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因对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而获1975年诺贝尔奖的英籍澳大利亚化学家约翰·康福思(John Cornforth)爵士于2013年12月8日去世,享年96岁。约翰·康福思是迄今唯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澳大利亚人。同年,他被提名为澳大利亚年度人物。后来,他被封为骑士,再后来,他因对社会的贡献获得百年联邦奖章。失聪者的化学约翰·沃卡普·康福思(John Warcup Cornforth)于1917年9月7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是四个孩子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夏天的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就要开幕啦!其中一个分营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海大)开办。海大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校,其中,海洋环境学院是我国物理海洋和海洋气象的研究重镇及高端人才培养基地。让我们先于科学营营员们的步伐,提前走进这所学院,感受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卢忠林  范楼珍 《科学通报》2022,(20):2277-2279
<正>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前身化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可追溯到1912年成立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至今有110年的历史. 1952年,辅仁大学化学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2005年,化学系撤系建院,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是北京化学会、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亚洲辐射固化协会等的挂靠单位和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杂志的主办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个数学家可望获得的最高奖赏是菲尔兹奖章(Fields Medal),这个奖赏所带来的威望在许多方面可与诺贝尔奖金相比。J.C.菲尔兹为体现该奖赏的金质奖章设立了一个基金信托会,他说过,这些奖章的授与只应该“基于所完成的工作,同时就得奖者方面而言,则是作为对他取得进一步成就的一种鼓励”。这些话的意思可解释为该奖章应该颁发给青年数学家们(一般在40岁以下)。自从1936年第一次颁发了两枚奖章以来,严格地遵循了上述惯例。菲尔兹奖章每四年才发一次,即在隔四年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今年的菲尔兹奖章发给了苏联的格雷戈里·A·玛古利斯(Gregory A.Margoulis),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丹尼尔·奎伦(Daniel Quillan),普林斯顿大学的查理·费弗曼(Charles Fefferman)和法国高级科学研究院的皮埃尔·德利昆(Pierre Deligne)。本文译自Science,vol.202,1978.10.20,作者G.D.Mostow是在美国耶鲁大学数学系工作。  相似文献   

5.
哈罗德·杰弗里斯爵士(sir Harold Jeffreys)于1989年3月18日逝世。正如他的一位杰出的学生赖朴吾(R.Lapwood)博士在授与哈罗德爵士1978年美国地震学会奖章的褒文中所说的“他的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数置远在300篇以上,这些论文透彻地探索了地震学和万有引力的各个领域。以至无论谁在什么地方,只要想开始从事某一项研究课题,谁就会发现杰弗里斯早已考虑过了。”他在研究中的最大功绩是“发现”地核具有流体的性质(Brush,1980)。哈罗德·杰弗里斯于1891年4月22日生于英国Durham郡、Fatfield一个矿区的校舍里。他曾经写道:在九岁时,他是一个热心的博物爱好者,在13~19岁时,他对植物学和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学院(现在的Newcastle-upon-Tyne大学)上大学,并以优异的数学成绩毕业于该校。1910年他应聘进入剑桥圣约翰学院,这个学院便成为他的永久性学术活动场所。1912年,由于他所发表的论进动和章动(他对这个问题以后又回过头来多次研究过),继亚当斯(J.C.Adams)之后获得了亚当斯纪念奖。  相似文献   

6.
1981年5月7日,德黑姆大学无机化学教授托马斯·卡德沃斯·沃丁顿(Thomas Cudworth Wad-dington)年仅五十岁便令人痛惜地永别了人世。沃丁顿教授于1930年9月16日出生于布莱克里。在利物浦学院受教育。继而进入剑桥市的贡维尔和凯乌斯学院,在那里他先后被委任为研究员(1956)、化学教师(1957)和讲师(1962)。在1957至1958年间,他还担任剑桥市英国化学工业公司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付磊  庄林  周翔 《科学通报》2023,(30):3885-3886
<正>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化学院系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炼铁厂建立的化学学堂,至今已有130年历史. 1928年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化学系, 2001年新武汉大学组建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百余年薪火相传,学院名师荟萃、桃李遍五洲.在几代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院已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8.
张正斌 《科学通报》1976,21(12):531-531
在元素海洋地球化学中,其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海水化学组成的规律性问题.决定海水组成的主要因素是:(1)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存在量;(2)各元素通过河水进入海洋的难易程度;(3)各元素进入海洋后沉积到海底的比率大小.可见涉及岩石风化,雨水侵蚀,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以离子势表达),海水的 pH 值和氧化还原电位,海水中固体无  相似文献   

9.
古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地质历史,即研究距今约1.9亿年(侏儸纪)以来,世界海洋的环流、水温、化学、生物生产力的演变过程的一门边缘科学。它是随着七十年代中期.深海钻探工程的进展和仪器装备的改建而新建的,这一新的边缘学科被称为继板块构造学说之后,世界地球科学上的又一重要突破,由于它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重要性,古海洋学自  相似文献   

