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2013年9月,谢清果博士的新作《道家科技思想范畴引论》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在新书中,作者认为道家科技思想之所以如此深刻且富有特色,是因为它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范畴。在探索宇宙生成的过程中,道家使用了"道"、"德"、"太一"、"混沌"等范畴,来指称"宇宙"的本源,解释宇宙演化的过程;在构建诠释世界的话语系统中,道家以"气"为万物的质料;以"阴阳"为运动变化的动力;以"五行"  相似文献   

2.
道家"道法自然"观念的核心内容即是通过"法天地"而体悟其中的"自然"之道以为人类所用。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为人类安身立命,二是借以救治失性的病态人类。"道法自然"的理论根据在于道家认为大自然是至善至美的,而且还认为正是体现于天地万物之中的理性的自然精神造就了这种至善至美。"道法自然"并非机械模仿天地万物尤其是动物的某些个别的、具体的行为,而是要学习它们的不同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某些共同的理性精神,也就是说,"道法自然"一定要透过现象而抓取其本质。  相似文献   

3.
与儒家"向内觅理"有别,道家重视外向的"天之道",对自然之源和万物之本多有探讨,形成了独特而深刻的自然哲学思想,诸如"道""朴""无""有""阴阳"等自然哲学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道生万物"的宇宙创生观,"负阴抱阳"的自然运行观,"道通为一"的世界统一观等自然哲学思想.这些概念和思想被现代物理科学,特别是量子物理学所...  相似文献   

4.
道家技术观对现代科技文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道家以否定的态度看待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文章系统分析了道家技术观的思想内涵及其认识根据,探讨了其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启发意义.文章认为,道家提倡的"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是其对技术文明持否定态度的认识根据,道家的技术观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思想认识对于我们今天合理规范科技文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5.
道教从“道生万物”的本体论角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起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生态观和以“道”、“德”为核心内容的生态道德观。包括尊重天地自然的“天父地母”生态伦理情怀,尊重生命的“贵生戒杀”生态伦理规范,“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原则和“自然无为”的生态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6.
庄子最高境界的自由是逍遥于自然天地之间的自由,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自由也让自然自在存在的和谐状态。庄子无所待的自由,通过人顺应自然,合乎自然的无为而得到实现,即不以自我意志,也不罔顾自然本性,去干涉自然、征服自然,而是让自然按其本性发展,回到物自身当中,人也回到人自身的本性和自由当中。庄子蕴含生态的自由观,向当代人开显出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之道,可为人类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责任提供合理性辩护。  相似文献   

7.
道家科技观随着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兴起,越来越引起学人的再估价。道家“重技轻器”的思想充分关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朴散为器”的思想呼吁人们在器具的使用上应适可而止;“道进乎技”的思想全面考虑了技术实践对个体、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坚持以实现“养生”为根本目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对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自然状态的维护,以“自然”作为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一切行为的准则,从而有助于保护生态。此外,道家认为化解自然、科技与人之间冲突的关键在于培育“真人”。因此我们认为道家的科技观对于当今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以及科技异化的理解与把握,都可以提供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道学之名,典出于<隋书·经籍志>,指的是以"道"为宇宙万物发源和思想根基,以道家学派的发生、发展流变为对象,以探索宇宙、生命和社会奥秘为目标,以发掘生存智慧为指归,以道为终极人生关怀的学说.长期以来,道学在思想文化史上产生深远影响,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从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以及医学、养生、天文学、历算等多学科角度来探讨"道学"的内容和现代应用价值,这是当今道家、道教学术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9.
由于对"自然"和"技艺"的理解不同,柏拉图与自然哲人对诸神、灵魂和人类事务的看法截然相反。自然哲人将诸元素当作初始之物,并称之为"自然"。"技艺"因为出自凡人则是低级的。柏拉图却论证灵魂优先于物体,用灵魂学来构建自然观和神学,认为宇宙灵魂的"自然"在于自我运动、驱动万物,人的灵魂的"自然"在于:灵魂统治肉体,不同类型的灵魂具有自然差异。立法技艺应当遵循这一自然脉理。柏拉图批评自然哲学,主要是因为自然哲人秉持无神论,贬低灵魂、政治技艺和立法技艺,否弃自然法和神法,损害了社会的生存根本。  相似文献   

