不符合汉字简化的意义,因而废弃“炭”字也属不宜。建议保持“碳”、“炭”根据前述含义具体情况,分别选用。八、结论根据化学组成,考虑我国国情,建议对“碳”、“炭”二词按下列原则分别选用。1.碳是一种元素,碳=100%C。凡涉及化学元素C的名词均用“碳”,例举如下:(1)碳的化合物,如碳化钙、碳酸钠等。(2)以碳命名的钢称碳钢(又名碳素钢)。(3)结构化学的名词,如碳键、碳链、碳环等。(4)参加物理过程的C,如渗碳、增碳等。(5)参加化学反应的C,如脱碳、碳化等。(6)99.9999%C,如光谱纯碳。(7)原子级C,如碳60、纳米碳管等。2.工业用含碳物质称炭物质。炭是多杂质含碳且以碳为主的混合物,其特点为:(1)含碳量不恒定。(2)杂质多种多样。(3)杂质含量不恒定,而且相当多,并在大范围内波动。(4)物理及化学性质不恒定。炭材料如:木炭、煤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炭纤维等。炭制品如:炭砖、炭电极、炭块、炭刷、炭纤维、炭布、炭毯等。3.“炭”、“碳”的区别可由下式表达:炭=碳(无定形碳或石墨)+有机物+无机物+水分4.英文carbon一词根据上述原则,分别译为“碳”或“炭”,例如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carbon black炭黑等。 ① 魏寿昆院士是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0.
摘要 针对地质科技期刊的现状,指出地质科技期刊中常见错误和不规范情况,主要有:不准确的表达,常见的别字,错误的表达和用词不规范等,并对这几个问题予以辨析。
地质科学包含的学科较多,因此地质科技期刊中常见错误和不规范情况涉及的范围较宽,主要有:不准确的表达,常见的别字,错误的表达和用词不规范等。下面的辨析供大家参考。一、不准确的表达1.脉石矿物与矿石矿物在矿石中与矿石矿物相伴生的无用矿物,统称为脉石矿物。例如,铅锌矿石中的方解石、石英以及包括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不能被利用的黄铁矿、磁铁矿等。它们在矿石处理过程中通常是被废弃的。脉石矿物和矿石矿物是相对的,如果工业技术条件改进或其他条件改变,脉石矿物也可以变为矿石矿物。矿石矿物泛指矿石中各种能被利用的矿物,包括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很明显,脉石矿物和矿石矿物都是对矿石而言,地质科技期刊中常见的错误是在矿石地质特征中把金属矿物统统称为矿石矿物,而把非金属矿物当作脉石矿物。2.品位和含量品位指矿石或其选矿产品中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的单位含量,如矿石品位等。这一定义已明确品位的适用范围只能是被利用的矿石或其选矿产品,而不能用于矿化体或者没有利用价值的地质体,后者应该用含量表示才更为准确。二、常见的别字1.碳质页岩和石炭纪(系)碳质页岩是一种含大量分散的碳化有机质的页岩,能污手,含灰分高,故不易燃烧,常形成于湖泊-沼泽环境,与煤层共生。这里的碳指的是元素C,故不得凭想象写成木炭的炭。而地质年代中古生代的石炭纪(系)一名最初创用于英国(1882),由于这个时期的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煤矿藏,故名。这里就不可再写成元素C(碳)了。2.分支构造和枝叉状分支构造为地质学中泛指一个规模较大的主干断裂附近出现的一系列低级构造成分。它不仅指派生分支断裂,而且也囊括一切分支断裂。这些分支断裂一般规模较小,是主干断裂相对位移的产物。李四光先生创建的地质力学中用来专指入字型构造体系中那些规模较小的派生构造成分。这里的分支,不可误作“分枝”。许多地质文献叙述矿体、河流等形态时,常用枝叉状形容,这里的枝叉纯粹是形容词,不可用“支叉”。3.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地球和其他星球的表面,常常有规模巨大、走向明显和稳定的线性构造。它们可能是区域性的地形、地质建造和岩石类型的分界线,它们可以作为活动构造带或活动断裂的线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安德烈斯活动断裂系统即属巨型剪切构造,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活动性。这里的线性构造的“性”字,指的是性质,不是形状,不能写作“线形”构造。而环形构造,是李四光先生(1956)提出的“莲花状”构造,由大致同心的一群近乎直立的弧形横冲断裂面或褶皱轴面构成的一种环状构造。这里就是形象地把这种莲花状构造称为环形构造。与之相似的还有环形异常,环形测深,环形剖面极形图等。还有一些应注意的字,如:不应将副矿物、副变质岩、副长石、副象中的“副”写成“付”;铜蓝、蓝铜矿中的“蓝”不可简化成“兰”;退化作用与褪色作用中的“退”与“褪”不可混淆。三、错误的表达1.大小写错排酸碱度(pH)是影响元素迁移和沉淀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用[H]的负对数来比较溶液的酸碱性,这个[H]的负对数值称为pH值。pH=-lg[H]=lg(1/[H])。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为中性溶液pH=7,酸性pH<7,碱性pH>7。这里的pH,p是英文小写,正体,H为英文大写,正体。常见地质科技期刊误作PH。当变价元素的离子相遇时,由于各种离子对电子吸引的能力强弱不同,因而彼此之间出现电位差,电子自动从电位低的一方向电位高的一方转移,这一电位差称为氧化还原电位(Eh)。它的正确表达:E为英文,大写,正体;h为英文,小写,正体。常见错排成EH。某一气体的逸度即是经过校正的该气体的分压。以氧气为例,正确的表达应该是fO2,其中f为英文,小写,斜体;O为英文,大写,正体,是f的下角;数字2是O的下角。常见错排成fO2,或fo2。地球化学研究中,除了利用变价元素不同价态离子的比值定性地判断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外,还常用pH-Eh相图定量地判断各种矿物或离子及化合物的稳定条件。逸度也是内生地球化学作用中常用的参数之一。所以,正确表达显得十分重要。2.斜体误排为正体岩浆岩的符号为希腊字母斜体,如γ(花岗岩),δ(闪长岩),ρ(伟晶岩),β(玄武岩、粗玄岩),等等。许多刊物统统排成正体,尤其是计算机制图,几乎岩浆岩符号全为正体。与一个选作“标准”的同位素比值相比较,以千分偏差形式表示的同位素比值用δ值表示。δ值为某一样品与“标准”相比,重同位素的富集程度。δ为正值时,样品比“标准”富集重同位素;δ负值时富集轻同位素。根据这个定义可知,δ值显然是变量,应排成斜体,而许多刊物总是把它排成正体。四、用词不规范1.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指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这一运动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因首先在喜马拉雅山区确定,故名。许多地质人简化为“喜山运动”。这在口语中尚可,但作为公开出版物不可随意简化。在新审定的《地质学名词》[1]中也称为喜马拉雅运动。2.夕卡岩、夕线石以往大家熟知的“矽卡岩”主要在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或中基性火山岩的接触带,在热接触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和高温气化热液影响下,经接触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岩石,是译音;但是由地质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的《地质学名词》,1994年已被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公布,在这次名词审定中,以往的“矽卡岩”、“矽线石”,鉴于“矽”字的化学元素名称已改为“硅(Si)”,“矽”字应当废弃,留原音故修订为“夕卡岩(skarn)”和夕线石(sillimanite)[1,2]。3.水热矿床水热矿床以往被称为热液矿床,是指各种成因的含矿热水溶液所形成的矿床,相应的有热液活动、热液蚀变。这些提法也早已在《地质学名词》中修改为水热活动和水热蚀变。因为水有“气、液、固”三态,上述作用并非仅只“液”态参与,常有“气”态。更改以后将更加科学,更加准确[2]。4.前寒武纪地层传统的地质学中,前寒武纪的地质时代用“早”“中”“晚”表示,地层用“下”“中”“上”表示。例如早太古代,晚太古代;相应的地层为下太古界,上太古界。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元古代;相应的地层为下元古界,中元古界,上元古界。这使地学工作者已耳熟能详,而新审定的《地质学名词》[1]将前寒武纪的地质时代和前寒武系的地层均改为用“古”“中”“新”表示。如太古宙的古太古代,新太古代;地层为古太古界,新太古界。元古宙的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相应的地层为古元古界,中元古界,新元古界。目前的地质学期刊中能准确运用的是少数。新的标准颁布已有八年多,到目前仍不能统一,是否有点不应该。  相似文献   

11.
在近日的一次无机化学名词审定会上,许多专家对于是否将fullerene译为“砆”的建议意见不一。因此,笔者再写一文,重申将fullerene译为“砆”的理由,以求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认可。1.fullerene一词是fuller加后缀-ene,由此就认定应将fullerene译为富勒烯是值得商榷的。在已有的汉语化学术语中不将“-ene”译为“-烯”的情况很多,例如:thiophene 噻吩 benzene 苯 naphthacene 并四苯thiophthene 硫茚 naphthalene 萘 fluorene 芴thiathrene 噻嗯 anthracene 蒽 xanthene 占吨chrysene 屈 pyrene 芘 phenanthrene 菲acenaphthylene 苊 azulene 奥 picene 苉pentacene 并五苯 perylene 苝 coronene 蔻heptacene 并七苯 ovalene 卵苯 hexacene 并六苯indene 茚 pyroxene 辉石 ferrocene 二茂铁phosgene 碳酰氯 silvstrene 枞萜 nitrene 氮宾carbene 卡宾 chamazulene 母菊奥 terpene 萜kerosene 煤油 tetracene 并四苯phytofluene 六氢番茄红素 phytoene 八氢番茄红素dibenzothiophene 硫芴……2.fullerene的结构里有共轭C=C双键是将fullerene译为富勒烯的另一个理由,也值得商榷。上面举出的许多化学物质大多也含C=C双键,却没有译为“某某烯”,还可以举出更多结构里含C=C的物质没有称为某某烯,例如,谁也没有建议因石墨的结构里含C=C将它改称为“石墨烯”。近年出现一个新词——graphene,是单层石墨,分子量不定,是否会被命名为“石墨烯”?笔者以为,还是不这样译为好,理由会在稍后的讨论中谈到。固然,对于化学物质而言,有时结构比组成更重要,但化学物质的术语里却仍以组成为主词、以结构为修饰词的居多,如单斜硫不称硫单斜,环烃不称烃环,金刚烷不称烷金刚,穴醚不称醚穴……不过,有时会从结构着眼来表述,诸如“苯环上的氢被氯取代形成氯苯”一句中的“苯环”,或者从材料角度命名,诸如纳米碳管(从物质的角度应为管碳才合适),则另当别论。换言之,若把“富勒烯”这个术语里的“烯”理解为结构,就不应该是这个复合词的主词。“烯”之所以有“火”为偏旁,是因汉语化学术语中将该偏旁用于组成为碳氢化合物即“烃”之故,换言之,“烯”首先是“烃”,既含碳也含氢而且氢比烷稀少些,而且又由于有别于烷、炔、芳香烃和萜,才会有“烯”这个术语,而不是由于它的结构里含双键。如果首先是由于它的结构里含C=C而得名,何以理解结构里也含C=C的芳香烃和萜不称为某某烯呢?或是由于烯、芳香烃和萜结构里的C=C跟烯不同?若这样理解,那么我们可以问:fullerene里的C=C是否同于烯?不完全相同是肯定的,但究竟有多大区别,未必有一致的认识。主张以富勒烯命名fullerene的当然会着眼于相同或十分类同,然而不主张命名为富勒烯的也可找出不很相同的许多理由。其实,与其说C60在结构上有很像烯的C=C双键,倒不如说更像芳香烃,即有芳香性。可能正基于C60的这一结构特点,有位台湾同人曾建议将fullerene译为“芙”,但笔者也以为不妥,其一是“草字头”是汉语化学术语系统性中用于表示芳香烃的,而fullerene在组成上并非芳香烃,是单质;其二是fullerene的共轭双键跟芳香烃也不完全相同,共轭的p轨道并不像芳香烃中的那样平行而是汇聚于球心呈辐射状;其三,芳香烃的双键可以全氢化而至今未成功地将C60完全氢化得到意想中的C60H60,有的计算化学家推测,全氢化会导致球的破裂(尽管有人预言在星际云中可能存在这种可称为fullerane的分子,但未被确认)。3.诚然,有一些被称为某某烯的化合物并不含氢,例如聚四氟乙烯,但不能割断该术语的由来,之所以称为某某烯,是因为它是乙烯的衍生物。fullerene决非烯的衍生物,fullerene是石墨气化的产物而不是C60H60或其他烯脱氢得到的。近年来,fullerene一词的内涵有很大的发展。该词最狭义的内涵是指1985年发现的C60,不久扩展为所有类球体状的碳分子(C60、C70、C76、C84、C90、C96、C180、C190、C240、C540……)的总称,后又扩展为包含管状碳分子,即所谓carbon nanotube“碳纳米管”(其实碳管的尺度也有达到微米级直至厘米级的),近年还有继续扩展到包括所有具有类似结构的,由金属或其他非金属乃至化合物组成的非碳分子的动向(笔者认为此扩展值得商榷,建议用新词fullerenoid将它们从fullerene中分异出来)。简言之,如今的fullerene已经不是指一种化学物质而是指一大类化学物质,品种之多难以胜数,其中管状的fullerene更可看做是单层石墨(graphene)卷曲成管,其性质跟球状的fullerene一样,也不像烯,更像石墨。4.将fullerene译为单音节词“砆”符合汉语特色,也符合汉语化学术语特色。fullerene一词已经发展为一个构词活跃的成分,已经并还在派生出以千万计的化学术语,这是讨论fullerene译为何词时不能不考虑到的。顺应这一发展态势,IUPAC(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于1997年就提出了fullerene系统命名建议(1997 IUPAC,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69,1411-1434)。笔者于1995左右先后在《化学教育》《化学通报》《科技术语研究》上发表文章建议以单音节的“砆”为fullerene的中文译名,以取代“富勒烯”。自清末以来,汉语化学术语就已形成了一种将化学术语中构词活跃的词素用一个汉字表达的约定俗成的主流趋势。最典型的是,汉语一直坚持以一个音节即一个汉字为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这在全球各种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此外,许多音节很长的西语化学术语,汉语术语也是一个音节的汉字,诸如烷烯炔苯萘蒽菲芴萜醇酚醚醛酮酸酰酯氨铵胺膦胂羰羧肽巯羟碱盐茂……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汉语化学术语的这一特点归根到底是汉语的特色决定的,不是一两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语言本身的规律使然。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习惯于音节少而不习惯于音节多来表达语义。这是汉语不同于世界上其他语言最特别之处。且不论欧美人,同在亚洲的中亚人、日本人、蒙古人、马来人、泰国人、印度人……也跟使用汉语的人不同,习惯多音节而不习惯少音节来表达语义。例如,自古已知的金属,各民族大多沿用古词为其元素名称,只有汉语几乎都用一个音节称呼这些金属,如金银铜铁锡……笔者曾在《科技术语研究》2001年第2期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化学用字》一文,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多音节词缩合成少音节词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方向,不是只存在单音节或少音节词发展为多音节词的单一方向。这一趋势,连贯于多音节的西方语言里也时而有之(如只有2个音节的激光laser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首字母缩合),只不过由于汉语本来就习惯于用少音节表意,显得更突出而已。汉语的这一特点跟汉语的语速较慢不无关系,即,尽管汉语的音节十分简单,不仅没有辅音连缀,而且韵尾也只有前鼻音和后鼻音,或还可包括儿化韵尾,然而,以音节频率计的汉语语速,远比不上习惯于多音节表达语意的各种语言,但以表意频率计的语速却比许多语言快。由此,笔者认为,用一个汉字的“砆”比用三个汉字“富勒烯”来构词更符合使用汉语的人的语言习惯,继承了具有少音节特色的汉语化学术语构词的传统。以砆为词素构成复合词,更显出这个单音节术语的突出优势。例如metallofullerene译为金属砆当比译为金属富勒烯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更简洁上口。较简单的以砆为词素的复合词还可举出KC60-砆化钾;[C60]+Cl氯化砆;C60=C60联砆;C59N氮杂砆;He@C60砆笼氦(符号@已广泛用于表达笼状超分子;@前为装入笼中的化学物种,@后为成笼的化学物种);以共价键使单一的砆[C60]彼此相连的(C60)n可命名为聚砆,等等;对于那些组成和结构更复杂的具有很长音节的fullerene衍生物的系统命名,砆显然比富勒烯更系统更科学更简明,如La@C82可命名为砆[C82]笼镧;还可提到的是,将被预言存在的完全氢化的fullerane命名为“砆烷”更可显出砆的命名的合理性,类同于“硅烷”“硼烷”的构词原则;被预言能稳定存在的“砆化氢”C60H36可按系统命名法顺理成章地命名为砆[C60]化三十六氢,愿意倒过来命名也可以——“氢化砆”;砆[C70]化十四溴;已制得的C70Br14可系统命名为十四溴化砆[C70]。砆的内涵从类球体扩展到管状也不会发生困难,可分称“球砆”和“管砆”。相反,以“富勒烯”命名却会语义不清。最近在网上见到一文,文中始终以富勒烯为fullerene的译名,而该文最后提到了含硼和氮的fullerene,却改称“碳硼氮球”了,若用砆这个术语,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可按IUPAC命名法称为“硼氮杂砆”,如见于文献报道的具有C60样球体的B24N24C12可称为“二十四硼二十四氮杂十二碳砆”!5.砆以石为偏旁符合汉语化学术语的系统性。相反,将fullerene译为富勒烯破坏了汉语化学术语的系统性。自清末以来,我国化学术语渐渐用汉字特有的偏旁构字法创造了许多(单音节)新字,形成了独特的化学术语系统,已被使用汉语的民众广为接受。这些汉字的偏旁形成了一个系统——常温下的(下同)金属用金偏旁(汞例外情有可原),固态非金属用石偏旁,液态非金属用三点水偏旁(仅溴一例),气态非金属用气字头偏旁,芳香烃用草字头偏旁,脂肪烃用火偏旁,烃的含氧衍生物用酉偏旁,烃的其他非氧衍生物用月旁,杂环用口偏旁……构建化学术语十分活跃而又相互关联的一些词素时,汉语用不同偏旁的单音节的同音字表达,例如,氨、铵、胺,可认为是汉语化学术语构词系统淋漓尽致地依从汉语特色的创造性。汉语化学术语单字的偏旁的作用与西文化学术语单词的后缀异曲同工。汉语是孤立语而非屈折语,用不同偏旁创造的这些化学术语形象地表达了这些偏旁不同的同音字在化学上的区别。将fullerene译为“砆”保持了汉语化学术语的系统性,较好地表征了fullerene是固态非金属单质的本质属性。相反,富勒烯一词很容易将这类物质误认为是化合物。笔者确也曾见到国外有的文章不自觉地这样做了,单质与化合物无论如何是不该混淆的,为什么不利用汉语偏旁的独特作用为fullerene译一个更符合汉语习惯的单字呢?6.也有认为富勒烯一词已经广泛使用近20年了,约定俗成,不必再改。笔者认为,约定俗成固然是审定术语的一个原则,但比起术语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简明性来,仍应居从属地位而不应过分强调。在我国化学术语发展史上,废弃已被约定俗成的术语的例子颇多。例如,化学元素Si的汉语命名,曾有过曲折的历史,命为硅还是矽,有过反复,至今境内外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在境内,除“矽肺”“矽钢”外,其他含矽字的术语均已废弃了。长达半百世纪历史的“矽”尚可改变,富勒烯一词只不过近20年,有什么理由要以约定俗成为由而拒绝废弃呢?更何况矽和硅并无科学性、系统性和简明性之争,而“砆”与“富勒烯”却有着明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简明性的差别。7.化学家创造的新汉字已经够多了,据统计,化学家先后造了四五百个新汉字,不应该再造新字来增加孩子们的负担了,这是反对将fullerene译为砆的又一理由。笔者曾为化学家为什么要造新字做过一番辩解,见《科技术语研究》2001年第2期,不再赘述。最近多次读到一些人主张不要造新的汉字,理由之一是更新计算机汉语字库太麻烦。笔者也并不是说新汉字造得越多越好,仍以为能不造的以不造为好,有时,实在必要,造它几个,也应当允许,例如,1998年7月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卢嘉锡在京公布了钔、锘、铹、、、、、、9个元素的新汉字,全是新字。有时不得已而新造汉字,也应视为对汉语的发展,不是倒退,因为造字是不得已而为之。化学术语大多是多重的复合词,为符合汉语习惯,音节不宜过长,词素或词根以尽可能短音节为好。何况砆字不是新字,是老字新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都有,电脑字库里也有。老字新用在化学术语里是有先例的,如钫、铍、钴、镝、菲、铊……都是老字新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都可查到其原义。一字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汉语如此,外语也如此,只要同词异义用在完全不同的场合,决不会导致词义混淆或双关。砆是一个罕用的老字,赋以新义更不应有问题。8.相反,将fullerene译为富勒烯倒是会增加初学化学者的困难。君不见,在初等化学中总是先学到碳后学到烯烃,如今C60已经进入中学课本了,而且仍称为富勒烯。学生们或许不会问:何以将C60称为富勒烯?但也保不住有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要问一问。那么,中学老师当何以作答呢?说其结构里有类似烯烃的C=C双键而又像建筑师富勒设计的穹顶,故而命为富勒烯,笔者有绝对把握地说,学生还没有理解前半句话的基础,因为学生是在学到元素化学的碳时见到C60的,那时既没有学过双键,又没有学过烯烃。若改为砆,回答相当简单而自然——它是固态非金属单质,故以“石”为偏旁,而音“夫”则是音译于对应英文词fullerene的第一个音节。9.在汉语化学术语中,音译西文对应术语的第一个音节或主要音节造一字,含术语系统性偏旁的单音节汉字是汉语化学术语的惯例,如化学元素名锂钠钾铷铯铍镁钙锶钡硼镓铟铊锗铋,物质或基团名氨铵胺,芳香烃名苯萘蒽菲……不胜枚举。砆是fullerene第一个音节的音译加上表示固体非金属单质的系统偏旁石,当符合构建汉语化学术语的这一约定俗成的习惯。总之,将fullerene译为“砆”保持了汉语化学术语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简明性,更符合汉语化学术语构词活跃的词素多取单音节的传统,符合汉语少音节表意的特色,而且“砆”字易教易认易写易释义不易误读无歧义。  相似文献   

12.