10.
一、美国国家科学奖和技术奖简介美国国家科学奖于1959年由国会建立,作为美国总统奖章,至今已授予了353位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评选的标准是根据其个人成就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工程、行为学和社会科学现状的总体影响,国家技术奖设立于1980年,用于奖励那些创造就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59,4(4):116-116
在海洋科学领域中,海洋化学是发展较晚的一門科学。但是,近年来,海洋化学的发展则是相当迅速的。随着我国生产发展的要求,全国海洋綜合调查的开展,海洋化学也將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一海水的化学成分海水是一个包含有数十种化学元素的复杂系統。它含有多种无机物、有机物及气体等。有些物質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而有些却含量极微。例如,海水中的主要化学  相似文献   

12.
王善平 《自然杂志》2006,28(6):361-365
4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ICM),是由国际数学联盟(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IMU)主办的全世界数学家的盛会。继2002年ICM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之后,2006年ICM于今年8月22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历届ICM大会的主要任务包括回顾过去4年来数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发展,以及组织安排数学家之间进行各种交流活动。其中最受全世界瞩目的大会议程,是宣布费尔兹奖章获得者并进行颁奖。在8月22日的开幕式上,ICM宣布,本届的费尔兹奖章获得者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欧克恩科夫(An-dreiOkounkov,1969—),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GrigoriPerelman,1966—),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Tao,1975—)和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数学家沃纳(WendelinWerner,1968—)。  相似文献   

13.
钱志春 《世界科学》1989,11(12):41-41
WOCE(世界大洋环流实验)是政府间海洋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海洋科学委员会、国际科学联盟等国际组织发起的一项大规模的国际合作计划。该计划进行为期10年(1991--2000年)的全球海洋环流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影响的机制的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经常性监测、专题调查三者有机结合,最终为增进人类对海洋环流的认识和改善气候预报作出贡献。 WOCE计划是在下述背景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14.
重返泰坦     
正土卫六(泰坦)海洋中存在奇异生命吗?科学家建议——它的天空是灰蒙蒙的橘红色,它的远方是一颗有环的巨行星。站在它的海岸上,你会看见哪怕一丝涟漪都没有的墨黑色海洋。这里是克拉肯海。它位于泰坦(土卫六)的北极地区,面积达40万平方千米。作为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土卫),泰坦距离太阳如此遥远,表面温度如此之低,以至于它的表面不可能存在液态水,当然也不存在支持地球生命那样的化学机制。然而,随着科学家对泰坦的奇异化学特性了解得越多,这个冰封  相似文献   

15.
海洋热泉     
近年来在海洋学中最振奋人心的进展是发现了太平洋中不同位置的深洋热泉,并进行了系统取样。在2000~3000米深的火山口地段发现了不同寻常的生命型式和地质构造。第一次发现是1976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海面中探测到的,接着在墨西哥海面中发现了另外的火山口,最近又在华盛顿和俄勒冈州海面以及西北太平洋中发现了这种火山口。本文将给读者反映这种研究的最新科学成就,包括海洋学各分支——生物学、化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物理海洋学和海洋工程。实际上,通过这些研究,海洋科学家的海洋概念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开拓这种研究的三位先驱者是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地质学家罗伯特·巴拉德(Robert Ballard)、巴黎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让·弗朗谢托(Jean Fra-ncheteau)和加利福尼亚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在气候变化原因中的一个最大的鲜为人知的因素,就是海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据李德(Rind)和钱德勒(Chandler)的计算表明海洋可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过去的18亿年中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因海洋循环的变化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7,(11):31-33
万颖(右图)是今年入选启明星(跟踪)计划的一位从事环境污染物治理的化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环境学院教授。2003年,30岁不到的她在学校通过打擂台的方式(即不占系里的晋升职称名额)破格申请到了副教授。一年前,她再度以这种方式申请到了教授职称。这位15年前还在老家山西阳泉(中国著名的无烟煤生产基地)读高中的女孩,  相似文献   

18.
约翰·D·罗伯兹(John D.Roberts)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化学教授。他由于对化学的贡献,被提名为1987年普利策奖获得者。普利策奖章是美国化学会的最高荣誉奖。罗伯兹可能由于他在核磁共振光谱方面的工作为人们所熟知。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他是最先认识到核磁共振潜力的人之一。他在将质子核磁共振发展成为有机化学最强有力的工具的过程中,是一位中心人物。接着,他又研究了除氢之外的核,发展了氟—19,碳—13,氮—15核磁共振光谱,使之仪器化。在此之前,罗伯兹就以其分子轨道计算,小环重排的机理研究以及亲核芳香取  相似文献   

19.
王官武 《科学通报》2002,47(12):907-907
2002年5月22~26日,第5届国际绿色化学研讨会(5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een Chemistry in China)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以色列、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院所、国内知名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出席会议的著名科学家有:美国化学会前主席和美国科学奖章获得者Ronald Breslow院士、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获得者Chaojun Li和Terrene Collins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日本Koichi Komatsu教授、  相似文献   

20.
生态系统(简称生态系)是当前生态学界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 本文拟对海洋生态系的研究动态作一扼要介绍,着重介绍浮游生物在食物链、生产力、能量转换和流动及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性.这些课题正是目前海洋生物生态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海洋浮游生物学的另一个新动向. 食物链海洋生态系是由生物和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前者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三大生态类群;后者包括物理、化学、地质等非生物环境因子.生态系主要研究这两大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作用和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