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失神经后大鼠胫骨骨折的愈合情况,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失神经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SD成熟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失神经骨折组、单纯骨折组,每组各32只。分别于术后第7、14、21、28天进行BBB评分,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行左下肢骨折部位X线检查、胫骨湿重称量、骨痂体积测量,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BBB行为学评分提示两组大鼠在术后各时间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失神经骨折组与单纯骨折组BBB评分结果,提示在术后各时间点,失神经骨折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速度明显减慢。X线片提示失神经骨折组大鼠骨折处有大量骨痂生成,且愈合速度明显加快。在术后7天,两组大鼠胫骨湿重称量、骨痂体积测量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4至28天,失神经骨折组与单纯骨折组相比,胫骨湿重称量、骨痂体积测量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失神经骨折中晚期会生成过量骨痂。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在骨折愈合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完整的神经支配是骨折愈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探讨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自然变化规律。方法制作脊髓压迫损伤模型,Brdu腹腔注射标记神经前体细胞,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eence)检测大鼠脊髓Brdu、GFAP、MB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1)正常组可观察到少量Brdu阳性细胞,脊髓损伤后Brdu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并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21天时仍高水平表达。2)正常组可见少量Brdu/GFAP和Brdu/MBP阳性细胞,脊髓损伤后Brdu/GFAP,Brdu/MBP双标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神经前体细胞的数量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我们认为,一周内可能是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的关键时期。此外,新生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大量增殖,并与神经前体细胞的迁移、后肢功能恢复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提示新生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发生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大鼠外周血中内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的作用以及此作用对其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原位肝移植(0LT)+参附(SF)组,OLT对照组,假手术组.3组均于术后第1、4、7天取血液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观察胆汁分泌量,并取肝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肝脏损伤.结果 OLT+ SF组外周血中的EPCs在术后1天开始增加,第4天达到高峰并持续至第7天;并且在3个时间点上,OLT+ SF组的外周血EPCs数量较其它两组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OLT+ SF组在用药后IRI有所改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显著动员大鼠骨髓中的内源性EPCs进入外周血,修复损伤的肝血窦,改善微循环,进而改善肝移植术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中Shh、Gli-1在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的动态表达,探讨Shh信号通路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假手术组(n=8),脊髓损伤12h、1d、3d、7d、14d和21d组(n=8),共8组。构建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观察损伤后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hh、Gli-1 mRNA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行为学观察表明,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下降,RT-PCR和免疫印迹法表明,Shh、Gli-1在正常组织少量表达,脊髓损伤后Shh、Gli-1表达均明显增高,损伤后第7天达到峰值,损伤21天后仍有高水平的表达。结论脊髓损伤可以上调Shh信号通路成分的表达并表现出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提示Sh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T10脊髓半横断动物模型,模拟脊髓损伤,研究其病理生理变化,为研究急性脊髓损伤的机制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各12只。脊髓损伤组咬除棘突及相应椎板,横向半切断T10脊髓,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分别于术后1、3、5、7、14、21、28 d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同时于术后7、14、21、28 d分别检测其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记录N1和P1波潜伏期,进而评估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结果脊髓损伤组大鼠术后BBB运动功能评分较低,在术后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组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实验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制作过程简单,易于复制,可用于脊髓损伤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肉毒毒素A(BoNT-A)对L5、L6脊神经结扎引起慢性神经源性疼痛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模型(SNL模型)。SNL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n=8)。1)实验组:SNL术后第3天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NT-A30U/kg;2)对照组:SNL术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相同容积生理盐水;3)假手术组:仅暴露而不结扎L5和L6脊神经。