医学术语特性简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术语具有单义性、系统性、形象性、简明性、国际性。规范地命名和使用医学术语是科学理论成熟的标志。研究、认识医学术语的特性,对于规范地命名和使用医学术语,科学地传播医学知识,有着现实的意义。医学术语是医学科学技术基本用语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以标记、概括医学科学技术各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等,在医学科技领域中使用频率很高。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认识的深入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医学术语。有的医学术语如艾滋病、疯牛病、禽流感等,由于疾病(疫情)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社会、经济、政治带来的巨大影响,加之媒体的传播,而进入公众话语领域。研究、认识医学术语的特性,对于规范地命名和使用医学术语,科学地传播医学知识,有着现实的意义。医学术语的特性,概言之:一、单义性单义性,即医学术语所表示的概念具有特定性,表意专一而精确。因为医学术语是表达某个概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属性的专有语汇。如“禽流感”和“鸡瘟”的区别,有关专家作了专门的解释。“鸡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禽流感的俗称,不仅禽流感,其他症状相似的禽类疾病也被人们统称为“鸡瘟”。事实上,“鸡瘟”还分为“真性鸡瘟”和“伪鸡瘟”,“真性鸡瘟”即禽流感,“伪鸡瘟”又被命名为“新城疫”。“新城疫”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均为RNA病毒,但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新城疫”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可见作为术语的“禽流感”是边界更清楚的概念。从术语的比较而言,如“心律”与“心率”、“坏疽”与“坏死”、“代谢”与“代偿”、“抗体”与“抗原”、“孪缩”与“萎缩”等,每一组中术语表达的概念都各有特定性。探讨医学术语的生成方式,有助于认识医学术语的这一特性。1.从建构科学理论出发营造新概念任何一个医学术语的问世,都表达一个新的科学概念。术语的命名是科研工作者借助语言学的构词手段来限定词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术语是具有名词性的词和词组,除单音节词外,还可以分为:①并列结构。如:呼吸、脂肪、震颤、搐搦、谵妄、拮抗、紫绀、妊娠等。②动宾结构。如:呕血、咯血、造影、导尿、灭菌、激活、灭活等。其中“激活”、“灭活”表示的是抽象的概念。③主谓结构。即中心词+动词或形容词。如:腹泻、腹胀、腹痛、尿痛、尿急、尿频、尿闭、尿潴留、脑血栓、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等。④补充结构。如:渗出、阻断、充盈、摄入、纳差、曲张、膨出、膨隆、愈合等。⑤偏正结构。大量术语的构成方式是限制词或修饰词+中心词。如: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布鲁菌属、埃博拉病毒、擦伤、刺伤、裂伤、切伤、单瘫、偏瘫、截瘫、交叉瘫、血象、血尿、血管瘤、心音、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克山病、莱姆病、α受体、β受体等,通过对中心词的限定或修饰,使概念表达精确。⑥外来词的音译词。如:基因(gene)、休克(shock)、克隆(clone)、阿米巴(amoeba)、阿司匹林(aspirin)、卡那霉素(kanamicin)、普鲁卡因(procainum)等。无论采用何种构词方式,术语的单义性是显见的。2.从建构科学理论出发对概念重新定义有一些医学术语与日常语言的词语形式相同,但所表示的概念已被重新定义。举例证之:①临床上常用阿托品治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率失常,还可用于治疗继发于窦房结功能低下而出现的室性异位节律。②短时期内反复给予大剂量哌替啶能产生震颤、肌肉孪缩、反射亢进,以致惊厥等中枢兴奋等症状。③有些药物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却仅有微弱的效应力,当其单独作用时呈现较弱的激动作用,而当另有激动药存在时则呈现对抗作用,叫做部分激动药。在日常语言中,“兴奋”的涵义是“精神振作,情绪激动”。①、②中的“兴奋”则指“机能活动提高”(与之相反的是“抑制”)。“激动”在日常语言中的涵义是“感动、奋发”。③中的“激动”,表示的是药物“使受体兴奋”。可见术语“兴奋”、“激动”是从建构科学理论出发对概念的重新定义。有一些日常语言中的词语被借用到医学术语中,如下列术语中加点的词——病灶、血浆、血清,疫苗、电泳、羊水、副作用、组织损伤、组织修复、迷走神经、迷路动脉、过敏反应、免疫应答、脂肪动员、放射治疗、介入疗法、抽动症、精神分裂症、小儿麻痹症等。这类术语中加点的词,尽管在文字形式上与日常语言相同,但它们在日常语言中的自然概念已被重新定义,且作为语素构成了新的术语,被借用的词则具有特殊的语言信息。二、系统性医学术语的系统性,表现为由一个术语(基础性名词)派生出许多具有逻辑相关性的术语。例如:“痛”派生出:绞痛、刺痛、隐痛、钝痛、闷痛、胀痛、酸痛、阵痛、刀割样痛、钻顶样痛、放射痛、牵涉痛、灼性痛,以及头痛、牙痛、胃痛、腹痛、腰痛等。“休克”派生出: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等。这说明术语在本质上是由概念和名称两个方面组成的语言符号,它之所以能作为特定的概念总体的一部分,是由于在概念总体中它同其他的概念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术语的语义系统是某一科学理论所规定的概念系统,因此医学术语的系统性又具有鲜明的理据性。这是医学术语系统性的本质特征。探究医学术语的系统性,只有也必须以理据性作为认知与分析的基点。建构术语语义系统的主要逻辑方法是划分和限制。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个种概念。在这个术语系统中,若干表示同级种概念的术语之间是逻辑并列关系。例如,“心脏病”(属概念)分为: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种概念)等。划分必须坚持同一标准,这是命名术语的原则。如,“炎症”(属概念)按病程分类,分为:急性炎症、亚急性炎症、慢性炎症(种概念);按病理分类,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炎、变态反应性炎症(种概念)等;而以“渗出性炎”作为下一级划分的属概念(上位概念),又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卡他性炎,是根据渗出液和病变特点分类。还可通过对某一术语(属概念)进行连续划分,来命名新的术语。如,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术语系统:A.无分流类——单纯肺动脉口狭窄、原发性肺动脉扩张、主动脉口狭窄、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畸形、右位心等;B.左至右分流类——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静脉畸形引流等;C.右至左分流类——先天性紫绀四联症、先天性紫绀三联症、艾生曼格综合征、大血管错位、三尖瓣闭锁等。在术语的概念系统中,每一个术语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十分明确的。建构术语的语义系统还运用划分的另一种方法——二分法,即以对象有无某种属性来进行划分。如,特异性~、非特异性~,完全性~、不完全性~,均为一对矛盾关系的概念。限制是从外延较大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概念的逻辑方法。限制只能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中进行。如,贫血→溶血性贫血,通过一次增加属概念(贫血)的内涵过渡到种概念(溶血性贫血)。还可以通过多次限制,连续增加内涵的种差属性,过渡到外延较小的种概念来命名术语。如,溶血性贫血→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非免疫性继发性溶血性贫血等。此外,根据概念间的关系来命名术语。如,原发性~、继发性~,内源性~、外源性~,进行性~、退行性~,等。运用划分和限制的逻辑方法,构建起树状的术语系统。在医学术语的语义系统中,系统性和理据性反映的是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关系。理解这一特性,不仅有利于条分缕析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也为识记术语提供了联想的媒介。三、形象性形象性是医学术语有别于其他科学术语的显著特性。医学的研究对象门类繁多,形态、结构、性状、现象各异。为了真切地描述研究对象的表象特征,并从概念上给予科学的界定,由此产生了形象性术语。形象性术语是借助比喻的修辞手段来构词的。一种构词方式是直接使用比喻词对中心词加以修饰(A式),比喻词在中心词的前面(A-1式)或后面(A-2式),构成单义性的术语。例如:A-1式——丘脑、蛛网膜、蜗神经、滑车神经、喙突、犁骨、豌豆骨、扁桃体、钩端螺旋体、鞭虫、丘疹、玫瑰疹、蝴蝶斑、蜘蛛痣、草莓舌、麦粒肿、葡萄胎、奔马律、水泡音、醉酒步态、剪刀步态等。A-2式——肋弓、纵隔障、心室、心房、耳轮、耳屏、胸廓、囟门、肺泡、肺叶、子宫、卵巢、阴蒂、阴阜、肾盂、腹股沟、脑血栓等。另一种构词方式,是比喻词后加“样”、“状”、“型”、“形”、“式”等词缀,与中心词构成单义性术语(B式)。例如:水样便、地图样舌、粥样浆液便、干酪样坏死、杵状指、梭状指、桶状胸、鳞状上皮癌、管状呼吸音、O型腿、X型腿、K型腿、球形红细胞、镰刀形红细胞、爪形手、潮式呼吸等。A式和B式既突显了事物的表象特征,又表示科学概念,具有直观性。这一类形象性医学术语,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了解形象性医学术语的构词方式,有助于对这一类术语的理解和记忆。四、简明性简明性,即构成术语的符号简约,表意明晰、准确,以求易懂、易记、易读和简化书写过程。简明性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汉语在引进英语医学术语时,要进行符号系统的转变,即通过意译、音译、音义合译等方式来完成。医学术语的翻译也追求简明。意译在于准确译出原词的科学概念,例如:低血糖症hypoglycemia(hypo-低+glyco-糖+-emia血症)、咯血hemoptysis(hemo-“血液”的复合型+-ptysis吐出)、止血hemostasis(hemo-+-stasis停止)、消化不良dyspepsia(dys-障碍,异常+-pepsia消化)等,译名可顾名思义,好懂、好记。按音定名(音译)的术语,一般音节较少、读来顺口。例如:lymph淋巴,morphine吗啡,porphyrin卟啉,clone克隆,nikethamide尼可刹米等,这类音译词中的汉字只具表音功能,而表达对象的专业特征则被突显出来。在术语的应用过程中,有些音译词又被意译词取代,如:penicillin盘尼西林→青霉素、vitamin维他命→维生素,这种转化侧重于表意明晰、准确。比较起来,音义合译更有利于术语的简明。例如:gene pool译为“基因库”言简意赅;Addison’s disease艾迪生病(旧译“阿狄森病”)又称“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前者更为通用,也便于记忆。Calmette-Guerin vaccine译为“卡介苗”;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其缩写AIDS定名为艾滋病,艾滋是AIDS的音译,病为类名。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缩写SARS既已成为国际化的术语,也可按此方法,采用“萨斯”或“萨斯病”作为中文译名。英语或拉丁语的缩写词是术语简明化的有效手段。例如:SD(sulfadiazinum磺胺嘧啶)、ACTH(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PC(acetylsalicylic acid,phenacetin,and caffeine复方阿司匹林)、BP(blood presure血压)、ESR(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血沉)、WBC(white blood cell白细胞)、RBC(red blood cell红细胞)、Ig(immunoglobulin免疫球蛋白)、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等。有的术语音节过多,如,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phism(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其缩写词PCR-RFLP就十分简明。汉语医学术语大量引入英语或拉丁语缩写词,体现了术语简明化的发展态势。拉丁字母加汉语词素的混形词在汉语医学术语中的使用日见增多,这无疑也是术语简明化的手段。例如;X线、B超、T波、P细胞、α受体、β受体、Q-T间期。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更具有抽象性和简明性。例如:♂(雄性)、♀(雌性)、+(阳性)、-(阴性)、↑(上升)、↓(下降)、G+(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等。需要注意的是汉语医学术语的简称。例如:乙型肝炎→乙肝、心室颤动→室颤、节制生育→节育、流行性感冒→流感、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放射性同位素闪烁扫描术→同位素扫描,等。这一类简称,不仅减少了术语的字数,又讲究语义上的代表性和音节上的协调,是术语简明化的一种选择。但是,汉语医学术语的缩略必须遵循汉语构词法的规则,恰当地提取出关键语素,以求不造成概念上的误解。因此,不是任何一个医学术语都可以缩略的。例如:流行性感冒缩略为流感,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斑疹伤寒等却不能缩略。五、国际性医学术语不受地域、国别、民族、方言的限制。医学术语之所以具有国际性,源于医学术语的稳定、通用和统一。医学术语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每一个命名准确的术语,当其成为专业领域内公认的概念后,就具有稳定性。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约前460~前377)把疟疾分为日发疟、间日疟、三日疟,这些术语一直沿用至今。革兰氏染色(Gram’s stain)是丹麦细菌学家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创立的,作为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该术语已使用了100余年。