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了一款电阻应变式机械拉伸实验箱,利用非电量电测法,通过观测待测金属片阻值变化,测量其拉伸的微小位移,测出金属杨氏模量.实验仪器精度高,可以测量连续变化的电压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了PTMC-LLA共聚物并采用PLGA纤维增强制备了新一代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材料.使用1 H NMR、GPC和DSC等仪器分析了PTMC-LLA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采用静力拉伸测试了共聚物及其增强材料的拉伸强度.力学测试结果显示,通过PLGA纤维增强,得到了拉伸强度为46MPa的复合材料,可作为支...  相似文献   

3.
在迈克耳孙干涉原理的两条干涉光路中,分别设置可以精确测量金属丝的拉伸长度和金属棒热膨胀伸长量的装置,从而设计出一种可以分别测量金属杨氏模量和线胀系数的新型综合实验仪器.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精度超过现有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自主研发在线同步对称拉伸仪,配合二维X射线衍射仪研究材料在拉伸场下结构演变的情况。通过该仪器对材料内部不同尺度有序结构在外力场下演变情况的检测,研究材料某一微观尺寸结构与材料某一宏观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设备尺寸控制在15 cm×7 cm×10 cm(长×宽×高)之内,采用伺服电机和平行丝杠、对称螺纹的设计保证样品拉伸过程的对称性。将该仪器应用于实验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全井眼地层微成像仪测井图像失真的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井眼地层微成像仪(FMI)的仪器结构和测量原理,对井下仪器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推导出描述仪器运动状态的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对仪器的遇卡-解卡事件进行识别,然后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井下仪器的运动状态作出最佳估计,得到原始采样数据的真实深度,最后利用Akima插值算法对极板数据进行重采样并生成成像图像.结果表明:经过校正后生成的FMI图像有效地消除了由于井下仪器的非匀速运动引起的拉伸、压缩、扭曲等图像失真现象,恢复了地层的原貌.该技术不仅适用于FMI成像测井,同样适用于其他进行了加速度测量的成像测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设计性实验是介于基础教学实验和科学实验之间的教学实验.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引入综合性仪器分析设计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仪器分析理论课和仪器分析基础实验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加深对各种仪器的综合运用能力.与依靠单一仪器的设计实验相比,综合性仪器分析设计实验需要结合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得到最终的结果.开设综合性仪器分析设计实验可以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后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微型计算机应用于电子束纤维强力仪,可完善其数据处理能力,开发新的检测功能和简化仪器结构。本系统由微型计算机控制完成束纤维拉伸断裂、弹性、流变及疲劳等多种机械性能的测试项目,还开发了束纤维拉伸断裂过程中波动不匀统计分析的新功能。各项测定数据及统计量结果均自动打印输出。本文还论述了本系统接口及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在流变性能测试过程中还设计采用了变速采样技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数据分析类仪器软件应用框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嵌入式数字化仪器的领域分析,提出了数据分析类仪器嵌入式软件的体系结构和框架描述,并采用构件化技术进行框架设计,开发了一系列针对该类仪器软件的可配置、可扩展的通用构件库和专用构件库.同时,在构件库设计和框架设计中使用了多种设计模式,使框架设计更合理、更易于使用.应用该框架,用户可以按照应用需求选择构件库进行分析类仪器软件系统的构建,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同时获得极短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9.
扫描电镜力学性能自动测定系统采用微机处理技术,实时分离拉伸过程中样品的比例伸长和非比例伸长,从而实现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及相应变形等数据的自动处理、负荷-伸长曲线的自动记录及样品受力变形各阶段显微形貌的对应观察记录,为材料微观变形和宏观力学性能的相关研究分析提供了重要途径,本文报道了仪器的设计原理与充程以及仪器的 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对秦氏模型智能虚拟控件的概念和原理进行简要的叙述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旋转动力系统中常出现的物理量(扭矩、转速、功率和轴向力等)进行测试的仪器模式--控件化的虚拟扭矩功率测试仪器.并提出一种的新的虚拟控件化仪器的设计方法--包括界面表现层、测试服务层、仪器驱动层的3层控件层次结构的智能虚拟控件化仪器的设计方法.在3层结构中,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和支撑,上层通过调用下层实现仪器功能.叙述了基于3层控件层次结构的控件化仪器的设计构成,并开发了一种基于新的仪器模式--控件化仪器的智能虚拟控件化扭矩功率测试仪.  相似文献   

11.
