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尺度庚烷池火燃烧速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尺度庚烷薄油池火燃烧速率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测量了不同直径庚烷油池火焰高度、燃烧速率以及燃油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计算了燃烧过程中燃油的液面温度和池壁热流密度. 综合油池燃烧现象和各种测量参数提出了小尺度薄油池火的4个典型燃烧阶段, 并探讨了池壁热流密度对油池沸腾燃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油池沸腾燃烧阶段的火焰高度和燃烧速率明显大于准稳态燃烧阶段; 燃油液面温度在油池燃烧初期迅速上升至沸点, 随后基本保持不变; 池壁温度达到并超过燃料的沸点, 从而在油池壁面上发生核态沸腾, 是油池发生沸腾燃烧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可控活化热氛围燃烧器非标协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志军  邓俊  李理光 《科学通报》2005,50(7):721-724
湍流和燃烧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两者间的非线性耦合更使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大增加, 因此湍流燃烧是当今工程研究领域中最复杂的研究课题之一. 建立了一种用于研究湍流燃烧基础研究的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试验装置——可控活化热氛围燃烧器, 并研究分析了其非标协流的可控活化热氛围特性. 研究结果显示: 非标协流可以提供协流温度范围为700~1500 K、协流氧气摩尔百分比为0~21%的宽广的可控活化热氛围, 同时给喷射燃烧提供了一个所谓恒定热氛围理化条件的可观的几何空间——中心半径为40 mm的圆柱体范围, 使得对喷射火焰在可控活化热氛围协流特性下的燃烧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微重力环境下,浮力和自然对流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十分微弱,从而能在简化了的条件下研究各种燃烧现象,这对于燃烧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认识微重力环境下的燃烧现象,并提出相应的防、灭火措施,也是载人航天系统的实际需要。本文综述了国外微重力燃烧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探讨了微重力环境为燃烧科学的基础研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庚烷+丙烷/氧气/氮气低压预混层流燃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和分子束取样技术, 研究了正庚烷掺混丙烷/氧气/氮气(掺混比为0, 0.1和0.2)的低压预混层流燃烧. 分析了正庚烷/氧气/氮气与正庚烷+丙烷/氧气/氮气火焰中的燃烧中间物, 比较了不同掺混比下燃烧产物及主要燃烧中间物的摩尔分数曲线, 为研究正庚烷及正庚烷掺混丙烷在发动机上的燃烧, 以及相应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张旎  狄亚格  黄佐华  张志远 《科学通报》2009,54(17):2597-2604
利用高速纹影摄像法和球形发展火焰研究了不同初始压力和不同当量比下的二乙醚-空气预混合气层流火焰燃烧特性, 得到了层流燃烧速率、马克斯坦数、胞状结构出现的临界半径等燃烧参数, 分析了火焰前锋面的不稳定性. 研究结果表明: 无拉伸层流燃烧速率随初始压力增加而减小, 随当量比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无拉伸层流燃烧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当量比为1.1处. 马克斯坦数随初始压力和当量比的增加而减小, 反映出初始压力和当量比降低了火焰前锋面的稳定性. 胞状结构出现的临界半径随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左旋葡聚糖主要来源于植物体纤维素在植被火燃烧发生时的高温热裂解过程,化石燃料燃烧的贡献极低,在环境研究中通常被作为示踪植被火燃烧的分子标志物.左旋葡聚糖研究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对地表环境介质中左旋葡聚糖记录及其对植被火燃烧变化的指示意义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气溶胶中的左旋葡聚糖能够反映从事件至季节尺度的植被火燃烧变化,雪冰和沉积物中的左旋葡聚糖记录则能够揭示从季节至冰期-间冰期尺度的植被火燃烧变化规律.因此,左旋葡聚糖有望成为地表环境介质中指示植被火燃烧变化的可靠代用指标,但涉及其稳定性、在冰芯与沉积物中记录解析、与其他环境代用指标的对比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7.
混煤燃烧对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科  徐明厚  于敦喜  温昶  占中华  姚洪 《科学通报》2010,55(25):2546-2554
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细微颗粒物, 因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其生成和控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混煤燃烧被认为是一种可有效减少电厂燃煤过程中细微颗粒物生成的控制手段. 将具有不同矿物组成的褐煤和烟煤进行不同混合比例(9:1, 7:3, 5:5, 3:7, 1:9)和不同燃烧气氛下(O2/N2和O2/CO2)的沉降炉燃烧实验, 通过对其燃烧生成的颗粒物进行质量粒径分布、生成浓度、元素组成和形貌成分等分析, 研究了不同燃烧气氛下混煤燃烧对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响. 煤粉燃烧生成的颗粒物由具有13级粒径分级功能的低压撞击器(LPI)进行收集. 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实验煤粉混合燃烧后, PM1的生成相比于通过两种单一煤种加权平均得到的计算值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说明来自不同煤种的矿物之间的交互作用抑制了燃煤过程中PM1的生成. 煤粉混合比例对PM1生成的抑制程度有重要影响, 在本实验研究中, 当褐煤与烟煤的混合质量比为7:3时, PM1的生成所受抑制程度最大. O2/CO2气氛对混煤燃烧过程细微颗粒物的生成特性有影响, 相比于O2/N2燃烧气氛, O2/CO2燃烧气氛下, 混煤燃烧后矿物交互作用减弱, PM1的生成所受抑制程度下降. 与计算值相比, 混煤燃烧后PM1中的Ca, Fe元素生成浓度和质量百分数均减少, 而PM10+中Ca, Fe, Si, Al元素生成浓度增多, 烟煤中所含的大量硅铝酸盐与褐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含Ca, Fe等细颗粒物的交互作用是混煤后PM1生成减少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镜头一:有一位母亲当过30多年老师,却犯了一个后悔莫及的错误。 一天,她发现儿子在自己的屋子里烦闷地走来走去,非常替孩子着急。她隐隐地感觉到上高中的儿子在谈恋爱,一定是碰到了什么挫折。她暗暗祈祷:儿子啊儿子,你可有点出息,别为这么点儿事想不开!一会儿,儿子出门了。妈妈再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想方设法撬开了  相似文献   