费尔·A·卡森拉夫在1851年正式使用了“红斑狼疮”这个医学术语,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又提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命名,但“红斑狼疮”作为基本名词使用至今。由此可见医学术语的稳定性之一斑。惟其稳定,就为它在国际上的通用奠定了基础。医学术语在国际上的通用,从本质上说,在于它反映了人们对某一对象的规律性的认识。例如:水俣病系1956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所发现,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局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嗜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该疾病是以其发现地命名的。这个术语提供了对该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的标准,成为国际通用名词。又如西尼罗脑炎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委内瑞拉出血热、巴西出血热、克山病等,均为冠以地名的术语。有些术语是以人名命名的,如:卡氏肺孢子菌、鲍特菌属、志贺菌属、贝纳柯克斯体、肥达反应、巴宾斯基征、布鲁津斯基征等。有的术语以疾病流行的人群命名,如1976年美国费城的一次退伍军人大会期间,爆发流行一种原因不明的肺炎,当时称为军团病(legionnaires disease)。有的术语以疾病流行的区域命名,如森林脑炎。这一类术语并不因其命名方式而不具通用性,也没有人把它随意简化或替换。按照国际统一的原则和方法来对术语进行规定,以便保证术语定义的一致性,或筛选现有的术语并创制新的术语,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语言国际化的要求[2]。2004年十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上,钟南山委员在紧急提案中建议将“非典”一词改称“SARS”,就像艾滋病用“AIDS”一样,或者用“SARS冠状病毒性肺炎”。从专业概念来看,SARS作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简称,它将发病的器官“呼吸道”及疾病的重要特征“严重”、“急性”、“综合征”进行了客观界定。“非典”(atypical pneumonia,简称ATP)和SARS是两个具有不同病原和学术内涵的名词[3]。即使一个时期以来“非典”似乎俗成,但这种称谓是不科学的。有一些医学术语也有相对应的称谓,例如: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此类称谓并未偏离其对应术语的概念,而“非典”则不然。从构词法来看,“非典”是不规范的缩略词。医学术语中有“非遗传变异”、“非特异性免疫”等名词,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中有“非军事区”、“非正义战争”等名词。难道这一类名词能够缩略成“非遗”、“非特”、“非军”、“非正”吗?关于“非典”的正名,《科技术语研究》杂志曾开辟了专栏讨论,并发表了编辑部署名文章,强调科学名词的规范性。笔者认为,从历时角度看,“非典”是在既往特定时期产生的名词,诚如钟南山院士所言,它“特别不具备特定性”。SARS是WHO正式命名的专业术语。因此,在术语的命名和使用方面,必须遵循语言规范化的原则,并有利于国际交流。然而迄今媒体上仍在交替使用“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的称谓,甚至某报同一版两篇消息的标题和正文,一篇称“SARS”,一篇称“非典”。可见术语的规范化问题,决不限于学术界和专业领域。术语的规范化包括命名和使用两个方面。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统一术语的名称和书写形式,或淘汰一些非规范化词,以利于国际交流,是势所必然。在这方面,也应加大语言文字法的执法力度和行政干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总体意见师昌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碳、炭的争论已久,现在应该是有个定论的时候了。吴金源(宝钢研究院)碳、炭两字在科技活动中,长期混乱使用,给各种工作都带来困难,亟待澄清,统一用法。李行健(国家语委)①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讨论,规范两字用法,为文字规范使用做了一件大好事。②从引导方面说,两字一时难于决定时,提倡按科学定义用,如果还不行,提倡用炭不用碳。③现在是科技普及的时代,科技用语很易进入一般词语,对普通用语用字的规范影响日益显著。因此,在研究讨论某一科技名词用字时,似也可考虑今后一般用语规范的顺利接受情况。桂竞先(吉林炭素集团)①炭、碳的用法,有关专业人员都很难分清,何况广大群众。更给学生学字带来麻烦。可以考虑碳仅指碳元素及衍生词,其他都用炭。②“炭”是我国固有字,碳是随周期表造的字,1932年11月26日当时教育部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把第六号元素定名为碳,专指第六号元素。随汉字简化,取消碳,统一用炭,是解决混乱的好方案(迟早会改,晚改不如早改)。虽然少了一个专指第六号元素的碳字,却省了许多麻烦(请终审会专家考虑)。如暂时不能取消碳,碳定义为:元素C及其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容易确定,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芳香碳、环烷碳、芳碳率用碳。③国际炭素术语与表征委员会曾长期讨论,E.Fitzer建议:C/H原子比大于10,以碳为主要成分的固体物质,称为炭材料或炭素。故炭可定义为:以“碳”为主要成分的固体物质。周公度(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有些问题自相矛盾,例如将“AR炭”“CP炭”定为混合物。又如“炭素”可看做物质,也可作概念,作为混合物就不对了。碳化、析碳等和渗碳、脱碳一样,碳化是指变为碳原子(元素、单质),析碳是指析出碳单质过程,也不是混合物衍生的名称。所以应用碳单质、AR碳、CP碳、碳素、析碳、玻璃碳、碳纤维、碳材料。炭的定义应改为:工业制品中以碳为主并含有其他物质的混合物。并用于大家习用的词及其衍生物、派生词。张鎏、李治崇(天津大学)确定碳、炭二字的使用原则。我们认为,用碳字时,主要包括含碳的化合物。其中碳有明确的结构和含量,如碳化物、碳酸盐、碳键、碳环、高碳钢、低碳钢等,除此之外就用炭。黄仲涛(华南理工大学)炭常用于:①各种工业制品,以碳为主并含有其他物质的混合物。如炭素、炭素墨水。②高温热解、隔离空气的沉积物、析出物,各种金属表面析出物:析炭、积炭、结炭、炭化。③以活性炭等为载体制成的负载型催化剂。如Pt/C,Pd/C用炭:铂/炭,钯/炭。解思琛(中科院物理所)碳与炭两个都保留,我们新技术界用碳纤维,更科学些,但产业界炭有几十年的影响,还有产品、商品,要保留炭的用法,否则更乱了。炭化 碳化(carbonization,carbonation)刘明非(吉林炭素集团)有机物从700℃到1500℃之间属于炭化过程,生成炭物质,如焦炭、木炭、炭黑、炭电极;700℃~3000℃范围内所有生成物统称为碳化物。桂竞先(吉林炭素集团)有个炭化(碳化应不用),如木材→加热炭化→生成木炭;焦炉的炭化室;纤维→炭化→炭纤维。周公度(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用“碳化”。见“总体意见”栏。李圣华(吉林炭素集团)“碳化”应改为“炭化”,一般是指含大量碳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煤炭在一定的温度下大量排除氢、氧、氮等元素后残留下焦炭的过程(仍有少量的氢、氧、氮等元素存在)。如煤沥青炭化后生成沥青焦,石油渣油炭化后生成石油焦。炼焦煤焦化后得到冶金焦。王作明等(沈阳材料科学实验室)碳化物主要是指碳化硅、碳化钙等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而炭化物是指由有机物经过炭化得到的产物(如沥青炭化、PAN炭化等)。碳纤维 炭纤维(carbon fibre)张鎏、李治崇(天津大学)有些含碳物质,因制备方法不同,而应分别用碳或炭,例如“碳纤维”与“炭纤维”都是含碳纤维。但炭纤维常指由高温处理合成纤维而得的纤维,其中碳含量变化很大。而碳纤维则是指在催化剂存在下,甲烷分解成碳和氢,碳原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纤维或纳米碳管。借此可表示出两种含碳纤维是不同的东西。徐延庆(《耐火材料》主编)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叫法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碳纤维”应该是其中碳原子含量非常高的高纯纤维,其中的其他成分微量;而“炭纤维”则是黑色人造纤维,灰分等杂质含量相对较高,是以碳为主并含有其他物质的混合物。建议统一为炭纤维。刘明非(吉林炭素集团)碳纤维是指“碳化纤维和石墨化纤维”。炭纤维是指炭化纤维。……碳和炭使用时应注意所指物质的特性和范围。师昌绪(全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因为它是一种高纯,和碳纳米管类似;将来碳纳米管也可能发展成为“中空碳纤维”,强度更高,那时我们不能把碳纳米管做成的纤维称为炭纤维,只能称“中空碳纤维”。如果按照以纯度划分碳与炭的区别,碳纤维也不是炭纤维,因为目前所开发出来的碳纤维都是高纯,基本不含H、O、S和灰分等杂质,与炭布、炭毯不同。戴立信(上海有机化学所)化学化工词汇已用“碳纤维”多年,而且这里的“碳”的结构有较明确的鉴识或认定。桂竞先(吉林炭素集团)炭纤维是用聚丙烯腈纤维、黏胶纤维等高温处理炭化制成。萧成基(北京化工研究院)应该用“碳纤维”,不宜用“炭纤维”,因为碳纤维的高分子链是碳,至于其他少量成分并非主体。欧阳世翁(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碳纤维”与“炭纤维”,我认为,从原则上讲似以用“炭纤维”更规范,因为纤维是一种材料和用品,而不是化合物或化学元素的单质。但是当我看到在意见稿碳的用法举例中列出了“碳纳米管”,这就使我犹豫了,因为“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在概念上是相似的,都是材料。如果允许用“碳纳米管”的话,那么就可以按原习惯用法用“碳纤维”;此外,大多数人已习惯用“碳纤维”,且时间久远,如同“碳纳米管”一样,不必再改。而“炭布”“炭毡”等则需统一用炭。李圣华(吉林炭素集团)炭纤维是以碳元素为主的炭素制品,称炭纤维。包括它的一系列产品——炭布、炭毡等。黄关泉(吉林炭素集团上海碳素厂)“炭纤维”作为一种以碳为主混有其他元素的材料,应该用炭字,且用炭纤维作材料延伸制成的产品,如炭布、炭绳等均用炭字,“炭纤维”作为一种材料的专用名字应固定下来。但有的地方或场合出现“炭素纤维”的使用方法,我认为这种使用不妥,此时应用“碳素纤维”为宜,这里的“碳素纤维”应理解为包含“炭纤维”“石墨纤维”等在内的碳素纤维类材料。任崇信(冶金出版社)从科学性上判断还是用“炭纤维”更科学。吴金源(宝钢研究院)炭纤维是一种工业制品,我们认为按“炭纤维”一词统一为好。王作明等(沈阳材料科学实验室)炭纤维是以碳为主并含有少量其他物质的混合物,应该使用炭。孙义诚(兰州炭素厂)生产工艺用聚丙烯腈丝(腈纶丝)作原料,其本身属化学纤维,无炭的含义,经预氧化、炭化后生成了炭纤维,成品的炭纤维除炭外,还含有少量的杂质元素,认为炭较合适。碳:化学元素C;炭:固体材料,C/H>10。吴伯群(钢铁研究总院)按照碳、炭用法拟用“炭纤维”。冶金出版社统一用炭纤维。炭素王作明等(沈阳材料科学实验室)炭素一词来自日本,很不科学,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除约定俗成的“某某炭素厂”外,其他地方应该尽量改为炭材料为宜。黄关泉(吉林炭素集团上海碳素厂)①元素C对应的汉字名为碳,C称碳元素,这已是约定俗成的使用方法,凡“碳”与“素”构建成的词,如碳素、碳素材料、碳素纤维、碳素钢、碳素墨水等,一般均理解为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应该用碳,而不是用炭。我认为,在界定的原则中应规定:凡与“素”字结合的词只能用碳,而不用炭。②目前碳与炭使用中最混淆、影响最大、最难统一的还在碳素行业中的企业冠名上。北方企业以炭为名:吉林炭素厂、兰州炭素厂、抚顺炭素厂……;南方企业以碳为名:上海碳素厂、南通碳素厂、茂名碳素厂……。孰是孰非,在行业中已争论几十年,企业使用方法上的各行其事给出版、新闻界造成了诸多不便。南、北方“碳”“炭”各自使用了几十年,“企业名称中已包含了相当的无形资产,所以我以为这次全国科技名词委很难,也没必要把现有企业的冠名用词强行统一起来,但对今后新建企业,可建议冠名时规范为“碳素厂”或“炭制品厂”“炭材料厂”,即与“素”结合在一起的只能是碳,而不是炭。崔东生(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长期以来碳、炭二字一直在碳素行业混淆不清,有的厂名称为炭素厂,有的为碳素厂。这二字习惯用法,在本行业许多地方已约定俗成,并且杂志的名称如《炭素技术》也已使用20多年。刘明非(吉林炭素集团)“炭素”一词应以尊重传统习惯用法为妥。如炭素工艺、炭素厂、炭素材料。黄仲涛(华南理工大学)炭素是以碳为主,并含有其他物质的混合物。碳纳米管 纳米碳管(carbon nanotubes)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应该叫“碳纳米管”。纳米管是统称,有很多种纳米管,碳纳米管只是其中的一种。纳米碳管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有碳才能形成纳米管,是不对的。张立德(中科院合肥固体物理所)纳米管是一类物质,纳米是尺度。还有硅纳米管、无机纳米管等,碳材料的纳米管应称为碳纳米管,它是纳米管中的一种。解思琛(中科院物理所)我们习惯叫纳米碳管。应该说更科学点应叫碳纳米管,与英文名carbon nanotubes也一致。统一改称为碳纳米管我们没意见,我们不坚持,没影响什么学术问题。李行健(国家语委)中文词汇修饰部分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前面,如果碳是修饰纳米管的,那么应该叫碳纳米管。有了命名原则,才有利于名词系列化。玻璃炭 玻璃碳(vitreous carbon,glassy carbon)桂竞先(吉林炭素工业集团)玻璃炭是用糠醛树脂、酚醛树脂等高温处理炭化制成,应用“炭”。李圣华(吉林炭素工业集团)玻璃炭是以碳元素为主的炭素制品,应定名为“玻璃炭”。王作明等(沈阳材料科学实验室)是以碳为主,并含有少量其他物质的混合物,应称玻璃炭。周公度(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用玻璃碳(理由见前“总体意见”栏)。炭素墨水 碳素墨水(carbon black ink)黄仲涛(华南理工大学)是工业制品,以碳为主含有其他物质的混合物,用炭素墨水。崔东生(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炭素墨水,大部分称碳素墨水。  相似文献   

14.
