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含多个手性中心的麻黄碱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利用天然麻黄碱作为亲核试剂与手性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反应,得到了含多个手性中心的麻黄碱衍生物5-(S)-烷氧基-4-麻黄碱基-3-卤-2(5H)-呋喃酮,产率70%-80%。所有化合物均经IR,^1HNMR,MS以及元素分析得到确证,为室温下方便地制备含多个手性中心的麻黄碱衍生物化合物提供了一条可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研究5-(l-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与硝基烷烃之间的Michael不对称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通过该串联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其他方法无法得到的新型多手性杂环并环化合物;丰富了5-(l-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的反应,通过IR,^13CNMR,^1HNMR,Ms等确证了新型多手性杂环并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构型。  相似文献   

3.
手性呋喃酮与亚磷酸三酯通过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了含灰官能团的新手性化合物(5R,4R)-5-(ι-Meng氧基)-4-膦酸二酯基-γ-丁内酯。该反应具有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光学纯度单一的特点(d.e≥98%),通过元素分析,IR,UV,∧1HNMR,∧13CNMR,MS,[α]∧20D波谱分析数据分析确定了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由于天然手性助剂薄荷醇价格低廉,以及Meng氧基具有良好的立体选择控制性,因此,为合成含有磷官能团的新手性化合物提供了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5-(1-Meng氧基)-2(5H)-呋喃酮在温和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同环状硝酮发生立体选择性的环加成反应,得到立体专一性产物,化学产率54%-8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个亲核原子的胺与手性源5-孟氧基-2(5H)-呋喃酮发生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4-(2杂原子取代-乙胺基)-5-孟氧基-2(5H)-呋喃酮,探讨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它们的结构均经过IR,1HNMR,13CNMR,元素分析等确证.并对手性氨基二醇的合成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性氨基二醇.同时,通过实验证明:手性源5-孟氧基-2(5H)-呋喃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不仅受到孟氧基空间效应的影响,而且受到亲核试剂结构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5-(R)-(L)-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和伯胺发生串联的Michael加成和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可以十分方便地得到光学纯的稠合双环氮杂环丙烷衍生物.这些氮杂环丙烷衍生物的结构均通过IR、1HNMR、13CNMR和EIMS的鉴定和表征.  相似文献   

7.
从三七水溶性成分中首次分离得到一个多羟基吡嗪衍生物,该化合物经MS,NMR,^1H-^1HCOSY,^13c-^1HCOSY,HMBC等鉴定其结构为2-(1‘,2‘,3‘,4‘-四羟基丁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将分离样品与化学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对照,进一步证明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5(l氧基)2(5H)呋喃酮在温和的实验条件下,和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发生立体选择性加成反应,得到一系列立体专一性产物,产率为47%~71%.  相似文献   

9.
用对称二呋喃羟基乙酮和POCl3-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原料合成得到了化合物5-氯代糠醛-2ˊ-呋喃基酮和化合物5-甲酰基-2,2ˊ-联糠醛。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电子转移(ET)反应间接制备了5(6)-羧基-2-烷基-1,4-二甲氧基苯,通过2-烷基-1,4-二甲氧基苯(1)与过氧化二对硝基苯甲酰(2)的电子转移反应,在苯环上引入芳酰氧基;然后在温和条件下水解,可得到互为位置异构体的两种稀有酚3和4。用∧1HNMR、IR、MS分别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机理研究发现,反应物2在1存在条件下,其分解速度急剧加快;用顺磁共振技术检测到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阳离子基信号,证明反应物1和2的反应是单电子转移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产物易于分离纯化,是一种制备该类酚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光学纯5-氧基-4-取代丁内酯NMR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系列光学纯5(l氧基)4取代丁内酯的1HNMR和13CNMR数据,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结构以及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2(5H)-呋喃酮、5-羟基-2(5H)-呋喃酮与环戊二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产物用FT-IR、1HNMR、MS进行了表征。该反应在水相中进行时,反应时间为0.5 h,比在有机相反应的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废物循环利用及节能减排,以磷化工副产物磷铁废渣、磷酸、过氧化氢为原料合成了羟基磷酸铁进而制备了磷酸铁锂,并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磷酸/过氧化氢配比为1.2/1时合成的羟基磷酸铁的结晶度最好,由其制备的磷酸铁锂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51.6 m Ah/g,库仑效率达93%.同时,实验过程实现了零污染、低成本,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三甲基氯化锡与铋试剂Ⅱ(2,5-dimercapto-4-phenyl-1,3,4-thiodiazole)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Me3Sn(S3N2C8H5).并通过元素分析、1H NMR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包括分子间的Sn…S弱作用在内,锡原子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构型,而且分子间通过此作用形成了一维的无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LiAlH4及光学活性物质(5R)-孟氧基-2(5H)-呋喃酮(5)存在下,将6-(3′,4′,5′-三甲氧基羟卞基)-胡椒醛二甲缩醛(4)的甲苯溶液加热回流8小时,可得旋光性的(1R,3R)-(-)-1-甲氧基-5,6-亚甲二氧基-3-(3,4,5-三甲氧苯基)-异苯并二氢呋喃晶体(1),产率61.8%.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陵川山区海拔900m处的荆条灌丛的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灌丛的生物量是用回归模刑来预测的。其为:荆条W_(枝)=0.9213(D~2H)~(2.1932),W(叶)=0.2646(D~2H)~(0.6233),W(根)=2.0216(D~2H)~(1.6213);三裂绣线菊 W(枝)=0.3941(D~2H)~(0.9535),W(叶)=0.0243(D~2H)~1.0986W(根)=1.1859(D~2H)~(0.8848),其余灌木和草本植物用实测数据计算。最后得出,6月份荆条灌丛的总生物量为13.5859吨/公顷,其中灌木层12.2430吨/公顷,草木层1.3429吨/公顷。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新的合成路线,以L-谷氨酸为原料,通过内酰胺环化、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苯胺酰胺化、AlLiH4还原等一系列反应,合成手性诱导试剂(S)-(+)-2-苯胺甲基吡咯烷,经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该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后处理操作简单、产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