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是当前地球上紧缺的矿物能源,埋藏了千百万年的地下石油越开采越少。有人估计,再有50年,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就要枯竭了。科学家们突发奇想:既然远古植物可以变成石油,那么在今天的植物里可不可以也生产出石油来呢?要是可能的话,石油也像稻米一样能春播秋收该多好啊!找到了“石油植物”事实上,寻找能产石油的植物不是幻想。1928年到1932年,美国科学家艾迪逊在研究橡胶树的时候,发现了好多种“石油树”。它们的皮、干、根、叶,甚至果实中都有可以燃烧的液体。科学家梅尔温·卡尔文博士在巴西找到的一种“石油树”,当地人叫它“苦配巴”。这…  相似文献   

2.
植物中有很多世界之最,说来颇为有趣。世界上最高的植物是澳大利亚的桉树,它高150米左右,堪称“巨人树”。世界上最长的植物是生长在巴西丛林中的南美黄藤,其长度达1 800米,绵延越过了两座山峰,而每株黄藤一般都有藤蔓100余根,合起来总长度竞超过200千米,可谓体长冠军。  相似文献   

3.
严峻 《科学之友》2007,(1):48-49
俗语说“赶鸭子上架”。可你见过会上树的鸭子吗?一位执着的鸟类爱好者,用长达8年的时间寻找一种鸭子。一种会上树的鸭子,这种鸭子一直在树上筑窝产卵,它就是“中华秋沙鸭”。  相似文献   

4.
杨先碧 《科学之友》2006,(12):19-19
国产影片《疯狂的石头》还余热未尽,大洋彼岸的美国科学家也在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疯狂的石头”。据美国“发现”电视频道报道,这种石头在打捞的过程中会突然变得“疯狂”起来,它先是“嘶嘶”怪叫,就在研究人员感到疑惑的时候,它居然“嘭”地一声爆炸了。  相似文献   

5.
建一 《科学之友》2002,(5):25-26
在我国古代,1000多年前就有关于“新星”的记载,从前人们误以为“新星”是新生的天体。到了19世纪末,天文学家对天空各个区域长时间照像曝光后发现,在“新星”出现之前,那个位置上早已存在一颗暗星。“新星”亮度为什么突然增大呢?天文学家分析了“新星”爆发时拍下的光谱,发现亮度极大时光谱向紫端移动,说明“新星”外层大气在向观测者方向运动。据计算“新星”大气向外膨胀的速度高达1000千米/秒以上,也就是说它正在“爆炸”,正是爆炸使“新星”亮度突然剧烈增大。  相似文献   

6.
一年四季,我们都能欣赏到大自然赐给的礼物——鲜花。科学家说,世界上开花的植物高达20多万种。古今中外的人们都爱花。“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诗人自居易1 000多年前在《买花》诗中这样写道:“春桃一片花如海,千树万树迎风开。花从树上纷纷下,人在花底双双来。”  相似文献   

7.
含羞草在闭合与张开的过程中,就已经向人预报了天气:如果它闭合快,张开还原慢,预示着天气将晴朗;反过来,如果闭合慢,张开还原快,则说明天气将转阴雨。风雨花的老家在墨西哥、古巴等地,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也能看到。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这种植物会迫不及待地开出千万朵小花。风吹雨打之时,百花残败,它们却依然亭亭玉立。所以,人们看到风雨花开放,就知道不久将有大雨。我国辽宁省有种植物叫“鬼子姜”,它开花10天后,这个地区就会出现初霜。因此,人们又叫它“报霜树”。梅花其实也在向我们预报气候情况。梅花每年开花有早有迟,冬冷则迟…  相似文献   