摘要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术语的数量十分庞大,但组合语所占比率很高,由各单词的含义“猜中”组合语的含义的比率更高。因此本文选出1000个基础术语元(素),经对比分析可知:两岸术语元完全相同的约占六成;加上虽有差别却不言自明的术语,“易交流度”约达七成;对于定名不同,但与概念一一对应的术语,经熟悉对方用语的短暂过程后,易交流度升至约八成。而对同名异“实”,会引起严重误导的术语,提出“直译首选”、“压缩多一对应”和“避让既占”三条规则并以此作了优化模拟,假如定名时都遵守这些规则,易交流度几乎达到九成。另根据影响易交流程度的同一量化方案,估计出IT术语在“英语圈”的易交流度为90%~92%。可见“华语圈”要达到这样的水平,绝非不可企及,问题在于协调和优化。引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无处不在,所用术语,浩如烟海。在专业英汉词汇与词库中,收录的术语量已达数万至二十余万条,“部头”大得赶上了中型乃至大型通用英汉词典。要想对两岸术语定名的异同逐一分析对比,犹如老虎吃天——一时无从下口(手)。好在其中“组合语率”(combining-term ratio)颇高,据统计,在三四千条术语集(如参考文献[1],[2])中,约占75%;在数万条以上的术语集(如参考文献[3])中,则不低于90%。而由各单词的含义猜对各自组合语含义的“猜中率”(hit-it ratio)更高,据抽样,在85%~90%,即“十之八九”。当然,这里的“猜中”是指理解无误,并非一字不差。比如对star network,可猜成“星(形,状)网(络,路)”。其原因在于:由单词到组合语的语法,无论组合语是并列结构或偏正结构(包括修饰、主谓和动宾)结构,两岸之间几乎感觉不到有任何差异。于是想到,可以从基本构词元素着手,先行探索。一、基础术语组成与异同比率组成: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T术语集的系列标准[1]中,有定义且可比的单词(words)+固定短语(set phrases),共选出1000个广义单词。这些广义单词是组成该术语集的基本构件,不妨称之为“术语元”(term element,缩略为termel)[4]。本文讨论的IT术语,其定义与英语拼写,以参考文献[1]为准;两岸用语则分别以参考文献[2]与[3]为准。两岸用语分相同、相异和半同半异三种情况。(一)相同词(汉字简繁体差异不计,下同),例如表1:(二)相异词,例如表2:(三)半同半异词,例如表3:对1000基础术语异同比率汇总如表4:二、相异词分类按交流时由易到难的程度,可将相异词分成三类。(一)“0”类(自明别名):易理解可交流。在不讲究用语的“规范”与“首选—又称”时,将其归入“相同词”未尝不可,因此称之为“0”类。例如表5:(二)“1”类(同“实”异名):单义一一对应。乍听耳生,经简短熟悉过程之后,对沟通并无大碍。例如表6:(三)“2”类(同名异“实”):会引起严重误导。例如表7:相异词分类汇总如表8:三、便利交流法的当前办法(一)弄懂相异词,“一回生,二回熟”,使陌生的“1”类异名转为熟悉的“0”类别名。在日常交流中,一实双(多)名屡见不鲜:“草鱼”雅称“鲩鱼”,“芫荽”俗名“香菜”。这并未带来多大问题。在参考文献[1]的第1~28部分中,除2705条定义与首选术语(preferred term(s))外,另有648条允许的同义语(permitted synonymous term(s))和缩略语(abbreviation),即平均每四个概念中就有一个带有异名。(二)专业群体实现“华语圈”口头或书面初级交流时,可采用以下的应急办法:预先浏览两遍“须知异名表”(Need-to-know alias list)中的近200个词;交流时避开“禁忌词表”(Taboo-word list)中的近100个词,遇到这种词时,以相应英语词语作为替代或括注说明。四、对今后新词定名规则的建议信息技术术语,归根结底,由使用者约定俗成,并随技术演变而沉浮。对于新涌现的术语,为提高两岸术语的易交流度,这里提出三项定名协调规则:(一)对于占术语量总数约99%的译入语,强化“直译首选”(preference for literal translation),预防“过本地化”(over-localized)和“过个性化”(over-individualized),使“1”类词转化为“0”类词或完全相同词。例如multicast,在参考文献[2]中定名为“组播”,其定义是“向选定的一组目的地传输同一数据”。不叫“多播”而叫“组播”,有“并非多次广播”的言外之意。在这里,“组”比“多”带有定义中的更多信息。但利中有弊:回译时易误作“group broadcast”;且在该参考文献中,以multi-作前缀的复合词共有27个,唯独此词开头以“组”代“多”,不免“过个性化”,即过于强调条目中的特定内容,以致失去了对应前缀multi-的共性。又如volatile,在参考文献[3]中定名为“依电性”,是说一种存储器的“内容断电即失”特性,抓住了主因“依电”。但回译时多半会想到“power-dependent”,也有同样的美中不足——“过个性化”。(二)在基础概念与术语的关系上,“压缩多一对应”(minimizing many-one correspondence),预防“欠本地化”(under-localized)和“欠个性化”(under-individualized)。会使“半同半异”词数骤减。比如security,在参考文献[2]中定名为“安全(性)”,与常见的safety“同名”。虽则符合在该领域的使用习惯,但对未必通晓《计算机安全》英译的多数读者,多少“欠个性化”,往往难以把两者分清:应对黑客活动的“安全”该用security,应对异常事故的“安全”才用safety。同样,horizontal和lateral在参考文献[3]中都定为“横向”,回译时因两者的定名一模一样,缺少个性,所以也不易辨别开来。(三)及时了解不同地域的既定名称,试行“力避既占”(avoidance of the occupied),定名宁可相异,切忌交错复用,即力避“2”类词语。五、易交流性与易互译性及其评测对IT基础术语(集),在华语圈内,可进行“易交流性”(inter-communicability)评测;对英语圈,可进行“易互译性”(inter-translatability)评测。这两种指标的定义如表9:对单个术语易交流性的量化方案如表10:←┄┄●压缩多一对应**←┄┄●直译首选←┄┄●避让既占注*:±号的选择取决于是否熟悉“异名”。**:表下首行箭头,表示“压缩多一对应”的目的,是将“半同半异词”转化为“别名”,甚至“相同词”;表下第二、三行的示意依此类推。根据单个术语的易交流度和前述对1000个基础术语的分析,可算出对术语集的易交流度。对不熟悉“异名”的群体为千分之555×l+71×1/2+116×3/4+183×1/4+374×0=723.25,即72%。对熟悉“异名”的群体为千分之555×1+71×l/2+116×3/4+183×3/4+374×0=814.75,即81.5%。六、对基础术语的优化模拟前文中所述的三项定名协调规则,对提高易交流性能有多大潜力?尝试对两岸现有基础术语作一优化模拟,即对其中的相异词及半同半异词,按这三项规则作出选择:(一)对“0”类词,按“更合直译”规则选择。例如probability(词根probable“大概的”),在“概率/机率”中选“概率”;又如private(词根privy“私人的”)在“专用/私用”中选“私用”;直译程度不分上下者存异。(二)对“1”类词,作类似选择。例如trapdoor,在“陷门/暗门”中选“陷门”;又如burn-in,在“老化/烧入”中选“烧入”。(三)对“2”类词,通过“直译首选”和“避让既占”,推定有六成术语转化为相同词或“0”类词。例如online,在“在线/连线”中选“在线”;又如pipeline,在“流水线/管线”中选“管线”。(四)将“半同半异”词中的多对一,拆改为一对一。例如,将safety与security原来都对应“安全”,拆成分别对应“安全”与“保安”;又如,将horizontal与lateral原来都对应“横向”,拆成分别对应“横向”与“侧”。基础术语“优化”前后类别与词数分布如表11:由此表即可算出,对不熟悉“异名”的群体,易交流度升至86%,对熟悉“异名”的群体则高达91%。即分别提高14%与9.5%。七、与英语圈IT基础术语易交流度的粗略比较对比起来,英语也过于庞杂灵活,从其圈内的易交流度的角度看,并非理想中语言。拿IT基础英语术语来说:(一)在1000个基础词中约有200个异名。如在参考文献[1]的“信息技术”部分,entropy(熵)又叫average information content(平均信息量)和negentropy(负熵)。究其原因,恐怕是出自不同学派、厂家或地域而尚未取得共识所致。这在易交流性上,要扣除200×1/4=50个千分点,即5%。(二)其基础术语中,约有50个同形异义词。例如decimal既作“十进制(的)”,又作“(十进)小数”;又如key在“计算器”部分是“按键”,在“安全性”部分是“密钥”,在“数据库”部分是“键码”。这要再扣除50×1/2=25个千分点,即2.5%。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中的这种“多指”现象,造成连参考文献[1]这样的国际标准文本,也难免张冠李戴。而这些,在相应的汉语术语中,反倒区分得一清二楚。(三)在其基础术语的定义与释义中,少数抽象概念与具体对象不分,硬件与软件莫辨,此类术语有20多个。例如management既作“管理”,又作“管理人员”;又如monitor既是“监视”,又是“监视器”或“监视程序”。这还要扣除其20×1/2=10个千分点,即1%。单凭以上粗估,便知英语圈IT基础术语的易交流度,充其量在90%~92%。而汉语圈要达到这样的水平,绝非不可企及,问题在于需经过协调和“优化”。结语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华语圈内IT术语的易交流度,提高华语圈与英语圈之间IT术语的易互译度。这两种指标密不可分:假如以英语作“对接语言”(mating language),定名时各自提高对英语圈的易互译度,则有望全面提升华语圈自身的易交流度。在协调与优化华语圈lT基础术语易交流度的过程中,关键是将“带异名率”(with-alias ratio)和“同形异义词率”(homograph ratio),降至英语圈的可比水平。以上分析与初探,带有“模型化”性质,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等差是等差数列最核心的本质特征。高阶等差数列(或称n阶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普遍形式,一阶等差数列是n阶等差数列当n=1时的特例。研究表明,高阶等差数列的差分性质在经济计量领域有明确的体现。例如,单整序列数据I(n)的差分性质即与n阶等差数列密切相关。遗憾的是,以往所见关于等差数列的讨论,大多围绕其一阶情况展开。有些常见的关于等差数列的定义也仅仅适用于一阶条件的假定,不能确切描述等差数列的高阶(二阶及以上)情况。为了适应经济计量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有必要重新研讨关于等差数列术语的定义问题。本文尝试提出高阶等差数列“隐蔽公差”的概念,同时给出n阶等差数列的形式表达以及n阶等差数列公差与其相对应一阶等差数列公差的换算关系式D=dnn!,其目的在于放宽约束条件,给出能够涵盖n阶等差数列情况、具有普适性的术语定义。高阶等差数列的差分性质在经济计量领域有明确的体现。例如,单整序列数据I(n)的差分性质即与n阶等差数列密切相关。对于单整序列数据来说,即使原变量数列不服从正态分布,经过数次差分之后也会“剔除掉某种固有的规律”而使数列趋于正态分布。事实上,差分剔除掉的这种“固有的规律性”即是n阶等差数列的主要成分,而所谓“经过数次差分”的次数,就是高阶等差数列的阶次n[1]。一、关于等差数列术语的定义和描述以往关于等差数列的讨论,大多围绕其一阶情况展开。目前常见的关于等差数列的定义(例如《辞海》乃至《数学辞海》当中的解释)也仅仅适用于一阶条件的假定,不能涵盖等差数列的高阶(二阶以上)情况。为了适应经济计量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有必要重新提起关于“等差数列”术语的定义问题。本文提出关于等差数列的一个术语:隐蔽公差,并以此为线索展开讨论。本文讨论的数列,仅限于单调递增的正整数序列。作为这些讨论的背景,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等差数列”,以及“n阶等差数列”。顾名思义,等差数列应该是数列的一种。那么什么是数列呢?数列(定义1.0):序贯之数,谓之数列。一组数按第一个、第二个等等排下去就成为数列。其中第一数称为第一项,第二数称为第二项等等。当项数是有限时称为“有限数列”,否则称为“无限数列”。例如,1,10,100,1000,10 000,...和-1/2,-1/3,-1/4,...都是无限数列。经济研究当中涉及的数列大多是有限数列,但若以经济发展的延续论,这些数列则将体现出无限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定义1.1*):据《辞海》,若有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均为常数d,则称该数列为“等差数列”,d,称为“公差”,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a+d,...,a+nd,...的形式。任一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n(首项+末项)/2。例如,自然数列1,2,...,n,...是等差数列,它的前n项之和为n(n+1)/2。显然,所谓“等差数列”的“等差”,就表现在它们具有常数公差d,通常讨论的等差数列为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整数序列,故d为大于0的整数。公差(定义1.1.1*):根据《辞海》和《数学辞海》[2]的解释,在以“等差数列”为背景的讨论中,“公差”指的是“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但是严格说来,这个定义不确切,或者说是不完全的。事实上,等差数列是有阶次的,例如数列1,2,3,4,5,6,...是一阶等差数列,其公差等于(2-1)=(3-2)=(4-3)=...=1;将一阶等差数列中的各个元素平方,则得到1,4,9,16,25,36,...,这是一个二阶等差数列。服从术语层次概念,二阶等差数列当然也是等差数列。但是(4-1)=3,(9-4)=5,(16-9)=7,(25-16)=9,(36-15)=11,...,也就是说,这个数列“相邻两项的差”不相等。这与前文所引“等差数列(定义1.1*)”存在冲突。在严格的意义上,对“公差”这个术语来说,应该是“一阶公差”的简称,其确切的定义表达应该是:(定义1.1.1)“一阶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二、隐蔽公差和N阶等差数列的形式表达同样,上述所引工具书中关于“等差数列”的定义,实际上也是仅仅针对“一阶等差数列”而言。在高阶情况下,即当n大于1时,等差数列前n项之和的计算公式与一阶情况下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如果按照前述所引关于“等差数列”的定义(定义1.1*),则相当于拒绝承认“高阶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因为根据高阶(二阶以上)等差数列的直观表现,其相邻两项的差并不相等。但是,二阶等差数列经过一次“差分”运算,即以数列的后项减去前面一项,可以得到一个一阶等差数列,这个一阶等差数列具有常数公差。我们称这个“公差”为二阶等差数列的“隐蔽公差”。以最常见的自然数列为例,该数列是具有公差d=1的一阶等差数列,记作{A1(d)},其中d=1,紧随字母A之后的上标数字表示该数列的阶次。对应地,将该数列中各项元素分别做平方运算,则构成一个二阶等差数列,{A2(D)}。定义D为这个数列的“公差”。如是,则分别有:{A1(d)}=1,2,3,4,5,6,7,8,9,… (1.1){A2(D)}=12,22,32,42,52,62,72,82,92,… =1,4,9,16,25,36,49,64,81,… (1.2)数列{A2(D)}没有明显可见的“公差”。但若对其施行一次差分,则得到:{A2-1(D)}=3,5,7,9,11,13,15,17,… (1.3)这是一个一阶等差数列,其公差等于2。对于这个经过一次差分得到的新数列,我们将其记作{A2-1(D)},其中紧随字母A之后的上标算式(2-1)表示对二阶等差数列进行了一次差分。观察{A2-1(D)},显然D=2,这就是高阶等差数列的“公差”,虽然这个公差不能从高阶等差数列的原始形态中直接观察得到,但它却是肯定存在的,由此我们称其为“隐蔽公差”。高阶等差数列具有数值确定的“隐蔽公差”。若非如此,便不能称呼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仿照上述方法,继续再对{A2-1(D)}进行一次差分,则可以得到{A2-2(D)},这是一个所有元素都等于D=2的0阶“等差数列”。可以把这种情况看作是n阶等差数列的特例。对于{A2-3(D)}而言,数列当中所有元素皆为0,是更为极端的特例。不失一般性,我们给出关于“隐蔽公差”的定义以及适合所有阶次等差数列的形式表达。隐蔽公差(定义1.1.2):在等差数列中,需要经过一次以上差分运算才能观察得到的高阶等差数列的公差称为“隐蔽公差”,记作D。高阶等差数列具有数值确定的隐蔽公差。等差数列的形式表达(定义1.1.3):对于阶次为N,公差为G的等差数列A,记作{AN(G)},其中上标N可以是数字、算式或字母符号;G是等差数列的广义公差。高阶(二阶以上)等差数列的隐蔽公差D和一阶等差数列的公差d(可以对称为显见公差)统称为等差数列的广义公差。三、 等差数列与算术级数的概念比较为了继续以下的讨论,需要简单回顾关于初等级数当中算术级数的概念并与等差数列的概念加以对照[1]。一般来说,初等级数包括算术级数(也称等差级数)和几何级数(也称等比级数)。所谓等差数列,是一组数据按照一定(等差)规律依次排列的形式。这种形式类似于数学定义的等差级数,亦即算术级数,但是数列与级数二者所关心的具体侧面有所不同。数学定义的等差级数系指一和,即数列当中所有相关数项的加总值,而关于等差数列的研究似乎更关注数列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甚至不同阶次数列间数据变换的内在联系。如果考虑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则与算术级数的关注点近似相同。通常意义上数列研究的对象是确切的数量关系,而不考虑随机变量的影响。经济计量学研究涉及的数据序列则表现为常规等差数列与随机变量的叠加,甚至等差数列的公差也可能存在随机扰动。例如,从1到100的自然数的和是一阶算术级数,其首项a=1,末项z=100,公差d=1,这个算术级数的值S=1+2+…+100=5050。显然,自然数构成公差为d=1的等差数列。相对应的,所有自然数的平方构成另一数列,这个数列的元素分别为12,22,32,42,52,…,即1,4,9,16,25,…,我们称其为2阶等差数列。同理,所有自然数的立方构成另一高阶等差数列,这个数列的元素分别为13,23,33,43,53,…,即1,8,27,64,125,…,我们称其为3阶等差数列。余此类推。等差数列的元素中可以含有截距因素。为简化起见,在本文的讨论中假定各数列元素的截距为0。记一阶等差数列为{A1(d)},d>0,其中包含数列元素ai,i=1,2,3,…,I。记2阶等差数列为{A2(D)},D>0,其中包含数列元素,i=1,2,3,…,I。记3阶等差数列为{A3(D)},D>0,其中包含数列元素,i=1,2,3,…,I。一般地,记n阶等差数列为{An(D)},D>0,其中包含数列元素,i=1,2,3,…,I。在这些记述中,D均为隐蔽公差,需要通过对数列内各相邻元素进行n-1次差分后得到。在n次及n次以上的差分过程中,各次所得之差均为0。四、隐蔽公差与对应一阶等差数列公差的关系高阶等差数列(或n阶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普遍形式,一阶等差数列是n阶等差数列当n=1时的特例。一阶等差数列具有常数公差d。对n阶等差数列而言,各相邻项的差乍看起来并不相等,只在第n-1次差分(后项减去前项)时才是常数。定义这个常数为n阶等差数列的公差,记作D。由于n阶等差数列的公差D不能从原数列中直接观察得出,故称其为隐蔽公差。高阶等差数列之“等差”即源于此。高阶等差数列的公差虽然“隐蔽”却是“确定的”。对n阶等差数列进行差分,其过程产生的结果即为n-1阶数列。称为“对等差数列的降阶运算”。按照上述定义,一阶等差数列记作{A1(d)} 。当公差d=0时,{A1(d)}退化成为{A0(0)},即所有元素相等的0阶数列。如果对应于数列{A0(0)}当中的每一元素ai=a分别加上随机误差项εt,则数列可表为截距水平在a的随机过程。这是一个I(0)即0阶单整过程。如前所述,对于{A1(d)},d>0,若取数列当中各元素ai(ai=ai-1+d)之平方构成另一数列,即可得到一个2阶等差数列。记作{A2(D)}。陈列{A2(D)}可知,直观上这个数列已经不再是等差数列。即ai-ai-1≠ai+1-ai。但是,对{A2(D)}进行一次差分得到的新数列{A2-1(D)},则是公差为D的1阶等差数列。n阶等差数列的隐蔽公差D是与其相对应的一阶等差数列公差d和数列阶次n的函数,即D=f(d,n)。此时满足关系D=dnn!。其中:D为n阶等差数列的公差(当n>1时即为隐蔽公差);d是与该n阶等差数列相对应的一阶等差数列的公差[4]。按照这个公式可以求出,对应于自然数列(公差d=1)的2阶等差数列和3阶等差数列的隐蔽公差D分别是D=122!=2和D=133!=6。同理,对应于公差d=2的数列(例如奇数数列或偶数数列)的2阶等差数列和3阶等差数列的隐蔽公差分别是D=222!=8和D=233!=48。总之,“等差”是等差数列最核心的本质特征。所谓等差数列,必有“等差”存在。对阶次n>1的等差数列而言,非经运算不能见其等差。因此,在高阶情况下,数列之等差是隐蔽行为。阶次越高,其公差隐蔽越深。另一方面,这个公差虽则隐蔽,却有明确的数值,并与与其相对应的一阶等差数列公差存在有稳定的换算关系。人们把“高阶算术数列”称为“高阶等差数列”,即是对其本质特征的宣言。  相似文献   

16.