均分别测定术前、给药前、给药后1d、3d、5d、7d、14d、21d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结果实验组手术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NT-A可以增加大鼠的MWT和TWL,实验组手术对侧、对照组、假手术组应用BoNT-A对MWT和TWL无影响。结论足底皮下注射BoNTA能够改善SNL模型大鼠手术同侧肢体的MWT和TWL,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磁性丹参微球在骨损伤后的体内分布特点及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功能分化的影响,探讨磁性微球促骨愈合缓释诱导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股骨骨折模型,在磁靶向作用下注射磁性丹参微球制剂,筛选最佳浓度,考察其磁响应性。MTT法检测1 d、4 d、8 d和12 d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BMP2和BMP7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BMP2和BMP7 mRNA的表达。结果 (1)在3500Oe磁场下给予60 mg/L的微球制剂后,骨折组织的丹参素含量检测达到最大值(P0.05)。(2)MTT试验显示在成骨细胞对数生长期第4天和第8天药物组+磁场组增殖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药物组高于空白组和磁场组(P0.05)。(3)Western blotting检测药物+磁场组的BMP2和BMP7在所有时间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P0.05),BMP2、BMP7药物组表达量高于空白组和磁场组(P0.05)。(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12d时BMP2、BMP7 mRNA表达升高最为明显(P0.05),药物组和药物+磁场组表达量高于空白组和磁场组(P0.05)。结论磁性丹参微球在大鼠体内有较好的磁响应性,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以及骨形态蛋白BMP2和BMP7的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行为学评价观察不同脊髓损伤节段选择的特点及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脊髓损伤节段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BBB评分法和斜板试验观察1d、3d、5d、7d、14d、21d和28d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通过BBB评分法和斜板试验观察显示,脊髓损伤组(T8、T9、T10)大鼠相比假手术组大鼠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0.01),整体趋势随时间呈现跳跃式变化。BBB评分结果显示,第5d开始,T10组的评分值高于T8组(P0.05),第7d到21d,T10组的评分值明显高于T8组(P0.01),第14d和21d,T10组的评分值高于T9组(P0.05),在第28d,T10组评分相比T8组和T9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斜板实验结果显示,第5d到28d,T10组的评分值高于T8组(P0.05)。第5d到14d,T10组评分值高于T9组(P0.05),而第21d和28d,T10组的评分值相比T9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评分值标准化为百分制后进行横向比较,假手术组大鼠两种评分值之间的一致性较好,脊髓损伤组大鼠两种评分值之间的差异较大,在术后1d、3d、28d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7d、14d可观察到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通过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发现,T10组实验结果所反映的组间差异在术后各时间点较T8、T9差异更加显著,跨度更大,在实验过程中更有利于观察其变化,在损伤后第5d到第21d尤为明显,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选择T10损伤节段要优于T8和T9损伤节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大鼠侧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的方法,观察大鼠侧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的膜兴奋性。方法无血清培养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孕15~16dwistar胎鼠的侧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用免疫荧光鉴定干细胞标记蛋白nestin表达情况、用tuj-1和GFAP免疫染色研究体外NSC的分化情况;取第二代神经干细胞给予DiBACA(3)染色后,经高浓度氯化钾刺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扫描,观察侧脑室神经干细胞的兴奋性。结果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分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增殖、多向分化潜能等干细胞一般特点,且表达干细胞的标记蛋白nestin;采用DiBAC4(3)染色,高浓度钾刺激后,细胞荧光强度无显著变化,即细胞膜电位无明显改变,神经干细胞具有不易兴奋性。结论采用无血清培养方法成功分离扩增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由大鼠侧脑室分离而来的神经干细胞具有不易兴奋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命早期营养不良对21天雄性sD大鼠中枢AchE和ChAT的影响。方法从妊娠晚期到哺乳期末给予母鼠半量饲料,造成子鼠营养不良,取哺乳期末雄性子鼠脑海马组织进行测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示:实验组海马CA3区ChAT光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在CA!区无差异(P〉0.05);而两纽间CAl和CA3区AchE光密度均无差异(P〉0.05);RT—PCR示:实验组海马ChAT、AchEmRNA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不良能导致子鼠海马及中枢胆碱能系统发育障碍,可能会影响成年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源性干细胞因子(SCF)能否改善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窦Cajal细胞(ICC)的异常病变。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mg/kg并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律喂养构建DGP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普通饲料规律喂养。成模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外源性干细胞因子治疗组(DM+SCF组);DM+SCF纽腹腔注射SCF0.4ug/(kg·d),共15天,对照组和DM纽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RT-PCR、Wester Dblot检测胃窦组织中SCF及c—kit的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组化、透射电镜观察胃窦组织中Cajal细胞的变化。