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ldf.  ML 《世界科学》1989,11(8):41-43
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保护。这些生态上复杂的农业系统与作物遗传多样性中心相联系,有传统的栽培品种或“地方品种”,作为世界作物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还有野生的植物和动物种群,作为生物资源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2.
据德国《DIE WELT》2006年12月2日报道,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依赖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高原地区的饮用水。然而,西藏冰川却在迅速融化。  相似文献   

3.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高明  李勇 《自然杂志》2010,32(5):267-271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多样化程度,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赖以为继的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不恰当地利用物种资源,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加速了物种的退化。国际社会制定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样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各种措施已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上有超过1 000种语言正处于严重或极度濒危之中。一些科学家认为,经济增长正在加速语言的灭绝。据估计,世界上超过6 000种语言中的一半可能在未来50年内消失。是什么原因加速推动某些语言走向崩溃的边缘?语言多样性减少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相似文献   

5.
世界语言的基本差异源于词形结构(WSS),而不是区别性的音素.语言的多样性似乎来自词形结构的演化结果,取决于音节构造形态类型和词的音节长度.本文采集世界179种语言的Swadesh词表来分析词形结构多样性指数的地理分布,并尝试发现它们在演化过程中的进化位置和深度.通过建立理想词形结构偏移量模型,计算每种语言的偏移距离和偏移方向,根据分析结果把语言划分成3组,每一组代表一种演化类型.得出词形结构的多样性和偏移量模型代表了人类语言演化的多样性方向和演化过程,当今每种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词形结构最基本的特征,因此,词形结构可以视为人类语言"基因".  相似文献   

6.
动态点击     
我科学家发现生物遗传突变普遍机制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诱人的生命多样性?南京大学教授经多年潜心研究,大胆提出"Indel诱变假说",用新发现的"遗传突变的普遍机制"破解了生物学上的诸多悬念。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生态     
西部非洲是世界语言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认为,该地区语言的多样性主要和降雨有关。 西部非洲的面积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小,但是如果你从该地区西北部的塞内加尔出发向东南方向旅行至喀麦隆,就会发现在这一不大的地区内竟然有700多种语言。其中有些语言的差异非常大,就像汉语和英语一样截然不同。喀麦隆只有1200万人口,却使用着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其近50年变化趋势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利用36个微卫星标记和42个表型性状对453份选育品种进行分析, 研究中国水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及其近50年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微卫星标记和表型性状分析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籼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大于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一直下降, 80年代降低到最低水平, 90年代又有显著提高; 在地理上华中稻区的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最大, 东北稻区和西北稻区遗传多样性最小. 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和西南地区的四川等地是中国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最大的地区. 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粳稻生产基地, 遗传基础非常狭窄, 应该发掘新的种质资源拓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正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碳基能源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8.82%,但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仅占世界原油储量的0.33%,天然气占2.76%,煤炭占13.3%,总体来讲,化石能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城镇化、工业化以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现实,使得能源需求快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丧失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物种多样性是核心,它既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物种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内容.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许多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成的,而动物有机体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物种多样性,特别是动物种类多样性将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愈来愈显著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诸如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过度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现象已对物种的生存产生了严重威胁.本文以生物多样性丧失为主线,回顾了近10多年来在该方向的主要进展,重点关注人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特征及其危害,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最新方法,并根据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提出了未来生物多样性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普通小麦核心种质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分布于21个连锁群上的78个微卫星标记(SSR), 对我国5029份普通小麦初选核心种质进行基因型分析, 收集了40万条SSR数据. 以此为基础, 采用适当调整的分层分组代表性取样法(即分区取样时, 对材料遗传多样性高的地区略增加取样量, 反之略减少取样量; 著名品种、重要育种亲本和携带稀有等位变异的材料优先入选), 构建了由1160份材料组成的小麦核心种质(库), 其中地方品种762份、育成品种348份、国外引进品种50份. 核心种质占初选核心种质的23.1%, 占整体种质(23090份)的5%, 遗传代表性估计值为91.5%. 核心种质中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育成品种. 群体遗传结构及主坐标分析均显示我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组群. 来源于不同生态区的地方品种遗传分化十分明显, 而育成品种分化相对较弱. 此外还构建了由231份材料组成的微核心种质, 其占整体种质的1%, 但遗传代表性估计值接近70%. 最后就核心种质构建的意义和取样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Griff.)的地理多样性与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36对SSR引物及889份中国普通野生稻, 分析了中国普通野生稻在地理上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 结果表明, 广东普通野生稻等位变异数最多, 占全部变异的84%, 其次是广西. 基因多样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和云南. 遗传多样性在不同经纬区间及县市的分布表明, 中国普通野生稻有两个遗传多样性中心, 分别位于广东的博罗、紫金、陆丰、海丰、惠东、惠阳一带以及广西的邕宁、隆安、来宾、贵港一带. 通过主坐标、UPGMA聚类以及遗传距离分析发现, 云南、湖南、江西和福建的普通野生稻各自分化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群体, 而海南、广东和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小. 存在隔离的前提下, 自然选择是造成中国普通野生稻分化的直接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3.
涂长望 《科学通报》1955,(12):77-77
会議的一般情况由於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坚决地反对原子武器与主張和平利用原子能,由於有正义感的科学家及進步的科学团体一再要求举行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國际会議,联合國終於在今年8月召開了和平利用原子能國际会議。在筹备会議中,苏联曾屢次指出联合國应該邀請一切國家特別是代表世界上人口四分之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国参加日內亙和平利用原子能國际会議,但由於美國无理的反对,联合國虽邀請了世界上許多大小國家参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子迎  王源超  张正光  郑小波 《科学通报》2006,51(16):1913-1919
为探究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的遗传关系, 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的方法, 对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福建省和美国的3个大豆疫霉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通过使用21个RAPD引物对供试的111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扩增, 共得到223个RAPD标记, 其中多态性标记为199个, 占89.23%. 遗传变异分析表明, 美国群体具有更高的遗传变异度; Nei’s遗传相似性和主成分分析均显示, 中国福建群体与美国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高, 而福建群体与黑龙江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最低; 聚类分析显示, 供试菌株在88%的相似性水平上可被区分为7个聚类, 且美国群体分布于更多的聚类组中;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表明美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 综合分析表明, 本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关于美国的大豆疫霉可能来源于中国的推测.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水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浩  林拥军  张启发 《科学通报》2009,54(18):2699-2717
水稻作为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 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 水稻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水稻的单位产量实现了翻番, 部分地方甚至提高至3倍, 这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近十几年来水稻的产量停滞不前,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育种技术上没有新的突破以及遗传多样性在栽培品种中的逐步变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频繁发生的病虫害以及旱灾等自然灾害使得水稻生产损失惨重. 然而, 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 针对这些问题, 我国学者提出了培育绿色超级稻的设想, 围绕水稻抗病虫、抗旱、营养高效利用、优质、高产等五大重要性状, 对水稻品种进行全面改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育种手段, 在实现绿色超级稻目标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水稻的转基因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迄今已有大量的转基因水稻研究被报道, 其中大部分的研究内容与绿色超级稻所要实现的目标一致. 本文首先回顾水稻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 再以抗病虫、抗旱、营养高效利用、优质、高产、外加抗除草剂等几大主要性状为主线对转基因水稻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逐一阐述, 最后对转基因水稻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电蕴藏量约6.8亿瓩,占世界各国首位,可开发量为3.7亿瓩.而四川又是我国各省蕴藏量最多的省份,估计约为9166万瓩,占全国的25%,截止1985年为止,我国水电装机为2641万瓩,占开发量的7.1%,而四川水电装机仅24.5万瓩,仅占全省可开发量的2.6%,低于全国的平均值,四川人口与粮食产量约各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而年发电量和工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约二十分之一,极不相称,也说明电力发展缓慢已影响工农业生产,所有上述这些数值,就值得回顾以往电力发展的过程,从而吸取有益的教训,以免在电力发展的这个重要问题上,再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挑战     
关于中国崛起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议论,往往主要把它作为一个数量大小的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还有十分参差不一的地质地貌,从东部的黄河平原到西部的喜马拉雅高原.在科技方面,中国现在的出版物数量超过除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它授予的博士学位数列世界第三.你很容易在中国找到世界之最.除中国外,还有哪些国家会通过改变1000多公里长的大河的流向来重新配置水资源的呢?  相似文献   