摘要 工业的发展有工业化,城镇的发展有城镇化,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直到今天的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三产化时代。本文论述了与工业化、城镇化并驾齐驱的新名词——三产化。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产业特点。从以采集渔猎为主的原始社会开始,经历了以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工业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直至今天的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三产化时代。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先生认为,三产化既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1]一 三产化的内涵三产化的概念是与工业化、城镇化相对应的新概念。工业化主要研究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城镇化主要研究城市的发展;三产化主要研究第三产业的发展。三产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产值和比例越来越大,第三产业在就业中所占的数量和比例越来越大,第三产业最终占据主要地位,三大产业从大到小的产值和就业比例最终成为“三、二、一”。三产化实质就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第三产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演变的过程。三产化的程度目前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的产值来衡量,在三产化的过程中,就业是重要的指标,就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三产化不仅是第三产业的产值,而且还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因此三产化程度应由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两项指标来组成,其计算公式应是:S=ax1bx2(式中:S为三产化程度,a为产值系数,b为就业系数,x1为产值比重,x2为就业比重)[1]。二 三产化的探讨第三产业的提出: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是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教授(Allan.G.B.Fisher)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的,起源于费希尔所著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20世纪20年代,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两个国家人们的日常谈话中,流行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说法。费希尔通过对世界经济历史发展的考察,鉴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分类方法。费希尔认为,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就是第三产业。[2]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ey)在《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搜集和整理了若干国家劳动力转移的统计资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规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最后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规律,被经济学界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3]。三产化理论:第三产业是除农业、工业(包括建筑业、采矿业)以外的所有产业的集合体,门类复杂,第三产业的部门产业交通、商业、贸易、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研究广泛深入,但综合研究则较少,国内最著名的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山大学李江帆教授的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三产化的研究不仅是概念的提出,还须进行三产化的理论框架的探讨,笔者主编的《三产化——经济和就业的战略性措施》就是三产化概念的论述和三产化理论框架的探讨。三 三产化的由来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特别是在研究中,笔者发现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国际化等许多关于“化”的名词和概念。第三产业的产值必将占据GDP的主要地位,第三产业的就业必将占据全社会就业的主要地位,这是社会公认的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所揭示的内容。现在已经“化”遍天下,第三产业这么重要的规律也应该“化”。借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概念,笔者在2002年系统地论述了三产化这个新概念,并完成关于三产化的一篇论文。但多次投稿,许多期刊均未采用,直到2005年《暸望新闻周刊》刊登《地方经济和就业的战略性措施》一文,文中简述了三产化的概念。[4]2005年底笔者在导师张仁陟教授的支持下完成《三产化——经济和就业的战略性措施》,并于2006年3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这个与工业化、城镇化并驾齐驱的新概念——三产化。三产化概念的提出仅仅是完成了三产化的汉语名词。在英语中没有三产化这个名词,只有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工业为industry,工业化为industrialization;城镇为urban,城镇化为urbanization;那么第三产业为tertiary industry,则三产化英语应为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这样笔者构造了三产化的英语名词——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笔者关于三产化的论文在国内某著名大学的学报发表时,因为英语中没有三产化这个名词,英语编辑将文章标题中的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改为tertiary industries,将摘要中的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也改为tertiary industries,直接将关键词的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删去,结果在汉语的文章中关键词为:三产化、第三产业、工业化、城镇化,英语中则成为:tertiary industries;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ion。可见,三产化(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这个新名词的推广需要一个过程。四 “三产化”提法的现实意义1.三产化与经济、就业中国“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就业矛盾比较突出,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架马车中,中国的消费拉动作用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低于投资和出口,中国居民消费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偏低10%~15%,中国过分依赖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副作用已经显现,启动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第三产业投资少、就业多,主要属于消费性产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均属于第三产业。因此,加快三产化,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缩小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启动内需,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因此,三产化是经济和就业的战略性措施。按照工业化理论,中国目前应属于第二产业主要创造财富,第三产业主要创造就业的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导致目前GDP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下降,就业增长反而下降的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九五”时期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人。“十五”时期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也处于下降状态。“九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就业增长0.13百分点。“十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降到0.11,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80万人,其中2005年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08,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只有63万人。中国“十五”时期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19,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37。[5]因此,三产化是就业的战略性措施。1992年国务院做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使全国“八五”时期、“九五”时期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就业较多。2.三产化与节能、减污《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提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国家发改委认为,节能不仅仅是微观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宏观层面的事情,即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4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超过70%,印度也达到了51.2%。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我国第一产业能耗为0.45吨标准煤/万元,第二产业能耗为2.03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能耗为0.48吨标准煤/万元。如果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地降低1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约1个百分点,全国能源消费将减少2499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将降低0.018吨标准煤,[6-7]因此,三产化是节能降耗的战略性措施。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近日联合发布《2006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公报》,今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689.6万吨,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74.6万吨,同比增长4.2%。[8]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广东省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都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9%和1.1%,这是这两项指标在广东历史上首次双双下降。[9]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关于2005年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的通报》,今年上半年,当全国平均能耗上升0.8%时,广东单位GDP能耗在去年全国最低的基础上,又同比下降了2.5%。上半年广东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近5年来,广东的GDP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主要负责人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说,广东经济的增长已从以前过分依赖第二产业的投资,逐步转向产业的优化升级;广东省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总量在持续保持全国第一的同时,单位GDP能耗越来越低,经济发展初步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10]根据工业化理论,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化阶段,这一时期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发展较快。再加上许多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片面追求大项目,大规模建设高投资、高能耗、重污染的重化工业项目,从而导致2006年上半年我国能耗和污染不减反升的局面,导致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居高不下的局面。目前,我国能源相对紧张,环境相对脆弱,外贸出口存在巨大顺差,因此,不能再进行大规模的高投资、高能耗、重污染的重化工业项目建设,不能把我国建成世界性的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出口基地,不能用能源和环境换取外汇,应该大力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在适度重化工业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第111号元素由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合成后,2004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颁布了其名称:Roentgenium,元素符号为Rg。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元素的中文定名草案,并于2006年1月20日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方面的专家召开了第111号元素中文定名研讨会。科学家、语言学家和名词工作者共聚一堂,对第111号元素的中文定名以及元素中文定名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在讨论意见高度一致的基础上,决定第111号元素中文定名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国家语委准备在此基础上制定元素中文定名规范,作为今后新元素定名的依据。名词工作论坛 元素的名称在1932~2004年期间,正式公布过9次。经过了70多年的使用,某些名称有所改动,但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元素名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元素名称作了更改,我们为与国际上的通用名称保持一致,故也作了相应的改动;其二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的同音字与其他化学用字的读音混淆,故作了修改;其三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发现了新的元素,必须给予定名,这属于增订的内容。(一)1932年,由当时的教育部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中涉及了92种元素名称,其中85号、87号和91号元素没有定名。已确定名称的金属元素共68个:锂、铍、钠、镁、铝、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镓、锗、铷、锶、钇、锆、钶、钼、、钌、铑、钯、银、镉、铟、锡、锑、铯、钡、镧、铈、镨、钕、、钐、铕、、铽、镝、钬、铒、铥、镱、镏、铪、钽、钨、铼、锇、铱、铂、金、汞、铊、铅、铋、钋、镭、锕、钍、铀。非金属元素共9个:硼、碳、矽、磷、硫、砷、硒、碲、碘。气态元素共11个:氢、氦、氮、氧、氟、氖、氯、氩、氪、氙、氡。液态元素1个:溴。1932年在制定元素名称时,确立元素定名取字,应依一定系统,以便区别,这就是使用固有汉字如:金(Au)、银(Ag)、铜(Cu)、铁(Fe)、锡(Sn)、硫(S)、铅(Pb)等,这些元素名称用字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如:《汉书·食货志》、《说文解字》、《神农本草经》等都有记载。这些字的字形结构也成为制定新元素名称的造字依据,如:金属元素名称用金为形旁,非金属以石为形旁。以上列出的金属元素名称和非金属元素名称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属于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形声字。一类形旁依据固有汉字,声旁按国际通用名称的谐音,如锂、钠;另一类是根据元素特性造的形旁,声符是与文字所代表的意义有联系的部件,“氢”表示一种最轻的气体,“氯”表示单质状态下是绿色的气体,“氮”表示空气中的氧被冲淡了,其中的气字头表示常温下为气体,取“轻”字中“”、“绿”字中“录”、“淡”字中“炎”作为声旁与气字头组成“氢”、“氯”、“氮”的元素名称。“溴”在通常状态下是棕红色液体。它的英文名“bromine”来自希腊文“brōmos”,是恶臭的意思。“溴”字中文定名从水从臭,也是比较典型的例子。“碳”元素的拉丁名为“Carbonium”,源自“carbo”一词,是煤的意思,故用“石”旁加声旁“炭”。元素名称中造字比较特殊的例子如:“氧”字曾叫“养气”,表示滋养之意,并造过“”字,后因笔画繁杂,“”字演化为“氧”。“汞”字在我国古代文献《神农本草经》中记述有:“丹砂能化为汞”,因“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以水字作底也很符合原则。为避免造新字,在元素名称中,有些形声字如:钌(Ru)、钫(Fr)、铋(Bi)、钯(Pd)、钐(Sm)、铂(Pt)、镝(Dy)等,这些字在汉语古字里均可找到,但作为元素名称用字,他们都已失去了原有的意思,而赋予了新的含义和读音,作为新的元素名称用字出现。对于气字头用字如:氢、氧、氮、氯等重要元素用字,早在1915年当时的教育部即颁行全国,距今已80多年。(二)1944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增订本)共包括92种元素名称,其中91号元素名称定名为“镤”(Pa)、85号元素名称暂定为“”(alabamum,Ab),87号元素名称暂定为“”(virginium,Vi)。修改的名称有:64号元素“”改为“钆”(Gd),86号元素名称“”改为“氡”(Rn)。这两处修改在原文件上没有说明,可能是为了减少笔画吧。(三)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公布的《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共包括98种元素名称,新增的元素及其名称有:93号元素“镎”(Np)、94号元素“钚”(Pu)、95号元素“镅”(Am)、96号元素“锔”(Cm)、97号元素“锫”(Bk)、98号元素“锎”(Cf)。修改的元素名称有5个。这次修改是因为国际上修订了这些元素的名称。43、61、85、87号元素修订的原因是原发现人的工作并不可靠,其后这4种元素均在核反应中获得,故重新定名。新旧名称见表1:另外一个修订的41号元素旧称是钶(columbium,Cb),新称为“铌”(niobium,Nb)。原因是首先在北美的钶矿石中发现了这种元素,因而以发现北美新大陆的Columbus(哥伦布)的名字命名。后来从钶矿中分离出73号元素“钽”,才真正得到“铌”元素,“钽”是以希腊神话中的英雄Tantalus(坦塔罗斯)命名,因“铌”又从“钽”中获得,故以他的女儿Niobe(尼奥婢)命名。(四)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公布的《化学物质命名原则》(修订本)共包括98种元素名称,对1951年的《原则》中的元素名称没有增改,只是根据国际上对元素符号的变更,将39号元素“钇”的元素符号“Yt”改为“Y”;69号元素“铥”元素符号“Tu”改为“Tm”。(五)1955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无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共包括102种元素名称,新增的名称有:99号元素名称“锿”(Es)、100号元素名称“镄”(Fm)、101号元素名称“钔”(Md)、102号元素名称“锘”(No)。为避免元素名称的同音混淆,将14号元素名称“矽”(读音xī)改为“硅”(读音guī)避免了与50号元素名称“锡”和34号元素名称“硒”重音。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还曾多次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审音委员会联系,希望将“锡”读音xī(音西)改用北京语音读xí(阳平)就可以避免“锡”与“硒”的重音,但未获结果。另一个更改是将71号元素名称“镏”(读音liù)改为“镥”(读音lǔ),这一更改有两方面好处,即避免了与16号元素名称“硫”重音,又与日常用字区别,镏字本意即有镏金镀金法之意,又可与戒指的方言“镏子”区别开来。(六)1980年,中国化学会推荐的《无机化学命名原则》中元素名称增至107个。新增的元素名称有:103号元素名称“铹”(Lr)、104号元素名称“”(Rf)、105号元素名称“”(Ha)。106号元素和107号元素未订名。(七)198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第三版),附录了“无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并对元素名称作了增补,共包括元素名称109个(其中108号元素名称缺),106号、107号、109号元素名称无中文单字命名。使用“10×号元素”表示,元素符号用Unh(106号)、Uns(107号)、Une(109号)表示。为什么要这样定名呢?103号以前的英文名称都是经IUPAC推荐的名称,国际上并无争议。1964年底苏联科学家宣布获得了104号元素并把这个元素命名为kurchatovium,符号Ku,以纪念苏联科学家库尔查托夫(I.V.Kurchatov),到1969~1970年间美国科学家也获得了104号元素的另一些同位素,并把104号元素命名为rutherfordium,符号Ru,以纪念英籍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E.Rutherford)。105号元素也于1970~1971年间先后在美国和苏联获得,美国人把这一元素称为hahnium,符号Ha,以纪念德国科学家哈恩(O.Hahn),苏联人把这一元素称为nielsbohrium,符号Ns,以纪念丹麦科学家尼尔斯·玻尔(N.Bohr)。