9.
二甲醚发动机的新型可控预混合燃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二甲醚可控预混合新型燃烧(CPC)概念, 探索在发动机上实现无烟与超低NOx排放的新途径. 采用电控低压喷射系统, 将燃料喷射到预混合室, 并由控制阀控制预混合气的形成及燃烧过程. 以单缸135柴油机为基础设计制作了试验装置. 初步试验表明: 在优化的发动机参数条件下, NOx排放量低于 65×10-6, 烟度为零. 燃烧过程分析发现, 控制阀对燃烧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 是实现高效燃烧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燃 烧的星球     
正火光——野外的和化石燃料的火光——照亮了地球。是时候宣布人类已经创造了一个火新世(Pyrocene)了吗?从北极到亚马逊,从加利福尼亚到大卡纳利群岛,从婆罗洲到印度,从安哥拉到澳大利亚——大火似乎无处不在。大火产生的烟雾在次大陆遮天蔽日;火光在夜晚像银河系的星星一样照亮了各个大陆。人们可能会问:还有哪里没烧起来?在一些看不到火焰的地方,是城市的灯光——煤和石油的燃烧转化为电力。在许多观察家看来,它们似乎是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的前兆。就连格陵兰岛也在燃烧。  相似文献   

11.
在定容燃烧弹上, 利用纹影摄影法和球型发展火焰测量了不同燃空当量比, 初始压力和初始温度下异丁醇-空气预混火焰层流燃烧速率. 通过对异丁醇-空气拉伸层流火焰传播速率与拉伸率的关系的分析, 获得了无拉伸火焰层流燃烧速率和马克斯坦长度. 并结合火焰纹影照片分析了火焰传播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 层流燃烧速率减小; 随着初始温度的增加, 层流燃烧速率增加. 对于给定的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 当量比为1.2处时层流燃烧速率最快. 异丁醇-空气混合气的马克斯坦长度随当量比的增加而减小; 在当量比一定时, 随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火焰不稳定性随当量比、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我是在纽约新罗谢尔长大的,有一次我在布告牌上看到一幅照片,上面是玛丽·居里:她坐在一棵榆树下面的凳子上,一手搂着她的两岁女儿伊夫,一手搂着她的9岁女儿艾琳,当时我对她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共同发现了放射性的事情不甚了解。后来才知道了,作为女性,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在历  相似文献   

13.
正她是一个环保艺术家,花10年的时间,用手绘成长日志的方式,讲述了记忆中最深刻的100多个故事,且大部分都跟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相关。2019年,她的新书——《和你在一起》出版,胡歌亲自为她写序,还帮其宣传,呼吁粉丝:一定要看完。她就是韩李李,雕塑艺术家、大学老师、原创漫画形象"阿拉兔"的作者。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个故事和所有故事的开始我仍然记得,她曾经对我说:岁月在光阴里,生命在时光外。当然,这是后话。金色阳光的灿烂与墨绿色临终病房的压抑杂糅在一起,从门口泻出,覆盖在我的脚上。眼前,是希望与绝望拼凑出的一幅令人心碎的图画。我一阵晕眩,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再也不能和她笑着、嚷着一起划船了,再也不会被她逼着看她写的诗了,就是她"科学怪人"的嘲笑,也再听不到了。她安宁地躺在铺满阳光的床上,输液管里的点滴断续着,像是细数着仅剩的光阴。  相似文献   

