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证实了中更新世微玻陨石层位于布容/松山(B/M)界线之下, 并根据南海ODP772A, 17957和17959柱状样同位素和古地磁资料推算的沉积速率, 计算出深海中更新世微玻陨石层的年龄早于B/M界线, 约为10~12 ka. 而黄土剖面中的中更新世微玻陨石层却位于B/M实测界线之上, 这是由于黄土中的B/M实测界线已向下偏离其真实位置所造成, 反映了古地磁极性事件在黄土剖面中记录的复杂性, 同时也增加了海-陆地层对比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天山黄土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发育及北疆干旱化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天山北坡海拔2400-700m间不同高度的地貌面上分大片分成黄土,是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同源异相沉积。黄土在沙湾和石河子一带最厚,其中沙湾清水河出口河流最高 阶地上71m厚的黄土发育9大层浅褐色古土壤,其层序结构和特征与黄土高原古土壤非常相似。古地磁测定表明B/M界线位于69.5m深处的黄土L8底,推测剖面底部年龄约800ka前,指示准噶尔盆地极端干旱气候和现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雏形最迟大致于同时形成。高分辨率粒度古气候记录揭示出距今约650和500ka年前有两次显著的干旱化增强和沙漠扩大,然后逐步增强最终形成今天的环境格局。这些干旱化和沙漠扩大事件与中更新世全球气候巨大变化基本同步,亚洲内陆沙漠和干旱区大范围变化所导致的巨大环境效应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和中更新世系列气候事件发生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李春来 《科学通报》1994,39(14):1309-1309
磁化率特征作为古气候的代用指标已广泛应用于黄土的研究中.黄土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和古气候分辨率,而洛川黄土剖面中微玻璃陨石的发现与研究,为验证撞击效应对古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本工作通过对微玻璃陨石赋存层位进行高密度取样(3—5cm),以尽可能高的时间分辨率(~300年),研究该界线层位黄土样品的磁化率特征,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土壤化作用对黄土剖面记录的松山-布容极性转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黄土高原南部边缘西安段家坡剖面黄土层L8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表明:(1)松山-布容(M-B)极性转换过程记录在黄土-古土壤序列L8的中下部,整个极性转换过程是由5次快速倒转构成;(2)M-B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方向变化的持续时间约为4.8ka;(3)极性转换期间虚地磁极(VGP)的移动轨迹沿非洲大陆移动,不同于邻近渭南黄土剖面记录的M-B极性转换期间VGP路径,其原因可能是土壤化作用强弱的变化对原生剩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5.
黄土中微玻璃陨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袁宝印 《科学通报》1989,34(22):1725-1725
一、研究剖面 中国黄土以陕西洛川黑木沟剖面研究最为详尽,该剖面黄土层厚135m,根据岩性划分为坡头黄土、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和午城黄土等。黄土层之下为厚约15m的红粘土,两者呈渐变关系。古地磁测定表明,黄土与红粘土界线大约距今240万年。红粘土含蜗牛及中间  相似文献   

6.
对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安徽宣城、繁昌两个风尘堆积典型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 并对宣城剖面上部的样品进行了热释光测年. 结果表明, 宣城剖面松山/布容(B/M)界限位于剖面中网纹红土的中、下部, 而该剖面风尘堆积的下界位于B/M界限以下, 年代约为0.85 MaBP. 繁昌剖面全部形成于布容期. 该结果同时指示, 我国南方的网纹红土不全是第三纪遗留的产物, 最新一期的网纹红土形成于0.78 Ma (B/M界限)以后, 表明我国南方中更新世经历了极端的暖湿气候, 应当与北方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S4和S5对应. 0.85 MaBP前后长江中、下游开始出现持续的风尘堆积, 是该区环境对中更新世全球性重大气候变化的响应. 当时东亚冬、夏季风同时加强, 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反差加大导致的河流水文状态变化为风尘堆积的物源和搬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彭汉昌 《科学通报》1992,37(2):150-150
一、引言 海底岩芯中高度富集的微玻璃陨石层(Microtektite layer)被视为陨石(或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产物,而且它的发生往往同地磁事件或地磁倒转有关。已发现澳大利亚玻璃陨石撒落区(Tektite strewn field)中的岩芯微玻璃陨石层明显与布容/松山地磁倒转界线(Brunhes/  相似文献   