从1971年以来,IUPAC曾多次开会讨论,均未能确定统一的英文名称,出现了混乱。1977年8月IUPAC正式宣布100号以后的元素名称,终止使用以人名、国名、地名和机构名等来制定新元素的名称,英文名称采用拉丁文和希腊文混合数字词头加词尾-ium来命名,元素符号采用三个字母来表示,以区别以往元素采用的一个或两个字母的方法,具体办法是:0=nil、1=un、2=bi、3=tri、4=quad、5=pent、6=hex、7=sept、8=oct、9=enn,并规定新元素不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在数字词头后均加词尾-ium,如:104号元素名称为unnilquadium,元素符号为Unq。想从根本上解决命名的分歧。(八)1997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了101~109号元素的中文名称(见表2)。在本文第七部分介绍的1977年8月IUPAC正式宣布的100号以后的元素的新的命名方法,十几年来,虽得到使用,但仍有人不断提出反对意见。我国在《化学命名原则》(1980)中也只从106号以后元素采用了IUPAC的建议。中文定名为“10×号元素”,这样冗长的定名给使用者增加了困难。1994年IUPAC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又重新提出了仍以科学家人名和发现该元素的科研机构所在地命名新元素名称的方法。1997年8月27日获得表决结果并以IUPAC名义发表正式文件,对101~109号元素重新定名。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张存浩院士代表我国出席了会议,会前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会议上,听取了有关院士的意见。全国科技名词委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于1998年1月中旬召开了无机化学名词组扩大会议,会议根据IUPAC 1997年8月27日决定对101~109号元素英文名称重新命名的意见,审定了相应的中文命名。参加会议的有化学、物理和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会议在前一个阶段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审定了我国101~109号元素的中文名称(见表2)。其定名中使用的汉字已征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意,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予以公布使用。(九)全国科技名词委根据IUPAC 2003年8月16日对第110号元素正式确定的英文名称,于2003年12月组织无机化学名词组和放射化学名词组及有关专家讨论了110号元素的中文名称的定名问题并提出建议,后在有关期刊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审定了110号元素的中文名称(见表3),其定名使用的汉字征得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意,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予以公布使用。(十)2004年,IUPAC颁布了第111号元素的名称Roentgenium和元素符号Rg,这一名称由元素发现者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以X射线发明人伦琴命名。2006年1月20日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召开化学、物理、语言文字专家联席会,讨论了111号元素的中文定名,建议111号元素中文名称为“”,现拟报请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附:1956年关于“化学物质命名的讨论”介绍1956年9月至12月在光明日报上展开了“化学物质命名的讨论”。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我国已经到了汉字改革的时期,方块汉字逐步改革成拼音汉字,虽然还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但不能算成太久的了”(光明日报社论)。为此有些语言界工作者提出:现行的化学名词,以至于整个自然科学名词显然是不能适用于拼音汉字的,需要进行变革。这当然也涉及到对元素中文命名的意见。对元素名称提出以下三种改革的建议:(1)同音代替碳→炭 钡→贝 氟→弗 钙→丐 碘→典 氧→养 氯→ 溴→臭(2)口语化理由是在语言里,单音词总是不如多音词清楚。如:铂→白金 氧→氧气 硼→硼石 硫→硫石 铍→皮金(3)国际化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几点说明里有这么一句话:“这一套现代化拼音字母,可以用来写科学符号和专门名词的译音。”有人就提出用下列方法转写。如附表1。不难看出这个方法实际上是用汉语拼音字母转写英文名称,与日本用假名转写一样,只是去掉了不必要的词尾,并为此还设计了八条转写规则。对以上观点提出相反的意见是“科学研究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前面,科学工作者由于需要,创造了一些新字,这些新字,有些是说得清楚,听得明白的,它便利了人们去了解新事物,这是再愉快不过的。对个别单音词会引起读音上的混淆的缺点当然要进行改革”。对于同音代替,有人指出:如果把“钡”改做“贝”,“溴”改为“臭”,陡然使人难以想象指的什么,甚至产生混乱。对于国际化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的认为“在汉字拉丁化以后,我们也不能割断历史,马上把我国的科学名词全部废除而改用英文名称。我国语言是否可以容忍大量的英文学术名词还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任何一个人也不能贸然作出这样一决定”。以上是对1956年大讨论中对元素名称改革的主要观点记录,供以后研究这些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术语的性质1.1 术语是表达某学科、技术领域内的科学概念的词或语。一般说来,它具有单义性、科学性、专业性、系统性等特点1.1.1 单义性单义性指术语与其所指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的一一对应关系,意即所表示的科学概念是确定的、单一的,而不是表示一组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概念。例如“角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物理学术语,它们之间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各自所指对象却明显有别。“角速度”指“描述转动刚体的角位移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而“加速度”则指“描述动点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它是一个矢量”。可见,“角速度”与“加速度”各自有明确的所指,彼此之间不可混淆。据观察,绝大部分术语都是单义的,单义性是术语的基本特征。相反地,多义性是彼此互相关联的一组客观对象在意义上的反映。术语如果存在多义,那势必会大大影响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准确理解;纵令全民共同语词汇中的一些多义词语,在被借用作某专门领域内的术语时,这些多义单位也只能由多义变为单义。“穿插”一词在全民共同语词汇中有两个义项:交叉;小说戏曲中,为了衬托主题而安排的一些次要的情节。“穿插”是多义词。但是当“穿插”被借用作军事术语之后,它就有且只有一种解释:“从敌防御部署的狭窄间隙或薄弱部分插入敌防御纵深或后方的作战行动”。再如“渗透”在全民共同语中有三个义项: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两种气体或两种可以互相混合的液体,彼此通过多孔性薄膜而混合;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渗透”与“穿插”一样也是多义词。但“渗透”被借用作军事术语之后,它的意义中只有一种:“精干分队从敌作战部署间隙或利用有利地形秘密地进入敌纵深和后方的作战行动”〔1〕。单义性是就术语在某一特定专业、学科范围而言的,它只表现在特定的专业学科中,并总是依附于某个专业学科。离开特定的专业学科来笼统地议论术语的单义性,是对术语单义性的曲解。有时,一些不同的或相邻的专业学科采用了同一个语音形式来表达各自所在专业学科的特定科学概念。“运动”这一语音形式,在物理学中指“物体位置的移动”,在哲学中指“物质存在的形式”,在政治学中则指“有组织的有政治内容的群众性活动”。抽象地看,“运动”似乎具有多义性,但当“运动”各义具体到某一特定专业学科时,它又是单义的。有些术语会因人们认识的不同而出现见仁见智的解释。比如“词”,王力先生把“词”叫做“语言的最小的意义单位”〔2〕,吕叔湘先生把“词”看作“语言的最小的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3〕,而符淮青先生则把“词”当作“语言中有意义的能单说或用来造句的最小单位,它一般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4〕,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妄下断语,认为语言学术语“词”具有多义性。本质地看,这种现象正是人们在探求对“词”作出科学解释过程中所出现的暂时现象,是人们对与“词”相对应的概念的认识尚未达到科学程度的表现。可以预见,在人们对“词”的认识渐趋科学之后,“词”的意义也就水到渠成地走向统一。况且,就任何一位下定义者而言,“词”的意义也还是单一的。术语的意义是对科学概念的体现。科学概念的发展,对术语的意义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一般不会使术语由单义变为多义。换言之,术语的单义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科学概念的变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旧的概念为新的概念所取代,与之相对应,旧的术语被新创制的术语所取代;另一种是旧的概念虽然保留了原来的形式,却更新、深化了内容,体现科学概念的术语的意义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如“燃素”的概念,自1703年由德国的医学和化学家斯塔尔提出后,以它为基础的“燃素说”就在欧洲的科学界统治了近一百年。那时的科学界人士都相信“燃素”是一切可燃烧物体的根本要素,不含有“燃素”的则不能燃烧。物体燃烧时,其中的“燃素”便逸入大气或与灰碴化合形成金属。直到1783年,法国的科学家拉瓦锡在重做一些物体的燃烧实验基础上,汲取了同时代的普列斯特列等科学家发现氧气的成就,正式提出了“氧化”的概念,说明燃烧现象的本质是可燃物质同氧化合的过程,其他的一些科学家重复并证实了拉瓦锡的实验,“燃素”的概念才渐被人们摒弃。科学概念的发展,使得新概念取代了旧概念,新术语“氧化”取代了旧术语“燃素”。但无论是旧术语与旧概念之间还是新术语与新概念之间,存在着的都是一一对应的单义关系。科学概念变化发展的结果,并没有使得新术语包含着两种科学概念。其他的如“热素”“以太”等也经历了与“燃素”相似的过程〔5〕。意义几度变迁的“水”则是第二种情形的代表。化学中的“水”,原指“无色的流质,可以饮用的液体”,而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深化了对“水”的认识: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4℃时密度最大,比重为1。“水”的后一种认识比前一种认识在内涵上更丰富,在解释上更科学。然而丰富的内涵,科学的解释并未改变术语“水”与其所指之间一一比照的关系。“水”依然是单义。又如“光”的概念在科学史上迭经变迁:微粒说、压力说、波动说,最后是波—粒二象说。可是,“光”这个术语的单义性未有丝毫改变。1.1.2 专业性术语都是具体和相对于一定专业学科的,它具有专业性。但是各专业学科的术语各自所具有的专业性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一些术语的专业性因种种原因,它们的专业色彩已渐趋淡薄乃至消失。如果不作特别深入的探究,人们很难说清这些单位如“速度”“典型”“形象”“运动”“力”“功”“平行”“升华”等具有什么样的专业性质。尽管这样,占各专业学科的绝大多数术语,其专业性仍然相当明显。它们大都只能在本专业学科范围内通行,并且为该专业学科的人所理解和运用,而不搞这一专业学科的人一般很难理解或充分地理解。像数学中的“面积分、级数、数域、固有值”;物理学中的“力偶、法向力、角动量、虚位移、相平衡”;法学中的“附加刑、总和刑、时效、母法”;生物中的“原核类、配子、去分化、同功器官、三名法”;摄影技术的“光焦度、主曝光、景深、密度时效、反差指数”等都明显地局限在一定的专业范围内使用。术语中同一个术语形式在不同的或相邻的专业学科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这是术语专业较为典型的表现(详见1.1.1)。1.1.3 科学性刘叔新先生认为:“概念不仅反映事物对象较多的本质特点和一般特点,而且有时深入地、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把那些最能说明事物本质而又深藏不露的特点都加以反映,形成所谓科学的概念。”〔6〕而术语的内涵意义正是对科学概念的体现,无疑地,术语本身具有科学性的内在特点。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对术语内涵的解释上得到充分地印证。为了准确地表达科学概念,人们在定义、解释术语时,往往采用了某些符号或实验数据。试看《物理学辞典》〔7〕中对“电子”的解释:“电子,最早发现的基本粒子。带负电,电量的绝对值为e=1.602189×10-19c。此电量亦称基本电荷,是电量的最小单元。静止质量me=9.10953×10-31kg。若视电子为一带电荷的小球,半径为γe,则其静电自能等于e2/4πε0re乘以一个量纲为1的数值因子。令与电子静止质量m0有关的相对论能量m0c2(c是真空中的光速)完全来自静电自能,则可求得电子的经典半径为γe=e2/4πε0m0c2≈2.8×10-15m1.1.4 系统性同一专业学科内各术语并不是孤立的、随机的,而是共同形成系统的。同一专业学科内的术语,它们的物质意义之间有某种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又是与相应的科学概念紧密相关的。“因为不论是在自然科学中还是在社会科学中,不论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应用技术方面,术语与概念一样,彼此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可以说,术语属于一种科学知识系统,每一个术语只有在它所从属的科学知识系统中才能获得精确的含义。下面我们以语言学术语为例,对术语的系统性作一简略说明。据分析,语言学中各术语之间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a)种属关系。当下位概念的内涵包含上位概念的内涵加上来自一个不同特征类型的附加特征时,才存在种属关系。例如:a1中的种概念与属概念之间没有语言形式上的共同标志,种概念与属概念间的归属关系是内在的、蕴含的;而a2则不然。种概念与属概念之间因都有共同的语言成分“词”,而使得彼此之间的归属关系变得非常明显。b)整体与部分关系。当某术语表达的概念对应一个整体,而另一术语表达的概念对应整体中的局部时,这种关系才存在。例如:无论是“词根”或“词缀”,它们都是“词”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c)平行关系。各术语在同一层级中所处的地位是相等。例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与感叹句之间;句号、逗号、分号、冒号与引号等之间,都具有这样的平行关系。所有的语言学术语都可以纳入某种系统之中。不过,大多数术语所隶属的系统决非单向的而是多向的,与该学科中的其他术语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比如“词根”,横向看,它与“词缀”成平行关系;纵向看,它又与“词”构成整体部分关系。术语的科学知识系统对新术语的产生有着显著的影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谈到化学名称时曾认为“在有机化学中,一个物体的意义以及它的名称不再仅仅由它的构成来决定,而倒是由它在它所隶属的系列中的位置来决定。”〔9〕这就是说,现存的术语系列已决定了下一个属于这一系列的新术语的命名方式。有机化学中,有了“甲醇”“乙醇”,下一个就只能是“丙醇”了。语言学术语中出现了“音素”“音位”之后,人们便会根据需要另造一些诸如“义素”“义位”、“法素”“法位”、“词素”“词位”等新的术语。二、术语的范围术语的范围与术语的性质紧密相关。明确了术语的性质,术语的范围也就相对容易确定。2.1 有人以为:“对于那些以数字、代码、外文字母等形式出现的概念的表达符号,我们只把它们当作行业语的附类或特殊形式看待”〔10〕这种不区分具体情况而一概作笼统的处理的做法,我们认为欠妥。据观察,用数字、符号、分子式表示科学概念或者用含数字、符号的单位表示科学概念的情况,主要有:2.1.1 完全用数字、符号或分子式来表达例如:CO2(二氧化碳),NaCl(氯化钠),C6H6(苯),C2H5OH(乙醇),1059(一种剧毒农药),1605(一种剧毒农药),R(实数集),C(复数集)。2.1.2 用含数字、符号的词条来表达。根据数字、符号在整个词条中的位置状况又可以具体分为2.1.2.1 数字、符号居前:0-1规划,21厘米辐射,106号元素,20×20社会,BASIC语言,Z理论,C3I系统,β衰变,K线系,CIM系统。2.1.2.2 数字、符号居中,这类情形较为少见。如:“互补MOS集成电路”,“重组DNA技术”等。2.1.2.3 数字、符号居后:托卡马克10,概率1,概率2,托宾的q,外源DNA。术语是表达科学概念的词或语,不以词的形式或语的形式标志科学概念的,不能认为是术语。2.1.1类中的CO2、C2H5OH、1605、R等虽然也都表示一定的科学概念,但是C2H5OH、R等不是对语言中词或语的记录,不能认为是术语;CO2、1605等虽然记录了语言中的词,但在书写形式上它们并没有采用属于该语言的文字记录形式,因而CO2、1605等也都不宜看作该语言内的术语。2.1.2 中的各词条都夹杂了一些符号或数字。这些词条也表达科学概念,但与2.1.1类不同的是,所属2.1.2类各词条都是对语言中词或语的记录,而且书写形式上用以记录词或语的除数字、符号之外,还有汉字部分。如果把这一类与纯粹用符号、数字或分子式表达科学概念的情况作同样处理,也把它们排除在术语范围之外,似乎不太合适。综合地看,把2.1.2类中的各词条看作术语为宜,这样处理也更符合社会的普遍语感。2.2 术语与专名词语2.2.1 专名词语表现的不是一般的概括一类事物现象的类概念,“而是某一个体事物的特定概念”〔11〕它往往包括地名、行政区划名、国名、机关团体名、书文报刊作品名以及人物名等等,而术语则是表达科学概念的词和语。据此,人们很容易把诸如“北京、上海”,“广东省、江苏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中共中央宣传部、中日友好协会”,“青春之歌、论十大关系、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毛泽东、周恩来”等专名词语与“极坐标、角速度、微分、积分、交流电、离心力”等术语区别开来。2.2.2 术语与专名词语之间的差别并非泾渭分明一些词条既可以是专名词语,同时又可以是术语。专名词语与术语之间存在交叉、迭合的情形。例如“太阳、地球、金星、木星、天王星、小熊座、天龙座、太阳系、银河系、南方大陆、江南古陆、太古界、古生界、侏罗纪、第三系”等等。从这些词条的所指是否个体的角度看,它们当属专名词语,因为这些词条的所指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特定个体;假如从“太阳、地球、太阳系”等所包含的内涵看,它们又都是对这些特定个体事物的科学反映,是术语。客观地看,这是专名词语与术语的迭合,是一种迭合现象。任何只顾及到这些词条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乃至否认另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2.2.3 一些本来是专名的词语,因具有了某种科学概念的内涵而可以转变为术语比如“瓦特”。“瓦特”原是英国人,蒸汽机的发明者。如果仅此而已,那么“瓦特”只不过是个人名,至多是个有名的人物名称,属于专名。然而后人为了纪念他,特地赋予“瓦特”以“电的功率单位,电压为一伏特,通过电流为一安培时,功率就是一瓦特”的科学内涵,从而使专名的“瓦特”成为物理学中的术语。与此类似的还有“安培、库伦、摩尔、伏特、欧姆、居里”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儿所说的专名词语变成术语,是就专名词语发展出新的意义而言的,而不是指整个专名变成术语。事实上,当“瓦特”“安培”“库伦”等纯粹用作人名时,它们依旧是专名词语。2.2.4 在区分同为词组形式的专名语和术语时,必须注意到含专名词的术语与含术语的专名语之间的分别前者的例子如“牛顿力学”“约瑟夫森频率”“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体积”等,其中属专名的人名“牛顿”“约瑟夫森”“阿伏伽德罗”和“摩尔”等都是术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设计院”,“国际标准化组织”等,都是含术语的专名语。其中的“应用化学”,“有色金属”,“标准化”等术语都是专名语的组成部分〔11〕。同为词组形式的专名语和术语,它们之间的分别都可以通过它们各自所在的中心成分显示出来。当中心成分是专名词语的“研究所”,“设计院”,“组织”时,包含即便如“应用化学”,“有色金属”,“标准化”等术语的“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设计院”,“国际标准化组织”等,也都是专名语;当中心成分为“力学”、“频率”、“常数”、“体积”等术语时,包含即便如“牛顿”、“约瑟夫森”、“阿伏伽德罗”、“摩尔”等专名词的“牛顿力学”、“约瑟夫森频率”、“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体积”等也都是术语。2.3 术语与职业词语2.3.1 术语不同于职业词语职业词语的意义所体现的概念不属于科学概念,职业词语都是对该职业范围内特有事物现象的标志,所表达的都是该职业集团内人所共知的概念,它们一般不具有被深入研究的内容。如“晚点、硬座、快车、上行”等(交通运输方面),“垫肩、花边、腰肥、翻领”等(裁缝行业),“盘货、采购、亏损、高档货”等(商业方面),它们本身都没什么科学的内涵。不宜将职业词语与术语混同起来。不可否认,职业词语与术语有着许多相似之点:二者都不能发展成独立的语言;它们都有超地域性,不同地区可以有共同的术语或职业词语;另外,二者又都具有单义性和专业性〔13〕。职业词语与术语之间相似点的存在,只能说明它们是两个相近的概念而不能说明它们是完全相同的概念。有的人只看到职业词语与术语之间相似的一面,忽视了它们间差异的一面,把职业词语与术语混为一谈,认为“行业词语是各种行业和科学技术上应用的词语”〔14〕,“术语是科学技术中的特殊用语,属于行业语的范畴”〔15〕等。这些看法似欠妥贴。2.3.2 术语与职业词语之间的界线大体上是清楚的但是“随着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很多行业语词同科技术语相互交织。”〔16〕术语与职业词语之间也存在一些迭合的情形,即一些职业词语所表达的内涵恰与术语所要表述的内容相吻合——也表达了科学的内涵。音乐中用以表示演奏速度的如“快板”“小快板”“行板”“慢板”等便属此类情形。2.4 以上只是就术语与相邻的专名词语、职业词语等之间的不同来探讨术语的范围就术语的内部构成来说,术语中既可包括像“微分、积分、力、功、常数、力学”等“词”的单位,也可包括如“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牛顿力学”等“语”的单位。就术语的学科性质看,术语不仅仅包括自然科学术语(如“集成电路”、“阴性反应”、“模糊数学”、“共生现象”等),而且还包括社会科学的术语(如“剩余价值”、“生产关系”、“语法单位”、“有价证券”等)以及某些技术性行业的术语(如“金属切削”、“密度失效”、“动载荷”、“轴向对称应力”等)。2.5 术语自身的内涵意义都是对客观对象全部本质特征的反映,它体现了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迅速发展,致使新术语大量产生。只要人类对科学概念的探索不停止,那么术语的不断出现也终究是必然的。术语的范围总是处在不断的增长过程中。每当科学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创立一门新学科时,这种增长过程则表现得更为突出、明显。在创立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之后,一大批属于这“三论”的术语纷纷出现,例如“信息、信息量、信息资源、信息流、系统、系统结构、系统工程、系统模型、网络系统、控制、反馈、自动控制、适应控制、预期量”等。此外,术语的增长并不局限在某个学科、某个领域内。恰恰相反,术语的增长表现在各个专业学科内。术语得以增长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相似文献   

19.
