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文献[1]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列差商算法,从差商的角度重新探讨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部分求和公式,得到了比文献[1]更为简洁、实用的结果,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一大类数列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  相似文献   

2.
宋元时期的高阶等差级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宋元时期中国数学家沈括、杨辉、朱世杰在“隙积”、“垛积”和“招差”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研究,发现高阶等差级数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正确、完备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Dougall _5F_4求和公式是特殊函数论中一个重要的级数求和公式,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已被人们广泛讨论.本文以该公式为基础导出了一些新的求和公式,并利用这些公式给出了一系列新的关于1/π和1/π~2的Ramanujan型级数公式.  相似文献   

4.
利用Abel和差变换公式与分部求和公式的技巧,根据问题的结构特征,探讨了Abel方法分别在级数求极限、级数不等式证明及求级数和中的几点应用;用阿贝尔求和法求出发散级数的广义和,跨出了求和由收敛级数到发散级数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用组合解释法、母函数法、求和算子和卷积法,研究了范特蒙恒等式,朱世杰恒等式和组合数乘积之和,得出一般性的和式  相似文献   

6.
关于自然数方幂求和公式及所含因式的研究,是从整标函数出发,定义其实值函数,利用差分算子和微积分方法,给出了其求和递推公式、系数递推公式、求和展开式、求和所含因式四个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组合解释法,母函数法,求和算子和卷积法,研究了范特蒙恒等式,朱世杰恒等式和组合数积积之和,得出一般性的和式。  相似文献   

8.
三角数列求和问题,在中学数学中没有专门研究,但是在高考中,在学习高等数学中,尤其在级数学习中,都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因此研究三角数列的求和问题是十分必要的.1 利用棣美弗公式、欧拉公式恰当引入复数的三角式、指数式求和.  相似文献   

9.
利用无穷等比级数的求和公式∑∞n=0axn=a/1-x(|x|<1)求幂级数和函数的两大类级数的通式,给出了四种函数在展开成幂级数及泰勒级数过程中,应用求和公式的间接展开法.  相似文献   

10.
一个求和公式的证明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矩阵为工具,简捷地推导出了一类数列求和的矩阵表示公式.解决多样的数列及级数的求和问题,也为编程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通用算法.  相似文献   

11.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12.
“孔颜之乐”与“曾点之乐”所呈显的儒家“乐”的境界,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两者有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儒家理想境界追求心灵的安顿过程中,它们代表的是先秦儒家“乐”的境界的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翻译"竞赛论"和"优势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静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4):106-109
许渊冲认为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化之间的竞赛,译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竞赛论”与“优势论”把学翻译中真与美的关系看作一种动态变化的调整和平衡。“竞赛论”与“优势论”对忠实、真与美等问题的见解旨在使译作更接近潜在读的期待视野,这也是与翻译研究的“化转向”相一致的.实际上给中国翻译实践与理论指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析八大山人之“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大山人生于明末清初,乃朱明宗臣,也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他的身世坎坷复杂,习性狷狂孤介。本文对八大山人的“狂”进行全面剖析、探讨和论证,认定八大山人的“狂”不是瘢狂,而是极度悲伤之时短暂失去控制的言行;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假装癫狂的言行,是爱憎情绪和创作情感表露的言行,是被常人误解的正常言行。  相似文献   

15.
从时代背景的变迁入手,剖析邓小平“猫论“、“摸论“和“闯论“三者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从理论源起上看,它们均是中国现时代的产物,但各自的具体背景又大相径庭;从理论内容上看,它们均指向实际问题,但又因时代背景相异而各有侧重;从理论精神上看,它们均闪耀着马列主义精髓的光辉,但又受时代背景制约而不能孤立地理解.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当好中小学校长,关键要唱好"感恩的心"、"国际歌"、"敢问路在何方"、"爱拼才会赢"等四支歌,能否唱好这四支歌,是能否当一个好校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是”“兹”“之”是古汉语中最早出现的近指代词。“兹”“之”甲骨文中已见,“是”始见于西周金文中。甲骨文中“兹”“之”已表现出句法功能上的对立性,两周金文中,加上新出现的“是”,三者形成了严格的句法功能上的互补关系,即“是”主要充当前置宾语和复指前置宾语,“兹”主要充当定语,“之”主要充当一般宾语。与传世文献相比,两周金文在指代词的使用上存在着较为严格的“格位”倾向。  相似文献   

18.
"劳务经济"与"三农"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中国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核心。"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发展"劳务经济",有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最终促进农民收入更快增长,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19.
阐明“稳住一头”和“放开一片”的辨证关系和各自的内涵,提出广西科研机构的改革和人才分流的基本思路和措施,认为建立“四大体系”和“一所两制”是实现优化结构的必然结果,“稳住”和“放开”是符合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规律和客观需求的,强调在改革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日语中“など”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助词,全面、正确地掌握它的各种意义与用法十分重要。对它的各种意义及用法,特别是对目前国内外已出版的工具书和语法书籍尚未列入,而在实际语言中又存在的用法及意义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