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农 《武夷科学》2007,23(1):171-176
2004—2005年,通过对厦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全面普查,共调查厦门市寄主树种130多种,查清了共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22种,本土有害生物25种。其中外来有害昆虫(线虫)4种,发生总面积246912.5亩;本土林业有害昆虫13种,发生总面积230273.5亩;外来有害植物18种,本土有害植物7种;本土有害危险性病原微生物5种。论述了厦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并提出厦门市目前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洁 《山西科技》2007,(6):112-113
文章探讨了林业有害植物的概念及其在山西省的危害,提出对外来有害植物的预防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建立小陇山林业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发过程及其功能。信息服务平台根据小陇山林区林业自然科技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科研和宣传为目的,包括林木种质资源和植物园、标本馆等13个数据库,图文并茂,便于查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小陇山林区林业自然科技资源保护利用与时代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4.
摘要;林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艰巨性.长远性、科学性的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做好林区的快速,有序,健康、永续发展,必须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培养林农的生态文明素质,增强林农法制意识,改善林农生活环境,提高林农生活质量,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净化林区生态环境,拓展林区合作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树立林区生态文明理念,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不断化解产业冲突和生态危机,扎实推进造林绿化,搞好民生林业和生态林业关系,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好家圊。  相似文献   

5.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林造林树种 ,杉木人工林的持续经营是南方林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机制和生长的气候响应是杉木人工林产量形成和长期生产力发挥作用的理论保障 ,对指导林业生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作用。在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规律模型的基础上 ,结合植物种群生物量增长的理论模型 ,提出了森林自然稀疏过程中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调节规律模型。应用遗传算法 ,以山杨、云南松等树种在森林自疏过程中其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森林自疏过程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调节规律模…  相似文献   

6.
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小檗属植物共有40种、5变种.其中7种2变种为四川新分布记录,四川特有植物2种,首次提出四川优势资源植物7种1变种.分析讨论了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规律.水平分布可划归5个自然植被区:川东盆地及盆周山地常绿阔叶林区,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区,川西高山峡谷针叶林区,川西高原针叶林、灌丛、草甸区,川西北高原、高山灌丛、草甸区;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500~4000m,最适生长海拔高度1000~3000m.并对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估,提出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瑞安红双林场植物资源的全面调查,发现林场内共有自然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23种,隶属于18属、13科.其中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稀有1种、渐危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Ⅱ级7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极危1种,濒危1种,易危17种.林场的各个林区均有珍稀植物的分布,但种类最多的是花岩林区,其次是大洋坑林区.对红双林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组成、保护价值、分布现状与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林区发展棕榈科藤类植物种植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海南岛的棕榈科藤类植物野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海南岛的棕榈科藤类植物共有3属12种。这些植物资源中有6种是海南岛有发展前途的人工种植的藤种。本岛林区(系指天然林区)是天然林的分布中心,也是棕榈科藤类植物的主要产地,适于多种棕榈科藤类植物的繁衍和人工种植,发展人工种藤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发展棕榈科藤类植物种植业的理想基地。  相似文献   

9.
郭录奇 《广东科技》2013,(22):171-171,103
随着林地的发展逐渐的加快,对林区的抚育修枝问题也开始重视。主要对秦岭林区的现状将进行分析,明确林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秦岭林区森林抚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结合过去育林的经验对秦岭的林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林地抚育修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以此来促进林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林区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目标任务、基本模式做了分析、探讨,并结合汉西林业局所辖林区的发展现状,指出林业人应该以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认真调查、精心规划、科学设计,加强职工文化及专业知识培训,大力发展科技兴林活动,推动加快林业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林地、林木以及林区范围内生长的动、植物及其环境条件为对象的林业调查。简称森林调查。目的在于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长、消亡的动态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经济、经营等条件之间的关系,为制订和调整林业政策,编制林业计划和鉴定森林经营效果服务,以保证森林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充分利用,并不断提高其潜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林业标准化已经成为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搞好林业生态建设、实现科学营造林的重要条件,也是广大林区职工获得经济效益、共同致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李琼 《甘肃科技》2014,(14):142-143
笔者通过对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高桥林场2009—2011年日本落叶松叶蜂的长期监测与实地调查,采用自然种群观察、小群加权平均统计法进行了落叶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小陇山林区落叶松叶蜂的预防预报及治理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4.
查到祁连山区分布有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林业有害植物18种,均为祁连山本土原有植物,除油杉矮槲寄生对青海云杉有危害外,其余尚未对天然林构成危害,但对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的幼苗及草原造成严重危害.调查了苗圃发生危害的主要杂草种类,总结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苗圃杂草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余涛  杨磊 《汉中科技》2013,(6):50-51
本文立足于佛坪山区小县,通过对目前林区现状的简单分析,对林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工作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蔡炳城  梦梦 《大自然》2009,(6):40-42
伊春市带岭区地处黑龙江省小兴安岭达里带岭支脉的东坡,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林区,林业施业区总面积92554公顷。带岭林区的地带性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伴生着榆树、桦树、蒙古栎、大青杨等20余种温带阔叶树种,体现了东北林区南部的温带北缘半湿润气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禁伐的林业发展背景下,做好植树造林技术要点与管护措施分析是林业人的首要工作任务,其能够为促进林业生态恢复,加快林区经济复苏带来重要助力。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先对植树造林技术要点予以分析,之后对植树造林与管护的原则进行分析,最后对林区管护的具体措施予以讨论,希望能够在改善林区工作当前状态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林区事业发展带来良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明确森林经理调查的任务内容,对于大兴安岭林区林业资源宏观管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的野外实地调查,发现小陇山林区虾脊兰属植物2种,对发现的兰科虾脊兰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生物学性状、生境及野生资源现状进行了简述,添补了小陇山林区野生兰科植物虾脊兰属植物研究的空白,对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尽快做好对本林区数量稀少的虾脊兰属植物新分布进行原地保护。  相似文献   

20.
乡村林业是在林区以外的乡村和城镇,以一家一户或村民联合体为单位营造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林业,其在黑龙江省发展缓慢。本文重构出适应新形势林业发展要求的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乡村林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