一、带释义的大气科学名词新版本1996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大气科学名词》终于出版问世,这是在1988年第一版基础上经过增补和加以释义后的新版。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从1989年就开始对第一版审定的名词进行增补和释义的工作,整个工作历时5年,经过大小数十次会议的研究和讨论,在1994年底完成初稿。此后又经“全国名词委”特聘专家(大多为院士)审查,并经编辑加工、质疑、改错、再次审改,然后经全国名词委批准予以公布出版。总之,1996年新版的名词融汇了专家学者各类人员的辛勤劳动,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大气科学名词》新版的问世很受气象科技人员的欢迎,使大家在撰写科技论文和著作时有了依据,成为常用的规范性工具书之一。对其他部门的科技人员来说,则是了解大气科学的一本简明知识手册。二、名词释义工作的重要作用对于名词释义工作,起初有过争论,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必要。即认为搞专业工作的人都懂,加释义是多此一举。经过全国名词委的指导和大气名词委深入讨论,对名词释义工作有了统一的认识。经过这5年的工作,以及出版后3年的使用实践,对名词释义工作我们更有了切身体会。1.名词释义使名词工作科学化大气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可分为许多分支科学。一般而言,专业人员对自己熟悉的分支学科的名词有较深刻的理解,而对于其他分支学科的名词则只有总体轮廓认识,不一定能理解得很清楚。因此对名词加以释义,就能严格界定该名词的主要内涵,不会模棱两可引起混淆,而能使之科学、准确。所以对专业人员来说释义也是很重要的。广而言之,对于非大气科学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而言,加以释义的新版本就是该学科的规范的汉英-英汉简明词典,起着普及知识,统一认识的作用。比起仅仅是订名的版本来,内容和作用要增加很多。通过释义,弄清了名词的涵义,一词一义,使名词工作科学化。举例来说,如“中层大气”(middle atmosphere)指的是距地面15~85km的大气,这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开展了名为MAP(middle atmosphere program)的中层大气研究计划。而另一种理解则为大气所分的五层(从地面往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逸]层)的中间一层距地面50~85km(中间层,mesosphere)的大气。现在我们将前者订名“中层”,后者订名“中间层”,但一些书中仍有混淆。我们将两者订名后加上释义,内容就完整了,也便于区别。一些看来很常见的名词术语,认真写起释义来也不太容易,需要经过反复讨论,释义确定了,我们对它们的认识也深化了。如“大气科学”和“气象学”,“大气探测”和“气象观测”,这些名词搞气象工作的人经常要提到,很熟悉,但要准确释义,问题就产生了。有的认为“大气科学”应包含“气象学”,有的则认为二者是一回事;有的认为“大气探测”中较基本和原始的一部分是“气象观测”,有的则认为“气象观测”中包括了“大气探测”的内容。经过反复讨论,最后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上取得了一致,给出了“大气科学”的全面定义,而在“气象学”的定义中则加上“20世纪60年代气象学已发展成大气科学”的说明,对“气象观测”的定义,则加上“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和观测对象、项目的扩充,近些年来气象观测已逐步发展为大气探测”。所以通过名词释义工作,深化了我们对该名词的认识。还有一些名词有学术名词和通俗名词的双重用法,加以释义后,对于它作为学术名词的涵义就完全界定了,不再是作为通俗名词的笼统用法,如“大风”、“大雨”等。“大风”是曾用名,它正式订名为“8级风”,指的是风速在17.2~20.7m/s范围的风。“大雨”指雨量在8.1~15.9mm/h或25.0~49.9mm/24h的降雨。其他如“毛毛雨”、“小雨”、“中雨”、“暴雨”等,都给出了严格界定。所以,通过名词释义使名词工作科学化。2.名词释义使名词工作系统化名词审定中的收词工作必须要掌握收词标准及平衡各部分的收词层次,以免有的分支学科收到“儿子辈”,有的收到“重孙子辈”,这样就在层次上严重失衡。在收词时要掌握层次,但有时还不太易确定,而加以释义后,名词的层次就明确了。通过释义,可以更有根据对收词进行增删,使这一工作系统化。如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学—云物理学—云滴谱—滴谱参数;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地基观测—气压计—气压订正等等,一层层递降。此次收词一般收到第5层,有的只到第4层,没有再向纵深发展。通过释义还能发现选收名词时的一些疏忽,如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一概全收就重复了。我们按照订名中一词一义的“单义性”原则,如“海气相互作用”(air-sea interaction),就选定了最早和最常用的英文配名,但在某些汉英词汇、手册中,还有ocean-at mosphere interaction,sea-air interaction等,并将同一事物分别称为“海气相互作用”、“气海相互作用”等。通过名词释义,就可消除此类重复多义现象。总之,通过名词释义使名词涵义准确化,收词系统化。3.名词释义促进名词订名随着科学发展,新词不断增加,对新词的订名首先要弄清它的涵义才能订名准确、恰当。所以希望以后发布新词订名时,应给以释义,至少应加以说明,在注释栏中给出它的基本特性。看起来增加释义是增大了工作量,但作为整体来看,非常值得。因为在名词讨论过程中一定要涉及它的涵义等方面的问题,加以释义就把这些作为文字记载下来,涵义搞清楚了,才能更确切地订名。这种做法也给以后的审查和修订带来便利。有时很精练的几个字难以全部概括该条名词的涵义,如农业气象中的“活动温度”(active temperature)与“有效温度”(effective temperature),如非这方面的专家,根据此四字订名,是很难了解他们的差别的。即使一时搞清楚了,时间一长也会淡忘或混淆,加上释义后,可以消除此类现象。最近我们看到在某些英汉词汇、手册中,由于没有释义工作,就将active temperature和effective temperature不加区别地统统译成“有效温度”了。三、大气科学名词审定中的若干说明1.确定了一些常见新词的订名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变暖现象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词,如表示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升高现象的El Nino;表示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降低现象的La Nina;表示海洋温度与大气压力升降有关联的ENSO现象。这些词频繁出现在科技论文中,有的甚至出现在科普文章中,各种译名纷至沓来。经多次讨论,认为EI Nino,La Nina(圣婴、圣女)意译也不妥,原本就是传说中的借用名词,还是(不得已)采用音译为好,所以分别订名为“厄尔尼诺”、“拉尼娜”,ENSO是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的组合缩略词,也以音译“恩索”为宜,这与“艾滋病”(AIDS),“因特网”(Internet)的订名是一种类似的方式。气候研究中词汇繁多,关于形容气候变化的名词术语就有气候演变,气候变迁,气候振荡,气候振动,气候变化等5个,它们的细微差别常使人混淆,不易分辨。我们参考了世界气象组织编写的《国际气象词典》,对这些近义名词术语做了几次专题讨论,对它们一一释义并作了严格界定,从变化的时间长短和形式上进行区分。将气候变化(climatic change)作为各类气候变化形式的统称;气候演变(climatic revolution)指106年以上的变化;气候变迁(climatic variation)指30年以上的变化;气候振荡(climatic oscillation)指周期为几年的短期变化;气候振动(climatic fluctuation)则指包含有极大、极小值的各种规则或不规则的气候变化。对这些常用术语给出定义,并配以合适的英文名词,这种做法对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假彩色云图(false-color cloud picture)与伪彩色云图(pseudo-color cloud picture),从中文名词订名一般人很难看出这两者的差别。前者指的是将不同探测通道得到的图象用不同彩色表示而合成的云图;而后者指的是同一通道探测的图象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灰度而得到的云图。本想重新订名以便于区别,如增加本质差别的提示语来订名,叫通道假彩色云图和灰度伪彩色云图,但大多数人认为此二词在卫星云图分析中已经约定俗成,以不改为宜。由这类名词术语中也可以看出名词释义的重要性。2.注意与国际接轨以及英文配名问题上述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一些名词订名就充分考虑了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不是我们“闭门造车”自搞一套,而是充分考虑了国际上的习惯用法。与国际接轨的突出例子是关于热带气旋的系列订名。我国气象部门从1989年起已正式采用了国际标准,即热带气旋(tropical depression)、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和台风(typhoon),取消了原来“强台风”,增加了“强热带风暴”,并按国际规定作了释义。英文配名首选原有的英文对应词汇,有些中文名词订名直接来源于英文,如气旋(cyclone),气团(air mass),均质层(homosphere),对流层(troposphere)等,这些较好办。有些是合成词汇,英文中就有多种表达方式,我们就选用常见的一种,如上述的海气相互作用(air-sea interaction)。再如气候变化,大气遥感之类的合成词汇,一般用“形容词+名词”的英文配名方式,选climatic change,atmospheric remote sensing,而不用“名词+名词”的英文配名方式(climate change,atmosphere remote sensing),尽管后一种方式有时在外文书刊中也能见到。在英文拼写上,采取American English(美语)的方式,所以选用color,favorite,center等,而不用colour,favourite,centre等。英文名词原则上均用单数,这已为广泛接受。3.约定俗成与抓新词订名名词订名中“约定俗成”是一大原则,因为此名称已为大众所接受,硬性改动效果不佳,如上述“假彩色云图”与“伪彩色云图”就未改动。再追溯上去,还有“副热带高压”(subtropic high),一直未能改为“亚热带高压”,因为“副热带高压”已成为气象界的常用术语了。这次订名中对“气溶胶”(aerosol)一词也感到不满意,但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媒体中常提到气溶胶,已逐渐接受了这一术语,此时已不宜轻易改动了。避免约定俗成订名不理想,又不易改动的问题,应该抓紧新词的订名工作。大气污染方面最近有一个新词chlorofluorocarbons(CFCs),报刊上译名甚多,含氯氟烃类、氯氟烃类、氟氯烃类、氟里昂,台湾订名为氟氯碳化物,它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希望化学或环境科学方面能尽早给予定名,时间一长,就更难统一了。4.不足之处外国科学家的中译名是个技术性不强但却非常麻烦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标准,如常见的Boltzmann(玻尔兹曼、玻耳兹曼)、Descartes(笛卡儿,笛卡尔)*等。不同的手册,甚至是作为标准的手册,其译名也往往有微小的差异,叫人无所适从,希望能尽早统一,给出真正的标准。在大气科学名词的订名中,遇有此类问题,也尽量向标准靠拢,如Richardson number就由理查孙数改为里查森数。但还有一些译名由于各种原因,仍维持了原有的订名。大气科学涉及数学、物理等许多基础学科的名词,希望这些学科名词本身要统一,否则其他派生学科很难办。如一个root-mean-square,物理学、电工学订名为“方均根”,数学订名为“均方根”,以前还见过有叫“根均方”的,这样的不统一局面,叫派生学科很难适从。关于仪表称“表”、“计”还是“仪”,我们只能有个大致约定,不可能完全统一,如温度表(thermometer),微波辐射仪(microwave radiometer),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同是英文meter结尾,对应的仪表功能不一样,有目测的,有自记的,所以订名往往还得结合仪表的复杂程度而定,简单的称“表”,如温度表;较复杂的,有自动记录装置的称“计”或“仪”。当然,有的仪表也有合适的英文结尾(graph)。由于当时本着从严收词,有争议或暂时统一不了的名词均不收入,稍涉及其他学科的名词也不收入,这样整个大气科学名词只收录了不到1900条,从总数上来说少了些,这就限制了它的广泛性。尤其是在大气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大气化学、大气环境的研究不断添加许多跨学科的新词。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又将许多计算机和计算方法的新词引入,在这种形势下,大气科学名词要进行较大的扩展(如3000~4000条)才敷应用。 --------------------------第24页* 周诗健编审是第四届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第27页* Boltzmann已由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定为玻尔兹曼,Descartes已定为笛卡儿——编者。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几个世纪以来,化学物质逐渐被大量发现,目前已知的化合物就有几百万种,这样多的化学物质如何给予科学的定名,是摆在化学家面前的重要课题。189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制定了日内瓦原则,为化学系统命名奠定了基础。我国近代化学发展较迟,直到1934年当时的教育部才公布了《化学命名原则》,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化学命名文件。这个《原则》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其间虽进行过多次修订,但大多数原则一直沿用至今。而化学术语应当如何制定?是根据汉语的内在规律,制定符合汉语习惯的命名方法,还是全部采用或部分采用外来语制定化学术语,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本文着重研讨化学术语的制定方法。二、化学术语的造字问题化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使用的术语是对新事物概念地描述,一般不能用常见的词语所替代。而我国化学家经过了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制定了约200个左右化学新字,用来命名千百万种化学物质。这些新字包括105个元素名称和近百个词根字,解决了几百万个化合物名称的命名问题。词首字和介词,严格讲不属于化学新字,它们大都是汉语中的常见字,只是在化学命名中给这些常见字,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三、元素用字目前元素周期表中列出了109个元素的名称和符号,1至105号元素的名称都是独体汉字,从原子序数106号元素起就不再使用独体字作为名称,而称为“第×××号元素”。归纳起来元素名称用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使用固有的汉字金(Au)、银(Ag)、铜(Cu)、铁(Fe)、锡(Sn)、硫(S)等,这些元素用字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如:《汉书·食货志》、《说文解字》、《神农本草经》等都有记载,它们的字形结构成为以后新元素名称的造字依据。(二)沿袭固有汉字制定的新元素名称元素固有汉字的造字方法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属于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形声字。因而给以后发现的新元素命名时,大体上按照这样的规律造新字。如: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均为金属,故形旁为金,声旁按国际通用名称谐音。砷(As)、硒(Se)、碲(Te)、碘(I),是非金属形旁为石,声旁也大多为谐音。(三)会意造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一定的事物。氢、氯、氮、溴、碳等都属此类。“氢”表示一种最轻的气体,“氯”表示单质状态下是绿色的气体,“氮”表示空气中的氧被冲淡了。这些字中气字头是一个形旁,另外一个形旁是与文字所代表的意义有联系的字符,以上例子中取“轻”字中“圣”、“淡”字中“炎”、“绿”字中“录”作为形旁与气字头组成了“氢”、“氯”、“氮”。“溴”在通常状况下是棕红色液体,它的英文名(bromine)来自希腊文brōmos是恶臭的意思。“溴”字汉文订名从水从臭,是比较典型会意字。“碳”字也属会意字,碳元素的拉丁名称为Carbonium,来自“carbo”一词是煤的意思,故用“石”加“炭”而会意。(四)元素名称中造字比较特殊的例子“氧”曾叫“养气”,表示滋养之意。并根据会意法造过“”字,后因笔画繁杂,“”字演化为“氧”失去了会意的意义。“汞”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澒”(读汞)的读音,曾使用过“”字,后又将金字旁去掉直接使用“汞”字,是目前唯一没有“金”偏旁的金属元素名称。“硅”的拉丁名称silicium,来自“silex”一词是石头的意思,我国曾从音译为“矽”,后因“矽”与“硒”、“锡”同音易混,故将“矽”改为“硅”,“硅”字是由日本字“珪”演化借用而来。(五)借用古字在元素名称中,有些形声字如:钉(Ru)、钫(Fr)、铋(Bi)、钯(Pd)、钐(Sm)、铂(Pt)、镝(Dy)等,这些字在汉语古字里均可以找到,但作为元素用字,它们都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赋予了新的概念和读音。作为新的化学元素名称用字出现。四、化学介词化学介词是代表化合物中基本结构组分间互相结合关系的连缀词。在使用中当名称所反映的结构关系不会混淆时,介词可以省略。化学介词最重要的有8个:(1)“化”表示简单的化合,如原子与原子化合成分子或两个基之间的化合。(2)“代”①表示取代了母体化合物中氢原子。②表示硫(或硒、蹄)取代了化合物中的氧。③表示有机化合物中母体化合物碳原子上的氢被其它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硫原子置换了碳原子上的氧原子或置换了羧基碳原子上的氧原子。(3)“合”表示分子与分子,分子与离子相结合或加成产物命名时使用的介词。(4)“聚”表示相同或不相同分子聚合时使用的介词。(5)“缩”表示相同的分子之间失水、醇、氨等小分子而形成的化合物。(6)“并”表示两个或多个环系之间通过两位或多位相互结合而形成稠环所用的介词。(7)“联”表示相同的环系彼此间以单键或双键相联而形成的集合环所用的介词。(8)“杂”用于无特定名称的杂环、多环、螺环的杂环环系命名时所用的介词。以上8个介词用字均选自常用字而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化学名词中以往不止此8个介词,尚有“络”、“替”、“换”、“取”、抱”、“逐”、“赶”等。