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Mooney-Rivlin、YEOH和Ogden三种超弹性本构模型,以橡胶材料基本力学实验数据为基础,识别出三种本构模型的参数。建立汽车悬架橡胶衬套有限元模型,以三种本构模型设置材料属性,计算了橡胶衬套轴向、径向和扭转三个方向的静态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小变形范围内,YEOH对橡胶衬套轴向变形仿真效果较好,Mooney-Rivlin模型对径向和扭转变形仿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非线性统一强度准则将材料的强度特性分解为4个相互独立的因素,由4个材料参数分别描述,在主应力空间内的强度面连续光滑,存在连续的偏导数.本文将非线性统一强度准则作为屈服函数,以塑性剪应变的函数作为硬化/软化参数,硬化/软化函数参考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给出,建立了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混凝土材料单轴、双轴和三轴试验结果对本构模型的验证,以及偏心受压构件试验结果对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表明,所建立的非线性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混凝土材料的三维变形与强度特性,并可反映应变软化特性,将模型用于数值计算时易于获得收敛解,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
从应变增量大小和方向的角度出发,以有效饱和度和Bishop有效应力作为基本本构变量,呈现了一个非饱和土的非正交弹塑性本构模型建模框架.建模框架采用非正交的塑性流动法则,直接通过屈服函数确定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避免了构造塑性势函数的困难.基于所提建模框架,利用屈服函数、硬化参数和土水特征曲线的具体表达式,发展得出一个非饱和土的非正交弹塑性本构模型.所提模型通过材料参数μ可以描述具有不同刚度的非饱和土的力学与水力行为.模型所需材料参数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且可以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利用两种经典应力路径(即恒基质吸力的常规三轴剪切路径和恒净应力的吸湿路径)分析了具有不同刚度的非饱和土的力学与水力行为.模型预测结果与非饱和土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流域热力学系统水文模型:本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ggiani等提出的代表性单元流域方法是应用热力学理论构建尺度协调水文模型的最初尝试,Tian等扩展了Reggiani等的代表性单元流域定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流域热力学系统水文模型能够物理地模拟流域上发生的各种主要水文过程,方便了新子区和相物质的增加,增强了模型的可扩展性。针对Tian等建立的基本方程,初步建立了其中质量交换项和动量交换项的本构关系及几何关系,形成了闭合的常微分方程组,使模型可应用于流域水文模拟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以不可逆热力学理论为基础, 选定了包含反映材料运动硬化和等向硬化行为的参量的 Helmholtz自由能函数, 同时, 构造了具有相应内变量的非关联流动势函数, 推导出流动方程以及内变量演化方程, 构建出金属材料的黏塑性统一本构模型, 提出构建黏塑性统一本构模型完整的较一般的理论框架. 与传统的唯象法模型相比, 提出的模型具有满足不可逆热力学基本规律的优点. 本方法不仅为黏塑性统一本构模型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还为其应用于更广泛材料的本构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基于Hvorslev面的超固结土本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仰平  侯伟  周安楠 《中国科学(E辑)》2007,37(11):1417-1429
基于Hvorslev面、当前屈服面和参考屈服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出潜在强度的概念, 并将其与特征状态应力比一起引入到统一硬化参数中来建立超固结土的本构模型. 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反映超固结土的硬化、软化、临界状态、剪缩和剪胀等应力应变特性以及应力路径对它的影响, 此超固结土模型仅比剑桥模型增加了一个材料参数, 即Hvorslev面的切线斜率. 通过Fujinomori粘土的常规三轴排水试验结果证明了基于Hvorslev面的超固结土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超固结土的基本力学特性, 同时还预测了等向压缩条件的应力应变关系和不排水三轴试验条件下的应力路径.  相似文献   

7.