8.
皖南风尘堆积-土壤序列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乔彦松 《科学通报》2003,48(13):1465-1469
对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安徽宣城、繁昌两个风尘堆积典型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 并对宣城剖面上部的样品进行了热释光测年. 结果表明, 宣城剖面松山/布容(B/M)界限位于剖面中网纹红土的中、下部, 而该剖面风尘堆积的下界位于B/M界限以下, 年代约为0.85 MaBP. 繁昌剖面全部形成于布容期. 该结果同时指示, 我国南方的网纹红土不全是第三纪遗留的产物, 最新一期的网纹红土形成于0.78 Ma (B/M界限)以后, 表明我国南方中更新世经历了极端的暖湿气候, 应当与北方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S4和S5对应. 0.85 MaBP前后长江中、下游开始出现持续的风尘堆积, 是该区环境对中更新世全球性重大气候变化的响应. 当时东亚冬、夏季风同时加强, 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反差加大导致的河流水文状态变化为风尘堆积的物源和搬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北地区黄土堆积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东北地区有较广泛的黄土分布, 是环境变化的重要地质记录. 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可靠的年代学证据, 对这里黄土沉积及其记录的古气候变化了解不多. 在广泛野外踏勘的基础上, 对具有代表性的科尔沁沙地南缘牛样子沟和平安村黄土剖面进行了磁性地层与光释光年代等测试, 结果表明, 牛样子沟剖面的B/M 界限位于深度27 m 处, 平安村剖面处于布容正极性期. 基于光释光年龄和磁性地层年代计算的黄土沉积速率外推, 科尔沁沙地南缘的黄土堆积应早于1.0 Ma. 黄土是半干旱环境下的粉尘堆积, 指示东北地区的半干旱气候至少在早更新世晚期已经开始. 这里黄土开始堆积的年代对应于中更新世全球气候转型, 可能为全球气候变冷驱动了亚洲内陆干旱化和较快粉尘堆积的假说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东南部宋家店黄土剖面L9中地磁记录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土高原东南部三门峡地区宋家店黄土剖面L8~S12段详细的磁性地层学和岩石磁学研究表明:Matuyama/Brunhes(M/B)界线位于L8黄土层的底部,Jaramillo极性亚时的顶、底界线分别位于L10的中部和L12的底部.黄土和古土壤地层的磁组构保持了原生沉积组构的特点,所记录的剩磁没有遭受到明显的后期扰动.在L9黄土层中记录了2次地磁场异常,认为由重磁化的可能性较小,而磁极性漂移事件的解释更为合理.推算它们的年龄分别与Kamikatsura(0.886Ma)和Santa Rosa(0.922Ma)地磁漂移事件接近,相对古强度研究结果显示,上述地磁漂移事件期间地球磁场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1.
对黄土高原东南部三门峡地区宋家店黄土剖面L8~S12段详细的磁性地层学和岩石磁学研究表明: Matuyama/Brunhes (M/B)界线位于L8黄土层的底部, Jaramillo极性亚时的顶、底界线分别位于L10的中部和L12 的底部. 黄土和古土壤地层的磁组构保持了原生沉积组构的特点, 所记录的剩磁没有遭受到明显的后期扰动. 在L9黄土层中记录了2次地磁场异常, 认为由重磁化的可能性较小, 而磁极性漂移事件的解释更为合理. 推算它们的年龄分别与Kamikatsura(0.886 Ma)和Santa Rosa(0.922 Ma)地磁漂移事件接近, 相对古强度研究结果显示, 上述地磁漂移事件期间地球磁场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2.
武功黄土沉积中埋藏古土壤的微形态及其发生学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唐克丽 《科学通报》1981,26(3):177-177
埋藏古土壤剖面位于陕西省武功县境内渭河河谷超河漫滩三级阶地。本地区深厚的黄土沉积中见有数层到十几层的埋藏古土壤。文中主要讨论黄土沉积中最上部的埋藏古土壤,或称之浅层埋藏古土壤,埋藏深度距地表不到1米,其时代可能为第四纪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3.
李春来 《科学通报》1994,39(7):629-629
近年来,黄土-古土壤及其记录的古气候信息已受到极大的关注,许多学者利用生物和化学的指标来反演古气候的变化,重建了2.4Ma以来黄土-古土壤记录的古气候历史.洛川黄土剖面中微玻璃陨石的发现,表明黄土是记录天体撞击事件的良好介质,同时黄土也应该记录了撞击效应对古气候的影响.C,O同位素作为一种成熟的手段,被广泛用来研究古气候的演化,在撞击事件对古气候的影响研究中也获得了成功.但是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过去对  相似文献   