8.
一棵普通的香蕉树 ,一年能“生” 5~ 1 0株“小”香蕉树 ;现在有一种技术 ,可以让它在一年之内产出3 0 0 0 0个“孩子”。这种技术并非是当今红透半边天的基因技术 ,但它正在悄悄地改变全世界的农业状况。Mi cropropagation———通过组织培养快速大量繁殖农作物 (简称快繁 ) ,在东南亚 ,尤其是泰国 ,已经为当地农民和农业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植物克隆” :横空出世组织培养 ,就是从植物母体上取下一小片切片 ,放入盛有明胶介质的试管中 ,并加入特殊的化学物质 ,在控制好的光线、温度下快速繁殖切片细胞的技术。几…  相似文献   

9.
奇特的珊瑚 珊瑚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是低等的后生动物。它与晶莹透明、在海洋中过着漂泊生活的海蜇以及素有“海底菊花”之称的海葵都是本家。因为它们的外形酷似植物,所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误把它们看成是植物,称之为“珊瑚树”。记得那首《红珊瑚》的歌词吗?“一树红花照碧海……”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哆啦A梦”系列动画片的2009版《大雄和绿巨人》中,出现了一棵有知觉、会交流的“树小子”。它来自一个绿色的外星球,那里的植物不但会交流,甚至可以说话、可以行动。当然,这只是个童话故事,科学家一贯认为植物不具有社会性。然而,某些环保主义者坚持认为植物也有社会属性。最近,加拿大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植物的确有社会属性,因为它们可以辨认亲属,能和同种植物和谐共处,却厌恶其他种类的植物。  相似文献   

11.
“早晨上学路上,我遇到了某老师,我向他打招呼,可他不理我”;“上午语文考试,我发挥失常,能做出的题目却没有得分,真后悔”;“外地的奶奶病了,我好想她”;“这几天我一直在担忧,一旦地球爆炸了,人类怎么办?”……哎!真烦人。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各种各样的烦恼,情绪不佳的时候,你不妨试试“格式塔心理疗法”,或许它会改变你的生活。“格式塔心理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珀尔斯博士创立的。“格式塔心理疗法”是自己对问题的觉察、体会和醒悟,是一种自我心理修养,实施简便易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的基本理念如下:一、…  相似文献   

12.
蝴蝶在幼虫期是那样丑陋,然而通过“完全变态”后,可谓脱胎换骨,展现出人们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描述的美。动物的“变态”指的是动物为了生存以不同的生命形式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即“变态现象”。蝴蝶的生命史中有卵、幼虫、蛹及成虫4个时期,称为“完全变态”,而虫的生活中没有蛹期称为“不完全变态”。蝴蝶的变态是分工合作的好例子,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任务。首先是卵,别看它不吃不动,其实胚胎正在里面努力发育为幼虫。幼虫的任务是吃,它不停地咀嚼植物的叶子,如果算上占身体比例很高的消化吸收系统,它的体质量可增加3000倍。它吃这么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说:“整个存在使我吃惊,从最小的苍蝇到神下凡化身为基督的神秘,每一件事物对我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走进非洲南部干旱的荒漠地区,哲人的这种感觉就会得到深刻的印证。在这里,生生不息地繁衍着一类令植物学家也为之惊叹的奇特植物──生石花。 生石花,又称“石头花”、“象蹄”、“元宝”、 “女仙”。它形如彩石,色如琉璃,娇小玲珑,享有“生命宝石”的美称,是植物王国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它们原 产于南非极度干旱少雨的沙 漠砾石地区,包括番杏科生 石花属、肉锥花属、石莲花 属、风铃玉属、银叶花属等 一大类植物。生石花外形酷 似石头,其中,最著名、最 妙趣横生的当推生石花属的 种类,其属名来自拉丁语词 lith(石头)和Opsis(外 观),表明这类植物具有高 度发展的“拟态”。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模拟“死”的物体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命。生石花属的种类叶片高度肉质化,形状非常奇特,有的呈棒形,更多的是由一对对的对生叶组成球状、扁球状、陀螺状、元宝状等,多数种类几乎没有垄。这类植物中种类最多的为肉锥花属,有400多种。它的植株仅为一对肉质叶组成的球状或圆锥体,非常肉质化的小型种类顶...  相似文献   