结果DM组大鼠胃窦组织SCF及c—kit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Cajal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予外源性SCF干预后,胃窦组织中SCF及C—kjf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caial细胞数量增多、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结论外源性SCF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逆转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Cajal细胞的异常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以评价神经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进行标记、鉴定,采用改良的Feeney氏自由落体法撞击构建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脑外伤后1d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分别在移植当天(移植后0 d)、移植后3 d、7 d、14 d、21 d进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NSS)评分及疲劳转棒测试,移植后7 d、21 d进行抗Brdu、Nestin、GFAP、β-TubulinⅢ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移植后7 d、14 d、21 d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NS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后14 d、21 d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疲劳转棒时间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后7 d免疫荧光染色发现BrdU/Nestin双阳性细胞,移植后21 d免疫荧光染色发现BrdU/GFAP双阳性细胞及BrdU/β-TubulinⅢ双阳性细胞。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够在宿主脑内存活、迁移并在受损区域分化成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SAP组(A组)、SAP引流组(B组)、假手术对照组(C组)。观察术后12、24h大鼠死亡率,各时相点腹水量。分别予术后的第6、12、24h采集血液、腹水、肠液、肠组织、胰腺标本,冻存以备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及腹水淀粉酶活性,ELISA法测定血清及腹水IL-6、TNF—a浓度,胰腺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肠液sIgA水平,肠组织作CIM+T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别于术后6、12、24h,通过各项指标的检测,有以下发现:①术后同时相点A、B两组大鼠血清及腹水淀粉酶、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大鼠水平,且术后同时相点A、B两组大鼠胰腺组织水肿及出血坏死程度均较C组大鼠显著加重。②对肠液sIgA的检测发现,术后各时相点A、B两组大鼠均显著低于C组大鼠水平。且A、B两组大鼠肠组织中CIM+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也均显著低于C组。③术后同时相点B组大鼠血清及腹水淀粉酶、IL-6、TNBa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大鼠水平;B组大鼠胰腺组织水肿及出血坏死程度较A组明显减轻。④术后同时相点B组肠液sIgA水平显著高于A组水平;且B组肠组织中CIM+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A组显著增加。结论SAP发病早期,通过腹腔置管引流将富含诸如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腹水引流出体外,对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黄芪多糖(APS)治疗帕金森病(PD)的效果,探索APS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采用行为学、ELISA等检查方法,观察模型成功后黄芪多糖组(APS组)治疗1天、7天、14天的大鼠旋转行为及第14天的黑质病理变化、脑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PD组)比较。结果 APS组旋转圈数较PD组减少,与阳性对照组相当,酪氨酸羟化酶含量显著高于PD组,黑质b FGF蛋白表达均较PD组减少,脑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亦明显减少。结论黄芪多糖可能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帕金森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观察Brdu、DAPI以及Hoechst33342体外染色的合适时间和最佳剂量,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BMSCs取自SD雄性大鼠的股骨和胫骨,然后采用贴壁分离培养法对BMSCs进行分离培养,当BMSCs培养至第三代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表面抗原CD34、CD44、CD45进行测定;同时分别用Brdu、DAPI以及Hoechst33342对BMSCs进行染色标记,Brdu标记效果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DAPI和Hoechst33342的标记率用荧光显微镜观测,最后用MTT检测BMSCs的细胞增值率,观察三种不同方法体外染色的合适时间和最佳剂量,同时比较其优缺点。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BMSCs表达CD44阳性,CD34和CD45阴性;BMSCs染色前后其表面标志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rdu染色标记BMSCs的最佳浓度和时间是10μmol/L、48小时;DAPI染色标记BMSCs的最佳浓度和时间是20μg/ml、30分钟;Hoechst33342染色标记BMSCs的最佳浓度和时间是5μg/ml、1小时。结论采用粘附贴壁分离培养法能够有效获取高纯度的BMSCs;运用Brdu、DAPI以及Hoechst33342三种方法标记BMSCs效果良好,方法可靠、合理,为研究BMSCs体内追踪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噬菌体D29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噬菌体D29滴鼻暴露组(剂量9×10^8PFU)、噬菌体D29皮下注射组(剂量9×10^8PFU),phagebuffer滴鼻组、phagebuffer皮下注射组、生理盐水滴鼻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动物第一周第一天、第三天暴露一次,以后每周第一天暴露一次,共暴露6周。观察暴露期间噬菌体中和抗体的动态变化、暴露6周后血清中IL-2、IL-4、IL-12、IFN-1、TNF-α和NO的含量及CD4/CD8比例变化,小鼠碳粒廓清率变化、在饲养过程中各组动物的进食量以及活动、体重、生存情况,以及暴露结束后解剖取得脏器作病理学比较。结果D29滴鼻暴露组在第7天即产生低效价的中和抗体,第14天抗体效价下降,第28天之后不能检测到中和抗体,D29皮下注射组中和抗体从第7天开始产生,第21天上升,之后趋于稳定,其余组均无中和抗体产生。各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CIM/CD8比例、碳粒廓清率以及饲养过程中各组动物的进食量以及活动、体重、生存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病理学上各实验组脏器除脾脏外均有轻微充血、水肿表现。