合理选择和搭配仪器是设计性实验的一个关键内容。文中以静态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实验为例,从测量不确定度角度出发,按照不确定度均匀分配原则,把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要求转变为对各个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估算,以此选择满足要求的测量仪器,为设计性实验提供一种简单的获得仪器选配的定量指导。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共用管理机制,设计并实现了高校大型仪器网上预约管理系统.利用网上预约管理系统,将分布在多个院系的大型仪器进行统一的管理,实现网上预约、网上审批和大型仪器使用的网络化管理.该系统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规范了大型仪器的管理和使用,提高了大型仪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职能斜管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设计进行了改进.智能斜管微压计在原有仪器的基础上增加了液面读取传感器、仪器水平传感器、单片机控制单元、LCD显示器、键盘和通信接口,使仪器能自动读取液面高度,自动显示仪器水平高度,自动显示数据和存储数据,与上位计算机通信,能实现压力的无人值守和自动测量,提高了测量精度.介绍了智能斜管微压计的结构原理及其软件流程框图.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文仪器的可靠性问题,将可靠性工程引入水文仪器的设计、生产、运行过程,以提高水文仪器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建立可靠性指标评估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水文仪器结构检测的可靠性数据分析系统,论述了建立该系统的数据库关键技术.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设计性实验——超声多普勒效应测速.该实验要求学生理解超声多普勒效应测速的原理,利用气垫导轨实验仪器和声速测定实验仪器,设计出一套超声多普勒效应测速实验仪器,并利用该仪器测量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测试方法单一、整体拉伸测试方法存在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试样处理方法,优化改进整体拉伸强度测试方法,设计制备了试样处理模具和整体拉伸专用夹具,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新测试方法的优越性,从而解决了管状复合材料整体拉伸测试中夹持困难、失败率高、耗时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微弱光电离信号的检测需要,开发出光新型离子化信号检测仪.给出仪器工作原理和硬件核心设计,集气体光电离检测、微弱信号收集、信号检测与数据处理等技术于一体.讨论了仪器电离源和实验样品的选择,并设计出系统实验装置.利用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配制的标准气体和检测仪进行联测,检验了极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效果,并估算了仪器的灵敏度和检测限,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金属的拉伸性能既是评定金属材料的重要指标,又是机械制造和工程设计、选材的主要依据.该研究利用CAD软件设计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车床制备了适合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实验和科研项目实验用的非标准拉伸夹具和试样,以解决标准试样加工制备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所设计的非标准拉伸试样外形尺寸参考了标准拉伸试样,有效避免了试样由于局部应力集中发生破坏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制备得到的非标准拉伸试样夹具强度达到了实验设计要求,夹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屈服和变形,并且夹具和试样之间的配合精度达到了我国金属拉伸试验的标准.使用本研究制备的夹具和试样所测得的不锈钢样品性能与标准样品具有可比性,夹具和试样在教学和研究实验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小长度的测量已经越来越先进,手段也越来越多.本实验采用拉伸法和电热法测量微小长度的变化,从测量方法、仪器调整到数据处理在大学物理实验的公共物理实验都很具有代表性,是力、热学试验中很典型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林清馨  梁潇 《贵州科学》2013,31(1):53-55
虚拟仪器是当今仪器发展的热点,本文基于Labview设计的虚拟34401A对于多种常见的计量仪器进行检测,发挥了计算机的功能和软件设计的灵活性.本设计能够进行参数测量、信号分析、信号波形显示等功能,并且能够同时出示原始记录、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并储存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