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特钢厂改进熔炼不锈钢电弧炉操作工艺、造渣制度和采用炉渣发泡技术后,使电弧炉炉衬寿命从30炉提高到60炉以上,并保证2台30tEBT电弧炉与l台30tAOD妒相匹配。炉衬寿命进一步提高后,可望l台EBT电弧炉与l台AOD炉相匹配,提高不锈钢产量。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附加电抗电弧炉电气特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生产成本的各要素,建立以缩短冶炼时间、降低吨钢电耗、减少电极消耗、增加炉衬寿命为目标的多目标供电优化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电流对电极和炉衬的影响,以及附加电抗、供电电压对供电策略的影响,实现了对附加电抗、供电曲线以及工作电流3个参数的优化选取.将优化的供电曲线用于指导实...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炉炉身、炉腰、炉腹的侵蚀机理,探讨高炉寿命问题。指出,高炉炉身、炉腰、炉腹的结构以及冷却设备及冷却方式选择恰当,高炉才能长寿;炉役后期定期对炉衬进行局部修补,是延长高炉寿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攀钢提钒炼钢厂转炉原来使用焦油白云石炉衬砖和火砖块造渣制度,炉令低、吨钢炉衬材料消耗高。1980年初北京钢铁学院与攀钢合作进行此项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三项成果: 一、找到了攀钢投产以来转炉炉令低的原因,是渣中FeO_n和Al_2O_3含量偏高,冶炼转炉终渣熔点比其它厂低100℃以上,炉衬侵蚀严重,而V_2O_5和TiO_2在目前含量范围内对炉令的影响是次要的。并对MnO和MgO在渣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多次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介绍,通过改进VTi铁水及半钢炼钢的造渣工艺,调整炼钢炉渣的矿物组成,从而减轻炉渣对炉衬的浸蚀作用,达到提高转炉炉衬寿命的目的。使攀钢最高炉龄由375炉提高到578炉。  相似文献   

6.
DW系列电弧炉短网 编号:T950022 电弧炉短网也称大电流线路,是指从变压器低压出线端到电极燃弧端之间的馈电线,其作用是将大电流输入电弧炉,在电极和炉料间产生电弧,将电能转变为热能,从而把炉料熔化并炼成钢水。它的性能对电弧炉的电特性和运行经济指标(如吨钢耗电量、吨钢电极消耗量、生产率、炉衬寿命等)起决定性的作用。该技术采用国内首创的DB系列电弧炉导电横臂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SL系列水冷电缆、TP系列铜排母线等新产品,分别取代传统短网中的导电钢管式电极横臂和单根水冷电缆、平面布置式铜排母线等老产品,构成电弧炉新型短网——DW系列电弧炉短网。该短网是电弧炉短网的更新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7.
异常炉况高炉冷却板及炉衬非稳态温度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鞍钢新一号3200m3高炉冷却设备采用的冷却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异常炉况给冷却板寿命带来的危害,建立了异常炉况高炉冷却板及炉衬三维非稳态温度场数学模型,计算了当渣皮脱落、炉内煤气流温度突然升高、边缘气流发展时冷却板的温度变化,以及冷却水流速和渣层厚度对冷却板最高温度及热量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完善对电弧炉炉气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本文分别对电弧炉炉气中CO、CO2、O2和N2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电弧炉供氧流量、电弧炉熔池碳含量对电弧炉炉气成分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炉气中CO在有大量CO2气体存在下开始出现,并随着C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O2与CO2、N2含量呈线性关系;O2与CO与呈指数关系;随着供氧流量的提高,炉气中CO和CO2的含量逐上升,O2和N2的含量降低,氧气的利用率提高;当钢水中碳质量分数为1.3%左右时,炉气中CO、CO2含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宝钢4号高炉炉衬温度场数学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宝钢新建4号高炉炉衬结构为原型,以多类边界条件处理边界传热问题,建立了炉衬结构三维温度场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炉衬温度场分布,讨论了炉内渣皮形成与脱落的温度条件和冷却热负荷对炉衬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炉身中下部和炉腹、炉腰部位炉衬内表面到冷却板前端的100mm范围内是炉衬耐材易损区和渣皮形成区;在1300~1450℃炉气温度范围内易于形成稳定的渣皮层,而1450℃以上区域渣皮的形成与稳定取决于该部位的冷却负荷;保证铜冷却板长期使用的最低水流量需不小于6t/h.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辽阳粒铁(1-13次)试验的经验,指出了回转炉粒铁法的优点和冶炼特点。对原料准备、配料,温度控制,界山位置,炉内气氛和炉渣碱度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明确的冶炼条件。对包渣铁、结圈及炉衬寿命等技术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指出了延长结圈周期,提高炉衬寿命和金属回收率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对2t中频无芯感应炉铺炉工艺,炉衬耐火材料的成份、配比,筑炉,烘炉,用炉的生产实验,总结出干式打结炉衬的筑炉、烘炉工艺及相应的使用维护措施,使炉衬的安全使用寿命提高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弧炉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弧炉炼钢日渐成熟,电弧炉和钢包精炼LF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钢包精炼LF炉作为电弧炉的一个分支,本文以钢包精炼LF炉为基础共同探讨钢包精炼LF炉的控制系统开发和优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炼钢工艺日益强化,致使转炉炉衬的各部位蚀损极为不均,尤其是渣线部位,有时不得不停炉整体更换,造成很大浪费,同时,10炉以上高龄期炼钢操作,对衬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维护炉衬,降低消耗,国内外相继开发了各种炉衬的喷补技术。喷补,尤其是在线半干热喷补是延长炉衬使用  相似文献   