15.
故事一: 薇原就读一所普通中学,成绩总在前3名,本有希望考人区重点学校,但父母为她能有把握上重点大学,不遗余力地找遍所有熟人,花了1万元让她进了重点高中。可这却使薇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她说:“这件事的结局是我被1万元贴进了第一实验中学,成了1万元的附  相似文献   

16.
彭亚平  谭满志  郭亮  刘发发  李华  郭英男 《科学通报》2007,52(15):1840-1844
在一台改进的单缸机实验系统上采用自行设计的快速热管理系统进行乙醇燃料HCCI燃烧的实验研究, 获得了乙醇燃料HCCI燃烧的运行工作范围. 与SI燃烧方式相比, 在HCCI运行区域内, 发动机的热效率高, NOx排放大幅度降低. 在SI和HCCI的工作区域边界进行了不同工况乙醇燃料SI/HCCI燃烧模式转换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当前实验条件下, 采用进气热管理系统能实现乙醇HCCI和SI两种燃烧方式的转换, 但不能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完成, 在转换过程中转速和平均有效压力出现波动. 考察了火花辅助点燃对乙醇HCCI临界温度工况燃烧稳定性的作用, 结果显示采用火花辅助点燃, 基本上能避免失火循环的产生, 改善了燃烧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火花辅助点火对SI/HCCI混合燃烧模式发动机燃烧模式切换平顺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 单纯通过火花辅助点火并不能完全消除过渡过程中的波动, 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模式转换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教员Laura和她的年轻的学生在教室前草坪上闹着玩。学生(一面在地上打滚):你搔我。 Laura:搔哪儿? 学生(指着腿):这儿。 Laura(搔他以后):现在你搔我。学生(搔她):我搔Laura。 Laura和她照管的学生之间的这段对话,听来似乎很平常,只有一点特别,这个学生不是人类孩子,而是只名叫Nim的小黑猩猩。同Nim的其他几个灵长类亲缘一样,他曾被训练过用美国手语(一种为聋哑人设计的手势)与人类对话。他终于学会了表达和识别125个手势。但是,这只嬉跃的小  相似文献   

18.
去年9月1日,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张婧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兴致勃勃地跨进了大学校门。当她正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时,不知何故总觉外阴瘙痒,白带也日渐增多。起初症状较轻,她也就未在意。谁知症状愈来愈重,白带也变得浓稠起来,并有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无奈,她来到校医院就诊。医生经仔细检查和化验后,认为她患了“阴道炎”。这使张婧迷惑不解,自己一个18岁的少女,怎么会得这种妇女病呢?再说自己又很注意清洁卫生,每天都用消毒液清洗外阴,为何还患阴道炎呢?医生作了以下解释,为她解除上述种种疑虑:在正常情况下,少女的阴道有两道天然屏障:一是阴…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0月31日,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度过了她“重生”后的第一个生日。她穿了一身鲜亮的红色毛衣,笑着说:“谢谢大家。” 刘海若的遭遇就像一个闪亮的奇迹。2002年5月10日,刘海若在英国列车出轨事故中不幸受伤,在当地医院医生为她进行了积极的抢救,做了4次重大手术后仍昏迷不醒。于是——  相似文献   

20.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用火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发现的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遗址经过3次发掘出土了7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古人类制作使用的工具、大量动物化石及其他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在2006年对黄龙洞进行的第3次发掘中, 在人类化石层位发现了大片的黑色物质, 疑为古人类用火证据. 采用微观形态分析、碳元素含量测定及地层高温事件检验3种方法对可疑的燃烧地层样品进行了检验分析, 结果显示: 可疑燃烧样品碳元素含量达到64.59%~73.29%, 明显高于取自附近对比样品的碳元素含量范围5.82%~9.49%; 对可疑燃烧样品的微观形态分析发现有薄壁细胞、纤维细胞、射线、导管等植物结构, 这些特征清楚地表明黑色物质是植物燃烧后留下的炭屑, 燃烧的植物可能是被子植物阔叶树; 高温磁化率测量证实可疑燃烧地层经历过高温事件. 基于这些检验可以确认在黄龙洞发生过燃烧. 根据对遗址自然情况及人类在洞内活动证据的分析, 认为这些燃烧是当时人类进行控制性用火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