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失去约束力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一些部门和单位的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针对这一时期腐败现象的新特点,要积极探索反腐败工作规律,不断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与时俱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样才能有效遏制直至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腐败现象的产生和反腐败措施进行制度层面分析可以看出,产生腐败的根源在于制度安排存在着缺陷,因此只有积极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建立严密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3.
腐败是困扰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的首要问题,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将反腐败作为其政府工作的核心,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对待腐败的态度更是坚决打击、严惩不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与此同时发生在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腐败现象仍呈严重态势:大案要案增多;串案窝案增加;违纪违法者职务级别增高;腐败领域增宽;腐败手段更为隐蔽。这种反腐力度愈大腐败现象愈多的尴尬困境,究其根本,便是由于缺乏在现实生活中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人民代表大会由于在实际运作中流于形式,很难发挥人民民主监督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独立的新闻媒介才是有效遏制腐败的正确对策。  相似文献   

4.
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产物。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的实际,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失时机地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力求取得更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腐败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心和关注。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唯一宗旨,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我们国家,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并与之作坚决的斗争。本文拟就腐败的本质与危害、产生腐败的条件与根源、反腐败斗争的对策与措施等方面从理论的高度作些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推动反腐败斗争在新形势下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是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运用阳光工程、责任连坐、终身负责制等科技创新手段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采用深入人性的、贴近实际的、最根本切实可行的办法就可制约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要用科技创新方法来研究指导反腐败的具体实践,用科技创新技术手段来防范治理腐败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时下存在的一些党内腐败现象,在归纳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现行对策的基础上,着重从历史的角度展开,探索腐败产生的必然性及反腐败的长期性,提出在社会主义民主条件下,依靠群众反腐败,是我们党反腐败的一项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经济体制转轨,西方思想、化乘机而入,法律法规不健全,某些环节管理和监督薄弱,思想工作软是腐败易发多发的原因,坚持按照党中央要求,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9.
<正>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地开展了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如何把反腐败斗争推向更深的层次,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从理论上和思想上搞清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难点及其对策,这是需要我们下大决心,花大  相似文献   

10.
腐败现象是屡反水止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目前制度的欠缺。要遏制腐败,就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本文尝试从推进监督制度、法律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和薪俸制度的创新等方面,来寻求遏制腐败之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消极腐败现象也有所滋长、蔓延,这种负面效应已经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问题。党中央顺乎党心民意,作出了反腐败斗争的重大部署,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拥护。但是也有一些同志对于反腐败斗争显得信心不足,认为,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诱发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源头刹不住,反腐败也不会取得什么实质性成果。笔者就此观点谈点粗浅的看法。从政治学角度讲,腐败是指思想上、行为上的堕落…  相似文献   

12.
腐败是一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伴随着政治、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各个领域的腐败现象都在顽固的滋生与蔓延,其势头尚未根本遏制住。这种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已引起国人的忧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人发自内心地痛恨腐败,要求党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根除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腐败的新动向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消极腐败现象也有所滋长、蔓延,这种负面效应已经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问题。党中央顺乎党心民意,作出了反腐败斗争的重大部署,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拥护。但是也有一些同志对于反腐败斗争显得信心不足,认为,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诱发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源头刹不住,反腐败也不会取得什么实质性成果。笔者就此观点谈点粗浅的看法。从政治学角度讲,腐败是指思想上、行为上的堕落以及组织、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能掉以轻心,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极端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其对策为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坚决依法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扎紧篱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注重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寄生在党和国家肌体的毒瘤。治腐模式在反腐倡廉中历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运用阶段斗争治腐模式取得了反腐倡廉的成功。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仍然十分注重治腐模式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他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通过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正确量刑、加强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法制手段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在全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特别在强化权力制约,预防和制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也应该看到,权力商品化的趋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所提出的,一些人思想政治和作风不过硬,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的关系,贪图享乐,以权谋私,掉入腐败的泥坑.少数干部包括个别高级干部的腐败案件,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制止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本文仅就导致权力腐败的客观因素和遏制权力腐败的有效途径谈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寄生在党和国家肌体的毒瘤。治腐模式在反腐倡廉中历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运用阶段斗争治腐模式取得了反腐倡廉的成功。在社会主义新时期 ,邓小平同志仍然十分注重治腐模式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 ,他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要靠教育 ,更要靠法制 ,通过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正确量刑、加强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法制手段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腐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目前腐败现象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腐败产生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即腐败的机会、收益大、成本小,并根据这一思路,提出了一些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是较长时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既敏感又复杂的问题。所谓敏感,是说它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社会各界反应较强烈的一个话题,或表切齿之痛恨,或发如焚之忧思,或抒根治之宏论,或显有望之喜悦。所谓复杂,一方面是说人们赋于腐败的内涵相歧各异,有些人是指党和政府中的腐败现象,有些人是指行业不正之风,也有的指赌博、吸毒、嫖娼、卖淫、拐卖妇女儿童等“六害”,还有极少数人把矛头指向我们的社会制度,其说不一,交错复杂;另一方面是说广大人民群众反腐败是出于维护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真诚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从体制上逐步铲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从机制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