14.
张鸿义 《科学通报》1984,29(8):512-512
新疆的黄土,中外学者曾经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至今,几乎所有研究成果都未能涉及黄土的分层问题。近年来,新疆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对天山北麓和伊犁谷地黄土进行了研究,他们根据黄土的地质特征,所处的地貌部位和河流阶地的分析对比,古土壤的层次和颜色,所含化石和古人类遗址,同时进行了区域性层位对比,在此基础上明确将天山北麓的黄土划分为现代黄土、晚更新世黄土、中更新世黄土和早更新世黄土四层,并且将后三层黄土分别命名为“沙湾黄土”、“石场黄土”  相似文献   

15.
对西菲律宾海MD06-3047 和MD06-3050 两个柱状样第四纪沉积物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和微玻陨石分析. 经过鉴定统计, 识别出自2.36 Ma 以来的7 个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学事件, 分别是Discoaster brouweri 的末现、Calcidiscus macintyrei 的末现、Large Gephyrocapsa的初现、Large Gephyrocapsa 的末现、Pseudoemiliania lacunosa 的末现、Gephyrocapsacaribbeanica 的快速增长、以及Emiliania huxleyi 的初现. 同时, 在MD06-3050 柱状样岩芯1340~1374 cm 层位发现大量微玻陨石. 通过氧同位素年代曲线对比, 得出这些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学事件和微玻陨石事件的年龄.  相似文献   

16.
尹功明  赵华  尹金辉  卢演俦 《科学通报》2002,47(12):938-942
对大荔人化石埋藏地点的地貌、沉积地层剖面层序的调查和气候年代学研究表明,大荔人所在地层剖面是由上部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和下部的河流相砂砾层组成,而在上部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发育有相当于黄土高原的黄土L1,古土壤S1,黄土L2和古土壤S2的地层;含大荔人化石的地层位于古土壤S2之下13m处的河流相地层中。根据黄土-古土壤的红外释光(IRSL)测年、大荔人化石层的贝壳化石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和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的铀系测年等多种技术测年的综合结果,认为大荔人化石所在地层的年龄应大于距今约260ka和小于距今约350ka,比较合理的估计应为距今260-300ka。  相似文献   

17.
辽西四合屯含化石层古地磁极性年龄的初步确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潘永信  朱日祥  J.Shaw  周秀 《科学通报》2001,46(8):680-683
对辽西四合屯剖面含化石层及其下伏和上覆玄武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表明含化石的沉积岩层段和下伏率武岩段具有正极性,上覆玄武岩则具有负极性,结合最新的同位素测年结果可知,含化石层段的古地磁极性年龄为早白垩性Barremian阶M3n极性时,岩石磁学参数测量结果揭示出该湖相沉积岩中夹有数层火山凝灰质沉积物,这可能说明由火山活动等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引起的剧烈环境变化与古湖区生物的剧生剧灭有关。  相似文献   

18.
浙江长兴煤山下三叠统牙形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金南  杨英 《科学通报》1997,42(23):2571-2573
自从1986年殷鸿福等人提出以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作为定义二叠-三叠系界线的标志化石以后,越来越多的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工作者已经接受了这种观点。这样一来,牙形石就取代了先前作为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标志化石的菊石的重要位置,同时我国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亦就具有竞争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的优势。1993年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组正式将煤山剖面列为4个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之一。  相似文献   

19.
白垩系和第三系(K/T)界线时期发生了显生宙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生物绝灭和劫后复苏.自Alvarez等人根据UT界线的Ir异常提出生物大绝灭的小行星撞击假说后,K/T界线的精确时代、重大地质事件和生物大灭绝及其内在联系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K/T界限时期(约65Ma)的冲击石英和微玻球粒的广泛分布以及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同时代的Chicxulub陨石坑,使得撞击说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赞同.然而,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由地幔柱引发的大规模火山岩喷发、地幔去气,  相似文献   

20.
王成源 《科学通报》1995,40(8):719-719
1993年8月,国际地层委员会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组会议上,推选出4个二叠-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GSSP)的候选剖面,即浙江长兴煤山剖面,四川广元上寺剖面,西藏色龙西山剖面和克什米尔Guryul Ravine剖面.长兴煤山剖面名居榜首.近年来,二叠-三叠系界线展中的牙形刺引起地层古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因为只有牙形刺的精细研究,才能使二叠-三叠系的生物地层界线得到厘米级的高分辨率.本文作者最近对二叠-三叠系已有的13种不同的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作了评述,着重指出,以往的几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