14.
溅渣护炉是把转炉炼钢时所产生的炉渣经调渣处理后,用高压氮气喷溅到炉衬上,弥补吹炼时钢水对炉衬材料的侵蚀,减少转炉补炉时间,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提高转炉炉衬使用寿命,实现炉机匹配,达到产能最大化释放,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氧气转炉炼钢法(包括顶吹、底吹、侧吹)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各国都在致力于大幅度提高炉衬寿命——炉龄的工作。氧气转炉炼钢法的特点之一,是冶炼时间短、反应速度快,使炉衬处于高温和十分苛刻的环境下工作。对炉衬寿命的影响又是多因素的,但总的来看,可包括耐火材料的质量和冶炼工艺操作(特别是造渣制度)两个大的方面。因而提高炉衬制品质量和合理控制熔渣的研究,便成为冶金界普遍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73年能源危机发生以来,国外高度重视能源节约,在冶金、机械等工业领域里大力开展电炉节能研究。当前,电阻炉的主要节能技术是应用耐火纤维炉衬以及电阻直接加热;感应电炉节能的主要动向包括冷却水废热回收、炉料预热、联合供热以及选用高效率的变频设备;电弧炉节能的主要研究课题是炉料预热以及烟气废热的回收。  相似文献   

17.
高炉灌浆补炉是高炉炉体维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目前国内的灌浆实践均根据经验进行,经常出现炉壳发热、烧红、炉墙顶穿、泥浆料通过砖缝渗入铁液引起爆炸等事故。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及弹性力学理论,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灌浆过程炉衬应力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灌浆压力、灌浆面积及灌浆位置等条件下炉衬的应力分布。研究发现:灌浆压力的增大仅引起炉衬内最大应力值的变化,不会造成应力穿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大灌浆压力;单孔灌浆量的增大将导致炉衬应力集中位置向炉内迁移,应采用“少量、多孔”的灌浆操作方针;在炉衬最薄位置灌浆时易造成炉衬热面开裂,应避免在此位置灌浆。模型应用实例表明,本模型计算准确且对灌浆过程的指导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就细颗粒流化床的炉衬表面粗度对(准)散式流化状态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粒径为0.076 ̄0.45mm的细石墨粒子,通过变换不同的炉衬和采用自制的炉内电阻网络测量装置,得到了炉内流化滞区的分布和表面粗糙度与壁面附近流化滞区厚度的关系,并结合细颗粒与不同炉衬壁面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测量结果,对炉衬表面粗糙度与流化滞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粗糙的炉衬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流化滞区,并使流化状态过  相似文献   

19.
在冲天炉熔炼过程中,为了获得低硫铁液,通常采用脱硫工艺措施。通过比较研究:炉内脱硫主要用于碱性炉衬的冲天炉,通过强化底焦燃烧的措施,提高炉温以及降低焦炭用量,提高炉渣的碱度,防止铁液的氧化等,都将减少铁液含硫量;而炉外脱硫用于酸性炉衬的冲天炉。混合脱硫剂炉外脱硫时,出铁温度、焦炭用量、熔化率、铁液中含硫量等技术指标明显高于单一脱硫荆。通过对冲天炉熔炼条件下的炉内与炉外脱硫工艺的研究,为铸造车间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炉炉缸部的传热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炉炉缸传热的数学模型,这一模型可精确地分析热中度与炉墙及渣皮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合理调节炉缸部位冷却 度,以有效控制渣皮形成和砌筑薄炉墙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耐火砖的导热性对炉缸的传热过程及其寿命起着生命重要的作用,导热系数大的砖衬能流过大热流,承受较大范围的热流波动,并地形成相对稳定的渣皮,从而保护了炉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