对金属材料粘塑性统一本构模型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找到了粘塑性统一本构模型和经典塑性理论的相关点,发现了隐含于统一本构模型中的经典理论的塑性势和屈服面概念,借此发展了间断的经典塑性乘子,使其为连续函数,并提出了相应的构造方法,拓展定义了其物理意义,为其应用于更广泛材料的本构分析奠定了基础.推出了金属材料和岩土类材料的统一本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看出这种构建是合理的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材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通常采用剪切型屈服面,剪切型屈服面包括两种硬化方式,即黏聚力(c)硬化和摩擦角(?)硬化.目前大多数本构模型都采用c硬化模式,无法反映应力诱导各向异性.本文的屈服函数是由混凝土材料非线性统一强度准则发展而来,采用φ硬化模式.基于Sargin提出的单轴压缩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一个统一硬化/软化参数,即硬化和软化参数具有相同的表达式.将提出的硬化/软化参数与屈服函数相结合,发展了混凝土材料三维统一硬化/软化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能够统一地描述混凝土的硬化/软化,避免了循环加载中再加载过程中硬化或软化参数的判断,从而增加了计算效率.模型有效地确定了塑性势参数,使得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够合理地控制混凝土的剪胀.建立了峰值应力对应的等效塑性剪应变与围压的关系,使得建立的模型能够描述混凝土材料的应变软化随围压的变化规律.通过与普通强度和高强混凝土的双轴和真三轴试验结果比较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材料,并且能够合理地描述混凝土材料的变形和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9.
鉴于节理法向变形的经典指数模型和双曲线(BB)模型的中应力水平加载阶段变形与部分试验结果存在偏离的不足,采用柔度变形法建立了节理法向加载非线性变形的新本构模型.讨论了节理在法向单调加载条件下变形基本规律,提出了完备的节理法向本构方程应满足的3个基本条件.分析指出基于应力变形坐标系的节理法向本构改进模型:统一指数模型和改进双曲线模型在数学上均是不完备的.选择柔度变形(Cn-u)坐标下介于双曲线和经典指数2种传统模型之间的单调递减柔度变形曲线,使其满足法向变形基本条件,建立了节理法向变形本构三参数模型.分析柔度变形曲线存在的两类主要形式,推导了节理法向变形g-δ本构模型和g-λ构模型的具体数学表达形式,并初步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及其相关地质影响因素.引用已有不同岩石节理法向变形试验数据,对2种本构模型验证分析表明:g-λ型既可以适用于耦合节理法向变形又适用于非耦合节理法向变形,同时提出的节理法向变形譬.碳型较BB模型、经典指数模型及对数模型能更好地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
脆性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亚宏观模型及损伤本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随机分布短纤维与基体损伤的物理机制与统计描述,针对长径比、刚度模量与强度都比较大的脆性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提出了一种亚宏观材料模型,考虑了纤维与基体的损伤统计规律、损伤诱发的各向异性与损伤率等对材料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导出了亚宏观损伤本构方程,还以短纤维纤维强聚丙烯聚复合材料为例,对损伤诱致各向异笥与损伤率效应及初始取向分布对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理论预测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颗粒流动的一般本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理论上分析了颗粒流本构的最一般形式,及其在平面简单剪切流这一典型且常用的剪切流上的本构关系,颗粒群受剪从极慢颗粒流动,低速颗粒流 直到快速颗粒流动打一构可以统一起来,利用试验资料,对颗粒在空气中受剪的本构进行了分析,很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尤其是,理论分析及所有试验都表明在正应力和剪切应力表达式存在流速梯度的一项,揭示在颗粒流中还存在颗粒的相对滑动及相互挤夺和,该项与普通流休珠线性粘滞应力类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掘进机实际外负载难以获取及其载荷特性难以正确把握的现状,提出了利用接触动力学、岩石力学和有限元法等理论和方法构建在显示动力学分析程序LS-DYNA环境下基于H-J-C本构模型的截齿与岩石的接触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平台;利用该平台对掘进机镐形截齿的横摆破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截齿受到的三向阻力曲线;通过载荷特性分析,验证了所得载荷曲线的准确性,并获得了某工况下截齿载荷的主要频率结构;分析了截齿的碎岩机理,发现岩石的破碎是与截齿直接接触的岩石的拉压应力和其周边的剪切应力集中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42CrMo钢的冲击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进行了冲击动态压缩实验和金相观察.材料表现出强烈的应变率依赖性,同时还得到不同应变率下力学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冲击动态载荷下的绝热剪切行为.采用热激活理论,分别考虑热应力和非热应力来解释变形机理,得到了应变率效应的描述.基于此,本文提出含高应变率效应的动态本构模型,通...  相似文献   

14.