结论D29具有抗原特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但不会对机体的安全产生威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SA2在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眼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32nm激光诱导C57BI/6J小鼠CNV模型。用CD31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对CNV模型进行鉴定,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光凝后1d、3d、5d、7d和14d组小鼠CNV中NSA2mRNA和蛋白表达的时间变化规律。取光凝后7d组小鼠眼做眼球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对NSA2蛋白在CNV中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结果NSA2在正常小鼠的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中弱表达。视网膜光凝后,NSA2mRNA和蛋白在CNV模型眼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光凝后l~3d逐渐增强,3d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弱,14d时仍稍高于正常水平。同时发现NSA2在CNV区域表达较强。结论NSA2在CNV形成早期表达上调,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且在CNV区域有较强的表达,因此我们推断NSA2可能在CNV形成这一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提取弓形虫体外细胞共培养上清,并研究上清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对数生长期的THP-1细胞以5X10^7/ml细胞浓度接种于不同培养瓶中,对照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RPMll640,实验组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数量(2×10^7/ml、4X10^7/ml、8×10^7/m1)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采用四甲基氮噻唑蓝(MTY)法检测吸光度(A490值)并计算THP-1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V-FITC/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个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变化,以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或活性。结果MTY法检测结果弓形虫培养上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THP-1细胞株增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处理组细胞有发泡现象和凋亡小体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弓形虫感染后的THP-1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P〈0.05),呈量效依赖性,Westernblot检测刚地弓形虫培养上清作用于THP-l细胞48h后实验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的比值分别有明显的升高与降低(P〈0.05)。结论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对体外培养THP-l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THP-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Roux-en-Y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代谢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8)和糖尿病模型组(32只)。糖尿病模型组成模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C组,n=8)、糖尿病假手术组(DSO组,n=8)及糖尿病手术组(DO,n=14),DO组行胃旁路术,DSO组行胃窦十二指肠离断原位吻合。检测术前、术后1、2、4、8周血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测定术前、术后8周空腹血糖(FBG),肾脏ADMA、血尿素氮(BUN)、肌酐(Cr)、一氧化氮(NO)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检测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mRNA及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DDAH1)mRNA,PRMT1蛋白表达水平,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变化。结果随着手术时间延长,D0组GLP-1水平增加,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8周,DC和DSO组较DO组和NC组FBG、BUN、Cr、ADMA水平,PRM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NO、NOS、水平、DDAH1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AS染色示DC组和DSO组肾小球基质沉积,阳性染色物增多,余无明显变化。结论 2型糖尿病肾脏组织中的ADMA升高;胃旁路术促进ADMA代谢,改善了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组织工程骨膜体内成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培养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成骨诱导剂诱导成骨分化后,与猪小肠粘膜下层(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与材料复合情况。选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制备单侧桡骨干4 cm缺损模型。随机选12只植入组织工程骨膜,作为实验组;另12只骨缺损旷置,作为对照组。术后6周后摄x线片观察,切取整段桡骨作为标本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结果BMscs诱导14 d后可成骨分化。SEM显示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上黏附大量种子细胞。x线片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长柱状新生骨形成,并与截骨端骨性融合,密度与正常骨相近;对照组骨缺损处无成骨征象,密度同周围软组织影。组织学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新骨形成,新生骨组织中可见丰富的血管腔及不规则髓腔样结构;对照组骨缺损处仅为纤维结缔组织,无骨组织形成。结论以SIS和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有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组织工程骨膜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的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