14.
数百年来,煤和石油一直在燃料王国里唱“主角”,人们将它们美誉为“乌金”、“黑色金子”或“工业血液”。试想煤和石油的“祖宗”既然都是原古时代的植物,那么能不能种植些“石油树”,像收割庄稼一样来收获“石油”呢? 美国一位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卡尔文,70年代初,他就发现了一种叫续随子的植物。这种植物是园林工人讨厌的杂草,但晒干粉碎后,竟得到了一种类似石油的黑乎乎油脂,用火一点便很快烧了起来。卡尔文继续努力,又找到了能出石油的“绿王树”灌木。这些“石油树”只种植七八个月即可收割,能轧制出含烃的乳液,再加工提炼出石油,每公亩可产油近2桶。照此测算,一个方圆40平方公里的能源农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荒唐,要造“人类基因树”不同植物之间的嫁接可能会产生新品种,那么,人与植物之间的“嫁接”会有什么奇迹出现?也许这一想法有些荒唐,然而,两位英国大学生近日就萌发了这一“荒唐”的念头,打算将含有人体遗传信息的基因植入普通的树中,让这种“基因树”带着人类的基因世世代代繁衍生息。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消息绝非笔者杜撰,也不是来自专门猎奇的小报,而是发表在大名鼎鼎的英国《每日电讯报》上的一则报道。该报道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互动设计系学生乔治·特雷蒙和他的一位同伴日前提出惊人设想,用完整的“人类基因”取代树木中无用的…  相似文献   

16.
“三十六计走为上”,这是人类应对某些矛盾冲突所采用的一种并不丢脸的避让策略,也是弱肉强食的生命世界中行之有效的保身方法。但是,这种对于人和动物都不成问题的“避强”策略,对于已选择固着为生的陆生植物来说却几乎没有用处,因为它们“走”不了。那么,面对强敌却又构筑不起有效防御体系的弱小植物会怎么办呢?请看,它们自有一套绝妙的“隐身”之术。  相似文献   

17.
植物中有许多世界之最,说来颇为有趣。世界上最高的植物是澳洲的桉树,树身高150米左右,堪称"巨人树"。世界上最长的植物是生长在巴西丛林中的南美黄藤,其长度达1800米,绵延越过两座山峰,而每株黄藤一般都有藤蔓100余根。合起来总长度竟超过200公里,可谓体长冠军。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植物当数澳大利亚的一株苏铁树。它的年龄大概介于12000至15000岁之间。  相似文献   

18.
植物在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因此采取各种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亦会采取反击手段,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植物战胜了动物1981年,一种叫舞毒蛾的森林害虫在美国东北部的橡树林中大肆蔓延,把4平方千米的橡树林叶子啃食精光,橡树林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可是到了1982年,当地的舞毒蛾突然…  相似文献   

19.
植物自卫战     
几百条名叫舞毒蛾的毛毛虫爬满一棵树,它们的利嘴贪婪地大吃着嫩绿的树叶,最后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但奇怪的是,这片山毛榉树林中,只有少数树遭到害虫掠食,而大多数树安然无恙,一片郁郁葱葱。 科学家发现许多树木等植物面对“来犯之敌”决不是束手待毙的。  相似文献   

20.
资讯     
“生命之树”工程将揭开奥秘美国科学家最近即将开始着手建造“生命之树”工程。“生命之树”最终将地球上所有现存的生物———从微生物到鸟类到巨型爬行动物,是如何与另一种生物相互发生联系的,特别是植物、蜘蛛类、鸟类和恐龙类等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秘密详尽地展示出来。工程预计需要十年多一点时间完成。几代生物学家已在植物群和动物群中勾画出了规模宏大的进化模式示意图,科学家也已描绘出了地球上现存的大约170万种物种。但其中大多数物种未被研究过,且有上百万种物种未被编上目录。工程将采用在分子遗传学和计算机技术中的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