10.
远古时期人们就重视生态问题.先秦道家建立起了以"道"为核心,从"道法自然"出发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在更高意义上阐发了人的审美活动,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道家崇尚自然美,把完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看作宇宙的完美生命,把和谐安泰的社会看成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把自适率真的情性看作人自身的完美归宿.这种观念和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长期对宇宙生命存在的体悟,中国古代已孕育出以尊道贵德为内涵的整体子思维方式,衍生了整体性的生存哲学。这种整体子思维既包含人们在宇宙中的尊道之理和贵德之质,又蕴藏着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尊道与贵德合一的存在秩序。而且,人类的生命价值完善就在于以尊道贵德为内容的实践过程。它不但为古代社会秩序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还成为当代社会有序建构的可能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2.
法天贵真:庄子技术观的生命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哲学具有强烈的生命取向,是关于生命的哲学。其生命哲学以"道"论为中心,以自然生命为本位,以实现自由为最高追求。在生命的观照下,形成了庄子独特的技术观,它以体悟生命为核心理念,以自然与自由的统一为技术追求的最高目标,以"以天合天"为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因此,这种独特的技术观可谓是生命技术观。庄子的此种生命技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值得现代人借鉴。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道的互动是贯穿科学观念近现代演化过程的主线。在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的冲击下,道的内涵被逐层审视,科学观念在与道的碰撞中趋于完善。初始阶段,洋务派思想家注重器技的功用,用器技维护圣王之道。过渡阶段,维新思想家对科学内涵的理解拓展至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与道的融合渗透至道的全部方面,科学具备了道的形态。成熟阶段,知识分子用科学审视道,科学成为价值标准。道在与科学的比较中凸显出本有的人文价值。在此,围绕科学与人文的争辩悬而未决。从科学与道的互动视角疏辨思想的流变与脉络,可为研究科学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互动提供动态图景与逻辑理路,也为当今时代异质文化的交流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表现在它既能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料,也能成为建设现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本文从(1)天道与人道一致的生态伦理信念(2)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念(3)仁爱好生的生态伦理情怀(4)资源爱护立法传统几个方面讨论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物象化论"是日本学者广松涉对中晚期马克思思想理论的一个特定的称谓。所谓"物象化论"简言之,就是把"关系"看成"物",并对这样的物象化批判加以揭露的一连串的逻辑构造。在"物象化"视域下,消费社会与消费主义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特殊产物;人们之所以把消费看成是消费社会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内容,关键在于对消费社会中"人"的规定的物象化谬误。在消费社会中,"人"是一种物象化的存在,因而,在物象化视域下看待消费正义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人"的物象化规定,透过"物象"的樊篱去关注消费背后的意义更深更远的关系意蕴,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和解决消费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老子建构了以"道"为核心范畴的自然主义哲学体系,并以自然主义反思春秋战国时期的技术发展,形成了自然主义的技术思想,这种思想可以称为技术自然主义。老子的技术自然主义以"道法自然"为作为技术合法性的形上依据,以"大道废"作为对技术异化的批判,以"复归于朴"作为技术发展的理性路径,以"小国寡民"作为技术发展的理想国。老子的技术自然主义实质是要以"道"的自然性规范技术的发展,以道驭技,建构技术价值与技术规律相统一的技术发展道路,反对技术的滥用。老子以形而上学的方式为技术发展寻求了理性的发展路径,指明了人类技术文明发展的终极关怀,在技术的本质、技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当代的技术研究、技术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西学、传教士和王韬的春秋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历学研究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韬(1828—1897年)在西学和传教士影响下,重新考订了春秋时期的历法和日食,其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度。文章介绍其历学著作的内容,分析他从事该项研究的原因,考察他对中西历法的融汇与折衷,并再现了他与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年)、湛约翰(John Chalmers,1825—1899年)等人的学术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