18.
物种丧失 数百年来,物种、种群(包括作物、家畜和家禽品种)以及自然生境的丧失过程都在明显加速。 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为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包含在物种个体之中,故此处只谈物种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 生物物种的灭绝是自然过程,但灭绝的速度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大大加速。有些科学家估计,自1600年以来,人类活动已经导致75%的物种灭绝。众所皆知的渡渡乌、毛象、塔斯马尼亚狼和恐鸟都是由于人类捕猎而灭亡的。有些种因被过度商业利用而处于灭绝的边缘。如在肯尼亚…  相似文献   

19.
基因疗法与血友病人类自诞生以来,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亲国戚.都遭受过内出血──血友病一的折磨。这个星期.一科学小组报告,他们用基因疗法治疗了狗的B型血友病。人类遗传有这种病的约占三万分之一。B型血友病通常遗传给男性.这些患者体内缺乏凝血蛋白IX因子。...  相似文献   

20.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现.物种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同时又是遗传多样性的主要载体.物种还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所依赖的、需要重点保护的资源.因此,回答"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兼具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从漫长的生命演化历史来看,物种多样性总量受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两个相互对立的力量所支配,这种"生"与"死"的较量决定了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及其波动规律.其次,在局部和较小的时间尺度上,生物生存的地理区域以及气候条件是决定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尽管已有许多不同的假说被提出,但由于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无法分割,迄今仍很难通过某种特定模型对物种多样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和预测.再次,生物类群的生物学特性也会影响自身的物种形成或灭绝的速率,从而造成不同类群在多样化速率上的不同以及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在适应能力上的差异.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人为因素是影响物种多样性水平及其变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子.这一方面来自人类社会发展和人口膨胀对物种多样性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生命认识的欠缺,包括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可操作的物种概念,物种发现、描述和分类等基础性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