后经过长期使用实践,一些意义相差不多,难辨易混或可用其它介词或符号、位次标记等所代替的介词被废止。这便使化学介词得以精简,易学易记,便于使用和交流。五、化学同音字汉语普通话共有1300多个音节,汉字字数如果按1万字计算,平均每个音节要负载7.5个字,这说明汉语同音字是无法避免的。在化学新字的制定过程中,尽量回避同音字,特别是元素同音字。目前使用的105个汉字,它们的读音如果相同,就要造成混乱”如:14号元素曾定名为“矽”(读夕)是合体谐音字,但与34号元素“硒”、50号元素“锡”等读音相同易混淆,1950年化学名词小组将“矽”改为“硅”(读归),“硒”与“锡”根据新华字典仍同音,为此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化学用字及读音”讨论会上,建议国家语委汉字正音委员会,将“锡”字按北京语音读席,就可以解决目前元素用字同音的矛盾。化学根词如“氨、胺与铵”,“氰与腈”,“肼与”,“胂与”,“膦与”等五组化学用字为避免同音,曾按四声加以区别,如:“氨”读安、“胺”读俺、“铵”读暗。但在长期使用中,很少有人按这个规则读音,因为在组成化合物或官能团的名称时,如氨气、氨基、苯胺、氯化胺,不会因为读音相同而产生误解。这类词与汉语中一般同音词是相同的,属同音异形词,如在一般汉语中“泛、饭、犯”和“生、升—笙”等在使用中都有严格的约定,比如说“吃饭”、“学生”不会有人使用泛或犯来代替“饭”,也不会用升和笙来代替“生”,否则就是错别字了。六、音译词和意译词(1)化学用字中,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前面已经介绍的元素新字中,左形右声的合体字都属于音译词。化学根词用字大多也是音译词,如芳香烃的特定名称中,“苯”(benzene)读本、“萘”(naphthalene)读奈、“蒽”(anthracene)读恩、“菲”(phenanthrene)读非、“茚”(indene)读印、“薁”(azulene)读奥、“苊”(acenaphthylene)读厄、“芴”(fluorene)读勿、“苉”(picene)读匹、“苝”(perylene)读北、“芘”(pyrene)读比、“”(chrysene)读屈等。这些音译词都是单音词,而且就译音而言也是取外文名中的部分音节,并非全部音节的音译,使这些单音词构成的成千上万个化合物的名称,不致过分冗长。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所创新字,多是由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形声字的多音词,其声旁则为外文名称的音译如:“噻吩”(thiophene)、“呋喃”(furan)、“吡喃”(pyran)、“吩嗪”(phenoxathin)、“吡咯”(pyrrole)、“咪唑”(imidazole)、“吡唑”(pyrazole)、“吡啶”(pyridine)、“哒嗪”(pyridazine)、“吲嗪”(indolizine)、“吲哚”(indole)、“吲唑”(indazole)、“嘌呤”(purine)、“喹嗪”(quinolizine)、“喹啉”(quinoline)、“酞嗪”(phthalazine)、“萘啶”(naphthyridine)、“喹喔啉”(quinoxaline)、“咔唑”(carbazole)、“咔啉”(carboline)、“菲啶”(phenanthridine)、吖啶(acridine)、“菲咯啉”(phenanthroline)、“吩嗪”(phenazine)、“噻唑”(thiazole)、“吩噻嗪”(phenothiazine)、“唑”(oxazole)、“吩嗪”(phenoxazine)以上这些名称都是来自外文名的译音。在订名时考虑了这一系列名词用字的一致性。如在化学结构中含氧原子用“”、含硫原子用“噻”、含氮六元双环一般用“喹”。另外,外文词尾“-zole”用“唑”、“-zine”用“嗪”、“-line”用“啉”、“-dine”用“啶”,这样的订名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和外文产生了有机联系,便于掌握。(2)外来词中的半译音半译意的词,严格讲第(1)项列出的单音词和多音词,已含有半译音半译意的性质。在元素名称造字时就已规定,元素单质在通常状况下,气态者偏旁从气;液态者从水;固态的金属元素从金;固态的非金属元素从石。化学词根用字中,如芳香族化合物一般从草字头、杂环化合物加口字旁来表示。化学用字里还有不少双音词,半译音半译意,如脂环母烃中“蒎烷”(pinane)、“烷”(thujane)、“葑烷”(fenchane)、“莰烷”(camphane)、“富司烷”(fuscane)等,这些名称中是前面为音译后面“烷”字为意译。另外,若根据物质来源命名则另有一套译意名称如:松节烷、侧柏烷、小茴香烷、樟烷……(3)在化合物名称用字中,还有一些是根据该化合物的形状译意的,如:冠醚、轮烯等。七、会意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一定的事物,叫会意字。元素用字中的会意字本文第三部分中已作了介绍,在化学根词用字中“羟”、“羰”、“羧”、“巯”也是按会意法造的新字。“羧”字是由氧和氢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氢氧基,“羰”字是由氧和碳的形旁在一起表示碳氧基;“羟”字是由氧和酸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含氧酸基;“巯”字是由氢和硫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氢硫基”,这几个字的读音一般是按组成的形旁字的切音读音,如:碳氧切音读汤,氢硫切音读球,氧酸切音读梭,其中“羟”字按氢氧切音应读抢,但习惯上读枪是个例外。有机化学中“烷”、“烯”、“炔”也属于会意字,形旁火表示烃类化台物,另一个形旁完、希、央分别表示链或环的饱和程度,“烷”指化合物中化合价全部得到满足,即碳—碳之间以单键相连,“烯”表示少一个氢原子,以双键连接,“炔”表示缺少两个氢原子,以三键相连。有机化学中化学根词用字较多,大部分是以偏旁会意,含氧化合物用酉字旁会意,如:醇、醛、酮、醚、酯、酐、酚、醌等;含氮化合物用月字旁会意,如:胺、肼、脒、胍、肟、腈、胩、脲等。这两组词除偏旁会意外,或假借或谐音,严格按照会意法造的新字并不多。磷、砷、锑的烃化物:膦、胂、,非金属的四价根:铵、、锍、、、均属于用会意法造的字。八、象形字象形造字是我国古文字的造字方法之一,但作为近代科学造字方法是不妥当的,特别是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微观的,用象形法造字不能充分表达出所指概念,因此,在1932年我国第一部化学命名法中就规定了不重象形的原则是完全正确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50年代化学曾创用了一个“甾”字,这是个典型的象形字,“甾”字下面的田字代表四个环,上面的三个角代表环上的三个支链,可谓用心良苦。这类化合物当时生物化学已经使用“固醇”,但出于想缩短名称,造了独体字“甾”,虽在化学中得到应用,因其字形怪异,难认难读,一直未被其它学科采纳。后有根据象形法造了一个“”(读音雷)字表示由四个环组成的化合物就没有推广开来。九、词首用字化合物名称之前加某词首用字来表示其不同的化合状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正、异、亚、次、高、过、全、新、伯、仲、叔、季等。这些字虽都属于常用字,但在化学命名中赋予了新的含义,有些字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中还有不同的意义。如:“正”字在无机化学中表示在通常状态下较为常见的价态组成的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表示直链烃以及官能团位于链烃末端的化合物。“亚”、“次”、“高”、“过”等,在无机化学中相对“正”字而言,比常见价态高的用“高”、“过”,比常见价态低的用“亚”、“次”。在有机化学中“亚”字表示一个化合物从形式上消除两个单价或一个双价的原子或基团,“次”字表示一个化合物,在形式上消除三个单价的原子或基团,不难看出这些词首用字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有着特定的内涵。再如:“伯”、“仲”、“叔”、“季”是汉语里序数词,而在有机化合物里用来表示链异构或碳原子不同取代程度的形容词,而“新”字又是专指具有叔丁基结构的链烃化合物。“全”字指链烃中的氢原子全部被另一种原子所取代而专用的词首字,如:全氟乙烯就是乙烯分子中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所取代。词首用字在化学命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初学者往往因为对词首用字的含义了解不够,而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十、系统名和俗名化学物质有两种命名方法。一种是能完全地表达出化合物分子组成结构的名称,叫系统名,如:甲酸、乙烷、丁醛、氯化钠等。另一种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化合物组成结构的名称叫做俗名,如:消石灰、石膏、芒硝、苏打、烧碱、升汞、阿托品、阿斯匹林等。上面几节介绍的都是制定系统名时所必需的条件,如把化学物质的基本构成部分各给予一个名称(包括:元素名称、根词等),然后把这些基本构成部分的名称通过相应的介词连接起来构成能反映化合物结构的系统名称。俗名的种类很多,商品名、工业名称、化学系统俗名、生化系统俗名及独立俗名都属俗名。(1)商名是商标名和商品名的总称,商标名带有注册商标性质,不属于化学命名中讨论的范畴,商品名是指具体的商品名称,有些商品名是由商标名演化而来,如我们常说的尼龙(Nylon)就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另外商店中出售的明矾、海波、胆矾等,药店出售的苯巴比妥、非那西丁、利眠宁、利血平等都是。(2)工业名称是按工业使用方法或作用取的俗名以便于使用,如:染料工业名称中的硫化棕、油溶黄、酸性绿等。(3)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俗名,在本文第六部分介绍的芳香烃母核和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都属于外文俗名的音译名,但在订名时考虑了音节的音译用字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并与外文读音和化学结构产生一定联系,故属于系统俗名。生物化学中也是根据其含义选择某一种或数种特性为根据而分类制定了系统俗名,这些物质有的结构并不复杂(如:氨基酸),但大数结构复杂(如:维生素、激素、核酸、糖类等)或结构不明(如:蛋白质、酶等)。(4)独立俗名这是与系统俗名相对而言,这类俗名大多在初次发现时或此后由别人另取的不成一类的名称,它们的定名往往是根据来源、产地或外文俗名的音译名称,如:单宁、蚁酸、醋酸、胆碱等。这类名称中生物碱最多。如:adhatodine取自植物Adhatoda vasica,Adhatoda是鸭嘴花属,故将adhatodine定名为“鸭嘴花碱”。除以上介绍的系统名和俗名外还有一种简名。在制定简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使简名与某系统名相混淆。如“磺胺”是“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简称。它是磺胺类药物中最简单的一种,用它可以命名为数很多的磺胺类药物,大大缩短了这类衍生物的名称。十一、拼音化和借用语汉字的拼音化对汉语化学术语的制定,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建国初期就酝酿了文字改革,提出简化汉字和汉语拼音化,并于1958年正式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对化学命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956年《光明日报》开辟专栏讨论化学名词如何整理和改革,当时不少化学家和语言文字专家发表了不少意见,出现了两种极不相同的认识,一种意见是忽视学科发展和文字改革有关的要求,另一种意见是无视化学命名原则是我国科学家近百年来心血的结晶,否认它的优点离开当时全国都在通用的现实,要求全盘拼音化。实践证明这两种意见都有偏颇。在这样大的社会环境下,从50年代到80年代这样长的时间里,对化学命名原则也提出了多种拼音化的修改方案,有的进一步提出直接吸收外国语作为“借用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意见:(1)全盘拼音化即废除现有的方块汉字命名方法,用汉语拼音字母按一定规则转写英文化学名词。(2)部分拼音化,对国内已通用的命名方法,用汉语拼音拼写,未定名者按(1)项办法转写。(3)采用“借用语”,选择一种较为通用的外文(如英文)的化学物质名称,直接使用,作为汉语中的“借用语”,并制定一些规则,按汉语拼音方案读音。综观上述方案,重要的一点是方块汉字能否为拼音文字所替代。近年来汉字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对汉字与拼音文字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研究,认为汉字与拼音文字各有其优缺点,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可独立使用,也便于辨别同音字,且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有利于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和使用不同方言地区人们的交流,但汉字本身也存在着字数繁多,结构复杂,其表音系统也欠完善,给学习和使用带来不便。拼音文字字母数量有限,拼音规则简易有规律,特别是在文字检索和信息处理上比较方便。由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汉字的优点正是拼音文字的缺点而汉字的缺点正是拼音文字的优点。另一方面汉语存在着多种方言,因而推广普通话是拼音化的先决条件,但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在没有取得广泛切实的成效以前,不可能考虑改用拼音文字。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和人们日常生活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仅化学单独将术语改用拼音文字是不利于交流和推广使用的。十二、海峡两岸化学命名的差异近年来海峡两岸科技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统一两岸的科技名词呼声很高,笔者对两岸的现行化学命名方法,做了初步探讨。海峡两岸生活着同根同源的炎黄子孙,由同样的文化传统所造就,特别是在30年代还遵循共同的命名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与台湾相互隔绝了近三十年,很少交往,随着科学的发展海峡两岸分别对化学命名原则不断地修订补充,两岸现行原则的差异亦在于此。(一)元素用字的差异:(1)1944年原则中包括92个元素,这些名称大部分是相同的,后来国际上将43、61、85、87号元素分别改订了名称,为与国际上命名相一致两岸化学家也相应进行了修订。(2)93号以后的元素名称是海峡两岸各自订名,虽有些相同,但不一致的名称较多。由以上列出的元素名称对照,可以看出锔、镄、钔、锘、铹两岸订名是一致的,其它不一致的也是同音或读音相近,但选用的声旁汉字不同,所用的造字方法均为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但由于汉语的文字丰富,同音字较多,因而选字的余地也大,再加上两岸的长期隔绝,才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如:99号元素的命名大陆也曾考虑过使用“”字,字虽能表示纪念爱因斯坦的意思,但在此前物理界已把“钍-230”(Ionium)订名为“”,故选用了“锿”字也避免了与85号元素“砹”同音。(3)简化字与繁体字,从50年代开始大陆提倡简化字。1953年,当时的化学名词小组就将使用频度很高的“醯”字因笔划繁多,读音又与“烯”字相同等原因,改为“酰”(读先);另外,“醣”与“糖”可以相通,没有造字的必要;“硷”与“鹼”均简化为“碱”在使用中并未造成误解;第14号元素“矽”因与“锡”、“硒”同音,后决定改“矽”为“硅”。(4)103号以后元素的命名:104号元素和105号元素大陆分别订名为“”(Rutherfordium)和“”(Hahnium),这两个名称是为纪念英籍新西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Rutherford)和德国科学家哈恩(O·Hahn),由美国科学家订的名称。前苏联科学家曾将104号元素订名为Kurchatovium(),用来纪念前苏联科学家库尔查夫(I·Vasilevich Kurchatow),将105号元素称为Niels-bohrium(铍),以纪念丹麦科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Bohr)。这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混乱,为解决这一争端,自1971年以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曾多次开会讨论,均未能解决。为此,该联合会无机化学组于1977年8月正式宣布以拉丁文和希腊文混合数字词头命名100号以上元素的名称,终止用科学家的姓氏来命名新元素,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后发现的新元素的命名困难,并规定了新元素符号采用三个字母,以区别已往元素所采用的一个或两个字母的办法。具体办法是:0=nil、1=un、2=bi、3=tri、4=quad、5=pent、6=hex、7=sept、8=oct、9=enn,并规定新元素不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在数字词头后均加词尾-ium,如:104号元素名称为unnilquadium。符号为Unq。故大陆106号元素以后的新元素也不再采用单音字命名,直接使用“106号元素”、“107号元素”……。(二)根词用字的差异大陆在历次修订命名原则中,考虑便于使用和学习,主张尽量少造新字。因此目前台湾命名中的“”、“”和“”“録”、“”等虽然与以前造字方法有沿续性,但考虑到可以用其它方法命名,就没有再造新字。芳烃化合物的特定名称中,“”和“芴”是1944年原则的定名,台湾化学家又分别定为“蒯”(chrysene)和“茀”(fluorene)与之并用。复杂的芳烃可视为苯环以相邻两个碳原子并合而成直长形分子,大陆用“并几苯”,台湾用“稠几苯”有着微小差异。芳烃环上的氢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俗名,大陆没有另造独体新字,直接使用系统名如:异丙苯、二甲苯、对甲异丙苯。这些名称字数不多使用方便,没有另取俗名,台湾方面根据国际俗名音译定了“芡”(cumene)、“茬”(xylene)、“”(cymene)与系统名并行使用。杂环系的命名,除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如:噻吩、吡咯、咪唑、吲哚、嘧啶、嘌呤、喹啉、咔唑、吖啶等两岸使用相同的名称,对非特定名称的杂环及其衍生物,国际上有两种命名方法。第一种是“杂”字命名法,第二种是汉栖—魏德曼(Hantasch-Widman)系统命名法,大陆采用第一种,台湾使用第二种而且制订了大量的新汉字与外文的词头和同干相对应,现列出供参考:(三)新学科术语的差异近年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如:高分子化学、立体化学等学科中的术语订名两岸不一致的较为突出,现以高分子化学为例作一简单的对照:由以上两岸订名的对照可以看出,虽然这些名词在遣词用字上有所差异。但他们都能比较明确地表达所描述事物的内涵。形成了各自沿用的汉语同义词。两岸在化学名词术语中,既有同又有异,通过两岸化学家交往不断深入,相互了解,共同切磋,对某些订名有差异的名词展开讨论,逐步达到共识,共同制定出更为符合汉语规律和规范的化学术语,为繁荣中国的化学科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