基于Agent的网构软件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吕建  陶先平  马晓星  胡昊  徐锋  曹春 《中国科学(E辑)》2005,35(12):1233-1253
以开放网络环境下的网构软件需求为切入点,基于软件Agent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系统分析了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学的经典软件结构模型及其支撑技术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开放协同软件模型来作为网构软件的基础模型.结合其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协同程序设计技术、多模式交互机制及基于Agent中间件模型和面向体系结构的协同程序设计方法,并探讨其在主流软件技术中的应用,初步形成了一种适合于开放网络环境需求的技术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条建立基于Agent的网构软件模型的技术途径,即网构软件模型=开放协同模型+环境驱动模型+智能可信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交互作用能的确定是形状记忆合金热力学本构理论中非常重要且较为复杂的问题. 本文基于细观力学的方法和热力学原理, 将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作为三相系统进行分析, 即基体相、奥氏体相和生成相马氏体相, 推导了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的交互作用能, 该表达式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夹杂. 着重讨论了基体材料、纤维的含量、形状、尺寸和温度等因素对交互作用能的影响. 通过比较可知, 该方法是可行的, 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电活性聚合物在外加电场诱导下能够改变形状或体积,不施加电场时,它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具有特殊的力学及电学性能.介电弹性体是制造驱动器、传感器、振动器和能量收集器等转换器的最有潜力电活性聚合物材料之一,在人工肌肉、智能仿生、航空航天、机械、生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介电弹性体及其应用,然后重点介绍了介电弹性体EAP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本构关系、机电稳定性、突跳稳定性、超大电致变形机理、许用区域描绘及其应用器件的失效分析.本文最后对介电弹性体电致活性聚合物软质材料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推导了双弹簧、双活塞黏弹性力学模型的本构方程.在CETR UMT-2型试验机及LKDM-2000轮廓摩擦磨损仪上考察了尼龙PA66、聚四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醛和聚醚型聚氨酯等材料的静态蠕变特性、松弛特性.分别利用标准线性固体模型和新型本构模型对实验材料的蠕变、松弛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事实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线性固体模型而言,该力学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聚合物材料的蠕变、松弛等黏弹性质.  相似文献   

18.
超塑性拉伸似粘性流变方程中本构参数的力学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回顾超塑性拉伸似粘性流变方程中本构参数m和k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建立了m和k均为变数的微分关系.通过用已知函数模拟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与应变速率(?)的关系曲线,从理论上求得m(?),k(?)以及k和m关系的解析表达式,论证了m和k均为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参数,明确了m为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k为应变速率敏感性系数,建立了m和k的力学解析理论,理论曲线与3种超塑性合金的实测曲线拟合得很好,为了定量计算,还给出精确模拟的3种合金的m(?)曲线和k(?)曲线的多项式.  相似文献   

19.
黄涛  丁晓宁  魏峻 《中国科学(E辑)》2006,36(10):1170-1188
事务处理是保障服务协作可靠性的关键技术,由多个具备事务特性的服务通过交互和协作复合而成的服务称为事务性复合服务(transactional composite service,TCS).为保证TCS执行的松弛原子性,现有的研究主要依靠对TCS语法结构的分析,但语法结构反映不出特定的应用语义信息,从而对服务事务能力要求过高,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失败恢复甚至放弃.给出了一个基于应用语义的网构软件松弛事务模型,包括系统模型、松弛原子性、松弛原子性可满足检查算法、执行保障算法.用户可以根据应用语义,为TCS赋予特定的松弛原子性约束ε,包括TCS合理结束配置,以及对各个合理结束配置的倾向性顺序.ε-松弛原子性可满足检查算法可以确保TCS执行满足指定的ε-松弛原子性.执行保障算法根据酌束监控TCS的执行,主动进行重试、补偿等操作,将松弛原子性的规约与保障抽象到系统层次进行,分离了关注点.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不但在土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强动载荷下动态力学行为的研究在国家安全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需求,其非均质、各向异性、多组分的特性亦给其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带来诸多困难.本文针对强冲击载荷下钢筋混凝土的力学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具体包括:1)钢筋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行为、破坏机理及动态本构模型;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侵彻及爆炸作用破坏机理;3)强冲击载荷下结构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方法与软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针对强冲击载荷下钢筋混凝土的动态特性、侵彻机理和数值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